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上殿覲見孫權,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雖然一路走來非常從容,面無懼色,但要說心里一點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雖然自古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陳規(guī),但殺害使者的大有人在,侮辱使者的行徑更是屢見不鮮。
像鄧芝這樣胸懷大志的人,要是被孫權侮辱一番,比殺了他還要嚴重。
孫權安排如此排場,他也驚出一身冷汗。
好不容易危機過去,見孫權轉而相求,鄧芝決定稍微拿捏一下對方,爭取主動,就滿面難色地回答道:
“大王剛才還想著油烹小臣;現(xiàn)在卻要讓小臣給您辦事,而且是是事關我國邦交的大事,大王自己都狐疑未定,怎么能夠取信于吾皇陛下?”
孫權當然知道鄧芝是要扳回臉面,也不想給鄧芝留下喜怒無常猶豫不決的印象,就拱手一禮,說道:
“孤意已決,先生勿疑。”
鄧芝也就是要掙點面子,就非常痛快地答應了孫權的要求。
孫權想要當場拍板,但心里還沒有合適的出使人選,就留鄧芝在驛館,善加款待。
本來,孫權與劉備結盟以后,一直是有專使的。
剛開始是魯肅,因為是他力主與劉備結盟,就充當兩人的傳話使者。
魯肅病故以后,諸葛瑾因為與諸葛亮的關系,成為西川與江東的專使。
但劉備東征時,并沒有給諸葛瑾留面子,諸葛瑾也以此為由,不再答應出使西川。
孫權眼見曹丕進攻西川四路大軍全部撤退,因為賀齊進攻晉宗,孫權已經與曹丕翻臉,顯然是曹丕下一次打擊的目標。
蜀漢要和東吳結盟不假,但以諸葛亮算計之精,打一個時間差,完全有可能,讓孫權深懷戒心。
只要蜀漢把和東吳結盟的時間,稍微拖延數(shù)月,曹丕沒有顧忌,進攻江東的手段就要狠辣得多。
為了盡早把結盟的事情定下來,孫權想把派使者和鄧芝回訪蜀漢,免得夢長夢多。
對這次結盟,孫權勢在必得,派出的使者,可不敢隨意。
孫權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大會群臣,商議道:
“孤掌江南雅,對答如流,旁觀者傾慕,孫權為之改容加禮。
召對完畢,張溫出宮。
張昭作為文官之首,對這個本家也非常欣賞,握著張溫的手說道
“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應該明白。“
于是,孫權任命張溫為議郎、選曹尚書,又遷為太子太傅。
張溫也沒有辜負孫權的期望,非常稱職,很受孫權的信任重視。
但諸葛亮給孫權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他還是不認為張溫的辯才能夠比肩諸葛亮,又害怕張溫恃才傲物,壞了結盟大事,就說道:
“你的本職,不宜出使外國,只是擔心諸葛亮不了解我之所以與曹丕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出使,向諸葛亮轉達我的意思,如果江東山越禍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魏國大舉進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怎么使用言辭,。“
張溫的舌辯之術,在江東難逢對手,自非等閑之輩,但他很謙虛地回答道:
“我在國內沒有作過親信大臣的謀劃,也沒有出使外國獨自應對的經歷,恐怕既沒有張孟播揚國家聲譽的能力,又無子產闡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諸葛亮見識深徹,精于謀劃,必定了解您的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之心,一定不會有什么猜疑。”
孫權聽了張溫的對答,非常滿意,重賞張溫,讓他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漢。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