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淺月聞言偏頭看了容景一眼,想著他體寒,誰給誰暖床還說不定呢!
馬車回到榮王府,二人進入紫竹院,紫竹林隔絕了由德親王府傳來的哭聲。
這一夜,德親王府燈火通明,老王爺急死,子孫數代為其守靈,許多朝中文武大臣亦是徹夜守在德親王府未曾離開。
欽天監的官員在夜天逸的吩咐下為德親老王爺下葬擇選良辰,欽天監官員一律言:明日正是良辰,若不下葬,便會有七日之煞,天干火,屬陰,祭亡靈,天亡者不宜久候棺木。于是,德親老王爺出殯之日匆匆定于第二日。
第二日,夜天逸吩咐免朝一日,朝中攝政王為首所有官員為其送葬。
五更十分,容景醒來,緩緩起身,云淺月同時睜開了眼睛。他看了她一眼,溫聲詢問,“今日是否跟著去皇陵為德親老王爺送葬?”
云淺月搖頭,“不想去了!”
“你昨日也去過了,就在府中休息也無不可。”容景點頭。
云淺月點點頭,不再說話。
容景穿戴妥當,出了紫竹院,前往德親王府。
云淺月睡不著,便起身,穿戴妥當去院中的紫竹林練劍,那日和洛瑤論劍受益匪淺,她從小得了她娘留給她的鳳凰真經后習武,主要修習的是內功,對于劍招之式涉獵不深,洛瑤所學則是真正的劍道。
半個時辰后,她招呼站在一旁看她的青裳、凌蓮、伊雪三人道:“你們一起上來!”
三人聞言立即各自拔出腰間的佩劍上前,頓時紫竹林內亮起四道寒光。
大約一個時辰后,三人敗下陣來,手中的劍先后脫落,云淺月收了碎雪回銷,笑道:“以前一直不曾覺得劍之妙處,從和洛瑤論劍,方才發覺,劍竟然可以修身養性!
“小姐這劍看著棉柔,但劍氣實在霸道。我們三人聯手,也是不敵!绷枭彺⒌。
“是啊,尤其是小姐不按常理出牌,讓我們探不到虛實!币裂┮泊⒅。
青裳撿起地上的劍,笑著道:“我曾經見過世子練過一回劍,當真是劍出銷,紫竹林萬頁皆落,可惜就那一次,以后再沒得見了!
云淺月挑眉,“什么時候?”
青裳想了一下道:“似乎是五年前吧!”話落,她看了云淺月一眼,“那一日奴婢記得是七皇子離京的前一天,世子去了一趟靈臺寺,回來之后便險些毀了這片紫竹林!
云淺月想著夜天逸離京前一天帶著她去了靈臺寺,那一日容景是跟在他們之后去的。應該是與她和夜天逸那兩封放在普善大師手里的信有關。點點頭,問道:“是怎樣的劍出銷,紫竹林萬頁皆落?”
青裳那期間,手腕抖開,寶劍頃刻間出銷,一縷撿起飄香前面,兩株紫竹的葉子唰唰而落,她收回劍,對云淺月道:“奴婢劍氣短淺,只能讓這兩株紫竹頁飄落,世子也是這樣,但就可以讓整個紫竹林的葉子飄落!
云淺月皺眉,嘟囔道:“那個家伙原來五年前就有如此功力了!”
“小姐,您現在能嗎?”凌蓮感興趣的問云淺月。
云淺月看著大片的紫竹林,雖然是冬天,但紫竹林似乎沒有冬天,如一片紫色云被,她道:“不知道呢,也許能吧!”
“要不您試試?”伊雪興奮地道。
云淺月眨眨眼睛,笑道:“萬一成功的話,這一片紫竹林可就光禿了!”
“光禿了到不怕,萬一給毀了的話,可就沒有了!鼻嗌芽粗茰\月,話落,忽然一笑,“不過若是小姐毀了也不怕,世子會再重新種上的!
“還是算了!光禿禿的紫竹林不好看了!而且重新種上也便不是原來的紫竹了!痹茰\月目光看向紫竹林外,只見沈昭正坐在涼亭內,手里拿著一卷書,眉頭緊鎖,似乎有什么疑惑解不開,她笑著走過去。
三人對看一眼,也跟了過去。
沈昭見到云淺月,連忙起身見禮,“淺月小姐!”
云淺月點點頭,坐在木椅上,笑問,“沈公子可有什么難解之惑?”
沈昭一怔,看云淺月含笑看著他,他恍然,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書,抬起頭,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我欲為官,卻方覺四目盲顧,前所以為是光耀門楣,可是如今卻不盡然,我沒了方向,淺月小姐可為吾解惑?”
“為何如今四目盲顧?”云淺月笑問。
“來京城數日,深以為朝中水深,天下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吾之光耀門楣,渺小微不足道。”沈昭道:“景世子書房涉獵百家,我卻獨獨找不到我所倚仗之言。想為德者,但何為大德德者?我卻不知。”
云淺月忽然笑了,“原來是這個!
沈昭看著云淺月,點點頭,一雙眸子盡是迷茫。
云淺月想著他自小生存在山野,涉獵之書雖然多,他本人亦是刻苦好學,但所思所想還是受局限,如今來了天圣繁華之地,而身處落腳的地方又是榮王府,可謂是天下至權利中心,而容景又有心培養他為助手,所以,他的書房為他打開,百家學著為他開闊眼界,同時外面的時局他能碰觸到貼近的深度,所以一下子沖擊了他的大腦,使他對自身的追求陷入了迷茫,這是必然。她笑道:“也許我真可以為你解惑。”
沈昭眼睛一亮,對云淺月恭恭敬敬一禮,“請淺月小姐賜教!”
“賜教到不必,我們可以談一下!痹茰\月笑道:‘我們先說說百家學說。如儒家行“仁政”,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精神是“以義制利”,以“仁愛”為懷;孟家行民主,延續了“儒”的思想。言:“誠者,天之道也。”;墨家行“兼愛”、“尚賢”、“節用”;道家主張“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主張“廢私立公”等。這些都是一種弘揚的思想!
沈昭靜靜聽著。
“這些百家看著不相合宜,各執一詞,但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他們同時都是一個時代下的產物。他們之所以產生,是與一個時代的大背景有關。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還是法家,陰陽家、雜家、縱橫家等,他們都有著那一個階段產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痹茰\月看著沈昭,姿態閑散,聲音卻冷靜清晰,“那個時期,各階層的結構急遽變化,各國矛盾異常尖銳,兼并戰爭接連不斷,文人墨士紛紛游說各自思想以求為當權者所用,所以,才興起了百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