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秋,江南的天氣飄忽不定,這為詩意盎然的水鄉平添了幾分浪漫。如夢的召喚,似心的皈依,來到了魂牽夢縈的烏鎮。
到古鎮已是黃昏時分,在一家民宿入住,老板娘隨即遞上了一根冰棒。絲絲清涼之中,勾起了童年的一絲記憶,即刻對這里有了親近之感。
在我的眼里,烏鎮似一幅水墨畫。一張巨大的宣紙鋪在古運河邊,點點墨滴在紙上,蘸著那水網密布、經年不息清澈之水,經過數千年的暈染,濃淡相宜,將黑與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描繪出小橋、流水、人家。
水墨畫浸透著歷史的墨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古鎮鐘靈毓秀,名人薈萃,才人輩出。梁朝的昭明太子,曾在這里筑館讀書多年,編撰了著名的《昭明文選》。中國山水詩派開創者謝靈運,文學巨匠茅盾先生……都是烏鎮人,無不透著一股股書卷之氣。烏鎮人崇尚讀書,自宋至清的千年里,已有進士64人、舉人161人、貢生160人。他們從水墨畫中走出,又為水墨畫添色,使畫更顯厚重。
水墨畫是靈動的。夜幕緩緩降臨,古鎮的燈光次第點亮。雨也趕來了,淅淅瀝瀝的。撐一葉烏篷船,悠悠蕩漾在河面上。這烏篷船真如其名,篾片編織的船篷漆成了黑色,罩在船體上。吱吱呀呀的槳聲,應和著雨點打落在烏篷上的聲響。雨滴在水面上泛起了漣漪,立刻融入了劃楫的層層波紋中,就如綢緞般綿柔絲滑。船是小河上的精靈,船上的點點燈盞,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
水墨畫也有亮麗的色彩。兩岸人家盡枕河,既一間挨著一間,又錯落有致。屋脊上、橋洞里、長廊邊、水榭中,五顏六色的景觀燈,勾勒出曼妙的身影,倒映在水中后輕輕地晃動,亦真亦幻。從屋上垂下的一串串紅紅的燈籠,隨風搖曳多姿,為水墨畫增添了一抹抹亮色。這畫,水上是工筆,水下是寫意。
橋是水墨畫中不可或缺的。古鎮橋很多,且形態各異,或優雅別致,或風情萬種。有平橋,也有拱橋,有單孔橋,也有多孔橋。有的輕靈小巧,如小家碧玉;有的端莊大氣,如大家閨秀。千百年來,橋洗凈鉛華,猶如一位長者,靜靜地躺在河上,聽著潺潺河水流經,聽著不同的腳步聲,也聽著橋上人的感悟。橋被各式的傘點綴著,特別是情侶合用一把傘,相互依偎,說著悄悄話,卻被這位長者“偷聽”到。他們詩意了橋,橋也生動了畫。
小巷延展了水墨畫的意境。雨只是絲絲的,可撐傘,也可不撐,一個人漫步在瘦窄的小巷。雨濕潤了光滑平坦的石板路,在昏暗的燈光下泛著清光。那斑駁的墻體、幽深的院落,雖在千年風煙中失去了光澤,但風韻依舊。就是這“舊”,才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吸引著各種膚色的人們。兩邊清灰素淡,濕潤的風漫入心扉,雜亂會被瞬間抹平,縱有萬千心事也會烏有。靜靜地站在一盞路燈下,默誦著《雨巷》,細細體味詩中那朦朧而幽深之美。
一抹“藍”點綴著水墨畫。掛著幾層樓高的藍印花布條,成了特有的風景。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爾后制成了各式物品,諸如衣服、頭巾、折扇、桌布、門簾、雨傘、背包一類,隨處可見。這花紋中透出精致,藍色中透出古樸,烏鎮人就是這么聰慧靈巧。穿著藍印花布衣裳的女人們從眼前走過,忍不住要多看上幾眼,因為這里才是原汁原味的。那裊裊婷婷的身影,顯露出的是江南女性的韻味,蘊含著隱隱的俏皮和靈氣。
水墨畫彌漫著幽香。巷口浮動著清香,那便是姑嫂餅、定勝糕等土特產,這些名字一看就有故事。走累了,可找一家茶座臨河而坐,嗅著水的氣息。泡上一杯杭白菊茶,點上幾道點心,一股淡淡的菊香涌來。此刻,咖啡屋飄出了一曲江南小調,清音宛轉悠揚,更覺余味久長。
水墨畫充盈著人情味。回到民宿已近午夜,“空調模式放在除濕上。”老板娘一聲提醒,吳儂軟語,溫馨酥人。推開百琢千雕的花窗,景觀燈已退去,漏出的燈光隱隱約約、零零散散,那應是與我一樣意猶未盡之人。此時,月亮已爬上了馬頭墻,河面上薄霧輕攏,幾分朦朧,幾分靜謐,就連淡淡的月色也嫵媚起來。
今夜枕水而眠,平生還是第一次。窗外滴滴答答又下起了雨,古鎮的墨色開始暈染。枕一簾幽夢,寄情于水墨烏鎮。
**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開端,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北國四季分明,北國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可來了,便戀戀不舍,直到完成它那融冰化雪、萌綠秀美的壯麗旅程。
北國,進入二月,立春迎著皚皚白雪,準時而來,冷空氣不知是因冬天一直占據著北國的天空,身心已經疲憊,支撐不住了那彪悍的性格,自動退讓,還是因南國的暖空氣勢力強勝,逼退了冷空氣,但,無論怎樣,由于暖空氣的到來,天,漸漸暖和了。
家里,老宅坐北朝南的平房,南坡屋檐上的薄薄積雪,在陽光的照射和暖空氣的擁抱下,悄悄融化著,冒出細細、短短、彎彎曲曲的幾縷熱氣,融化的雪水匯聚成飯豆大小的長長水滴,懶懶、不情愿地翻滾著,重重地落在屋檐下,雪水的滴落聲,給屋檐下歇息的麻雀送來了春的喜訊,幾只麻雀嘰嘰喳喳地鳴叫著,抖動著翅膀,拌著北國春的舞曲,在原地跳轉兒著,盡情享受著北國春的韻樂,它們歡歌艷舞,誓要洗去冬日里浮在身上的塵埃,可,不多時,水滴慢慢、漸漸地停了,不一會兒,水滴變成一束束、細細、短短的冰柱,掛在房檐下,麻雀見狀,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春的狂舞。
院里,母親秋天養大的三只大白鵝和四只麻鴨,在冬日里聚集、趴臥在老宅南墻腳下,躲避著北風的吹打,沐浴著北國寒冬里短暫的陽光。麻雀在屋檐下嘰嘰喳喳的叫聲和屋檐的滴水聲,使領頭的大白公鵝,體感到了北國春天的來臨,它伸長脖子,挺直圓圓、亮亮的紅頂鵝頭,隨著麻雀有節奏的嘰嘰喳喳聲,不停地扇動著翅膀,咕嘎、咕嘎地鳴叫著,身旁的鴨子聞聲起舞,拍打著翅膀,嘎、嘎、嘎地鳴叫,這鴨鵝同臺齊聲大合唱,淹沒了麻雀的嘰嘰喳喳聲。
驚蟄,來了。驚蟄時節,在遼闊的北國,皚皚白雪已不再風光,在南國暖風吹拂下,漸漸退去了潔白色,悄悄融化著,殘雪與冰水交融,**著覆蓋在北國大地上。不過,北國的早春,乍暖還寒,此時,冷、暖空氣像拉鋸似的,你來我往的,冷一天、暖一天的,春天并沒有與冬天徹底劃清界限,人們常常體感到,有著揮之不去的寒意。
清明到了。北國的春天,真的來臨了,放眼望去,光禿、輕閑一冬的橘黃色的樹枝,呈現出淡淡的綠意,一陣暖風吹過,飄來陣陣樹香味。夜晚,白天的暖意漸漸退去,天空隨之飄落幾滴細細的小雨滴,喚醒了沉睡一冬的小草。陽坡上,雨后長出的小草,一夜間,把地面打扮得綠意濃濃。不幾天,北國大地,被綠色所覆蓋,到處生機盎然,綠草如茵。
谷雨,是北國春天的尾聲,它,踏著綠色,邁著春的腳步,如期而來;它,為北國的夏天拉開帷幕,迎來北國山花爛漫、百鳥歡唱的季節。
**
立冬有一段時間了,最近有些事常回家,一天無意中發現自家屋檐上有一只小鳥,仔細一看這不正是夏天居住在自己屋檐上的小燕子嗎?這使我十分的驚訝,它怎么還在這里,這里已是冬季了。原先有好幾只,怎么就剩你一只沒走,小燕子時而在窩里時而出來活動,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我的心里一下子糾結起來,這個冬季它會不會凍死,它會不會找不到食物而餓死,眼看一天比一天冷,這該怎么辦?可這么冷的天到哪里找蟲子吃?我只好在小燕子不在的時候,找來梯子裝一盒米和一盒水用繩子固定在屋檐上,又拿來棉花放在燕子的窩里。過了一會,小燕子飛回來了,我想它是找食去了吧?它會不會想它的親人?它怎么不到南方去?難道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這里等待著它的親人,看到它,就回想起它們一家在夏天歡樂的時光,我不知該怎么辦?他會不會度過這寒冷而漫長的冬季?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那是我一個人在外地的時候,那是一個冬季,我和幾個朋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偶爾發現田間開著許多小花,我不禁問道這是什么花,朋友說這是“太陽花”到處都是,有太陽就會開花。我愛花,但是從來沒有養過花。一個人在他鄉,貴的花買不起,更不知道怎么去養。太陽花這么多,我于是就從地里刨了一把,心里想如果養不好地里還多著來。回到自己的住處,我把一個大水桶裝滿土,把它栽好,然后倒點水,就這樣放在屋檐下。太陽花就這樣很快地活了,開出一朵一朵的小花,我也按時給它澆水。
由于一些事情我幾乎整個夏天都離開太陽花的住處,我想我的太陽花會不會在烈日暴雨中死去,或許早就被狂風暴雨沖走了。可是,等我來到自己的住處卻驚奇地發現它依然活著。可以看出泥土被夏日的狂風暴雨沖洗過,太陽花的根有一部分都暴露在外面,許多細細的根緊緊地抓住泥土。我看著它們不知道說什么,我找些土小心地把它們包好。
太陽花度過了它的夏季,我在想小燕子你能等到你的家人嗎?你能不再迷失方向嗎?你能度過那漫長的寒冬嗎?小燕子我相信你會的,冬天到了,春天不會遠的,祝福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