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李云生正坐著小火輪在長江之上,不過卻停留在了距離南京十幾里外的地方,并沒有順著水路一路西行去武漢,而是做著其他打算。
因為槍斃了王大海,所以李云生便給處座發了個電報,雖然自己做到了有理有據,讓人抓不到把柄,可這事還是向上面匯報一下才好。
而處座的回電也很簡單,只有三個字:“知道了,”然后就在無下文。
看到這三個字,李云生就知道,處座對此事不以為意,應該不會有任何麻煩。
就在此時,電訊人員又收到了一份電報,然后過來向李云生匯報:“科長,武漢的陳司令發來電報,詢問我們的具體位置,并讓我們立刻回電。”
李云生聽完之后,馬上開口說道:“立刻給陳司令回電,匯報我們的位置。”
雖然陳修成的電報有些意外,可李云生略一思索,就知道是什么原因,應該是讓自己去接應一些人,畢竟自己公然搶走了唐無能的小火輪,這件事瞞不過南京城內高級軍官。
而南京城現在危在旦夕,城內的守軍都很危險,他們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逃生,而李云生之所以把船停在這里,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畢竟唐無能下的幾個荒唐命令,已經斷了南京守軍的后路,而敵強我弱的局面根本無法更改,南京城早晚會失守,而李云生留在這里的目的,就是打算在關鍵之時,接應一些守軍和百姓撤退。
李云生之所以會如此做,倒不是有什么其他心思,實在是日軍攻下南京之后,所作所為實在是駭人聽聞,作為一個有些良知的這個人,無法對這一切熟視無睹。
但是一個小人物,根本無法改變大局,只能留在這里盡最大努力,等南京城失守之時,能多救出來一個是一個吧。
好在因為之前的流言,南京城內的百姓已經離開了很多,這次應該不會跟歷史上一樣,被屠殺三十萬人。
李云生猜的一點也不錯,沒過一會,電訊人員就拿來一份電報,輕聲的說道:“科長,陳司令讓我們返回南京,然后趕到金山碼頭,去接應留在那里的十一師過江,”說完就把電報遞了過來。
李云生接過電報之后,隨意的看了幾眼,就察覺陳修成在電報中的語氣不對,有著幾分請求的意思,看樣子是真的非常著急,于是吩咐電報人員:“立刻給陳司令發電,不用多說,就發兩個字,遵命。”
李云生本來就打算接應南京城的守軍,陳修成又是自己的后臺,自然不會違逆他的意思,另外李云生的教官也在十一師,自己這個做學生的前去接應,也是義不容辭的事。
電訊人員馬上去給陳修成發電報,然后兩艘小火輪就向南京的金山碼頭開去。
由于陳修成發來了十一師的聯絡方式,所以李云生一邊往南京趕,一邊讓人給十一師發電報聯絡。
王正道和郝晉源收到李云生的電報,不由得輕出了一口氣,兩個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慶幸之色。
王正道馬上吩咐手下跟李云生保持聯絡,然后便開口說道:“郝參謀長,看來你和陳司令的面子還真大,那小子如此爽快的就回來了。”
郝晉源看了看電報,就感慨的說道:“不只是陳司令和我的面子大,你看看他們的位置,離著南京城并不遠,半個多小時就能趕到金山碼頭,而距離他們離開南京,已經有四五個小時了,所以他們應該是另有目的,這才留了下來。”
王正道點了點頭,贊同的說道:“你說的不錯,他們留在南京附近,一定是有其他的目的,否則早就一路向西回武漢了,不過他們留下來要做什么呢。”
郝晉源想了想,然后叫不準的說道:“我猜可能是為了接應南京城內的守軍,只有這樣才說的通,畢竟現在的局勢,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而且在上海大戰之時,要不是有了云生的提醒,我們也不會提前做準備。”
王正道感慨的說道:“要真的是這樣,我對你這個學生,到是刮目相看啊。”
王正道此言也是有感而發,畢竟現在很多高級軍官為了保命,已經丟下部隊獨自逃跑,李云生要真是為了接應守軍才留下,當然會讓這個正直的軍人刮目想看。
郝晉源馬上說道:“師座,現在別說這些了,不管他為了什么留下來,都是一件好事,而且船只距離碼頭不遠,我們的時間更加充裕,現在要想一下,如何撤退了。”
王正道也沒有猶豫,干脆的改變一些計劃,然后就命令師部向金山碼頭轉移。
在轉移的過程中,又出了一個意外,有偵查員過來跟王正道匯報:“師座,現在正有一只人馬向和我們向同一個方向撤退。”
王正道馬上問道:“是哪一只部隊,大概有多少人。”
偵查員連忙說道:“應該是七十四軍的,由于情況混亂,很多敗兵跟他們夾雜在一起,所以弄不清有多少人,但是至少有數千人,而且他們后面還有人馬。”
這個情況讓王正道有些意外,于是讓偵查員繼續偵查,并派出聯絡員去聯系七十四軍。
同樣向金山碼頭撤退的人正是七十四軍的部隊,他們之所以也向金山碼頭撤退,是因為隸屬于七十四軍的五十八師,船只同樣被唐無能搶走,余良禎無奈之下,只好命令部隊向最近金山碼頭撤退,等到了碼頭在想辦法。
由于雙方的處境相同,所以兩只部隊的軍事主官很快就見了面。
一見面,余良禎就開口詢問:“王師長,現在的情況非常危急,我們兩只部隊全部往金山碼頭撤離,很容易被日本人盯上,你有什么想法。”
王正道冷冷的說道:“余軍長放心,我們絕不會拖累貴部。”
現在是生死關頭,王正道也耍起了小心思,并沒有把情況告知余良禎。
余良禎馬上說道:“王師長,你們的情況我也了解,不瞞你說,五十八師留下來的船只,也被唐無能搶走了,而現在的情況危急,我的意思是,我們兩只部隊一起撤離,并在金山碼頭外圍構筑一道堅固防線,多抵抗日本人一段時間,然后用我們軍部留下的船只過江,你放心,我余良禎絕不是唐某人,不會拿你們當炮灰,大家可以一起撤退。”
聽到余良禎如此說,王正道到是有些慚愧,他也是一個正直軍人,見到人家推心置腹,自然不會在藏什么小心思,于是感慨的說道:“余軍長真乃光明磊落之人,到是王某人不夠意思了,”說完就把李云生即將開船回來的事情說了。
余良禎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有些激動,然后一抱拳,誠懇的說道:“王師長,有了這兩條船,你們撤離可就方便了,但是小弟貿然開口請求,就是咱們一塊撤離,畢竟七十四軍人馬眾多,靠著一艘船,撤離會非常艱難。”
王正道嚴肅的說道:“余軍長把我當成什么人了,適才老弟只有一條船,也愿意跟我們一同撤離,就憑這份心意,我自然和你共同進退。”
余良禎再次抱拳表示感謝,然后兩個人就商議如何撤離,畢竟僅僅七十四軍和十一師,就有三萬多人,再加上一些不成建制的敗兵,恐怕會有四五萬人,想組織好這么多人撤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兩個軍事主官都在,到是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所以這兩只部隊,并沒有向其他部隊一樣混亂,而是有秩序的前往碼頭,并且還不斷的留下小股人馬建立陣地狙擊日軍,而其余的敗兵見此,也不敢亂來,紛紛聽從兩個高級軍官的指揮。
兩只部隊趕到金山碼頭之時,天已經快要黑了,而李云生也已經等在碼頭多時。
郝晉源看到李云生來的比自己還快,就快步上前,感慨的說道:“還是你小子夠意思,竟然真的回來了。”
李云生笑著說道:“知道教官有難,學生當然要回來了,何況陳司令又下了命令,屬下這也算是奉命行事。”
郝晉源拍了拍李云生的肩膀,然后輕聲的說道:“不錯,有一個軍人的樣子。”
這時王正道和余良禎也走了過來,都對李云生表示了一番謝意。
李云生連忙客氣了幾句,表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余良禎見此,就抱了抱拳,鄭重的說道:“無論如何,你能冒險回來,讓人十分敬佩,比那些獨自逃跑的人強多了,到是讓余某人刮目相看,沒想到特務處的人,也有你這樣的血腥漢子。”
李云生自然認識余良禎,畢竟這位也是一個軍中大佬,又是黃埔嫡系出身,于是不敢怠慢,嚴肅的說道:“學長言重了,哪怕加入了特務處,云生也是一名軍人,國難之時,自然不缺少舍生取義的膽量。”
余良禎點了點頭,表示對李云生的認可,然后開口說道:“這次的事,余某人記住了,日后會還你這份人情。”
李云生聽了此話,心中馬上高興了起來,畢竟這是一位大人物,他能記住自己,對日后的發展很有幫助,于是謙虛了幾句,到是讓余良禎的印象更好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