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明 第二千六十八章 迷局

作者/八無和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天津水師根本來不及阻攔沈致遠南下。

    一是登陸的第一軍原本就只有一萬人,此時主力被陳勝、池二憨帶往了順天府。

    誰能想到突然會發生這樣的變局?

    就算王一林、張名振將水手都拉上岸,那也根本無法快得過四條腿的戰馬。

    二是沿路各府,留守的駐軍并不多,這一路北上,一府能留下三、五百人就不錯了,況且留下的大都是負了傷的,怎么可能攔得住,況且,沈致遠也是朝廷正經封授的紹興伯,與吳王私交又好,在沒有詔告天下沈致遠叛亂之前,誰敢去攔?

    如此一來,陳勝向吳爭發出的警訊,只是比沈致遠騎兵抵達長江,早了一天,這還是信使直接走得大運河,否則,未必能比沈致遠快。

    接到陳勝千里外傳來的警訊時,吳爭確實是慌了。

    但這種慌,不是恐懼,而是被打亂了部署的焦躁。

    吳爭在龍灣除夏完淳等人無人知曉,雖說只有不足四千之眾,可畢竟還隔著一條長江天險嘛。

    有施瑯的水師戰艦橫截,就算沈致遠到達江岸,想南渡也是不易。

    那么,打,還是不打,吳爭心亂了!

    冒襄進言道:“必須打王爺若是因為私情,而置沈致遠叛亂而不顧,那么,日后必有人效仿如此一來,天下必將大亂!”

    這話是有道理的,如今天下初定,不,實際還未定,因為不管李定國與吳爭的私交怎樣好,二人依舊份屬兩朝,這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而是兩個勢力之間的問題。

    不管哪朝,多少官員,合二為一,除非讓官位數擴張一倍,否則,必有半數之人的官位不保或者調低,誰愿意?

    同時,兩朝各有各的都城,都城意味著什么,利益。

    遷都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土木工程,而是政治的搏斗。

    單就這兩點,吳爭與李定國還沒有真正達成可行的方案,就更別說其它的了。

    所以,冒襄所言,極其有理。

    如果對沈致遠進行妥協,那么,就為新朝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

    但問題是,施瑯水師規模是三支水師中最小的,因為他主要負責的是大運河南北及長江東西向的控制,戰船也大都是其它兩只水師換下來的,就連施瑯自己的旗艦,那也只是條十六門炮的炮船,且長江東西橫跨千里,多少個可以渡江的點,僅以施瑯水師封鎖江面,無疑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施瑯水師只能控制龍灣至鎮江之間的江面,以衛戍此刻正在龍灣的吳王殿下。

    既然不可阻,那么言戰,實屬荒謬。

    如今北伐軍主力一半在北,一半在南,正好是長江為分界線,而長江沿岸,也正是兵力最為空虛的區域。

    原本吳爭認為,朝堂有王翊、冒襄、馬士英等人在,很放心。

    有左、右營近二十萬大軍,出不了什么問題。

    可現在情況變了,最不會出事的地方,出事了。

    也就是說,如果朱辰妤得悉沈致遠率軍已至北岸,或者得悉吳爭此時在龍灣,不用多,僅派出右營一支偏師,或者一支禁軍,就能引沈致遠大軍會師,甚至包圍在龍灣的吳爭,一戰畢其功!

    好在,這是一場糊涂仗,變化太快,敵不知我,我不知敵。

    使得吳爭暫時是安全的,有了可以應對的時間。

    吳爭認為冒襄的話有道理,但有道理不表示,就要這么去做。

    在吳爭心里,他還是在極力地說服自己,沈致遠不會背棄自己,但這種說法,甚至吳爭自己都難以相信。

    事實已經擺在眼前,沈致遠大軍前鋒已抵揚州,隨時可以調集北岸渡船渡江。

    這說起來,真是有些諷刺,當初近十萬大軍北渡,為得是收復北都。

    而大部分的渡船,還留在了對岸,正好給了沈致遠機會,他甚至不必為渡江所需的船只擔憂。

    此時李颙開口道:“眼見沈致遠大軍渡江就在眼前,區區龍灣,根本不足以抵抗如此規模的叛軍故,無論戰與不戰,王爺都必須離開此地!”

    這話,一樣有道理。

    吳爭在龍灣,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只要沈致遠大軍渡江,這就不再是秘密。

    施瑯抱拳道:“末將聽王爺號令若戰,末將必戰至一兵一卒,若撤,末將戰船護送王爺離開!”

    馬士英也急了,見吳爭還在猶豫,勸道:“王爺,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趁朝中尚未得知沈致遠大軍南返和王爺滯留龍灣趕緊離開此地,方為上策啊!”

    吳爭開口了,“那依諸位之見孤該撤往何處?”

    這是個問題,龍灣南面是應天府,總不能往應天府撤吧?

    北面正好是沈致遠大軍,總不能自投羅網吧?

    多么諷刺的情境,權傾天下、手掌二十萬北伐軍虎賁的吳王殿下,突然之間竟被夾在一個區區龍灣,進退不得,身邊僅不足四千人馬。

    吳爭突然間覺得,有種恍惚。

    自己做錯了什么嗎?

    還是真虧待了那些人?

    思來想去,吳爭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可為何會變成這樣?

    陳子龍,雖然一直站在自己的對立面,可吳爭依舊認定陳子龍對于反清復明的真心。

    黃道周,這是個有治世之才的學者,在任建興朝首輔兩年半的時間里,確實扭轉了國庫常年有余銀的窘境。

    錢肅樂,自己的岳丈,為何也要如此設計自己?

    朱媺娖,打從嘉興官道時起,二人幾乎沒有過齟齬,甚至一度以為可以共結連理,可最后,朱媺娖寧可撞在自己的劍尖上,這是何等地決絕?

    莫執念,哪怕直到現在,吳爭依舊不解,以莫執念的年紀,怎會看不通世情,應該不會被諸事誘惑。

    至于朱辰妤,吳爭就更想不通了,這個活潑可愛、幾乎與世無爭的妹妹,怎么就肯背棄自己的哥哥,站到了對立面去?而她所為之努力的,卻是她家的仇人!

    難道僅僅是因為一個姓氏?

    吳爭更想不通,沈致遠這個發小,他能拋棄清廷給予的一切榮華富貴,而率軍投入自己的麾下,怎么就會突然背棄自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永寿县| 增城市| 龙州县| 偃师市| 沁源县| 加查县| 仁布县| 东平县| 巧家县| 涞水县| 上犹县| 夹江县| 绥滨县| 曲松县| 嘉义市| 凤翔县| 柳林县| 潜山县| 靖江市| 平阳县| 远安县| 北辰区| 大宁县| 龙胜| 英吉沙县| 大安市| 武城县| 桦川县| 邯郸县| 景谷| 天柱县| 淮阳县| 桐城市| 沁源县| 吉隆县| 沂南县| 乐昌市| 利津县| 金坛市|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