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大捷,大明永王朱慈炤殿下,率麾下將士全殲李賊大將項潛兩千人馬,全殲叛臣賊子馬科一萬人馬,輜重無算
從北到南,一聲聲的呼喊只要是有村鎮的地方,便會響起。
因為有些州縣,有李自成的人尚在里面,朱慈炤卻是命令這隊騎兵,不經過州縣,也不做停頓,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僅僅只沿著官道,一路南下。
因為這隊騎兵自身也帶著干糧,又是疾行,且是一人雙騎,故而速度飛快。
但即使如此,每有遇到鄉鎮人煙之處,這呼嘯而過的騎兵,還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倒不是因為這隊騎兵引起的轟動,而是他們所喊的內容。
想大明朝面對李自成,一敗再敗,一退再退,到最后北京城都被李自成攻下,何時有什么勝仗。
普通百姓都已經要做李自成治下的順民了,普通官紳也在李自成的淫威之下屈服,自年初李自成攻城始,何時有過這等消息。
故而有這種大敗李自成的消息,一時之間卻如同飛沙走石般,快速的傳播到各個地方。
各個地方原本分得田地的民眾百姓,開始不安了!
各個地方受李自成壓迫的官紳地主,開始躁動了!
而各個地方留守的大順官員,更開始坐立難安了,因為他們也隱隱接到消息,自家李皇帝在山海關大敗,兩日前便已經撤回北京城,接下來的消息,是固守北京城還是撤退,便已是斷絕了!
本來朱慈炤這百十騎兵并不能起到多大的輿論作用,可作為留守地方的大順官員,都已經露了慌亂之相,騎兵所言所說,卻是愈加的真實了!
他們哪里知道,李自成已經撤回了北京城,將要開始他在北京城最后一次的癲狂。
大肆拷掠,不分老幼貧賤。
也就是說,李自成掛在臉上最后那一點的遮羞布,也不要了,只想著如何弄了更多的錢,通通運回他的西安帝都去。
遠在北方的京城內,卻是人人自危,慌兵縱橫,李自成麾下的將士,既是有狠辣的一面,也有慌亂的一面,剛剛吃了敗仗的慌亂,讓他們心中無底,只用大肆掠奪的方式,來麻痹自己。
原本京城中,在大順宰相牛金星安撫下,已是有不少平民、流民在京城之中安家,讓原本經歷戰亂之苦的京師有了些人氣,可這些慌兵如此一亂,卻是苦了這些普通百姓。
正所謂煙火四起,哭聲遍地,舉目皆無良善輩,行走皆是持刀人。
便正是此情此景。
而原本的駙馬都尉和崇禎皇帝的堂兄等,在北京城卻是愈加忙碌起來。
“哎,你聽說了嗎,昨日官道之上來了百八十的騎兵,乃是從北方而來,說是殺了李皇帝手下的大將,并著其他賊子,共計兩萬多人呢!”
在距離官道不遠處的一個村落里,一群聚在老槐樹底下聊天的普通百姓,卻是聊的熱烈。
“嚇,真的假的,是何人戰敗了李皇帝?”
一老者抽著旱煙,露出驚訝之色。
“這你都不知道,昨日官道之上,那是百八十的騎兵嗎,我看那馬蹄印子得有上千,至于他們喊的是誰,俺這離老遠呢,沒聽清!
旁邊另一人接話道。
“六子呢六子在哪兒,他當時不是去了嗎,他腦袋瓜好使他肯定知道說了啥!”
忽然有人道。
“來了來了,六子來了!”
只見一個身穿破舊棉衣的漢子,扯著懷露著胸膛,從另一個人群里,嘻嘻哈哈的走了出來,他剛剛在那邊吹完牛,卻是要來這邊再顯露一番了。
“諸位久等,且聽我慢慢道來,當時我便在鎮上,卻是聽著真真切切,那打敗項潛合并馬科一眾人等的,乃是咱大明四皇子朱慈炤是也,要問這朱慈炤殿下是何許人也,諸位可能少有耳聞,這位朱慈炤殿下狀乃是當今圣上的四皇子,帝子王尊,在南下途中,便有著壯志,在北地收攏了一番自己的人馬,抗擊李皇帝和一眾亂臣賊子,要說這位有永王殿下,可不是平凡之人下凡”
這漢子,講的是頭頭是道,句句在理,許是他口才極好,這把眾人聽的是神游其中無法自拔,只恨不得跟從那位永王殿下,征戰沙場,馬革裹尸。
直引著在這幫村前拉閑的呱的百姓們,都齊齊參與了進來。
而如此情形,在各地各鄉鎮州縣,也上演著不一而足的一幕。
只因這消息太過震撼人心,讓人感覺垂垂老矣的大明帝國,重新煥發了生機。
但無論各種謠傳如何訴說,其本質結果,那便是朱慈炤的名聲響徹山東江南等地。
永王殿下朱慈炤,真乃神人也!
這句話只怕是普通百姓和官紳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了。
雖然人人感嘆,但是這人心所向,卻不朱慈炤所能左右的。
因為李自成的分田之法,實在太過得基層百姓的人心,以至于他們聽聞李自成敗退,吃了敗仗,都萬分的驚恐。
而相反的,那些地主官紳們,卻感覺自己翻身之時來了,積極的拿出存銀,想要招募家丁幫手,恢復權勢。
于是由朱慈炤這次現獻捷,引起的蝴蝶效應展開了。
地方官紳,普通百姓,留守的大順官員,或明里或暗里,爭斗開始了。
權勢,名利,土地,都是爭斗的對象和熱點。
但主角,他們誰也想不到,將會是接下來出場的朱慈炤!
因為朱慈炤的計劃中,只要李自成一敗退,那便是他出場的時機,也是收復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時機。
騎兵一路快馬加鞭,雙騎換乘,只用了三天多的時間,便從山東北部,來到了現如今的天子腳下南京。
也幸虧大明朝現如今有陪都存在,要不然南京若沒有往昔的皇城建筑,那必然還要耗費民利修建皇城。
一座雄偉的城墻出現在這隊騎兵的眼前,往來的百姓也漸漸多了起來,如果說北地的城池顯得暮氣沉沉,那么南地的南京城,那便是熱鬧繁華。
“大捷大捷,大明永王朱慈炤殿下,率麾下將士全殲李賊大將項潛兩千人馬,全殲叛臣賊子馬科一萬人馬,輜重無算”
一來到現如今的首都南京城,這隊騎兵自然神采奕奕的高乎起朱慈炤所教的話語,直惹得路邊的百姓紛紛矚目。
什么,北地竟然有大捷!
雖然朝廷的勝負,和如今遠離戰場他們沒有什么關聯,但是身為一個大明人,聞得此等喜訊,還是不免要賀彩兩聲。
永王威武!
也不論消息的真假,只看到那顆提著的頭顱,便已是讓人熱血沸騰、信以為真了。
也不知是誰,喊起一聲“永王威武”來,街道兩旁齊聲高呼起來,便已是令人熱血沸騰,高呼永王威武。
一時間,南京城中聞得此消息的百姓,都高聲呼喊起來,可謂是奔走相告,借著節日濃厚的氛圍,卻是讓人感覺這是大勝了,八分的熱鬧,此時卻烘托成十分。
端午節的氣氛已經十分濃厚,按照明朝的規矩,到農歷五月初五日午時,是要飲用朱砂雄黃菖蒲酒,吃粽子和加蒜的過水面,還要賞石榴花、佩艾葉、合諸藥、畫治病符等。
而皇帝則駕幸西苑,看斗龍舟、劃船,或到萬歲山前插柳,看御馬監勇士騎著馬表演欣賞性的武術技藝。
除此之外,宮眷內臣從五月初一日到十三日均需穿著“五毒艾虎補子蟒衣”,作為明朝端午節期間的應節服飾。
崇禎皇帝雖然剛剛南狩,但是也不例外,這是祖宗傳下的規矩,他不得不遵守。
只是在過節之時,總感覺到有那么一絲空落落,和恍如隔世的感覺罷了。
崇禎皇帝正舉著雄黃酒杯,恍惚間。
只是御前行走太監的一個消息,確實讓崇禎皇帝差點蹦了起來,以至于剛剛吃進嘴里的那個粽子,都噎在嗓中,難以下咽。
“什么,竟是這等大捷!不會有錯吧!”
崇禎皇帝嘴中吃著粽子,含糊不清的朝太監問道。
那太監,正是原來的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聞得崇禎皇帝相問,卻也不敢打包票下得口來,只道報捷的騎兵便在皇城外。
崇禎皇帝愣了幾息,撇下手中的粽子,舍下皇后、太子、定王等,卻是急忙下令召見朱慈炤前來報捷的騎兵。
若真如朱慈炤所說的那樣,殲敵一萬兩千余人,那可真是大捷,且朱慈炤在北地經略的事情,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鐺鐺鐺!
緊急召集群臣的鐘聲響起,從皇城之中,卻是直達南京城各處。
直讓喝了雄黃酒的諸臣,在喝酒、吃粽子、泡妞之余,懵了一懵。
究竟是何事?
在放假休息之日,竟然惹得當今天子敲鐘召集眾臣?
難不成是李賊打來了?
眾臣心中一驚,最多的猜測卻是李自成從北地打來了,忙是齊齊穿了朝服,著急忙慌地便向皇城趕去。
感謝“、續箹承喏”書友打賞,和月票支持!
感謝“九州小散人”書友打賞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