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很久沒有這么痛快了。
只是他不知道,在東城門前,鞠義捂著肩膀,帶著他的人馬撤退了。
“公孫瓚,吃我一槍。”
就在公孫瓚一連殺了十幾個人,掩護后面的士兵登上城墻。
太史慈沖了過來,手中長槍刺向公孫瓚。
看著裝束與普通士兵明顯不同的太史慈,公孫瓚心中一驚。
“你是何人?”
“東萊太史慈!”
“是你!”公孫瓚皺眉,沒想到趙徽手中還有一員猛將。
趙徽手中有什么人,公孫瓚心中都了然。
只是在這之前,他并沒有見過太史慈。
之前太史慈一直坐鎮(zhèn)上谷郡,知道趙徽帳下有這么一號人,但是太史慈的本事到底如何,知道的人并不多。
劉備三兄弟倒是知道,可他們知道的也有限,只是跟公孫瓚提過一句,太史慈此人不可小覷。
畢竟是可以單槍匹馬,從十萬黃巾軍的包圍中,沖出去的人。
公孫瓚之前并沒有太過在意。
在他看來,如果太史慈真的很強,為什么趙徽從來不用他,只讓他看家。
文武雙全的人還是太少了。
但現(xiàn)在,太史慈只是一槍刺出,公孫瓚就知道,他不是太史慈的對手。
不像當初面對呂布時的那種無力、恐懼。
可是已經(jīng)沒了銳氣的公孫瓚,在自認打不過太史慈后,心中馬上就升起了跑的念頭。
“為什么趙徽手下有這么多能人?”公孫瓚心中很不甘。
雖然他現(xiàn)在也有劉備三兄弟。
可是公孫瓚心里很清楚,他對劉備三兄弟,并沒有絕對的掌控權(quán)。
不能算是他真正的屬下。
他帳下能排得上號,也就田楷單經(jīng)嚴綱幾人,但是這幾人的實力并不強,田楷更是早已被趙徽所殺。
公孫瓚不是袁紹,特別是在看到他被趕出幽州后,沒有多少人愿意主動來投奔他。
而這兩年來,公孫瓚自己也沒有去挖掘人才。
他帳下的人,一直都沒有什么變化。
只是和太史慈戰(zhàn)了三個回合。
公孫瓚就受不了了,虛晃一招,直接就退到了云梯上。
即使心中不甘,但是這現(xiàn)在的公孫瓚,早已不是當年的他。
他要的是幽州,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命搭上,來成全鞠義袁紹。
公孫瓚退到城下,才得知鞠義已經(jīng)收兵。
當下馬上下令鳴金。
城頭上的劉備關(guān)羽也是退了下來。
普通士兵,上了城墻,基本就只能殺進城內(nèi)。
但是對于劉備關(guān)羽他們來說,想要退下來,并不是難事。
只是關(guān)羽和劉備退了,但是張飛卻沒有第一時間退下來。
張飛能感覺到,這一次他的實力,比趙徽高了一點點。
一百回合內(nèi),兩人不能分出勝負,但是張飛感覺,三百回合后,他必定能殺掉趙徽。
但是現(xiàn)在是在攻城,不要說公孫瓚現(xiàn)在已經(jīng)鳴金了,就是三百回合可是要打上一天。
“三弟!”退到云梯上的劉備喊道。
張飛很多時候會意氣用事,但是只要聽到劉備的聲音,在大的火,張飛都能忍下。
張飛也看到了典韋張望兩人,正在朝他這邊靠攏。
面對一個趙徽,張飛有底氣。
但是如果典韋張望過來合擊,就算張飛實力強,今天也恐怕走不了。
張飛退到城墻邊上,也沒有轉(zhuǎn)身,直接一個后跳,剛好落在云梯上。
沒等張飛從云梯上下去,城下的士兵,已經(jīng)開始推著云梯后撤了。
“趙徽小兒,終有一日,我張飛一定會取你項上人頭。”
站在云梯上,張飛直視趙徽。
張飛的年紀其實和趙徽差不多。
只是趙徽看起來要年輕一點。
趙徽不是很懂,張飛為什么對自己有這么大的殺心。
他和張飛多次交手,但是雙方都沒有受損。
只是在戰(zhàn)場上,不管是誰,都不會留手。
因為留手,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在戰(zhàn)場上,能殺掉張飛,趙徽也絕對不會手軟。
但是可沒對張飛念念不忘。
公孫瓚的大軍撤了。
而今天,公孫瓚撤軍之后,就直接去了鞠義的大營。
“鞠義,不是說好今日不破城,絕不撤兵,你這是什么意思?”
一見到鞠義,公孫瓚先聲奪人。
雖然在他從城墻上撤下的時候,不管聽沒聽到鞠義撤兵的消息,他都會撤兵。
但是現(xiàn)在,公孫瓚可以將一切都推到鞠義身上。
“公孫太守息怒,我也是不得已才撤兵。”
說著鞠義拉開身上的衣服,他的肩膀上,被白布裹著,白布上還能看到血色。
“哼!”公孫瓚冷哼一聲。
“我今日已經(jīng)殺到城墻上,若不是你那邊突然撤兵,讓太史慈支援過來,我今日早就破城了。”
“哎,我這也是沒有辦法,若是不退,我今日可就回不來了。”鞠義道。
鞠義也沒想到,負責他這邊的太史慈也是一個高手。
趙徽手中,數(shù)得上號的武將,鞠義原本以為只有趙徽典韋趙云三人。
其他如張望裴元紹這些,在鞠義眼里都只是小嘍啰,不值一提。
昨天鞠義也沒有親自上陣,在城下觀察著。
今天在東城上,鞠義沒有看到趙徽典韋,他本以為可以一舉拿下了。
卻沒想到,一直不怎么被他重視的太史慈,實力竟然比他還要強一線。
在加上一個裴元紹,鞠義只能落荒而逃。
和公孫瓚一樣,鞠義不想將自己的命搭在這里。
“趙徽攻打遼東的主力,已經(jīng)進入遼西了,在過幾天就能趕到北平,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公孫瓚瞇著眼睛說。
鞠義道:“你有什么辦法?”
公孫瓚道:“我們現(xiàn)在這樣相互防備,最后只能什么都得不到。”
公孫瓚打算把話說明了,鞠義沒有說話,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公孫瓚見鞠義沒有回話,繼續(xù)道:“現(xiàn)在這樣,你我都不敢全力以赴,破釜沉舟。
我有一個提議,明日你我互換,我指揮你的部隊,你指揮我的士兵,就算只剩下一兵一卒,也不撤退。”
公孫瓚的意思很明顯,這就是要用士兵的命去填了。
這兩日,不管是公孫瓚先撤兵,還是鞠義先撤兵。
兩人心里都很清楚,就是不想看自己的士兵傷亡過多,就是想讓對方的士兵,和趙徽多消耗一點。
所以在攻城的時候,遇到一點困難,馬上選擇撤兵,誰也不想付出太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