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圍繞江南的情況,商議了一些細節。
李元璦能夠感受到李治對于江南的重視,將自己對江南的治理想法大致說了一遍。
相比李世民的積極開拓,李治為政舉措更重一個穩字,不像自己父親一樣,無時無刻都想著擴充出去,打出秦皇漢武的威風。
其實就這個穩字,才是當下唐王朝最需要的。
李世民好戰好大喜功,盡管他不是楊廣那樣的暴君,完全不惜民力,卻也是負重而行。
李治身為繼任者有義務為自己的父親將屁股擦拭干凈,靜修幾年,然后才有資格向外擴張。
隨著關中平原的開發過剩,《滕王閣序》,也算是名留青史。
這就跟汪倫一樣,一個迷弟為了追星,將自己追的青史留名。
這讓人能說什么?
李元璦自然只能在一旁苦笑。
李世民這個長兄當的,確實有點憋屈。
打不得罵不得,還得向祖宗一樣供著。
用了晚膳,李元璦回到了府邸。
對于這種突如其來的任命,李元璦反抗不了,只能躺著享受了。
相比他人需要實地考察,李元璦這里作為一個后世人,還是有著先天性的優勢的。
首先關于港口的選擇,這個想都不用想。
泉州是不二之選。
盡管中國海岸線狹長,但真正適合展開海上貿易的港口,這個時代唯有泉州。
這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下幾百年的發展經驗結晶。
中國最早的海上外交起點是泉州,宋元時期,計算各國與我國的海上距離的海圖,都以泉州港為起點。
面對歷史上泉州港的繁華,以泉州港為起點,絕對是不會錯的。
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然后在選擇寧波還是廣州作為第二、第三港口。
李元璦躺在一時無眠,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情形,意識到想要絲綢之路的順暢,必需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
不然海上絲綢之路興起之日,就是海寇作亂之時。
歷史上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不就是因為船上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致使地方上的國王心存貪念,從而開始進攻明軍?
不過當時明軍海船海軍獨步天下,隨手就將之收拾了。
這海上的商路一興起,這種事情必然灰發生。
一個個目光短淺的土著,他們哪里管你天朝上國是什么玩意,財先發了再說,至于后面的事,會不會受到報復,全然不顧的。
這要向確保海上商道的暢通,擁有一支無敵天下的水軍,擁有一支海上艦隊,必不可少。
“我大唐陸地上所向無敵,卻不知海上如何?”
“這要組建海軍,戰艦至關重要。還有大型的商船……”
李元璦一點點想著,突然覺得任重而道遠。
好在大唐的造船工藝還是可以的,他在工部任過職,現在還掛著侍郎的頭銜,白領著俸祿呢。
對于唐王朝的造船工藝有過一定的了解。
這個時代其他國家的舟船大多以繩索綁扎的階段,而大唐普遍采用釘接榫合法。
唯有這種釘接榫合法制造出來的船,才能真正扛得住大海的風浪。
不知不覺睡去。
五月十六是大唐商王李元璦迎娶徐家女的日子。
李治已經開始為李元璦操辦婚禮了。
古代婚禮的儀式講究一個排場,李元璦作為大唐親王,排場自然不能小。
依照道理而言,李元璦的婚禮排場是不允許超過荊王李元景的。
因為荊王李元景是庶出一倍的老大,在宗親方面,地位僅次于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下旨破例,以李元璦居功至偉為由,在李元景的排場基礎上更加了一籌,取消了長安城的宵禁,舉城同樂,僅次于當初的李泰、李治。
當然李世民的本意,亦是為了消除殘余的一些流言蜚語。
對于李治的忙上忙下,李元璦一點也沒有要當新郎的覺悟。
畢竟到了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商王妃長得是高還是胖,是美還是丑,能有覺悟都怪了。
只是想著金勝曼,李元璦有點不是滋味。
他挺喜歡這個新羅長公主的,為了自己的國家,來到這萬里之外的國度,有些心疼。
如果一直呆在長安,說什么也不會放棄。
大不了頂著給彈劾的風險,效仿世人并立給金勝曼正妻的地位。
自己這方面越不檢點,反而不是壞事。
然而現在與徐家女成婚之后,就得南下江南。
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了。
李元璦覺得做人當如洪世賢,就算要渣,也得渣個明明白白,不能當一個玩弄感情就跑的混蛋。
只看兩人最后是否有緣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