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法瓦爾曼在聽到江淮水患的時候,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
他盡管與李元璦關系極好,屬于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臟就差拜把子的哥們,可友情與大義是無法相比的。
李元璦是大唐親王,而巴法瓦爾曼是真臘駙馬,真臘國下任國王。
玩歸玩,友情歸友情,真正觸及兩國利益,彼此皆不會因個人私情而枉顧國家利益。
江淮水患,事關人命,受災地區需要大量糧食來鞏固民心,避免災禍擴大。
江南是最接近災區的產糧重地。
災情的嚴重與否與江南的糧食供給力度戚戚相關。
作為江南東道第一把手,對于自己手上還有多少糧食還是清楚的。
這些年大唐各地天災不斷,江南的糧食沒少用去填補空缺。
李治的威望目前與李世民也是有極大差距的,周邊異族服李世民,對于李治不免有些輕視。在他繼位的第一年,突厥的車鼻可汗就有點飄了,有些聽調不聽宣的意味。
李治即位初期求穩,不愿開戰事,但遇到這種不要臉的,也不含糊,直接派遣高侃為北庭安撫使、隴右道大總管,出兵突厥。
高侃率唐軍以及回紇、仆骨等部進攻車鼻可汗,在金山將之捕獲,送往長安。
李治大筆一揮,在突厥故地置舍利等五州,隸屬于云中都督府蘇農等六州,隸屬于定襄都督府,以摧枯拉朽的士氣打響了即位以后的第一戰。
這一仗歷時半年,所用糧食也是從江南調運的。
江南一地還負責關中的口糧,故而江南各地倉儲的存糧大多見地,不足以支持江淮難民。
好在現在是八月份,在過一月,就到了秋收時節,屆時會有一匹糧食維持運作。
這些糧食資助江淮倒不是問題,可資助了災民,關中、前線就會生出缺糧的危局。
而且近來多雨,并非是豐收之年。
糧食危機,已經開始顯現。
在這種局面下,真臘的糧食生意將會是左右這危局的關鍵。
如果真臘國事先了解情況,找個借口,略微的提高糧價,限制糧食出口,將會給江南經濟帶來極大的負擔。
真臘國不會坐地起價,他們沒那膽子,可乘機撈一筆,卻也無法說他什么。
故而一瞬間,李元璦就讓穆泰將巴法瓦爾曼變相的軟禁。
穆泰本是穆柯寨的一個天真少年,經過多年磨煉學習,在李元璦身旁獲得了很多磨煉的機會,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物,抱拳領命。
李元璦隨即歉然一笑。
巴法瓦爾曼也不生氣,這個時候各為其主,換作是他也會這么干。
在真臘公主駙馬離去后,李元璦又下了一個命令:“將蘇湖杭護衛兵馬全部調來杭州,征調所有貨船海船以及船員水手,做好出海真臘國的準備。”
越是這種關鍵的時候,越不能丟了自身宗主國的強勢。
平時好商好量,甚至施恩吃點小虧無妨,但這關鍵時候,必需加以威懾,以做到恩威并濟。
他打算調集三州兵馬去真臘國買糧,秀一秀肌肉。
至于征調貨船海船,這點完全沒有問題。
就現在的海商制度,所有擁有出海許可證的商人都是那種有遠見,知道抱朝廷大腿,不吝嗇錢財資助地方或朝廷擁有美譽的大商,對于朝廷的安排唯命是從。
李元璦做好這一切安排。
突然聽到一人道:“殿下,天災發生,必然會起各種流言蜚語。百姓善良易受蒙騙,在下請命愿為殿下走一遭。以白身游歷江淮,書以札記,上表殿下!
“仁杰,不得無禮!”
狄知遜臉色微變,訓斥了一聲。
李元璦望向發聲請命的青年,眼中閃過一絲異彩:青年二十出頭,一張四方大臉,濃眉細眼,高鼻小嘴。跟他父親狄知遜的龍章鳳姿比起來,可謂相貌平平。
但沒有人比李元璦更清楚,這平平相貌下擁有何等可怕的才華。
狄仁杰華夏千年,最出色的輔宰之一,也是中國最出名的神探。
狄知遜趕忙請罪,說道:“犬子無狀,望殿下海涵。”他說著還拽了狄仁杰一下,道:“還不向殿下請罪?”
狄仁杰卻不聞不問,依舊等著李元璦開口。
李元璦笑道:“枉你狄知遜跟孤這么多年,還不如令郎了解孤。好,我找人護你北上入淮,你可將見聞如實寫下,傳于我知曉!
狄仁杰沉穩道:“草民遵命!”
有些人就是順應時代而生,為國為民,德行高尚,于力所能及之內,為天下為百姓敬獻綿薄之力。
狄仁杰無疑就是這種人。
在狄知遜眼中是自己這個兒子過于狂妄,不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
而狄仁杰看得更遠,江淮百姓受災,他想盡一份力。而李元璦為人處事重實而不重虛,屬于實干現實派,從不以虛名分高下,甚至不在乎手段是否高尚。
只要能干事,他是不會計較自己是不是白身的。
而且狄仁杰已經預測了朝廷安排的賑災人選必定是李元璦。
根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面對李元璦這樣的人,直接請命最是高明。
還真讓狄仁杰看透了,李元璦正為江淮災情憂心。
年紀小小的狄仁杰能夠看出賑災人選,李元璦哪有看不明白的道理。
不過他在局中,看得更深更遠。
李治鐵了心的要打壓外戚廢王皇后,以免廟堂為兩個外戚霸占。
而長孫無忌一意孤行的保王皇后,甚至將李治最忌憚的外戚,也就是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保為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直接將之保為宰相。
不只是如此,長孫無忌還利用房遺愛謀反案,打壓了站在李治這邊的宗室名將江夏郡王李道宗。
不能說雙方已經窮圖匕見,卻也處于矛盾累計的邊緣。
就差一個導火索
李治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有人支持。
此次災禍是意外,也是一個機會。
只要能夠交出一個滿意的答案,自己憑借多年的政治累積資本,入朝為相是理所當然,也有一定資格與長孫無忌叫板。
當然就算沒有這一環節,李元璦亦不會坐視江淮災民不聞不問。
無論如何,江淮賑災,刻不容緩。
這個時候冒出一個千古名相協助,哪有拒絕的道理。
李元璦現在只有一個念頭,看看江南武林人士中有木有一個叫李元芳的,弄一個王炸組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