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特爾城,一晃便是五日。
果如楊明忠所說,特爾城中并無暴動發生,對于他們這些侵略者,特爾城的平民們的表現一直很平靜。
雖然在這份平靜中也能看出對青陽帝國的排斥,但卻僅僅只是排斥而已,并不敵視。
這一度讓陳澤感到疑惑。
照說兩國之間雖互有摩擦,但似這等直接連城池都被占領了的事情卻是極少發生,各自城中的百姓本該對自己的國家極為忠誠才是。
經過了解才知,此次張承望傾力一擊,準備的時間卻是極長,為了保證能一舉拿下博安城,他在南特行省內極盡搜刮之能事,這段至少半年的時間以來,平民們實在是被他剝削到了幾乎無米下鍋的地步。
這還不算。
張承望統率的那兩百多萬士兵里,有至少一半本就是南特行省,甚至于就是來自特爾城。
這些士兵,是城中百姓們的兒子、丈夫、父親,是家中的頂梁柱。
可就因為張承望的急功近利,因為他心中那份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打下博安城的執念,無數百姓家中的頂梁柱轟然坍塌。
曾經張承望在召集兵力的時候,不是沒有人阻止過。
四大帝國經年累月的征戰,其版圖其實早已穩固,互相之間雖說摩擦不斷,可誰也占不到誰的便宜。
況且博安城又是座易守難攻之地,張承望想要一擊功成并不容易,更何況還是冒著如此之大的風險,又要耗費如此之多的資源。
打仗就是打錢,同時也是打人。
此次兵敗,直接令超過半數的士兵葬身異國他鄉,另外的一半如今卻也生死不明,可以說,被張承望帶出去的兩百多萬士兵,無一能夠回到故土。
這怎能令百姓們不傷?
要說恨,親手屠殺了這些子弟兵的青陽帝國固然可恨,但這是不是張承望一手造成的?
恨,更多的是對張承望的恨,此恨超出了對帝國的歸屬感,甚至于放大點說,這何嘗不是朱炎帝國帶給他們的傷痛?
放任敵軍占領城池而不反抗,這未嘗不是一種報復心理,報復讓他們家破人亡的張承望,也報復委派張承望為特爾城主,南特行省主帥的朱炎帝國。
了解了這些之后,陳澤深深地嘆了口氣。
特爾城的慘狀有張承望的原因,同時,卻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如果不是他的出現,或許張承望那伏兵之計已能功成,南特行省的士兵也不會有超過半數死在博安城下。
可那又如何?
只不過是換了一座城池的百姓悲切罷了。
戰爭,總有一方或是兩方會承受生離死別的苦痛,除非……沒有戰爭。
腦海中陡然冒出的想法,讓陳澤自己都愣了半晌,隨即只能無奈苦笑。
想這個,似乎還太早了些。
陳明在兩天前已經返回了特爾城,與陳澤匯合到一處。
他按照陳澤的吩咐直跟蹤出方圓十里開外,直到那痕跡漸淡,幾不可察為止。
探查的結果早在陳明回來之前,陳澤就已從系統地圖里看到了,人是一個也沒見。
退出暢讀模式,可以看完整內容。
幻月
書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