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建造盛唐 第五十三章 小家子氣

作者/無言不信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徐瓏比李元璦想象中的還要出色,她只是兩天就理清了大安宮的入賬與近來兩個月的支出。

    李元璦記得每年年末查賬的時候,十個賬房先生用了一個月才整理好一年的入賬、支出。

    細問之下,李元璦才明白。

    這大家閨秀也是分種類的,一般的大家閨秀從小受女戒、女德的教養,不能私見外男,懂得三綱五常足以。

    但如徐瓏這樣的大家閨秀,女戒、女德只是最尋常的,最次都是嫁給官宦大戶人家當主母大婦。

    古人最重視家中和睦安寧。

    主母大婦地位可不小,上尊老小育小,即是自家男人的門面,亦是后院之主,管經濟管丫鬟妾侍。

    一個能力出眾的主母,至少可讓家族興旺三代。

    對于這個媳婦,李元璦亦越來越滿意了。

    成婚的第三日,是婚禮的最后一個環節回門。

    這是新婚夫婦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回娘家省親,不僅男方、女方重視,女方家長更是如此。

    為了迎接新婿的到來,徐孝德是廣設華宴,款待新婿。

    李元璦抵達徐府的時候,徐家已經張燈結彩,賓客滿棚了。

    自己的大舅子,李承乾謀反案的最大倒霉蛋徐家長子徐齊聃在屋外迎接賓客。

    現今的他以是崇文館學士,侍皇太子講讀,在李治身旁有著一定的份量。

    見李元璦與妹妹抵達,趕忙上前迎接行禮。

    李元璦是商王,徐瓏是李世民親賜的商王妃,論及地位自然要高過徐齊聃。

    李元璦對于這個大舅子還是有些好感的,笑道:“都是一家人,無需多禮。”

    他們一行人走進了徐府,一并拜會了徐孝德與姜氏。

    徐瓏自是隨母親去后院噓寒問暖了。

    徐孝德則領著李元璦去見所有請來的賓客。

    李元璦給足了自己這個老岳父面子,對于所有賓客都禮貌相迎,惹得徐孝德笑聲不絕,直道:“得了佳婿。”

    這介紹賓客,難免會吹捧一下住址過往。

    李元璦意外的發現給邀約前來的人,大多都是江南勛族。

    勛族與士族不同,士族指的是書香門第,而勛族卻是正兒八經的官宦家族。

    李元璦動了心思,找了一個空閑,低聲問道:“看來岳父大人在江南頗有人脈”

    徐孝德見突然問及這問題,先是一愣,隨即笑道:“都是祖輩蒙蔭,徐家并非江南士族,而是東海徐氏,因避戰禍而南下。先祖得南齊蕭道成器重,官居司空,此后歷經南梁、南陳,換了三國,徐家地位起起伏伏,兩三百年,上至宰相將軍,下到太守縣官,皆有其人,以致人脈通達。尤其乃父,兼資文武,乃南陳奉朝請,伏波將軍,江夏王侍郎,還娶了我母司空沈國忠武公之女,促成了兩家聯姻。前朝滅南陳之后,深感我們這些南朝勛貴難以遏制,將我們強制性搬離江南,被迫內遷安置,安家于同州馮翊縣。現今前朝滅亡多年,我們這些人大部分都選擇了撤回江南,唯有少部分在外置家。”

    他頓了頓,神往說道:“若非大女得長孫皇后看中,選入宮嬪,只怕也會遷回江南故土。”

    說著,又曬然笑道:“不過若是如此,亦得不到佳婿了。”

    李元璦眼中一亮,自己腦子里關于江南的發展大多源于后世,對于現今江南的實際情況只了解大概,而不知細節。

    自己這個老岳父幾代都生活在江南,且在江南有如此人脈,對于自己治理江南定大有利處,遂然將自己即將下江南整治江南疲敝的情況告之徐孝德。

    徐孝德大感訝異,都以為李元璦地位極尊,想要真正掌握實權,至快也要到太子繼位之后。

    想不到這么快就給重用了。

    心底又是高興,又有點不舍,自家老大現在在長安,身受太子李治器重,即便自己有遷回江南之心,卻也不符合實際。大女兒在宮里,一年難得見一次,一直養在家中的小女兒,也要相隔千里了。

    徐孝德官宦世家出身,也知前程重要,當即道:“吃了這回門宴,你我翁婿坐下細談。我徐家數百年的南朝勛貴,還是有點門面的。”

    李元璦先不說話,其實他看不上所謂的南朝勛貴。

    江南遠離廟堂,天高皇帝遠。

    此次南下,他幾乎等于手持尚方寶劍又是當朝一品親王。

    什么南朝勛貴都隔了一個隋朝了,再貴能貴到哪去

    真要給自己添堵,就讓他們去見南朝的列祖列宗去。

    李元璦想要知道的是江南的詳細情況,需要一兩個可信的人。

    這搞建筑的,李元璦深知計劃與實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很多時候,他們圖紙設計的好好的,但是承包商偷工減料,工人出工不出力的情況比比皆是。

    治理地方也是一樣,官場上陽奉陰違的事情,豈在少數

    李元璦可不想兩眼一蒙,給人忽悠的團團轉。

    送走了賓客,徐孝德將自己對江南的認知,以及江南面臨的問題都與李元璦做了詳細的探討。

    中國不缺治世能臣,南陳袁憲就是其一。只可惜他遇上了荒淫無道的陳后主,空有一生才華而無計可施。0

    袁憲在陳后主即位后,就寫了一套治理江南,抵御隋朝的方案,但陳后主覺得太費錢財拒絕了。

    此方案楊素、高穎等人看了都贊不絕口,直言若非陳叔寶昏庸,以袁憲計策行事,至少可保南陳十年國運。

    當時,隋朝一統天下大勢所趨,能保十年國運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徐孝德恰好拜讀過,正好跟李元璦說起。

    李元璦聽了一臉訝異,袁憲重農、重鹽的思想與之暗合。

    盡管江南因為無腦發展農業,導致糧賤傷農的情況,但作為農耕民族,不可能不行農耕之事。

    此次南下發展,盡管目的是著重抓商業,但農業發展始終無可厚非的位列第一。

    一番附和這個時代國情的觀念讓李元璦嘆為觀止,對于江南之事,有了新的理解看法。

    回到大安宮,經過一番總結。

    李元璦正式將自己的治理方案記載成冊,直接送到了李治手上。

    這事情關乎大唐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李治亦不敢草率決定,與李元璦一起求見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李元璦寫的詳細方案,緘默了片刻道:“你這是打算從蘇、湖入手”

    李元璦在后世就聽過一句話,蘇湖熟,天下足。

    蘇州、湖州,一個位于太湖以東,一個位于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百流眾瀆,曲折縈繞,是中國最早實現糧食一年兩熟的地方。

    這治理江南,李元璦可不奢望李世民真的將江南交到他手上。

    江南那是何等廣闊,長江以南,那他就不叫商王,而是江南王了。

    就算李世民真的給,李元璦也管不過來啊。

    他就廖廖數人南下,直接統御整個江南,那還不抓瞎

    故而他選擇最具有發展前景的蘇州、湖州當任起點,自請為蘇州都督,領湖州刺史,統御蘇湖之地,進行改革。x

    只要自己在蘇湖發展出了前景,周邊州地自然也會跟著改變。

    只要自己成功,總結了經驗,干出了成績,其他地方只要派遣干吏,蕭規曹隨,自然能夠發展起來。

    自己的任務是當好領頭羊,而不是將所有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

    “是的,臣弟蘇、湖得太湖之力,且境內水網交錯縱橫,利于舟船往來,最具有發展前景。這改制江南,一口氣將江南全盤改制發展起來并非易事,先則其中關鍵,將蘇、湖發展起來,然后帶動周邊州縣,徐徐圖之,誠乃萬全之策。至于泉州港口,還請陛下擇一能臣擔此大任。泉州離蘇湖太遠,臣弟實在力不從心。”

    李世民瞇眼看著面前的李元璦,隨即又看了李治一眼道:“太子怎么看”

    李治恭敬說道:“兒臣覺得十六叔有些小家子氣了。就蘇湖兩州地,何必派一個親王前往”

    李世民輕哼了聲,說道:“太子說的不錯。江南發展,重中之重。你當朕跟你一樣,小家子氣皇兄讓你下江南,可不是讓你享清福的,辦事畏首畏尾的成什么大氣候”他從案幾上翻了翻,然后拿出一塊地圖,丟給了李元璦道:“江南道確實過于大了,諒你也沒本事總理。皇兄將江南道劃分開來,分為江南西道與江南東道。你負責江南東道潤、常、蘇、湖、杭、睦、歙、明、衢、處、溫、婺、越、臺、建、泉十六州的行政要務,另外再給你江南東道黜陟大使的權力。”

    他頓了頓,看著李元璦道:“至于你說的去處揚州都督的申請,也見你曉得其中利害,揚州兵馬便是為鎮江南而設。你既得江南東道的行政大權,再領揚州兵馬確實不合適。此議皇兄恩準了。不過總攬十六州政務,手上沒兵卻也不成。就依你言,改任為蘇湖杭三州都督,有蘇湖杭三州兵馬歸你調動,穩定江南道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朕亦會選擇一良將鎮守揚州,你大膽放心的行事,真要有意外,揚州兵馬會南下為你開路。”

    xi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晋城| 临澧县| 平果县| 额尔古纳市| 石家庄市| 汶上县| 资兴市| 桃园县| 太和县| 夏邑县| 陆川县| 揭东县| 县级市| 冕宁县| 库车县| 斗六市| 清河县| 寻甸| 南木林县| 临沧市| 嘉禾县| 治多县| 定边县| 阳春市| 聊城市| 黑河市| 河北省| 合作市| 南澳县| 九台市| 呈贡县| 宜春市| 甘德县| 上栗县| 宝兴县| 微山县| 余姚市| 沙田区| 毕节市|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