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般問,自是無人敢說認(rèn)識再說這兩個人頭,被用石灰腌過,早已變得灰白,哪還有幾人能認(rèn)識。
崇禎皇帝見無人答話,便自顧自的道:“此二頭,散發(fā)者,乃李賊麾下猛將項潛,此人又叫項伏鵬。”
崇禎皇帝從御座上站起,走下臺階,來到第二顆人頭前,道:“至于這顆長須的嘛,怕是在場有的臣工已然認(rèn)出,此賊乃是我大明原來的總兵馬科!”
崇禎皇帝話音一落,在場臣子卻都吃了一驚,這幾日上朝,除了日常的勸說崇禎皇帝將朱慈炤召回外,那最多的便是修著忠奸錄。
這本忠奸錄,乃是為了記錄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在歷次戰(zhàn)爭中,包括北京城陷落之戰(zhàn)中,出現(xiàn)的忠臣和奸臣而修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懲惡揚(yáng)善、宣揚(yáng)忠義。
而這馬科,乃是不少臣子火噴的對象,不曾想,前幾日還曾噴過這廝大逆不道、當(dāng)誅九族,今日,這廝的狗頭便被端上來了。
當(dāng)真是
當(dāng)真是世事難料啊!
只是陛下何時有了這等手段?
想那馬科傳聞投降李自成之后,被封伯爵,不僅沒有被收了兵權(quán),還聽聞其頗受李自成重用,陛下是如何殺了他呢?
眾臣子思之卻是難以想通。
“哈哈哈哈,真是大喜事,真乃大喜事,此乃端午祥瑞也,臣賀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忽然一聲大笑,卻是路振飛開口。
他這個人,乃是皇黨,崇禎皇帝解了氣,他自然也是無比暢快。
而且,從馬科的這顆頭顱上,他還看出了許多,比如說,這人頭必是永王殿下獻(xiàn)上,再比如說,永王殿下實力已是不弱
路振飛這般一笑,這些心思各異的大臣們,暗罵幾句路振飛拍馬屁,這才紛紛賀喜,齊呼萬歲,什么天佑我皇,什么天佑大明,什么大明當(dāng)興等等等等。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著實熱鬧了一會兒,仿佛這兩顆人頭已經(jīng)不是馬科和項潛,而是李自成這個賊首的人頭似的。
崇禎皇帝就這般負(fù)手站著,聽著周圍之人的恭維之話,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讓人看不出來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直到聲音漸漸變崇禎皇帝才虛空點了點面前的人頭,道:“諸卿就不想知道是如何殺了這馬科,馬科的人頭又為何跑到這來?”
呃
崇禎皇帝這般一問,卻是把在場的大部分大臣問得懵了。
你如何殺了馬科,我們是好奇,但想來,左右不過是你那些錦衣衛(wèi)番子干的。
你在皇城之中,我等正人君子看護(hù)的好好的,既沒有政令發(fā)出,也沒有調(diào)令調(diào)集幾個鎮(zhèn)的總兵前去收復(fù)失地,這還用猜嗎?
難不成是您皇帝老人家夢游殺了馬科?
一部分臣子卻是心中暗笑,如此簡單的問題,卻是難不倒我等。
只是他們沒有在意,少有的幾個明白人,此時臉色都不知變了幾變。
無論明白還是不明白,這個時候崇禎皇帝賣關(guān)子,自是無人可以戳破,全都是一副洗耳恭聽狀。
崇禎皇帝見無人答他,似是猜到了這個情況,一字一字道:“為大明,為朕,獻(xiàn)上如此大捷的,非是外人,乃是帝子皇孫,朕之四子,永王朱慈炤是也!”
什么,竟是留在北地的永王?!
就那個十三四歲的四殿下?!
這不是假的吧?
很大一部分大臣聽得心中驚訝,臉上自然而然也是不信之色。
崇禎皇帝將眾人的表情收在眼中,不屑的哼了一聲,咧了咧嘴角,坐回到御座之上,接著道:“諸卿沒有聽錯,便是那個護(hù)我周全、送我南下,后又返回北地,經(jīng)略抗擊李賊之事的永王朱慈炤!”
“往昔你等常常勸誡朕,說什么前車之鑒,說什么唐宗宋祖,說什么無用之談,如今如何?”
“項潛,李賊麾下之大將也,有萬人敵之稱,隨郭升收取山東,無人敢戰(zhàn),狂妄之極,朕子斬之!”
“馬科,雖是叛亂之臣,卻也有神偉之力,往昔朕用之,須得好言撫之,銀子不可缺一文,縱使如此,京師一戰(zhàn),仍舊叛變,朕實恨之,奈何其遠(yuǎn)在天邊,有心無力,亦無將士可效命,然今日,無廢錢糧財物,朕子斬之!”
“往日里,你們數(shù)次說些永王不可留在北地的話,然而今日朕問爾等,爾等之子,可為朕斬這二人否?若有,請換之!”
崇禎皇帝說到最后,聲音已是十分嘹亮,再加上大殿的回音和共鳴,聽到眾大臣耳里,已經(jīng)是嗡嗡作響。
特別是崇禎皇帝最后一問,你們有沒有兒子能為我斬殺這二人,如果有,請把我的兒子換回來。
更是無一人敢答話!
唯有一旁垂手站著的韓贊周,看著崇禎皇帝含淚的龍目,張了張嘴,卻什么也沒有說出來。
皇爺,這是想孩子了。
大殿之中,落針可聞,崇禎皇帝的這番問話,讓人好回答也不好回答。
好回答,只需說我兒子可以替代殿下,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北地那兵亂之地去,那便行了。
不好回答在,人人都有舐犢之情,你皇帝的兒子,為大明賣命那是天經(jīng)地義的,我的兒子豈能去那等危險之地,必是不可以的。
崇禎皇帝點著頭兒看了看一個個噤若寒蟬、垂首而立的臣子,心中越發(fā)不屑,看誰都感覺不順眼。
又想想自己兒子在北地拼搏,為這些獐頭鼠腦之輩換來了平安,更是心中不爽。
便朝一邊的韓贊周道:“你且記下了,日后若再有人言將永王召回,或攻訐永王者,就讓他的兒子、孫子去北地試煉一番,讓他們看看,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此戰(zhàn)功!”
“還有,你新招攬的那些番子,且都放出去,朕倒想聽聽,這些時日到底是誰在坊間,說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
“是,奴婢記下了!”
韓贊周快速的應(yīng)道。
無論是東林黨,還是皇黨,亦或是其他小黨派,聽到崇禎皇帝此話,卻是徹底明白,永王已經(jīng)無人可以置喙了,崇禎皇帝這是要大力支持永王。
而此時在后宮之中,張皇后卻是焦急的等待著,她已是知道崇禎皇帝因何召集臣子,之所以如此焦急,卻是因為她想聽聽崇禎皇帝在朝堂之上,會說些什么。
她已經(jīng)派了小宮女去打聽了。
沒錯,朱慈炤在北地經(jīng)略的消息,是她悄然放出去的,朝堂之上,整日這般熱鬧,諫言朱慈炤之事,也是因為有些臣子快速成為了親太子一派的原因。
而為了能在儲君面前嶄露頭角,這些人勢必要在太子面前露露臉兒、做做事,甚至要當(dāng)太子的馬前卒,為太子掃除登基的一切障礙。
而朱慈炤,便是如今的最大障礙。
至于崇禎皇帝的另一個兒子,胖乎乎的定王朱慈烔,早已是被眾大臣忽略了,這個定王殿下不僅是當(dāng)今太子同父同母的弟弟,而且胸?zé)o大志,來到南京城個把月,名聲便已在外,南京城里的紈绔子弟,送其外號“三好王爺”。
要問是哪三好,卻是好吃,好色,好玩!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