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夏文圣 第八十四章:傳圣公親臨,顧錦年辱圣?驚圣之文顯世!

作者/七月未時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址:</b>    文心殿內。

    所有大儒起身,朝著顧錦年禮敬圣子。

    圣子。

    并非是圣人后代。

    而是少年圣人的美稱。

    古今往來,有幾個人能得到圣子之稱。

    有美稱,但真正能讓這么多人服氣的,也唯獨顧錦年一人了。

    可以說,今日大夏詩會,顧錦年用實力折服了在場所有人。

    “今日之事,可為千古美談啊。”

    “自然是美談。”

    “妙哉,妙哉。”

    一道道聲音響起,他們感慨,今日之事能親眼目的,實在是無憾。

    “未曾想到,有朝一日,老夫可以看到這般的盛況啊。”

    “世子,老夫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莫覺得老夫年邁,可實際上依舊是老當益壯。”

    “你要不要拜老夫為師?你放心,老夫一定會傳授你諸多學識,讓你早日成圣。”

    這一刻,趙儒站出來了,他看著顧錦年,眼神當中滿是期盼,想要成為顧錦年的師父。

    此話一說,不少人皺眉,尤其是這些大儒。

    好家伙,眼看著顧錦年如此資質,你就出來要收徒?

    不行。

    我也上。

    “世子,趙儒已經年邁,剛才說的都是胡話,世子殿下,你這般天資,應該找個年輕點的老師,你看我怎么樣?”

    “對對對,趙儒年齡實在是太大了,不適合當夫子,世子殿下,老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然僅僅只是大儒,但當你老師不過分。”

    這一刻,所有大儒站起身來,一個個蠢蠢欲動。

    “今日是大夏詩會,諸位收徒這事,還是等錦年真正立言之后吧。”

    看著眾人興致昂然,蘇文景立刻出面的制止。

    這是大夏詩會。

    又不是什么收徒大會,這樣沒必要,而且沒看到還有國外才子在嗎?

    成何體統?

    蘇文景的話還是管用。

    但趙儒有些生氣了,這幫家伙,平日里一個個趙儒趙儒喊著,恭恭敬敬,關鍵時刻怎么變臉變的這么快啊?

    還有沒有一點尊老愛幼?

    “錦年,你詩詞固然極佳,可詩詞對于儒道一脈來說,只能算是點綴。”

    “真正的儒道,是經義,你有圣人之資,但還需要好好打磨一二。”

    “這經義之說,老夫雖不敢自稱第一,但整個大夏王朝,能比老夫經義高深之人,卻無多少。”

    “錦年小友,老夫是真的惜才,不過今日是大夏詩會,老夫也不強求什么,你考慮一段時間,再給老夫答復如何?”

    趙儒繼續開口。

    儒道核心是經義,而非詩詞。

    詩詞乃是文人之間的旁支罷了,只能彰顯你這個人才華橫溢,但不能代表你儒道成就。

    趙儒的言語,讓顧錦年有些不好推辭。

    實際上他心里也清楚,儒道核心是經義,只不過自己現在還不需要學。

    準確點來說,不是不需要學,而是自己還沒有立言,抵達真正的儒道第三境,暫時還不需要學經義。

    只是沒想到的是,自己會這么早開辟文府。

    理論上自己還處于學童階段,還沒有真正踏上儒道。

    所以,趙儒所言是實話,但做自己老師,顧錦年還是有些抵觸。

    師者父也,倘若自己不是穿越者,那無所謂,可自己是穿越者,腦海當中有那么多經義,自然也沒必要拜人為師。

    最主要的是,趙儒,您真的不考慮考慮孔宇的感受嗎?

    大殿內。

    孔宇的難色愈發難看,尤其是看到趙儒對顧錦年如此客氣,他無比難受啊。

    趙儒是他請來的人,現在居然對顧錦年這般刮目相看,還真是打臉徹底啊。

    他很難受。

    極度的難受。

    而此時,大殿當中,顧錦年深吸一口氣,文府上空浮現六顆星辰,光芒萬丈,這代表一篇千古文章和五首千古詩詞。

    還有一顆比較黯淡的星辰,乃是鎮國詩。

    五輛金色戰車,更是耀眼無比。

    但最終,一切的光芒,全部內斂,沒入顧錦年體內。

    異象消失。

    文心殿內也變得無比安靜。

    而顧錦年的目光,也在這一刻,落在孔宇身上。

    當顧錦年的目光落下。

    孔宇臉色一變。

    眾人也逐漸明白,顧錦年這是要做什么了。

    之前顧錦年與孔宇立下賭約。

    眼下顧錦年不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錘煉出九煉戰車,古今往來都未曾有過。

    故此,麻煩來了。

    “孔兄。”

    “可否還記得你我之間的約定?”

    顧錦年開口,語氣平靜。

    聽到這話,孔宇臉色變得難看,他低著頭有些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之前的賭約,是跪下叩首,三叩九拜,往后見顧錦年一次,就跪一次。

    如果當真這樣做,自己這個圣孫,就徹底顏面掃地,也會讓孔家顏面掃地啊。

    “錦年小友。”

    “此事,我覺得大可不必,你如今已經錘煉出九煉戰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般的成就,當真是震古爍今。”

    此時此刻,有聲音響起,是一名老儒,他望著顧錦年,如此勸說道。

    雖然孔宇有些咄咄逼人,但不管如何,孔宇是孔家世子,也稱得上一句圣孫,別的人不一定能代表孔家。

    但這位圣孫不一樣,可以完全代表孔家。

    他要是跪下來了,是真的要出大事。

    所以,有人勸說,畢竟孔家的影響力很大。

    隨著有人開口,一時之間,也有不少人出聲了。

    “錦年小友,你如今已成圣子,更是做出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實乃可喜可賀,今日之爭斗,圣子大可心胸寬闊,一笑泯恩仇。”

    “是啊,是啊,一笑泯恩仇,還可留下一個千古美談。”

    “圣子今日之事,可喜可賀,是天大的好事,也是儒道的大喜事,不如就這般算了?”

    聲音響起,一個個很和善,希望顧錦年大人不記小人過。

    而孔宇微微低頭,他不說話。

    眼下已經輸了,若是再說什么,就是丟人現眼。

    “錦年小友。”

    “今日之事,是我侄兒魯莽了,我在這里賠個不是,孔家必記此恩。”

    此時此刻,孔平也站出來了。

    望著顧錦年,如此說道。

    孔平開口,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只是,面對眾人的勸說,顧錦年沒有說話,而是等眾人全部說完后,其目光不由落在孔宇身上。

    “諸位。”

    “倒也不是本世子得理不饒人。”

    “本世子只想問一句,倘若此時此刻,敗的是我,諸位來勸說這位孔圣孫,他會不會原諒我?”

    顧錦年沒有咄咄逼人,只是如此反問一句。

    “這是自然。”

    “是啊,圣孫應當也有這般的胸襟。”

    “對對對,也有這般的胸襟。”

    一瞬間,不少聲音響起,紛紛出聲,如此說道。

    好聽的話誰不會說?

    眼下不少人的心思也很簡單,不希望事情鬧的太僵,于朝廷而言,這沒有必要,畢竟孔家世子來大夏京都,丟人現眼離開,他們也不好交代。

    于個人而言,孔府的地位太高了,得罪不起,現在幫忙說幾句好話,也算是結一個善緣。

    反正左右都不虧。

    甚至連孔平也跟著開口。

    “我想圣孫必然也會寬宏大量。”

    孔平面色溫和道。

    “好。”

    “既然如此,那就問心。”

    “文景先生,麻煩您出手,問心孔圣孫,倘若當真他能寬宏大量,我一語不發,一笑泯恩仇。”

    “可若是圣孫做不到,那敢問諸位,憑什么讓我做到?”

    顧錦年淡淡出聲。

    他就知道,這幫人會抵賴,不過也沒關系,自己爺爺在這里,還有舅舅在這里看著,也不怕孔宇鬧出什么大事來。

    果然。

    此話一說,眾人頓時語塞了。

    還真別說,顧錦年會不會一笑泯恩仇,他們不知道,但孔宇一定不會。

    畢竟孔宇不服顧錦年,因為天命,也因為之前有恩怨。

    嘴巴上說什么都可以,反正又追究不了。

    可問心不一樣。

    蘇文景來問心,孔宇絕對是實話實說,到那個時候,就真的繃不住了。

    “錦年小友,問心手段過于直接,而且會影響心智,依老夫來看,此事到此為止,算是結個善緣。”

    “對啊,對啊,問心手段太直接了,其實沒必要這樣,小友現在也得儒道天命,這是大喜事,不開心的事情,過去就過去吧。”

    又是幾道聲音,還是在為孔宇開脫。

    不得不說,圣人后代就是與眾不同,明明是犯錯了,但依舊有不少人出來為他出頭。

    這就是身份地位的好處。

    普通人犯錯了,一律按規則來。

    但這種權貴犯錯了,就可以慢慢磨了。

    “諸位。”

    “我敬諸位乃是儒道前輩,喊一聲先生。”

    “可這事,是我與孔宇之間的恩怨。”

    “倘若今日我沒有寫下這篇詩詞,孔宇咄咄逼人,讓本世子跪下,本世子又想問問諸位,會不會幫我求情?”

    “若言而無信,還配為儒嗎?”

    顧錦年聲音逐漸冰冷起來了。

    不是求情不行,而是看什么事情什么情況,孔宇擺明了就是要讓自己難堪。

    在眾目睽睽之下,污蔑自己提前得題,毀自己名聲,這也就算了。

    還特意用這么難的題來惡心自己。

    不就是想把自己往死里整嗎?

    既然如此,那自己為什么要放過他?

    就因為他是孔家圣孫?

    那我還是顧家的長孫呢?

    “這.......”

    眾人沉默,有些不知該說什么。

    但就在此時,顧老爺子的聲音不由響起。

    “倘若是錦年輸了,無論錦年答應還是不答應,老夫都會讓錦年跪下磕頭。”

    “錯了就是錯了,輸了就是輸了,老夫不懂什么經文詩詞,老夫只知道言而無信非丈夫。”

    “當然,如果爾等認為,孔家大過我顧家,那也可以,這個虧我們爺孫就吃了。”

    “一來是陛下恩澤,老夫敬重。”

    “二來誰讓孔家權勢滔天,連老夫這個國公都瞧不起。”

    “只不過,往后就別怪老夫狠辣無情了。”

    顧老爺子的聲音響起。

    他無條件站出來,支持顧錦年,同時喝了口酒,也把話直接撂下了。

    今天這個事,可以算了,不想搞的大家不開心,但事過了以后,你就別怪老夫不講道德了。

    實話實說。

    鎮國公這一番話,讓很多人皺眉。

    這個家伙本身就沒有什么道德臉皮,如果被他占理,接下來朝廷別想安寧了,孔府也可以做好被鎮國公鬧的準備了。

    甚至陛下都沒辦法來處理。

    再說了,顧錦年怎么說都是他外甥,自己外甥受欺負,自己不幫忙就算了,還阻止人家爺爺出面幫忙?

    于情不行。

    于理的話,這幫粗鄙的武夫,本身就是扯歪理的一把好手,

    真讓鎮國公開始扯皮。

    行,大家都可以開始搖擺起來了。

    來,擺起來。

    “國公此言過了,過了,我等那里是這般想的。”

    “是啊,是啊,國公,此事我等絕無此意。”

    “對對對。”

    不少人面面相覷,哪怕是大儒在這一刻也不敢跟鎮國公扯啊。

    誰讓人家孫子優秀。

    說句難聽點的,顧錦年現在才華橫溢,指不定有朝一日真有天大的成就,誰敢得罪?

    以前得罪,文武對立,這個合情合理,可現在不一樣了,顧錦年把顧家最大的短板給補上了。

    是一件好事。

    但也有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不是這個意思,就都給老夫把嘴閉上。”

    “孔家的事情,關你們屁事?”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是孔家的人。”

    顧老爺子沒什么好脾氣,壓根就不慣著。

    什么大儒不大儒,在他看來這幫大儒,除了會嘴炮兩句還會什么?

    此言一出。

    不少人有些不太開心,可還真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孔宇。”

    “少在這里裝模作樣,倘若你當真寬宏大度,那就問心。”

    “若不敢問心,就按照約定所做,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顧錦年開口。

    他注視著孔宇,這家伙典型就是一個吃里扒外的東西,仗著自己是孔家圣孫,就目中無人,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

    今天落在自己手中,顧錦年會慣著他?

    聽到顧錦年所言,孔宇臉色難看,他不敢問心。

    原因很簡單,如果顧錦年輸了,他不但要爭回天命,而且他要讓顧錦年下跪磕頭。

    誰來了都沒用,甚至他都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鎮國公出面,想要力挽狂瀾,那他回去就發動孔家的力量。

    讓天下讀書人去抨擊顧錦年,抨擊顧家。

    不把顧家搞臭來,他就不姓孔。

    可沒想到的是,顧錦年贏了,而且贏得如此簡單,如此直接。

    自己反而成了一個笑話。

    如今,面對顧錦年這般的言辭。

    孔宇不由攥緊拳頭。

    跪下?

    他不可能跪下的。

    他是孔家圣孫。

    絕對不能跪下,若今日下跪,往后自己還有什么顏面見世人?

    感受到孔宇的情緒波動,一旁的孔平立刻開口。

    “錦年小友,不如這樣,這件事情我代替孔宇向小友道歉,等過些日子,我從孔府當中,取來三本半圣手札,送給小友。”

    “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如若小友愿給孔家這個面子,孔家記此恩情。”

    孔平開口。

    他也是這般出聲,還是在勸說顧錦年。

    “不要啰嗦。”

    “跪下。”

    顧錦年再度出聲,目光冰冷。

    他懶得說那么多廢話,在這里扯這些有的沒的,什么半圣手札,雖然珍貴,但自己又不是弄不到?

    顧錦年這般強硬,理由無非簡單。

    自己要是輸了,相信就算自己爺爺苦苦哀求對方,只怕對方都不會答應原諒。

    哦,我犯錯了,你就要往死里整我。

    你犯錯了,就可以原諒?

    至于什么自己現在錘煉出九煉戰車,可喜可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這東西不是靠自己本事得來的?

    是你孔家送的嗎?

    還真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

    然而,就在此時。

    一道聲音響起。

    “陛下,傳圣公來了。”

    門外,一道聲音響起。

    剎那間,令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不少人動容,有些驚訝。

    誰都沒有想到,傳圣公居然親自來了?

    傳圣公的地位,可比孔宇高百倍啊,別看孔宇是世子,可傳圣公又不止孔宇一個兒子,他還有不少兒子,真愿意的話,明天換個人改成世子,完全憑借他一人之意。

    最主要的是,傳圣公傳聞已經踏入半圣境,當然這是傳聞,畢竟歷代的傳圣公,十之八九都能成為半圣,享用了孔圣帶來的圣輝。

    這一刻,鎮國公都有些動容,哪怕是皇帝,眼神當中也不由閃過一絲異樣。

    傳圣公來京都了。

    身為帝王的他,居然沒有任何一點消息,這是關鍵。

    “請。”

    只是,永盛大帝沒有啰嗦,直接請對方入內。

    而孔宇緊張的眼神當中,也頓時閃過一絲喜悅。

    自己父親來了,這件事情就可以好好解決。

    下一刻。

    一道身影出現。

    是一個中年男子,身穿儒袍,胡須不多,顯得有些干瘦,可眉宇之間,凝聚一股強大的勢。

    他走來,環繞才氣,穿著上很平凡,但氣度極其不凡。

    “老夫拜見陛下。”

    “愿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傳圣公的身影出現,一入大殿,朝著永盛大帝稍稍作禮,不是行大禮,而且自稱也不是臣,而是老夫。

    他是圣人后代,擁有不稱臣的資格。

    圣人不是臣子,后代也不是臣子。

    享用太大的特權了。

    “我等儒者參見傳圣公。”

    “我等學生參見傳圣公。”

    下一刻,大殿之內,所有文人齊齊開口,朝著傳圣公深深一拜,哪怕是蘇文景也不由作禮。

    這就是孔家的影響力,孔家的地位。

    任何讀書人,見傳圣公都必須要行大禮,尊重的不是傳圣公,而是孔圣人。

    沒有孔圣人,就沒有儒道思想,若沒有儒道思想,人不是人,物不是物,這是最核心的東西。

    他們身為儒道學子,自然而然要尊重孔圣人,尊重孔家人。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好處。

    孔圣人之功勞,無法用言語去形容,為圣人者,為天地立心,闡釋大道。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若今日是孔圣人親自來,顧錦年絕對給面子,哪怕是自己受委屈,顧錦年也給面子,畢竟孔圣開創了儒道。

    但顧錦年更加相信的,孔圣人不會包庇自家后人,一定會大義滅親。

    只是孔家后人就不知道該怎么評價了。

    每個時代的人都不一樣,如同大夏一般,老一輩的國公王侯,是拼盡全力,為天下生民而奮斗。

    可這些國公后代,王侯后代呢?沒有這個思想覺悟,爭權奪利,錦衣玉食,這才是他們的目標。

    就如同這個孔宇一般。

    說穿了不就是從小出生太好,被周圍人眾星拱月的哄著。

    然后愈發膨脹,同時為了穩固地位,為了讓孔家愈發穩定,討好其他國家的人,卻一點都不在乎大夏王朝的情緒。

    占了便宜還想通吃。

    典型就是這個思想,如今碰到了個硬茬子,就變成這般情況了。

    所以,傳圣公的到來,顧錦年沒有禮敬,反而平靜而視。

    大殿之上。

    永盛大帝望著這一切,沒有任何不滿情緒,反而帶著笑意。

    “傳圣公免禮。”

    永盛大帝開口道。

    話音落下,傳圣公立刻挺直腰,將目光看向孔宇道。

    “逆子。”

    他大吼一聲,怒斥孔宇。

    聲音如雷,孔宇臉色頓時蒼白無比,但不敢說話,低著頭沉默不語。

    “為父讓你前來大夏京都,是為賀詩會盛典,你卻因心中私利,與人爭強好斗。”

    “簡直是玷污孔家。”

    “是為父這些年太慣著你了,給我滾回府中,在先祖圣像面前,跪罰七天七夜。”

    傳圣公開口,他聲音洪亮,指責孔宇,一進來就給人一種大義滅親的感覺。

    只是當他話說完,所有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還是在庇護。

    或許傳圣公的的確確在訓斥孔宇,這般情緒造不了假,可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現在是要孔宇下跪磕頭,向顧錦年叩首。

    但隨著傳圣公這一番話說完,就是讓孔宇跪在圣像面前。

    跪孔圣雕像,就算跪十天十夜也不會影響名譽,反而會落個知錯就改的美稱。

    可要是跪顧錦年,那就不是小事了。

    高,還是傳圣公高啊。

    輕而易舉,就要化解這場斗爭。

    只是,隨著傳圣公這般開口。

    顧錦年的聲音,不由響起。

    “傳圣公,您怎么罰他,晚輩都不在乎,只是方才的賭約還未結束,等他履行承諾后,隨意懲罰。”

    顧錦年開口,看著傳圣公如此說道。

    這話一說,傳圣公沒有任何沉默,也沒有任何厭惡情緒,反倒是面色溫和。

    望著顧錦年。

    “小友是顧家世子吧?”

    “方才老夫在外,就看到了這千古異象。”

    “老夫驚嘆,小友有圣人之資,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華,令老夫深感敬佩。”

    “宇兒今日所做之事,的的確確有過錯,而且君子一言,的確駟馬難追。”

    “不過,此事終究沒有鬧出什么影響,倘若世子輸了,老夫也一定會出面,制止鬧劇。”

    “如若世子不信,大可讓人來問心。”

    傳圣公如此說道,一番話說的大義無比。

    尤其是最后一句話,更是令人想笑。

    可以問心?

    他是傳圣公極有可能已經突破到半圣境,為天地半圣,誰來問他的心?

    蘇文景都做不到吧?

    而且即便傳圣公所言是事實,那又如何?

    如果自己輸了,孔宇逼迫自己跪下道歉,自己不跪下道歉,僵局之時,傳圣公出面,制止鬧劇。

    這樣的結果代表什么?代表天下人都要夸贊他孔家明事理,不咄咄逼人,做事穩妥,有圣賢風范。

    而自己呢?天下人都要嘲諷自己,說了做不到,堂堂國公之孫,大夏世子,言而無信,丟人現眼。

    換句話來說,自己輸了,無論是什么結果,都影響不到孔家,而孔家完全可以從最好的角度去解釋,增加美譽。

    就好比現在,明明是自己贏了,對方就是能找出這么多借口和理由來。

    一時之間,竟有一種自己錯了的感覺。

    還真有一種,自己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的感覺。

    這就是文人的厲害啊。

    任何事情,只要他想往好的地方去說,就能解釋清楚。

    如果他想往壞的地方去說,你就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干凈。

    當然,最大最大的問題就是,孔家掌控輿論,掌控天下讀書人的嘴。

    這就是永盛大帝不滅孔家的原因。

    也是顧家雖然與孔家有大仇,但也無能為力的原因。

    悠悠之口,你堵的住嗎?

    而且,現在的情況,也被傳圣公給無形化解了。

    要是顧錦年還繼續要求孔宇道歉,那就是咄咄逼人。

    如果不要求了,這口氣咽不下去,產生心結。

    厲害。

    當真厲害啊。

    不過主要還是因為,對方是傳圣公,如果換其他人來,可就沒用了。

    “前輩,晚輩敬你是傳圣公,故而不爭太多。”

    “可今日,孔宇有害我之心,晚輩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

    顧錦年很直接。

    就是不給面子。

    今天就必須要下跪道歉,否則心不平,則念頭不通達。

    此言一出。

    不少人皺眉,下意識認為顧錦年有些咄咄逼人。

    孔家人更是眉頭緊鎖,在他們看來,傳圣公都親自開口了,你還在這里咄咄逼人,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只是傳圣公沒有任何色變,反倒是微微笑道。

    “此言差矣。”

    “世子,人之初性本善,宇兒終究是孔圣后代,終究是心善,與世子之間的恩怨,說到底不過是面子之爭。”

    “有些沖動,也有些激烈,這點老夫明白,請世子放心,今日回去,老夫必然嚴懲宇兒,而且孔府圣境也要開始,倘若世子不嫌棄,可來我孔府一趟,去感悟圣人之理,早日立言。”

    傳圣公沒有惱怒,相反十分客氣,甚至拿出圣人理論來與顧錦年辯解。

    只是。

    顧錦年搖了搖頭。

    望著傳圣公緩緩道。

    “前輩言錯了。”

    “學生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孔宇針對我,或因利益或因臉皮,但他置我于死地之心已經有了。”

    “學生不是圣人,也沒有圣人之境,今日之仇,今日報,他日成圣,再來心胸寬闊。”

    顧錦年不吃這套。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拿這玩意來說?

    搞笑吧?

    但此言一出,剎那間,大殿內徹底嘩然一片。

    “他方才說什么?”

    “人之初,性本惡?”

    “錦年小友,不可亂說,這是圣人之言,不得忤逆。”

    “錦年小友,你才華橫溢,我等明白,可圣人之言,你怎能污蔑?”

    一時之間,大殿無數人沸騰,所有讀書人都不由皺眉,哪怕是一些比較支持顧錦年的大儒,也不由皺緊眉頭。

    只因顧錦年說錯話了。

    甚至就連蘇文景都不由開口說話。

    “錦年,此話不可亂語,傳圣公,世子年輕氣盛,有些話當不得真。”

    蘇文景開口。

    顧錦年剛才說的話,可大可小,往小了說,小孩子意氣之爭,不服氣說兩句歪理很正常。

    往大了說,這就是學派之爭,這玩意誰都不敢碰,就算是蘇文景也不敢亂來。

    此時此刻。

    永盛大帝都不由出聲了。

    “錦年還未及冠,說些氣話,錦年,慎言一二。”

    永盛大帝都開口了。

    足以證明方才顧錦年說的話問題很大。

    扶羅王朝的才子,已經準備好如何抨擊,但聽到永盛大帝如此開口,也就作罷。

    傳圣公微微一笑。

    顧錦年這般回答,算是幫了他大忙。

    “小友,圣人之意,不可忤逆啊。”

    “這樣,此事就這樣定吧。”

    “等老夫罰完宇兒后,再讓他登門拜訪,向世子請罪。”

    傳圣公不在乎顧錦年說了幾句氣話,這無所謂,他沒必要跟顧錦年去斤斤計較。

    反而寬宏大量,顯得自己大度。

    再者,今日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化解危機。

    只是。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顧錦年無話可說時。

    他的聲音再度響起。

    “非也。”

    “圣人之言,為何不可忤逆?”

    “我等讀書人,本就是學習圣人道理,從而思考新的道理,天地轉換,沒有任何事情是永恒的,即便是圣人之言,也總有合適與不合適之時。”

    “孔圣之言,學生敬佩,但并不代表,學生就認可。”

    “圣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我卻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顧錦年繼續開口。

    圣人是開創一個學問,為天下讀書人尋找一個方向,但這不代表圣人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

    如果是對的,那為何人人不能成圣?為何還有這么多戰亂?

    再者,因法制人。

    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好比戰亂年間,百姓都吃不飽飯,你還在這里闡述儒道思想?

    亦或者,你快要餓死了,結果有人來一句,你有吃的,我沒有吃的,你當著我面吃,你還是君子嗎?你若真是君子,你就應該先問我吃不吃。

    你給嗎?

    圣人都不給你,你還給?

    所以,圣人的言論,是可以推翻的,只要你表達出來的意思,也是向善的,就沒有太大問題。

    只是,顧錦年的回答,有些尖銳,也的確有些太莽撞了。

    “放肆。”

    “你當真大膽。”

    “我敬你是世子,見你才華橫溢,倒也不想說什么,可你因一時意氣之爭,竟敢污蔑圣人?”

    “圣人不可辱,顧錦年,你當真放肆了一些。”

    “顧錦年,你詩詞的確千古,我等欽佩,可詩詞畢竟是儒道分支,并非是核心。”

    “這般言論,涉及學術之爭,又涉及圣人,你還沒有資格,不配談論。”

    “非大儒,不可言圣。”

    一道道聲音響起,不少大儒都忍不住發聲。

    顧錦年的話太放肆了,竟然推翻圣人言論,這觸到了他們最大的核心。

    若現在不發言,就意味著認可或者認同,那豈不是欺師滅祖?

    學術之爭,絕對不止是牽扯利益那么簡單,影響很大很大。

    “會寫兩首詩,就當真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嗎?”

    “莫說你寫出幾首千古詩詞,就算你寫出一百首,一千首,你也沒有資格評價圣人。”

    “這就是圣子?端是可笑,竟然污蔑圣人,此人若在我扶羅王朝,他活不過三日。”

    “詩詞再好,也不過是多些才氣,你心中無圣人,也不懂經義,就妄自污蔑圣人,找死。”

    扶羅王朝的才子也忍不住了。

    在這一刻瘋狂辱罵顧錦年。

    孔宇則心中大喜,本來這件事情自己徹底身敗名裂,卻沒想到顧錦年自尋死路。

    可謂是一盤好棋,被顧錦年直接下爛了。

    一旁的孔平,內心則充滿著蔑視。

    顧錦年還真是囂張跋扈習慣了,這種話也敢說,就真的不怕死嗎?

    學術之爭。

    這是天大的事情,孔圣學術,被天下讀書人推崇,往后的千秋圣人,百世圣人,天命圣人,都是根據萬世之圣的學術,進行闡釋,從而成圣。

    自孔圣開創儒道之后,也有不少試圖想要推翻之人,但結果下場都很慘。

    時至今日,也有一些讀書人,開創不同的學術,可結果呢?雷聲大雨點小,壓根翻不起什么浪花。

    顧錦年今日難不成想要蚍蜉撼樹?

    面對眾人責罵。

    顧錦年無動于衷。

    而傳圣公依舊沒有任何惱怒。

    但臉上的笑容也收斂了不少。

    “世子。”

    “你沖動了。”

    “此事我知道,是我兒不對,你心有怒火,老夫明白,今日老夫可以代替宇兒向你道歉。”

    “可方才的話,世子要向老夫道歉,圣人不可辱,否則惹來天大麻煩,老夫也無能為力。”

    傳圣公開口。

    一番話,可謂是一字不錯。

    將顧錦年推到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不管顧錦年現在怎么做,都惹上了麻煩。

    “這件事情,到此為止。”

    “錦年,不要爭了。”

    蘇文景出面,他拉住了顧錦年,一眼看穿傳圣公是什么想法。

    所以攔住顧錦年,免得他上當。

    然而,顧錦年只是搖了搖頭,望向對方緩緩道。

    “學生沒有侮辱圣人,只是不認可圣人之言。”

    “如若反對圣人之言,就是侮辱。”

    “那天下還有新的學術嗎?讀書人還有新的思想嗎?”

    “學生認為,孔圣開創儒道,成就萬世圣人,而后也親口所言,愧對天下文人,斷絕天地文人之路。”

    “甚至希望有后世人,有新學誕生,為儒道再添光彩。”

    “這是圣人之言,可如今,爾等孔家后人,以圣言之說,斷我天下讀書人之路,這才是其心可誅。”

    “倘若閣下認為,只要提出意見,便是侮辱圣人,那就當顧某,侮辱圣人了。”

    顧錦年面容平靜。

    什么學術不學術。

    什么圣人不圣人。

    孔圣實實在在說過,是希望后世人可以將儒道學問,發揚光大,讓儒學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理念,百花齊放,這是他想看到的。

    而不是所有人,天天拿著他的書,背來背去,永遠被他影響,也永遠被圈禁在圣人圈中。

    這才是圣人。

    這些人,不過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為了穩固自己的利益,打壓異己,還美曰其名圣人不可辱?

    當真圣人復活了,只怕第一時間就要砍死這幫家伙。

    只是這話一說。

    蘇文景都不由嘆了口氣,他知道事情真的打發了。

    這一刻。

    傳圣公臉色徹底冷下來了。

    他好言相勸,也處處幫顧錦年解釋,卻沒想到顧錦年還真敢侮辱圣人。

    而且如此明目張膽,他不可能與顧錦年去爭斗,畢竟是晚輩,他是傳圣公沒必要如此。

    但涉及到了圣人,還是自己的祖先,他不可能還笑呵呵的看向顧錦年。

    “人無禮而非人也。”

    “君無禮而非君也。”

    “人之初,性本善,萬物而行,蘊養浩然正氣,此乃圣言。”

    “顧錦年,你當真是放肆,老夫今日倒要聽一聽,何謂人之初,性本惡?”

    傳圣公沒有發怒,而是聲音冰冷,斥責顧錦年。

    “砰。”

    下一刻,鎮國公起身了,他面前的玉桌破碎,整個人也是陰冷無比,直接走到顧錦年面前。

    目光直勾勾地看著傳圣公。

    而后看向顧錦年道。

    “孫兒。”

    “只要你開口。”

    “讓爺爺抽他。”

    “爺爺現在把他吊在殿內抽打。”

    鎮國公還真是暴脾氣,一點都不啰嗦。

    指著傳圣公,絲毫面子都不給。

    什么狗屁傳圣公不傳圣公,惹毛了他,今天都死在這里。

    一時之間,場面瞬間火藥味濃重。

    沒人會想到,傳圣公的到來,不但沒有緩解,反而鬧的更大。

    可顧錦年沒有動用老爺子。

    而是望向傳圣公。

    語氣平靜無比道。

    “既然閣下要聽。”

    “那本世子就說給你聽。”

    他音落下。

    緊接著負手而立,望著對方直接出聲。

    “人之初,性本惡,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yin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顧錦年出聲。

    這是荀子學理。

    人之初,性本惡也是由他提出來的。

    這也是唯一一個,能在稷下學宮被稱之為大宗師的存在。

    這個理念,不敢說推翻了圣人言論,但的的確確,讓世人對圣人產生了疑惑。

    讓天下文人,跳脫圣人圈,誕生自己的思想。

    荀子之后,迎來的便是百家齊放之景。

    只因,他令人思想解放,告訴世人,圣人也好,非圣也罷,只要你覺得不對的事情,你就可以自己去思考。

    而不是人家說什么,你就聽什么。

    對于推翻圣人言論,顧錦年沒有什么很大興趣。

    學術之爭,理派學術,這些東西顧錦年暫時不想接觸。

    但你非要跟我杠。

    那我就跟你杠到底。

    出了任何事,別怪我。

    “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

    “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顧錦年一口氣將經義說出。

    而后深吸一口氣,怒視后者。

    一時之間,大殿眾人,皆然沉默不語。

    顧錦年這篇經義,說的太好了,聽起來蘊含大道理,而且闡述的極其詳細。

    這是學識。

    是經義。

    不再是什么詩詞文章了,而是真正的儒道經義。

    顧錦年怎可能懂這般的道理?

    所有大儒臉色都變了。

    詩詞文章,他們是震撼,是感慨,但詩詞文章終究是旁支,說白了是一種技藝,儒道技藝罷了。

    算不上儒道主流。

    經義才是儒道主流,是學識,有道理的東西,令人產生思考能力的書籍,這才是儒道主流經義。

    蘇文景也露出震撼之色,他望著顧錦年,沒想到自己這個學生,竟然藏的這么深。

    咔嚓。

    也就在這剎那間。

    天穹之上,雷霆大作。

    烏云彌漫,天地一片黑暗。

    此時,驚雷浮現,劃破萬丈長空,

    嗡嗡嗡。

    嗡嗡嗡。

    也就在此時,文心殿之外,一些清微的聲音響起。

    下一刻,有學子聲音響起。

    “不好,是圣人雕像再顫動。”

    聲音響起,惹來大殿眾人驚愕。

    “驚圣之文。”

    “這是驚圣之文。”

    有聲音響起,滿臉不可置信,指著顧錦年手掌微顫。

    而顧錦年的聲音,再度響起。

    望著傳圣公。

    “敢問閣下。”

    “能否辯之?”

    --

    --

    --

    感謝盟主林天語打賞!非常感謝!!!!

    ------題外話------

    狀態逐漸恢復。

    明天爭取小爆發一下!

    兄弟們,如果明天高潮劇情寫不完,我就更兩章。

    結束大夏詩會,請放心。

    7017k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安国市| 横峰县| 阿勒泰市| 修水县| 茌平县| 紫金县| 天门市| 宜都市| 宜城市| 山阴县| 高雄县| 尚义县| 新疆| 鄂州市| 彭泽县| 元江| 蒙阴县| 宝坻区| 桂平市| 托克逊县| 西充县| 太仓市| 金塔县| 台前县| 泸西县| 游戏| 泗洪县| 汨罗市| 东乌| 阿巴嘎旗| 揭阳市| 磐石市| 井冈山市| 玉山县| 福海县| 西安市| 石棉县| 措美县| 称多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