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再斷一臂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定國古銅色的臉上,此時也難得露出一絲笑容。

    “二位將軍今日肯棄暗投明,實乃蒼生之!滦纳跷!”李定國勉勵道,“二位將軍放心,孤與吳王皆非心胸狹隘之輩……過往不綹,只要二位日后忠于王事,孤定不會舊帳新算……這樣,二位若有意居于本王麾下……官職、俸祿一切如舊,孤視二位與大西軍將領絕無二致!”

    吳爭在邊上微笑著,說實話,雖說對王屏藩、馬三寶的勇武有些耳聞,可吳爭并無想招攬二人入自己麾下的想法。

    北伐軍不缺冷兵器作戰的將領,騎兵已經有了錢翹恭、祖大弼等人,吳爭也沒有想將風雷騎無限擴編的想法,況且,這二人的帶兵方法還是老一套,與北伐軍現行的格格不入,所以,這二人歸入李定國麾下,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安置方法。

    吳爭此時還想著,河南戰事一停,便將收復西北一攤,交給李定國的大西軍和李過的廣信衛,畢竟,此時在西北的李來亨、郝搖旗的大順軍殘部忠武營,與李定國、李過有著香火情。

    但西北不比沿海,沿海水路縱橫交陌不同,勘亂西北不能少了騎兵,若有這二人襄助,李定國、李過應該是如虎添翼一般。

    所以,吳爭只是旁觀,只要不少了分自己的一半戰馬,也就成了。

    不想,王屏藩、馬三寶卻謝絕了李定國的好意,轉向吳爭拜伏,鄭重齊聲道:“某等愿追隨吳王殿下效死力!”

    李定國錯愕。

    吳爭不由得尷尬起來。

    人算,不如天算。

    ……。

    但,吳爭判斷錯了一點。

    吳爭預判斷著吳三桂潰逃方向為北,故派先前偏師,還有蔣全義率部增援偏師,亦是將真陽一線,定為阻截之地。

    可從王屏藩、馬三寶的口中得知,吳三桂竟是向西北泌陽方向逃竄,再轉北至裕州與他的主力會合。

    不成!

    吳爭當即下令,右營出北門,銜尾追擊。

    讓李定國鎮守信陽城,以備不測之需。

    原本李定國也是想加入追擊的,只是永歷帝遺體尚未入殮,對于李定國而言,自認得送永歷最后一程。

    同時,王屏藩、馬三寶懇求吳爭開恩,勿令其及其麾下騎兵,與吳三桂正面對決。

    吳爭倒不是不信他們,而是也認為,新附的軍隊與舊主對決,確實是難為他們了。

    最后,李定國令馬維興率一萬大西軍,暫歸吳爭指揮調遣,加入了追擊吳三桂的行軍。

    ……。

    世間事,往往是聯盟反被聰明誤。

    吳三桂自認是聰明人,將已經有了自己思想的“刀”棄之,卻不想,反倒讓吳爭撿了個大便宜。

    更“不幸”的是,王屏藩、馬三寶向吳爭、李定國道出了吳三桂的撤退方向。

    直接導致了吳爭立即率大軍急追。

    可,能追得上嗎?

    要知道,吳三桂所部大都是騎兵,這一撒開丫,兩條腿豈能追得上?

    還真追得上!

    因為吳三桂所部,不管行軍方向是正北還是西北,必須渡過淮河,尋常小河也就罷了,可這時的淮水,河道正寬、水流正急。

    騎兵渡河,那可比步軍要麻煩多了。

    除非,吳三桂索性大方到將所有戰馬,一股腦地給吳爭留下,那吳爭倒是愿意放吳三桂一條活路的。

    就算吳三桂不逃,還在信陽城,只要他肯送吳爭所有戰馬,不,送個一半,恐怕吳爭早就點頭,任由吳三桂回開封府去了。

    說到底,吳爭此來的目的,主要還是——李定國,和他的大西軍。

    在吳爭看來,吳三桂“老了”,老到已經沒有“激情”逐鹿天下,只想著投靠誰的人,就如同老虎掉了牙。

    沒有牙齒的老虎,還真不被吳爭放在眼里,無非是讓他茍且幾年,待北伐功成,再回來慢慢收拾。

    所以,吳爭一聽吳三桂向西北方向逃竄,就覺得有希望在吳三桂渡淮水之際追上截住他。

    ……。

    吳三桂是個疑心很重的人。

    善變者必多疑嘛。

    往往性格決定了命運!

    將王屏藩、馬三寶棄之如弊履的吳三桂,既然知道二人有了異心,自然心生警惕。

    留他們斷后,吳三桂其實心里已經做好了這二人力敵之后,被大西軍、右營俘虜的思想準備。

    那么,吳三桂就防到了這二人有可能會吐露自己的行軍路線。

    可問題是,一出信陽城,就面臨著渡淮水的問題,避不過,無非是西北方向的桐柏渡,亦或者正北明港方向渡河的選擇。

    吳三桂知道,若是大軍向正北明港方向渡河,瞞不了敵人太久,必定會被偵知,因為正北方向的淮水離信陽城僅百里地。

    可吳三桂更擔心的是,王屏藩、馬三寶道出自己撤退路線,敵人就會銜尾而追。

    于是,出信陽城不久,吳三桂就開始了部署。

    “廷獻老弟,為兄這些年來,對你如何?”吳三桂“情深意重”地對身邊的方光琛喟嘆道。

    來了,方光琛心中凄然,可神色堅定,“王爺對學生,恩同再造,若無王爺,學生怕是早已受先父牽連,死于非命了……學生愿為王爺效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方光琛是吳三桂多年幕僚,或許在平西王帳下,不太顯眼,可若是提起他的父親,那就不一樣了。

    方光琛的爹,叫方一藻,天啟年的進士,兵至禮部尚書。

    這可不是南明的禮部尚書,那可是大明未亡時,崇禎朝的禮部尚書,含金量大!

    有明以來,但凡說起六部,定是禮部在前。

    聽起來,禮部是清水衙門,并無多大實權,然,但凡做了禮部尚書,就離入閣為首輔不遠了。

    可惜啊,國朝巨變,也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當時方一藻經略遼東,而吳三桂因膂力過人、嫻熟騎射,被鎮寧遠衛的舅舅祖大壽所器重,任為中軍。

    吳三桂打小就善于強結納,主動拜入方一藻門下,并與當時隨父歷練的方光琛締盟為忘形交。

    方光琛確實是有些學識,善奕、能詩、多游談,常以管仲、諸葛亮自比。

    二人是一拍即合,狼狽為奸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平乡县| 淮南市| 上思县| 汉源县| 佳木斯市| 呼玛县| 海晏县| 兴业县| 民和| 德令哈市| 金沙县| 漳浦县| 西充县| 江安县| 门源| 福鼎市| 基隆市| 景德镇市| 淮南市| 扬州市| 微山县| 开平市| 白银市| 永春县| 竹山县| 京山县| 榕江县| 宜川县| 汕尾市| 汝南县| 莱西市| 安远县| 岳西县| 五台县| 涿鹿县| 金阳县| 邛崃市| 南溪县| 南康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