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名正言順?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面對杭州城及周邊越來越多的民眾反對、抗議,朱以海沒有下令鎮壓,他不敢。

    被吳爭從奉天殿龍椅上拉下來的陰影,讓朱以海一想到、提到“吳爭”二字,就心悸難平,這種既怕還恨的感覺,如同蟻蟲噬咬內臟一般地難受。

    而大將軍府諸公,雖然感到此事棘手,但也無意鎮壓,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自認此舉是正義的。

    正如張國維等人提倡的,此次政變,不為私利,而是為萬世開太平,吳王異姓,監國已是破例,既無先皇遺詔,又無血脈名份,若就這么名不正、言不順地上了位,置祖宗家法于何地,置萬萬子民于何地?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次政變,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畢竟吳爭只是吳王,并非皇帝,而從一開始,吳爭打得旗號,并非象大西軍那樣的造反民軍,而是復明。

    他的監國位,那只是應急,權宜之下自封的,臨時的,沒有經過內閣或者皇帝欽命。

    讀書人嘛,最講究的就是名正言順。

    象張國維甚至于提議,只要吳爭肯妥協,新朝皇帝與監國可以并存,他認為,這在史上亦有之。

    所以,在熊汝霖、張國維等人心中,他們只是為天下擁立了朱以海,并非是背叛吳王造反。

    也就是說,對于民眾的反對,他們只是沒有預料到會如此大規模的反對聲音,而并非有意去鎮壓這次的騷亂。

    這數年間,不管是大將軍府還是朝廷,對于群眾運動,都是寬容的。

    譬如之前反對吳王與清廷和談,而引發的應天府民潮,吳爭開始時,也是順其自然的,甚至還帶著一絲縱容,直到大長公主突然悄悄入京,發動政變,這才激怒了吳爭。

    話再反過來說,熊汝霖他們就是真有意鎮壓,那也是不敢的。

    他們此次擁立朱以海,打的就是“大義”牌。

    先將此行之事定性為“正義”的,為得就是束縛住吳爭手腳,生怕吳爭率軍勘亂,回師一擊。

    連百萬清軍都沒能擋住北伐軍的全力一擊,僅靠熊汝霖手下不足一萬的杭州府府衛,或者依靠至今還沒有作出正面回應的朝廷麾下,建興朝左、右營?

    那就是個笑話!

    所以,熊汝霖等人打得就是“道理牌”,講道理而不是講拳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制約住吳爭,然后再派人或團北上,與吳爭當面坐下來談,談什么?談條件!

    譬如,爵位、官位、利益甚至任何、一切!

    那么,這樣一來,面對著數萬民眾的反對聲浪,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塞住耳朵,裝作沒聽見了。

    這種做法確實相當被動,先不說他們是不是如愿以償,能束縛住了吳爭的手腳,就說現在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待朝廷左、右營前來解圍。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他們顧忌太多,說句不中聽的,就屬于表子要當,牌坊要立。

    可他們忘記了一點,他們自己沒有這領導力、號召力,朱以海也沒有。

    從崇禎上吊開始,先是弘光,后是潞王、魯王、隆武,最后是永歷,除了永歷朝地處偏遠,堅持得久些,其它的,全沒支撐過兩年,甚至不到一年。

    究其根本,新帝沒有號召力,說簡單點,沒有實力。

    手中沒有一兵一卒,新帝登基,全靠幾個舊臣、老臣在那拍腦袋決定。

    這也就有了弘光朝后,潞王在杭州、魯王在紹興、隆武在福建、永歷在廣東,甚至同時出現兩個皇帝同存的奇葩景象,好嘛,群雄爭霸嘛!

    若是群雄,那也不錯,問題是他們連群雄都夠不上,譬如魯王在紹興,若不是吳爭返回,王之仁、方國安兩國公左右著朝局,朱以海算個屁?

    隆武也是,他心高氣傲,一心想著北伐收復失地,可結果呢,他所依靠的鄭芝龍,一聽清軍來了,第一個命令就是令鄭家軍全線后撤,使得有著數十萬大軍的隆武朝,甚至連場象樣的抵抗都沒有,便壽終正寢了!

    永歷朝也一樣,被孫可望整體挾持,永歷帝甚至被軟禁在安龍,所謂的安龍府,其實就是一個廢棄的明朝衛所。

    所以,南明之所以不堪一擊,不是我泱泱漢族無人,更不是義士殺敵不勇敢,而是沒有一個能號令群雄的領導者,更不是打不出這樣的領導者,而是那些文武,只顧到自己的利益,就近或就親選擇繼位者。

    這首先得怪那個奪了侄子帝位,得位不正的朱棣,他自己也覺得這事做得齷齪,于是他的子孫,全被他當了豬養,沒個有能耐的,否則,如果崇禎上吊之后,南面出個象他自己那樣敢以數百騎奪位的子孫來,韃子豈能輕易南下?

    至少,也能混上個隔江而治。

    也得怪崇禎,他的帝位來路是正的,當了十幾年皇帝,根基也有了。

    可被李自成一逼,就上了吊,置整個天下萬萬子民于不顧。

    其實他完全有時間離開順天府南下,哪怕逃到南都應天府,再組織軍隊打回去就是。

    可他卻認為朝中那些個不來護駕的無良重臣代表了天下人心,心灰意冷地掛了樹。

    如果崇禎還在,吳三桂那個跳梁小丑敢引多爾袞入關?

    借吳三桂膽,他也不敢!

    如果崇禎還在,當時弘光朝百萬大軍能一哄而散?

    左良玉敢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揮師東向?

    如果崇禎還在,各地明軍或許還是戰力低下,但也絕不敢成建制,甚至于數萬、十幾萬的大軍一箭不發降了清。

    如果崇禎還在,僅數十萬人口的滿人能占萬萬漢人的土地二百多年?

    總而言之,大明朝之所以亡,并非什么閹黨禍亂、清流無恥、文官貪婪、武將怕死無非一點,崇禎之后,明室無人!

    新帝手中無權,帝位還是被人擁立推舉的,說出的話自然不是圣旨,是狗屎!

    合則聽,不合,則聽不見!

    這樣的朝廷,自然是聞敵即潰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新晃| 垫江县| 湖口县| 环江| 廉江市| 杭州市| 贺兰县| 沁阳市| 东平县| 凤城市| 铜梁县| 宝坻区| 唐山市| 滦南县| 无极县| 漠河县| 皋兰县| 青田县| 新安县| 海丰县| 昭觉县| 库尔勒市| 扬中市| 承德县| 安图县| 沂南县| 孝昌县| 泰宁县| 宝应县| 乌鲁木齐市| 南投市| 台山市| 朝阳县| 个旧市| 九江县| 霍州市| 司法| 寿光市| 雷波县|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