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看著李元璦拿著名單,嘴里嘰嘰咕咕的,也聽不清說什么,不由問道:“你嘴里念叨著什么呢。”
“哦,在點兵點將呢!”
“這一串名單,也就聽過一個上官儀,在灞水山莊寫過詩的。其他的那里認識?不過能夠出現在這份晉升名單上的,多是政績出眾之輩,是我朝英杰。既然都是英杰,那只能隨緣抉擇了。運氣嘛,我相信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李元璦有些厚顏無恥的說著。
李治默然無言,頓覺有些道理。
李元璦隨手點了幾個道:“弘文館直學士上官儀、新安縣令劉仁軌、江都縣尉婁師德……”
他看著狄知遜的名字,左瞧右瞧,還是要了吧!
狄知遜能力幾何李元璦真不清楚,但是他兒子狄仁杰實在太亮眼了。
這位放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里都排的上號的千古名相,就算你給他丟在茅廁里,如他這種級別的人才都能崛起。
放著這么一位大佬的老子不好好接觸接觸,實在對不起身為穿越者的自己。
于是,補充了一句道:“鄭縣縣令狄知遜!就這四個吧,給我四個幫手,江南的事情就差不多了。”
李治聽李元璦報了四個名字,這四人除了上官儀熟悉,其他的都不怎么了解。
上官儀文采斐然,深得李世民喜歡,常命他起草詔諭,參與宮中宴集,侍宴賦詩。
李治與之有過往來,確實是當世少見的人物。
但是其他幾人,只從上報的奏本上確實可以看出有著不俗的成績。
可類似的人選太多太多了,而且這種晉升奏本有著不小的水分。
有的是運氣好,趕上了勢頭,有的是遇到了貴人,或者直接自己家里有錢,刷出來的功績。還有的干略僅限于此,讓他當一縣官吏,他能干出非凡的成績,比很多大才都要出色,可一但將他提拔起來,權力超過他個人干略,政績就一塌糊涂。
總之五花武的全才,英武果敢,入廟堂可為治世宰相,鎮邊疆可為封疆大吏,皆能獨當一面。
有此三人,李元璦對于自己的江南之行,充滿了信心。
至于狄知遜,李元璦亦覺得能交出狄仁杰這樣的兒子,應該差不到哪里去。
何況狄知遜的名字是實實在在出現在奏本上的。
李治行事果斷,頗有乃父之風,當日就下達了任命書,分別傳給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與婁師德。
李元璦也定好了南下的時間,便在三日之后。
其中上官儀在京畿,而劉仁軌、狄知遜在河南新安與鄭縣,李元璦為了方便行事,就將集合地點定在了洛陽。
三天時間,李元璦處理好了瑣事帶著新婚夫人登上了南下江南的官船。
站在甲板前頭上,李元璦想著與小兕子拜別的景象,心底隱隱有些難受。
小兕子太懂事了。
得知自己南下,并沒有哭鬧,反而笑著說:“璦哥哥最了不起了,一下子就領了十六州的機要,比其他叔叔強多了。聽說江南風景秀麗,父皇已經答應了小兕子,等璦哥哥在江南打開局面,就讓小兕子去江南看瓊花,小兕子等著那一天呢!”
小兕子強笑的模樣,實在太惹人憐惜了。
李元璦一個大男人都差點哭鼻子。
忽的有些陰涼,回頭一望,卻是自己的新婚妻子,手中撐著一把紙傘,站在一側。
徐瓏輕柔的說道:“夫君是在想晉陽公主嘛?”
李元璦亦不隱瞞,點了點頭。
徐瓏帶著幾分羨慕的道:“夫君對晉陽公主的關懷,妾身都有些嫉妒吃醋呢。”
李元璦輕摟著嬌妻的肩膀,說道:“那可不妙了,以后少不了得多吃。”他從不掩飾自己對小兕子的疼愛。
徐瓏輕笑:“那妾身得多巴結巴結這位公主,免得惹了她不開心,給夫君嫌棄了。聽說江南是絲綢的故鄉,那里的絲綢最為出名,妾身到了江南就給晉陽公主籌辦。卻不知公主她喜歡什么顏色?”
“湘妃色!”
李元璦回答的毫不遲疑。
所謂的湘妃色就是后世常見的粉色。
徐瓏輕笑:“確實很適合晉陽公主。”
李元璦經徐瓏這一打岔,心底的愁思消散了許多。
舟船一路抵達洛水之畔,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三人已經等待多時了。
看著漸行漸近的舟船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三人表情各異。
上官儀神色略帶一些不干,三人中就屬他起點最高。
進士及第,才華橫溢,可謂名動長安。
年紀輕輕已經入得李世民、李治法眼,常有面圣的機會。固然品級不高,但依他的情況,只要有一個機會立刻就能青云直上,根本不需要去江南鍍金。
故而李元璦點兵點將點到了上官儀,反而限制了他的發展。
上官儀自然不覺得開心,不過李治詔書以下,即便心底不愿,他也只能受著。
而且李元璦此次南下,手握江南十六州權柄,顯然是身負重擔,也不是沒有發展前景。
劉仁軌則是一臉的興奮,相比上官儀這種官運極佳的代表,他就是老牛耕地這一類型的。自少家貧,但因才華得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看重,從而步入仕途,勤勤懇懇近乎三十年,期間斬折沖都尉魯寧,勸李世民放棄秋獵,事情干了不少,官運卻是一般,都四十好幾了,也不過是一個縣令。
以他的目光自然也能看出,李元璦這個大唐賢王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此次南下那是要干一翻大事業的。自己終于時來運轉,博取了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至于狄知遜,相比二人,那就顯得淡定的多。
狄家亦屬于官宦世家,狄知遜的祖父狄叔湛在東魏擔任過帳內正都督、平西將軍,并封爵臨邑子。狄知遜的父親狄孝緒在唐朝初年曾先后充任過行軍總管、大將軍、尚書左丞、使持節汴州諸軍事、金紫光祿大夫,封爵臨潁男,在唐初地位相當顯赫。
狄知遜自身亦是進士出生,家業富足,被授以東宮內直郎,掌管太子東宮的符璽、傘扇、幾案、服飾等事。后又充任過鄭州司兵參軍,兼鄭王府兵曹參軍。此后狄知遜又歷任梁州都督府錄事參軍、越州剡縣令、華州鄭縣令。
如果不是跟李建成走的近乎,狄知遜此刻不說是封疆大吏,至少也是一個刺史。
依照他漂亮的履歷,在哪都是地方高干。
故而最為淡定。
“來了!”
劉仁軌說了一聲。
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皆整理了一下衣著。
不管心底怎么想的,但在李元璦面前還得保持尊重。
畢竟那是他們未來的頂頭上司,身在官場得罪了頂頭上司絕對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見過吳王!”
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一并上了甲板行禮覲見。
這乍一聽吳王,李元璦還有一點不適應。
聽人叫了幾年的商王,這改了吳王,頓覺別扭,想著如果日后回京,看看能不能改回商王。
“無需多禮!”
李元璦看著這一個個在歷史上都曾留下厚重一筆的人物。
上官儀最是年輕,故而意氣風發,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狄知遜的樣貌讓李元璦眼睛一亮,他的年數跟劉仁軌相差不了多少,但是身上有股說不出來的成熟魅力,就是屬于那種越老越帥那類型的。單憑魅力而言,這老家伙居然可以跟李世民相比了。
李元璦都有些驚愕。
他哪里知道歷史上對于狄知遜氣質外貌的形容是龍章鳳姿。
最不起眼的就是劉仁軌,他最是年長,但其貌不揚,而且臉上露出了老態,看著就像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小老頭。
李元璦心底卻是清楚,這三人中最厲害的恰恰是這個“小老頭”。
“來了就好,我們此去江南,身負重擔,就不在洛陽停留了,直接南下。”
上官儀、劉仁軌、狄知遜都是精明干練之輩,早已安排妥當,對此命令,毫無異議。
“開船!”
隨著一聲令下,大型官船順著大運河,開往江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