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建造盛唐 第三十八章 傳奇名將

作者/無言不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聽孔志元這般說來,李元璦才明白,原來這里是針對此次國子春獵而開的安全會。

    只聽孔志元道:“大局是由左武候中郎將護佑,但細節方面還得由我們掌控,以免中郎將無暇他顧。如以往一般,將所有長于春獵的學子分為數十小隊。我等亦要與時俱進,之前的以天干地支來分組,繁雜且不夠用。這次以數字化分,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以此類推。每位大學士、學士分管十五人。”

    周邊一陣輕笑,不由自主的瞄了李元璦一眼。

    如果是換做別的朝代,數字的推廣不會有那么順利。

    但唐朝不一樣,唐朝是一個文化大融合的時代,思想之開放,幾乎可以于現代相比。

    上到公卿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很樂意接受新奇的事物思想,不會盲目的覺得大唐第一,什么都是第一,外來的都是弟弟。反而很開明的將對方的長處學來,變成自己的東西。

    更何況大唐數字是大唐自己人創新的知識,接受的更加自然。

    現在幾乎大半個唐朝都開始普及大唐數字的運用了。

    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依舊秉承固步自封的思想,便如已經離開國子監的王孝通。

    他就領著自己的徒子徒孫,死守著老祖宗的東西。

    不過隨著天元術以與增乘開方法的現實,《緝古算經》已經可以用更加簡便的計算方式得出結果。

    王孝通已經為時代淘汰了。

    這就是數學最殘酷的地方。

    你創出一個公式可能需要十數年、數十年,但后輩學起來,可能只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天。

    故而術數一道,只能不住創新進步,才能保持絕對的競爭力。

    固步自封只會為時代所淘汰。

    孔志元接著道:“春獵是為宣揚御射之術,學子涉世不深,常有不知深淺之人,仗著有幾分騎射功底,妄自逞能,從而衍生禍端。諸位帶隊,不可大意。”

    然后孔志又說了細節的規劃。

    見孔志元說完,那個一直在貶為閉目養神的中郎將突然說道:“我提一個建議,有多少人,籌備多少火折子,發放下去,一人一個。在荒野最關鍵的不是人,是火。火可以驚走一切猛獸,有火即有煙,只要有煙,某軍中可以準確的判斷方向,從而將之尋得。可以告訴學生?真要迷路?切記胡闖亂走,原地生火待命?才是最便捷之法。”

    李元璦聞言不免多看了那中郎將一眼?相比孔志元說的長篇大道理,他這話最是實在。

    火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雖然可怕,卻沒人離得開。

    這瑣事叮囑完畢?孔志元才宣布散會?讓他們一并往長安以北去跟大部隊會合。

    出得國子監,李元璦忽然覺得有人往這邊凝視,回頭一看,卻是那左武候中郎將。

    但見他望著翺麟紫有些入神?李元璦笑道:“喜歡?借你騎騎?要我送你?可舍不得。”

    中郎將微微搖頭道:“商王誤會了,只是想到一些往事,有些懷念。”他說著,歉然一笑,在一旁跨上了自己的坐騎。

    那是一匹神俊的黑馬?全身上下無一絲雜毛,全身肌肉鼓脹?即便不會相馬的李元璦都看得出來,那是一匹好馬。

    畢竟很多時候?顏值就是正義。

    這馬長的越健壯越俊朗,越是好馬。

    李元璦對于那個中郎將有些興趣?上了翺麟紫輕騎至他身側道:“你這馬也不賴啊!”

    “當然!”中郎將道:“為了它?我可是搭上了一切。”

    李元璦聽此了他言語中的辛酸?問道:“此話怎講?”

    中郎將微微搖頭道:“都是一些陳年舊事,不提也罷!”

    李元璦不便深究,只好道:“你認得這翺麟紫?”

    中郎將再次搖頭道:“認得它的父親吧!這種罕見毛色的神駒,我大唐也及不多見。圣人坐下颯露紫隨著圣人的威名,亦傳遍天下。回憶圣人威風,只恨此生無緣,能在其麾下為之一戰。”

    李元璦一開始還未聽懂,怔了怔,啞然失笑道:“你是皇兄對面陣營的?”

    中郎將頷首道:“早年跟隨義父在夏王竇建德麾下效力,后來又跟劉黑闥在洺水與圣人交戰,得見圣人風采。”

    李元璦早就聽說過夏王竇建德是隋末動亂里為數不多的真豪杰,從他的口中就可以看出來。即便是現在,他依舊稱呼竇建德為夏王,而劉黑闥就以本名來說。

    等等!

    李元璦忽的反應過來,瞧著中郎將五十上下的年歲,問了一句道:“閣下貴姓?”

    中郎將忙道:“末將孟浪,還未告之姓名。在下姓蘇,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縣人,以字行世,商王叫某蘇定方即可。”

    果然!

    李元璦瞪圓了眼睛,偶像,這可是偶像級別的人物。

    唐朝給黑的最慘,對外戰功卻是最彪悍的戰將。

    放眼整個唐朝,對外戰績沒有一個比蘇定方更加嚇人的。他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最關鍵的是他先后滅三國擒三王,將大唐的疆域擴充至咸海,臻于極致。

    讓人唏噓的是在《隋唐演義》里,蘇定方給黑成了計害羅成的小人。

    李元璦驚喜道:“原來是蘇中郎將,我從英國公口中聽過中郎將的大名,中郎將敢以兩百兵士直沖突厥頡利可汗大營,非真英雄不能為之。”

    蘇定方苦澀一笑,道:“那一戰令我落魄至此,焉敢稱道?”

    李元璦訝然,他就覺得奇怪,蘇定方這種蓋世名將,怎么無聲無息的消失二十多年?

    至貞觀四年,破突厥之后,直到高宗朝,蘇定方方才再度任用,那個時候他已經六十出頭了。

    這期間隔著二十五年啊!

    古人一輩子有多少二十五年,后世就有感慨,如果蘇定方沒有荒廢這二十五年,參與了貞觀朝的對外戰爭,那他的功績將會有多可怕。

    李元璦實在忍不住細問緣由。

    原來蘇定方率兵突擊頡利大營,一戰功成,頡利可汗與隋朝的義成公主僅帶數十騎隨從逃跑,余眾都俯伏投降,直接俘獲男女十余萬、雜畜數十萬。

    那場面極度混亂,當時唐軍軍紀有些松散。

    這大勝過后,面對堆積成山的戰利品,前線兵卒沒有受住誘惑,開始掠奪戰利品,珍寶文物。

    蘇定方亦不例外,他不貪財卻酷愛戰馬,他坐下寶馬就是頡利可汗的坐騎之一。

    那個時候的蘇定方年輕氣盛,一時心動,就將寶馬私吞了。

    此事為文官彈劾了一本,就是弘福寺與李元璦斗過嘴的宰相蕭瑀,他直接彈劾李靖統并無方,縱容兵士劫掠。

    蕭瑀當時是宰相,他的彈劾,李世民不能不受。

    李靖并沒有貪墨半點好處,都受到了一定的懲處,蘇定方自不用說。

    盡管李世民還是論功行賞,給了他左武候中郎將的官職,但因這個污點,一直未得重任。

    如果換做別的朝代,這污點算什么?

    不就是貪墨一批戰馬嘛?

    奈何蘇定方生活在初唐,這個戰將如云的朝代。

    王玄策牛不牛?一人借兵滅一國。

    席君買屌不屌?直接領騎兵一百二十人平定了吐谷渾內亂。

    換做別的朝代,那隨便一件就能吹一輩子。

    可在這個時候,滿朝文武的反應很平淡,也就那樣,連談資都差那么一點點。

    沒有蘇定方,大唐一樣有各種大將,打的異族哭爹喊娘。

    真不缺這一號人。

    如此一來,蘇定方身上這污點就成了致命問題了。

    良將那么多,派誰都行,何必派一個身上有污點得人?

    何況蘇定方先天就有不足,他一直為竇建德、劉黑闥與唐朝為敵,第一次為唐而戰就出現這種紕漏。

    又無后臺無人脈,能翻身都有鬼了。

    不過也是因為受到了教訓,重新掛帥的蘇定方以六十高壽,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秋毫不犯,打的周邊異族哭爹叫娘。

    只是這教訓也太重了。

    念及于此,李元璦也只能嘆一口氣,可惜了,一個蓋世名將,現在居然陪著一群國子監的大少爺秋獵。

    蘇定方并不健談,不過話匣子打開,也聊了起來。

    尤其是關于東征高句麗的細節,蘇定方問得特別詳細。

    戰報早已傳遍天下,但戰報與真實情況,細節上明顯會有實質性的差別。

    李元璦當然直言不諱,與高句麗決戰的細節,除了李世民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聽完整體細節,蘇定方感概道:“圣人用兵,用人,果然了得。無怪恩師亦說,論及軍略,他自信能勝圣人一籌。可真要與之為敵,兩軍對壘,輸面極大。與匯聚英才一面,圣人舉世無雙。”

    李元璦心中一動,忙問道:“中郎將口中的恩師可是衛公?”

    蘇定方愕然道:“商王如何得知的?某從未告訴任何人?恩師亦說,不可輕易外傳,免得未如侯君集這般心術不正的人學去。”

    李元璦笑了笑,并不回答,反而道:“不如我介紹個徒弟給你吧!”

    蘇定方一臉肅然。

    李元璦道:“不急著拒絕,他叫裴行儉,收或不收,由你自己定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喀什市| 富阳市| 南昌县| 泰来县| 合山市| 广汉市| 盐边县| 安远县| 临颍县| 凤冈县| 钟祥市| 巩义市| 广昌县| 彝良县| 栖霞市| 周至县| 都江堰市| 巴彦淖尔市| 穆棱市| 沛县| 文昌市| 沽源县| 读书| 吴桥县| 贵阳市| 海晏县| 昌都县| 东辽县| 姜堰市| 化隆| 浮山县| 屏东市| 乐东| 万载县| 颍上县| 炎陵县| 武隆县| 秦皇岛市| 鲁甸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