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得錢里老相問,朱慈炤自然不會托大,卻是將手中的馬鞭遞給翟三,他扶著老人,向山坡走去。
“不敢不敢!”
錢里老被朱慈炤攙扶,卻是誠惶誠恐,怎奈拗不過朱慈炤,也只好任由朱慈炤攙扶著。
兩人還未到山坡上的大樹底下,便見有三個人從山坡上迎了過來,這是三個婦女。
中間的人滿面淚痕、哭哭啼啼,兩旁的人卻都是輕聲安慰。
這是?
朱慈炤看向錢里老。
錢里老臉色一變,卻是急忙撇開朱慈炤,“哎呀”一聲,迎了上去。
朱慈炤不明所以,回頭看了看,同樣牽著馬跟在后面的侯峒曾和翟三,見他二人也是一臉的疑惑,只好快步跟上錢里老。
錢里老快走幾步,迎上當中的那個婦女,一臉的為難之色,同時也在不停的勸說著。
朱慈炤跟在后面,只聽錢里老斷斷續續的說道:“狗剩他娘,你哭哭啼啼算個啥么這可是大明朝的王爺乃是當今的尊上他親自來慰問你你家祖墳都冒青煙了你家孩子這是為我們村里爭氣了”
“他爹走的早我家卻是絕后了剩又走了他只是我知道”
那老婦聽此只是不斷抹著眼淚點頭,也不知說什么好。
見朱慈炤上前來,忙是用力抹了抹眼淚,生生止住,上前便要給豬朱慈炤行大禮。
她是個村中的老婦人,沒有見過什么世面,見到朱慈炤這樣的貴人,也只知道磕頭罷了,并不會說什么吉祥話。
朱慈炤見狀卻是急忙上前扶住了這老婦,他剛剛聽了個大概,原來這個錢多寶,竟是家中的獨子,參軍乃是為了給他娘買頓肉吃
“大娘快快請起,多寶是為了大明而死,是為了國家而死,他是個英雄,還請你節哀”
朱慈炤一邊扶她,這老婦人眼中滴滴流淚,卻是哭得可憐,對于痛失愛子的母親,再多安慰的話語,也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嗯嗯,嗚嗚,是老婦人失禮了,尊上勿怪快快進村去吧,日頭曬人!”
老婦人抽泣著鼻子,卻是把朱慈炤往村子里拉領。
其他村中的“體面人”,也忙是上前來見禮,禮畢之后,卻是同侯峒曾和翟三客套,不能冷落了其他人。
朱慈炤見狀也只能跟著走進村子,同時也在打量著這個村子。
村子很小,大概只有幾十戶人家,在山坡的另一邊,臨著一條山溪,是典型的鄰水而居型的村落。
村中大多都是土房子茅草屋,朱慈炤一眼望去,竟然沒有一座好一點的房子,大多都已破破爛爛,勉強能夠住人。
那老婦人雖然在前面帶路,卻不是往自己家里帶,只因她家里太過破敗,無法待人,故兒卻是領著去那里老家。
這錢里老雖然是東六里的里老,可家中也不富裕,僅僅是院中比其他百姓家里多了一個大磨臺,用低矮的樹枝,圍了一個院墻。
此時院子中的大樹下已經擺好了桌椅等物品,上面放著一些干果,桌椅雖舊,但已是看出,他們是用了心擦的。
樹下也很干凈很清爽。
“尊上請上坐!”
來到院子,錢里老卻是擁著朱慈炤上坐。
待朱慈炤坐下,卻又讓侯峒曾和翟三次之,最后才是那老夫人和自己坐下。
因為桌椅不多,其他迎接的百姓卻是站著。
但是卻也不愿意離去,只為在桌椅周圍,大眼瞪小眼的看著。
只是這般場景,已經讓他們緊張的不得了,幾個年老的長者都不可避免的打哆嗦。
“縣里發的糧種子可曾種下了?”
朱慈炤見他們緊張,便說些家常話,和百姓拉近一些距離。
“回尊上,多虧侯縣尊,不僅給我們發了種子,還給我們貸了糧食,種子已經種下了。”
錢里老緊忙回道,其他百姓卻都齊齊稱是。
“如此便好!”
朱慈炤點了點頭,算是對侯峒曾的工作的認可。
環顧四周,他見這村中多是老弱,便又道:“為何村中不見年輕人?”
他這般一問,錢里老和百姓卻是臉上有了喜色,道:“不瞞尊上,村中的年輕人,但凡有些力氣的,皆是出去參軍或者做工去了,城里現在正在招人,卻也能掙不少工錢,年輕人都去了。”
“對對對,我家娃子便是和錢狗剩一起去參的軍誰知狗剩唉”
“我家兒媳婦和兒子都去城里做工了,女神醫推薦我家兒媳婦進了服裝廠,兒子卻是進商隊做車把式。”
“對,我家姑娘跟著吳神醫學醫去了!”
“”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越說卻是越放得開了。
其實這是朱慈炤最愿意看到的場景,讓百姓有活路,有盼頭,有期望,有未來,這正是他現在應該做的。
“好啊,希望大家伙的日子越過越好,有什么困難也多向我們縣里提,一定幫大家解決。”
朱慈炤點頭道。
同時心中也在想,前段時間以吳小蘭為典型,大力提倡婦女外出做工,看來也是有效果了。
“多謝尊上”
錢里老帶頭,百姓卻是齊齊向朱慈炤感謝。
朱慈炤看著他對面坐著的錢老婦人,見她一直默不出聲,當著眾人的面兒,卻是招了招手,翟三會意,朝門外一揮手。
那馬匹身上馱著的東西,一個個將士抬了過來。
“大娘,希望你早日打開心結,多寶雖然不在了,但是只要大明還在,便會有人給你養老送終,我此次前來慰問,這些東西便是我的一點心意吧!”
正說著話兒,只見有提著熏肉的將士,有扛著白面的將士,有拿著糕點的將士,還有拿著一塊牌匾的將士,都走了進來。
“啊,這不是給發了陣亡銀子了嗎,怎的”
錢老婦人一下子站了起來,有些無所適從,并看向錢里老,想找人拿個主意。
按照朱慈炤要定下的規矩,將士陣亡,需要在足發一年餉銀的基礎上,補發6年的餉銀,也就是說,這錢多寶陣亡,足足給老婦人發了70兩銀子。
這已是天文數字了,如今又來送東西,怎能讓這些百姓不驚訝。
朱慈炤請老婦人坐下,解釋道:“前些日子不是端午節嗎,卻是沒來得及給您送節日禮,這是補上的,以后每逢節日每年都有。”
“啊,死在戰場上,過節還給家里送節禮?!”
“還有這等好事,那撫恤的銀子便已是未曾有過的,竟還有節禮?”
“每年都有?!”
錢家村的百姓一個個都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那錢老婦人,更是有熱淚滑過臉頰,嘴中喃喃道:“兒呀,你看到了嗎,娘現在日子過好了,有朝廷養著娘,你就放心的去吧”
朱慈炤轉頭看想侯峒曾,侯峒曾卻是滿臉苦澀。
這是朱慈炤早就下了的命令,這錢家村竟然還不知道,肯定是戶房主事或者是下面的衙役偷懶了,導致消息還沒有傳達過來。
回去要反省自查一下了。
侯峒曾道。
朱慈炤將此事暫且放下,卻是招了招手,兩個將士抬著一塊匾額走了過來。
只見匾額上刻著四個燙金大字:光榮之家。
落款是大明北方軍軍政總司。
感謝“書友150710112418430”月票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