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真人和曹廣崇同時迎了上去,金蓮落下,搖曳閃爍片刻,金光散去,現(xiàn)出萬法寺妙慧上人為首的數(shù)十位佛門和尚。為首的妙慧上人容貌一如當年,慈悲祥和,金紅禪衣,寶相莊嚴,手中握著一串深色檀木念珠,嘴角掛著一絲微笑。
在他身后,站著的是身材高大,手持浮屠金缽的師弟妙靜,之后還有十數(shù)位天音寺高僧和二代弟子,渡生、渡世等早已聲名大噪的佛門弟子也在其中。
幻影真人走上前微笑道:妙慧大師,你可總算來了,大家可都盼了許久啊!
妙慧上人微笑點頭,道:讓諸位施主和幻影掌門久等了,老衲慚愧。
這時,站在幻影真人身旁的曹廣崇朗聲笑道:大師,可還認得我么,多年不見,當年的知交舊友,你可不要都忘記了才是!
妙慧上人向曹廣崇望了一眼,表情明顯為之一怔,連一向掛著的笑容也收斂了片刻,然后眼前掠過一絲贊嘆神色,道:難道這位施主,竟是曹廣崇曹老殿主么?
曹廣崇大笑,施禮道:正是老夫,見過方丈大師。
妙慧上來欠身回禮,微笑道:早就聽說火云閣道法精深,尤以火云玄火陽境界更是神奇,曹施主心志堅定,天賦超群,莫非已臻玉陽之境么?
曹廣崇臉色微微一變,心中一震,火云閣道法向來在正道中以秘密著稱,遠不如幻仙門和萬法寺兩大派那般名動天下,一提起太清元道或者大梵天般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此番他進入中原,遇見中土兩大豪門領袖,竟然先后都被幻影真人和妙慧上人看出自己道法境界,一想到這其中關系,他忍不住心中暗生狐疑:難道我門下竟有內(nèi)奸細作不成?
只是這般想歸想,但他面上仍然神情自若,微笑道:大師慧眼如炬,老夫一點微末道行,不足掛齒啊!頓了一下,曹廣崇面色微微嚴肅,道:不過大師既然來了,那就好了。如今天下生靈涂炭,妖孽橫行,實是千古未有之慘禍,還望大師能領袖天下正道,除此災劫,如此善莫大焉。
幻影真人站在一旁,面色忽然微微一變。
妙慧上人謙讓道:曹施主哪里話,天下蒼生遭劫,獸妖肆虐,萬法寺上下既為佛門子弟,豈能退居人后?只是如今天下正道云集幻仙,幻影師兄又向來德高望重,道法更是有通天神通,自然便該以幻影師兄為領袖,率領天下正道共抗強敵。
幻影真人微笑道:大師太客氣了,幻影實不敢當。
幻影上人合十道:幻影掌門,如今天下蒼生日夜期盼,便是早日去此災劫大禍,你可千萬不可再行推辭了。
曹廣崇呵呵一笑,道:兩位都是得道高人,卻哪里這么多客氣話說,來來來,我們進去說話罷,否則讓這許多同道道友一起陪著我們?nèi)齻人說話吹風,豈不怠慢了人家!
幻影真人和妙慧上人相顧而笑,當下一起走去,一路之上不斷有人向妙慧上人及一眾萬法寺僧人問好打招呼,可見萬法寺在正道之中德望之高。
是以不管什么宗門,在收弟子時首要說明的便是未經(jīng)師門允許,不得擅自把師門所學授于外人,違令者輕則廢去一身修為,逐出師門,重則以死謝罪,并追殺被授之人,不死不休,這條極其嚴明的戒律,看去無情,卻幾乎是修行界里的定律,從來也沒有人敢輕易違背,他那時還是幻仙門中人,更是回雁峰的弟子,入室弟子在下山行走時都擁有代師收徒的權力,否則就是他再怎么不羈無忌,也不敢做出違背師門戒律的事。
要是妙智大師要收回他身上所學的這門絕學,把他一身佛力廢去,那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沒想他的話才落下,便聽見妙智大師口中低低嘆息一聲,臉上似掠過一絲罕見的傷懷,半晌道:“佛渡有緣人,施主既已習得此法,那也是施主的機緣,只是老衲也從來沒想過,這世上真有人能從般若釋經(jīng)那篇只有禪意的殘缺功訣中悟出佛法來,而且還是一個道門子弟……佛道相通,佛道相通啊,師兄,你一生追尋,終于有人替你實現(xiàn)了么,難怪你含笑而去,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說到最后,妙智大師的聲音越來越低沉,末了化作一聲大悲佛號,他身旁妙弘、妙空、妙光三位大師亦是合十低眉,臉容悲戚。
“咚…咚…咚…咚…”
悠悠晨鐘,再一次在萬法洞天這仙家佛境不知名的角落悄然撞響,回蕩在天邊,沉沉飄飄,預示著新一天的來臨,卻又有種能將人從紅塵世俗中敲醒的滋味。
遠處小靈山處,那淹沒在云海中的佛場,隱隱有晨念敲魚之聲傳來,一篤一和,經(jīng)文入耳,余音不絕。
白云崖上,聽到妙智大師的話,陸凌軒卻是身子一震,一時竟說不出話來,看著諸位大師臉上悲傷神色,一絲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甚至連那裊裊不絕的鐘聲余音也仿佛忽然消失,他的聲音微微輕顫,嘶啞著聲道:“大師……大師他怎么了?”
妙智大師面色悵然,有說不出的沉痛之意,低聲道,道:“妙清師兄得聞這場人間浩劫,特回到寺里助我等師弟維持佛陣,耗盡最后一絲生命,于七天前含笑圓寂,今日午時,正是他遺軀移入舍利佛冢的日子。”
陸凌軒蒼白著臉,仿佛仍有一絲不愿相信,猛然抬頭,嘴唇輕顫道:“大師口中的妙清師兄……便是妙靈禪師么?”
妙智大師直視他的雙眼,面色凝重而肅穆,緩緩道:“師兄本名妙靈……妙清正是我等師尊迦葉上人昔日賜予師兄的法號。”
妙智大師的聲音平和而緩慢地飄蕩在隨風拂來的云煙霧氣中,往事也如云氣一般,一點一點隨風而去。
千年前,萬法寺前代宗主,佛宗大德迦葉上人一生中收三個徒弟,其名妙清、妙智、妙慧,其中大弟子妙清天生佛心真如,聰明絕頂,佛法精湛修為驚人,也是三個弟子中唯一一個繼承了迦葉上人長門法號的人,迦葉上人臨終之時,一生大憾便是未能遵從先祖遺愿,參透長生之謎,大弟子妙靈為了繼承師尊遺愿,獨自一個人走入靜念禪院中苦悟修禪,以求有朝一日能參功造化,超脫紅塵,窺破長生,問仙成佛。
奈何這等天道無常之事,豈是人所能覬,多年苦修未果,在妙靈快要放棄之時,絕頂聰明的他,于某日佛心微動,走出禪院,在渺渺煙雨中轉過萬法四百八十佛寺,忽然靈光一觸,把主意打到了佛道雙修一途之上。
佛以空為,道以無為。
佛言空不異色,道言有無相生。
佛以塵世名相為空,道以道名為無。
佛家重凡體修行,道門以修真為主。
自古佛道,從不相通,這是公認的事實。
但若然一旦相通,一旦有人打破了這種常規(guī)界限,那將會是怎樣的結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