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夏文圣 第一百三十三章:孔家大難,三方和談,國庫空虛,就你也配給朕外甥賜字?

作者/七月未時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址:</b>    匈奴王庭。

    端坐在王座之上。

    匈奴王看著手中的密信,眼神當中充滿著憤怒與不甘。

    “為何!”

    他低聲怒吼。

    大金王朝,要讓自己歸還十二城。

    他不甘心啊。

    “父皇!

    “怎么辦?”

    匈奴皇子開口,望著自己的父親,如此問道。

    “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

    “如若失去大金王朝的援助,匈奴國怎可能與大夏開戰?”

    “難不成當真等著大夏馬踏王庭?”

    匈奴王開口。

    實際上,如若大夏王朝與匈奴國開戰,匈奴國完全有抵抗的能力,可能結果終究是輸,但大夏王朝也會因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所以,大夏王朝不敢開戰,同樣的匈奴國也不敢真正全面戰爭。

    這就是大國之間的制衡之道。

    匈奴國身后有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扶持,大夏王朝也不敢動彈,而有了這兩個王朝扶持,匈奴國則可以做很多事情。

    現在大金王朝不給予支援,對于匈奴國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可若是歸還十二城,不戰而敗,一來動搖軍心,二來大夏王朝得寸進尺,該怎么辦。俊

    匈奴皇子問道。

    “大夏王朝不會如此的。”

    “倘若當真這般,那就決一死戰!

    “雖沒有大金王朝的支撐,但我匈奴國也無懼!

    匈奴王硬著氣出聲。

    眼下他的確沒有什么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喊兩句了。

    總不可能現在殺出去吧?

    “對了,你喊上你三哥,去一趟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帶著禮部的人,這件事情看看還會有轉機否!

    匈奴王繼續出聲。

    “敬遵王令!

    后者也不啰嗦,直接離開。

    等他離開后。

    不多時,一道身影也緩緩出現在大殿之外。

    “臣,拜見王上!

    是孔家的大儒。

    準確點來說,他現在已經不是大儒了,而是一個養氣境的讀書人。

    “愛卿請入。”

    匈奴王出聲,雖然對方不是大儒,可背后依舊還有孔家的身影。

    他也不敢怠慢。

    “王上。”

    “臣,今日前來辭官!

    后者開口,望著匈奴王如此說道。

    聽到這話,匈奴王臉色不由一變。

    “先生,是本王哪里做錯了嗎?”

    “還是誰招惹先生了?”

    匈奴王忍不住開口,望著后者,臉上有些不安,畢竟匈奴國本身就有些人才凋零,現在又要走一個,他如何能安心?

    “非也!

    “只是族內有令,讓我不得不撤離匈奴國。”

    他開口,顯得有些難受。

    實際上他也不想離開。

    在孔家,他雖是核心之人,可在核心當中,他屬于底層,來了匈奴國后,被奉為座上賓,可以說吃香喝辣的,真正的人上人,就連匈奴國的皇子,都不敢對自己有半點不敬。

    現在讓自己離開匈奴國,他是一千個不愿意。

    可沒辦法,族內有令,必須要回去,不得牽扯其他是非,除非舍棄孔家身份。

    “族內有令?”

    “先生,匈奴國不可離開你啊,再者,祭魂之事也快結束,在這個關鍵點離開,匈奴國當真要絕滅生機。”

    “還請先生留下,本王愿意給予先生一切,懇求先生留下輔佐本王啊。”

    匈奴王幾乎要落下眼淚,懇請對方留下。

    “王上!

    “并非是臣要離開,而是族中之令,不可不顧,族內只怕也是因為這祭魂之事,所以才要求臣回歸孔家!

    “臣,無法抗拒。”

    后者落淚,他是真心不愿意離開,可沒辦法啊。

    “先生!

    “有些話本王不應該說,但此時此刻,不得不說了。”

    “孔家如今已經元氣大傷,大夏的孔家,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孔家了!

    “倘若先生愿意,為何不在我匈奴國立新的孔府?請先生放心,匈奴國往后世世代代,供奉孔廟,封先生為新的傳圣公,世襲罔替。”

    “不知先生,可否留下?”

    匈奴王開口,甚至他開出極其豐厚的條件,幫助對方建立一個新的孔府。

    不得不說,這句話讓孔奕有了想法。

    重新建立一個孔家?

    這.......的確可以啊。

    他有些沉默。

    而匈奴王乘勝追擊道。

    “先生,從來沒有人說過,大夏的孔家,就一定是正統。”

    “再者,孔圣怒罰孔家,罰的也是大夏孔家,與您無關啊,您只是受到牽連罷了!

    “說句難聽點的話,大金王朝,扶羅王朝,大夏王朝有很多人都被孔圣嚴罰了!

    “是否是說,天下人都有錯?”

    匈奴王緩緩引誘,使得孔奕心中誕生了一個想法。

    “建立新府,有些欺師滅祖!

    “不過,臣倒也不是不可以留下!

    “王上如此誠懇,圣人言,臣不可辜君,天地君親師,臣若離去,則是最大的背叛,不為君子也,那臣修書一封,脫離大夏孔家!

    “還望王上,不嫌臣一個白丁之身!

    孔奕開口,他的確心動了。

    而且匈奴王說的一點沒錯。

    大夏王朝的孔府,已經徹底失去了底蘊,各地又不是沒有比大夏孔府優秀的人才,只不過圣器在大夏孔府,外加上孔圣出自于曲府。

    所以定孔家祖宅于曲府。

    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情,孔家讓自己回去,他還真不敢脫離孔家,因為孔家象征太大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自己如若脫離,好像.......并沒有什么損失吧?

    大不了在匈奴國建立一個新的孔府。

    成為匈奴國的傳圣公,何樂而不為?

    的確,當這個想法出現在腦海當中后,瞬間瘋狂蔓延。

    “豈敢嫌棄!

    “在本王眼中,先生勝過一切。”

    “那先生何時修書一封?”

    匈奴王十分喜悅。

    可內心卻充滿著冷冽,區區一個孔奕,在他眼中算的了什么?

    以往,借助孔家的勢力,他很在乎,因為這是自己與孔家的橋梁。

    可現在,孔家元氣大傷,需要給面子嗎?自己完全可以拿捏。

    之所以留他下來,主要還是因為祭魂之事。

    “等祭魂之后,再修書吧!

    “這幾天,孔家也要忙活諸多事情,一時半會不會催趕臣,祭魂結束后,再與孔家攤牌,否則提前去說,怕孔家出手干擾。”

    孔奕出聲,直接開始防備自己家族的人了。

    這就是惡性循環。

    用利益控制人心,最大的壞處就是,當你無法給出利益后,他便會噬主。

    現在就是這樣的,孔家想要洗心革面了,打算從頭開始,結果大家會答應嗎?

    上面人知道事情有多嚴峻,下面人可不管,動了他們的利益,管你族長不族長。

    你還能怎樣?

    之前還好,有圣器在,外加上主要權力的人都在孔家,各個大儒鎮守,相當于中央集權。

    現在圣器沒了,儒道境界被削了,再加上孔家得罪了不少人,只怕接下來各大王朝都會對孔家出手。

    墻倒眾人推就是如此。

    “先生為我匈奴國百姓,此乃大義也。”

    匈奴王再次落淚。

    不過他心中也有想法,等祭魂之后,如若孔奕聽話,那就留著,如若孔奕不聽話,就讓他說不出話來。

    簡單明了。

    與此同時。

    大金王朝。

    大金帝王有些遲暮,他坐在龍椅上,面前坐著一位高僧,乃是大音寺四主持之一。

    “朕已通知匈奴國,歸還十二城!

    “其條件為讓佛門東渡!

    “答應你們佛門的事情,朕已經完成了,佛門金蓮,還要多少年?”

    大金帝王清微咳嗽著,他目光平靜,卻顯得銳利。

    “多謝陛下!

    “請陛下放心,待佛門東渡,獲得天地氣運后,八寶池內,便會誕生佛門金蓮。”

    “到時貧僧會親自將佛門金蓮送來,為陛下續命!

    后者開口,平靜說道。

    “好。”

    “若有佛門金蓮,從今往后,大金王朝與西方佛門共享氣運,朕,說到做到。”

    聽到這個答復,大金帝王也露出喜色。

    他看似年輕,可實際上早已經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已經枯竭,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所以他需要佛門金蓮來續命,再續百年韶華。

    這樣一來,他有自信,使得大金王朝走上輝煌之巔峰。

    “陛下,貧僧唯一擔心的便是,大夏王朝不同意東渡!

    “倘若大夏王朝拒絕,又該如何?”

    后者開口,并沒有因為大金皇帝的答應,從而顯得極其喜悅。

    “那就開戰。”

    “匈奴國是一把銳利的刀子,而且匈奴國的祭魂也即將完成,一但完成,染上了大夏子民的鮮血,到時候大夏王朝必然會付出慘痛代價!

    “只不過,這樣做法,要犧牲匈奴國皇室罷了。”

    “戰爭爆發,大音寺,小緣寺,上行密宗可借此機會,前去度化怨魂,一來可得佛門功德,二來可假借東渡,至于扶羅王朝與朕的大金王朝,只需要下一道圣旨!

    “處死匈奴國高層,以平天下百姓之怒,再換一批匈奴貴族上位,簡單無比!

    大金帝王十分自信,同時也將匈奴皇室當做工具一般,在他眼里,匈奴皇室就如同他養的一群狗,需要的時候就利用,不需要的話,隨意宰殺。

    “阿彌陀佛。”

    “上蒼有好生之德!

    “貧僧還是希望大夏王朝能為天下蒼生,不起戰事。”

    老僧開口,一副悲憫天下的感覺。

    而大金王朝的皇帝,眼神平靜,但內心滿是鄙夷。

    如若說孔家做事囂張,有些不擇手段,那是因為孔家膨脹罷了,但孔家畢竟是圣人世家,很多事情上面,孔家還是理智,除了個別一批人外,大多數還是有良知的。

    可佛門不一樣,這群人才是真正的大恐怖,他們懂得隱忍,只求最終結果,不惜耗費百年時間。

    所以各大王朝忌憚佛門,不是佛門有多強,而是佛門的度化能力,勝過儒道十倍百倍。

    想要進入儒道,還必須要先會讀書,認識字,有文化,才能進入儒道。

    而且儒道彼此之間,互相看不起互相。

    佛門不一樣,只要你說信佛,你就是佛門弟子,倘若你說你不信佛,那只是你愚昧罷了,需要我來度化。

    如果度化不了。

    那就讓佛祖來度化你,至于怎么見佛祖,心里有數就好。

    大金王朝本來是不可能讓佛門入駐,可帝王的貪欲起來了,就沒有什么不可能的。

    為了長生。

    為了續命。

    只要不是拱手讓江山,他們都愿意。

    不多時,老僧離開。

    大約半刻鐘后,一道身影也緩緩走進大殿當中。

    這是大金王朝三皇子。

    “兒臣叩見父皇。”

    “愿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皇子走了進來,他滿頭銀發,英武不凡,穿著青銅甲胄,散發出強大的氣息。

    年輕且充滿著朝氣。

    “景兒!

    “立刻通知禮部,改制禮法,讓刑部出面調查大金孔府,看看有無貪贓枉法之事!

    “如若查清,一律嚴辦!

    大金帝王開口,直接要查辦孔府。

    “父皇。”

    “如此著急嗎?”

    “孔府雖然失勢,可畢竟這大金孔府,對我大金王朝也算是忠心耿耿,直接查辦,只怕會顯得有些涼薄!

    “這孔府還是有一定威望,這有些不妥吧?”

    大金三皇子微微皺眉,他提出自己的想法,認為這事有些不妥。

    孔府剛剛遭到重創,若是大金王朝直接查辦,會惹來一些不好的言論,再者無數讀書人也都在觀望著,回頭寒了人心,就不太好啊。

    “朕并非是要真正查辦孔府!

    “而是給他們敲一個警鐘。”

    “也在順勢占據孔府,如今大夏孔府遭到圣人打壓,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已經喪失無上的地位!

    “眼下,查辦孔府,使得孔府害怕,從而乖乖臣服于王朝之下!

    “這些年來,孔府在各大王朝享受無窮好處,不知斂財多少,眼下趁此機會,直接掠來一半,以備軍費戰事!

    “再者,也讓孔府清楚,他們已經失勢,生死存亡,不過是朕的一念之間,故而他們將會徹底老實,淪為朕大金王朝的工具,以后若出了什么新的國策,可直接讓孔府去說服其他讀書人,再由讀書人去說服百姓!

    “對王朝來說,是一件好事,不可不做。”

    大金皇帝開口。

    道出自己的想法。

    別看孔家在大夏王朝囂張跋扈,其實在任何地方,孔家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主要就是他們在天下讀書人眼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大金孔府也好,扶羅孔府,大夏孔府也罷。

    沒有一個王朝勢力敢得罪孔府。

    孔府的天下分家,看似四散,可實際上卻是把控每一處的利益,為天下各大勢力效力,同時各大勢力也不敢對孔家如何。

    得罪一家,就等同于是得罪天下讀書人,得罪整個孔家。

    可現在不一樣了。

    孔家的威望降到最低,孔家也沒有了圣器,七成的大儒被斬去才氣,雖然還有一部分的底蘊,可各大王朝又不是想著斬殺他們。

    而是拿捏。

    “兒臣明白了!

    三皇子明悟,在這時候對孔家下手,孔家雖然憤恨,可終究還是會妥協,查辦是恐嚇,真正的目的,是掌控大金孔家。

    打散他們之間的聯系,這樣一來,孔家就別想聯合在一起。

    畢竟孔家對皇權的威脅很大很大,不僅僅是大金王朝,各大勢力都會這般做。

    斬斷孔家的鎖鏈,使其分家,這樣可以完美掌控。

    利用他們僅剩下來的威望,給朝廷辦事。

    “恩!

    “景兒,父皇很好看你!

    “再有幾年,父皇就真的不行了。”

    “你要快一點,快一點做出功績出來,這樣的話,父皇才能安心將這個位置傳給你。”

    “如果父皇真的堅持不到那個時候,你也千萬不要怪你父皇啊。”

    大金皇帝開口,望著這第三個兒子,如此說道。

    “父皇定然長命,請父皇萬不得如此去想!

    后者開口,同時心中也無比喜悅。

    看著喜悅的三皇子,大金皇帝也露出眼中的喜悅。

    隨著三皇子走后。

    大金皇帝也起身,走出大殿,來到御花園中。

    不多時,一道身影出現。

    是大金二皇子。

    “兒臣,叩見父皇!

    大金二皇子穿著白玉麒麟儒袍,看起來像個讀書人一般,叩拜著大金皇帝。

    “羽兒。”

    “海外仙島即將開啟!

    “這是登島仙令!

    “登上了仙島,細細調查龍鼎之事。”

    “如若找到傳說當中的龍鼎,朕這個皇位,就是你的!

    “無論你大哥還是你三弟服與不服,朕都會力排一切,扶你坐上這個位置。”

    大金皇帝開口,取出一枚仙令,遞交給后者。

    聽到這話,二皇子頓時大喜過望。

    有些受寵若驚的接過這枚仙令。

    “多謝父皇。”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為父皇您尋來龍鼎!

    二皇子無比激動道。

    然而大金皇帝卻搖了搖頭。

    “并非是為朕尋來,是為你自己尋來。”

    “九州龍鼎,乃是王朝帝器,大金王朝有青州龍鼎,故而可以生產大金龍米,使得我大金王朝強者如云。”

    “大夏王朝則擁有陽州龍鼎,故而可鍛造出神兵利器。”

    “中洲王朝則有兩口龍鼎,剩下五口龍鼎,不知在何處,朕調查三十年,才找到蛛絲馬跡,只要你能找到這口龍鼎,這皇位只有你才能坐!

    “而大金王朝也勢必走上極致輝煌,有朝一日,可趕超中洲王朝!

    “羽兒,父皇對你給予厚望!

    “這個皇位,父皇坐不了多久,說不定過些日子就要駕崩,時間不等人,如若父皇撒手歸去,這皇位就是你大哥的了!

    “你自己好好掂量,父皇只能幫你到這里了!

    大金皇帝無比認真道,眼神當中滿是期盼。

    使得二皇子更是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去海外仙島,為大金王朝尋來龍鼎。

    “請父皇放心,如若尋不來龍鼎,孩兒也無顏面對父皇。”

    二皇子激動不已道。

    “好。”

    大金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過了一會,二皇子離開。

    大約半個時辰后。

    一名太監走來。

    “陛下,大皇子回了京都!

    老太監走來,恭恭敬敬朝著大金皇帝一拜。

    “恩!

    “告訴太子,二皇子正在海外仙島,尋覓龍鼎,三皇子打算控制孔家。”

    “說朕替他擔憂,讓他加快點速度,早點踏入武王境,若他成為武王,這大金皇位,一定是他的,朕會力排眾議,盡快退位!

    “這天下沒有六十年的皇帝,朕累了,讓他快點!

    大金皇帝如此說道。

    “奴才遵命。”

    后者點頭,緊接著離開,傳達圣諭。

    等他走后,大金帝王這才緩緩吐了口氣,緊接著露出一抹無情之色。

    的確。

    這天下豈有六十年的皇帝?

    那自己,就做一位,百年皇帝。

    他雖有些年邁,可眼神當中依舊是野心。

    如此。

    轉眼之間,便過去了七天時間。

    這七天時間,并沒有讓世人忘記孔圣降臨之事,相反隨著發酵,百姓們議論的更大。

    孔圣降臨,處罰天下讀書人,斬儒道一刀。

    更是削東荒境百姓氣運。

    顧錦年更是被孔圣欽點為后世之圣,這些事情,說上一個月都不足為過。

    但隨著七天的時間發酵。

    各大王朝也開始動手了。

    先是大金王朝,率先查封大金孔府,將孔府所有人包括家眷,扣押天牢之中。

    大金刑部列出十大罪狀,需一一徹查,這件事情發生后。

    扶羅王朝也在第一時間嚴查孔府,看是否有通敵他國,人也扣押在天牢當中。

    本以為大夏王朝也會如此。

    卻沒想到的是,大夏朝廷沒有這般做。

    或者是說,還沒有開始調查。

    只不過,天下讀書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情,孔家大勢已去。

    原本的孔家,以無國思想,分家而治,無論王朝興衰變更,孔家的地位,永遠不會受到影響。

    可現在,因為孔圣的原因,孔家幾乎迎來滅頂之災。

    有不少人在這一刻,脫離了孔家,就怕惹來麻煩。

    大夏孔府,可謂是愁云慘淡。

    雖然心中憤怒,但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默默接受,祖家無法幫他們,唯一能幫的,就是答應一些入駐孔家之人,解除關系。

    曾幾何時,讀書人以入孔家為榮,而現在一個個避之蛇蝎。

    雖也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待在孔家,生死與共,可除了能感動自己之外,沒有任何用。

    這就是反噬。

    用利益去控制別人,只能維持一時。

    用正氣去折服別人,可以維持一世。

    孔家這一次,是徹徹底底反省過來了。

    而且連續幾日,大夏孔家,都去世了幾位曾經有名望的大儒,他們被削了才氣,如今遭遇這般的打擊,一個個撒手人寰。

    哀愁籠罩孔家。

    隨著一封封書信的到來,更是雪上加霜,因為這些書信,都是求救信。

    面對此景,孔家是徹徹底底麻木絕望。

    到了深夜。

    孔正挑燈書寫文章,書寫文字,寫下一封封書信,讓人送往各國,希望各大王朝能夠高抬貴手。

    整個大夏孔府,也都在想盡辦法,聯系所有的好友,互相營救。

    可以說。

    一個龐大的家族,經歷家宴一遭后,瞬間倒塌,雖還有余威,可這一點點余威,只能說徒增笑話。

    甚至已經有不少言論,在猜測大夏王朝什么時候會對大夏孔府出手。

    如若大夏王朝再出手的話。

    孔家當真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等書信寫完,孔正更是感到可恨。

    “孔家后人聽令!

    “凡我孔家后人,每月必看孔無涯雷罰受罪!引以為戒!”

    他真的氣到了。

    若不是孔無涯,怎會有這么多事。

    可恨啊。

    而此時。

    大夏王朝。

    養心殿內。

    六部尚書,以及宰相李善,皆然聚集在此,正在商議國家大事。

    “啟奏陛下,所有糧草均已送往西北邊境,大夏已有完全征戰底蘊,此乃鎮國公回奏。”

    兵部尚書趙益陽遞出一份奏折,交給魏閑,由魏閑呈現給永盛大帝。

    接過奏折,永盛大帝仔細翻閱,隨后點了點頭。

    “很好!

    “糧草充足,一年之內,不會有太大問題!

    “告訴鎮國公,鎮守邊境,寸步不讓,授予鎮國公一切軍權,倘若發生任何意外,鎮國公擁有先斬后奏之權!

    永盛大帝開口,甚至給予鎮國公絕對的信任,將軍在外,其實對于皇帝來說,充滿著太多可能性。

    一般來說,時時刻刻都會監督,然而永盛大帝卻給予如此高的信任。

    足以證明,永盛大帝對鎮國公有何等的信任。

    當然,他們也清楚,主要還是因為顧錦年的緣故。

    有顧錦年在,鎮國公就絕對不會亂來。

    “啟奏陛下!

    “大金禮部,扶羅禮部帶來消息,愿意為大夏邊境之事,進行調和談判,隱約之間,有意圖促使匈奴國歸還十二城。”

    禮部尚書楊開出聲。

    道出此事。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一驚。

    歸讓十二城?這可是大事啊,如若能兵不刃血,奪回十二城,這無論是對大夏王朝而言,還是對眼前這位皇帝而言,都是驚天喜事。

    只是,永盛大帝卻顯得平靜,沒有一點喜悅。

    “可以洽談此事。”

    “看看他們的目的是什么!

    “歸還十二城,肯定有更大的圖謀。”

    “還是小心為妙!

    永盛大帝不吃這套,十二城白白歸還?這怎么可能,對方敢讓,就一定有其他圖謀。

    “遵旨!

    楊開點了點頭,他心里也有數。

    只是永盛大帝再度開口。

    “三國洽談之事,先不著急,眼下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孔府。”

    “孔家讀書人,崩壞禮樂,遭圣人斥責,這些年來朕也聽聞孔家人行事霸道!

    “如何處罰,才是禮部當務之急!

    永盛大帝出聲。

    語氣很平靜,但六部尚書和宰相眉頭都不由一挑。

    終于要對孔府動手了嗎?

    他們似乎預料到了,只是聽到此言,還是心中不由一驚。

    “陛下!

    “臣認為,此事不妥,畢竟大夏孔府,終究是祖地,雖大金王朝,扶羅王朝都對孔家嚴查,但那些只是分府。”

    “孔家已經遭受圣人責罰,如若再嚴罰一番,一來極有可能惹圣人不喜,二來也會讓孔家記恨,而且天下人都看著,倘若大夏王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算是安撫天下讀書人之心,對孔府來說,也是圣恩浩蕩,想來孔府必會銘記此恩啊!

    楊開出聲。

    他畢竟是禮部尚書,與孔家有一定的淵源,自然不希望孔家再一次遭受打擊。

    若是再打擊一番,那孔家就真的沒了。

    “哦?楊愛卿的意思是,大夏王朝,還要提防孔家記仇?”

    永盛大帝淡淡出聲。

    剎那間,楊開立刻拱手道。

    “請陛下息怒。”

    “臣絕無此意!

    “臣.......”

    說到這里,楊開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陛下。”

    “楊大人絕無此意。”

    “臣認為,各大王朝都在針對孔府,雖墻倒眾人推,可大夏王朝完全可反行其道,如此一來,天下讀書人便會覺得,我大夏王朝終究是禮儀之邦!

    “而對孔家來說,這是圣恩浩蕩,會銘記于心,至少百年內,孔家一定會牢牢記住此事!

    “再者,孔家如今乃是孔正代持傳圣公之職,孔正乃是圣人欽點正儒,如若打壓,終究是不好!

    李善開口。

    為楊開解釋。

    隨著李善的聲音響起。

    其余幾位尚書,也連連附和。

    只是,永盛大帝并不在意。

    但他沒有說什么,只是過了一會,永盛大帝開口。

    “查不查孔家,再說!

    “不過,由禮部下旨,大夏王朝,所有書院,不可由孔家人擔任院長,如若與孔家關系極好,責令主動卸職,有一定關系,換去其他書院,降職為夫子即可。”

    “再有,大夏儒生啟蒙書,更改為國學,往后大夏科舉,孔圣之道,三次一輪。”

    永盛大帝開口。

    嚴查孔府暫時放一放,但這些事情要做。

    大夏儒生啟蒙書,乃是孔圣之學,正是因為如此,對于這些懵懂無知的學童來說,從接觸書本的第一刻開始,孔家的種子就已經扎根于心了。

    還有大夏科舉,出題必須要與孔圣有關,也正是因為如此,孔圣之道,捆綁了讀書人。

    這也是孔府的底蘊之一。

    以前,沒有任何王朝敢取消這個,但現在可以取消。

    一但取消,對孔家來說,打擊更加恐怖,但對于一個王朝來說,就是真正的集權。

    “陛下,禮法改制,萬萬不可啊。”

    楊開出聲,他第一時間不同意。

    只是,當他看到永盛大帝冰冷的目光時,楊開沉默了。

    其余幾位尚書包括李善,都沒有繼續開口。

    原因無他。

    這跟他們沒有太大關系,亦或者說,他們知道永盛大帝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說與不說,都不會影響最終結果。

    “先處理書院!

    “明年再更改啟蒙書!

    “等這一次科舉之后,下屆換題。”

    “朕不想說第二遍。”

    永盛大帝開口,這不是妥協,而是緩緩展之,畢竟自己教過顧錦年。

    治大國如烹小鮮。

    一個王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應當慢慢來,溫水煮青蛙,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才是上佳。

    “臣遵旨!

    楊開沒有啰嗦,老老實實答應下來了。

    等解決完這件事情后。

    永盛大帝繼續開口。

    “何愛卿,籌備五百萬兩白銀,為顧錦年修建侯府,朕已選好地址,和碩園一帶剛好能拿來建造,也離皇宮近。”

    永盛大帝出聲。

    他要為顧錦年修建侯府,張口就是五百萬兩白銀,要給顧錦年搞個大大的侯府。

    只是此話一說,眾人心頭一驚。

    和碩園,占地一千四百畝啊,這比王府還要大,太夸張了。

    不符合禮制。

    更主要的是,五百萬兩白銀,也是真夠奢侈的。

    看著眾人皺眉,永盛大帝不由惱怒了。

    “錦年為朕大夏做出如此貢獻,修建一座像樣的侯府,很難嗎?”

    他出聲,略帶怒意。

    之前不管如何他都不會帶怒意,可涉及到顧錦年的事情,他直接生氣了。

    “回陛下,不難。

    “不過,國庫無銀,請恕臣無能。”

    何言很直接。

    他不是不同意,問題是沒銀子。

    “國庫無銀?”

    “怎么會沒銀?”

    這下子輪到永盛大帝皺眉了。

    “鎮國公領兵五十萬,光是犒賞三軍,以及相應軍費,便支出兩萬萬兩白銀出去。”

    “江寧郡洪災重建,支出三千萬兩白銀。”

    “江陵郡補貼百姓,支出七百萬兩白銀!

    “京察即將開始,所有費用,前前后后一百萬兩白銀!

    “再過一月,便是春元節,舉國同慶,禮部需準備皇室用品,以及宮中賞銀,外加上皇室補貼,前前后后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再者,十日前,廣平郡連續兩月大旱,撥款四百萬兩白銀,錦州連月大雨,撥款一百五十萬兩!

    “廣南地帶,剿匪軍費便高達三百萬兩!

    提到銀子,何言就開始長篇大論了,總而言之,這里要花銀子,那里要花銀子。

    聽的永盛大帝頭疼欲裂。

    “你直言,國庫還剩下多少銀子。”

    永盛大帝有些惱怒了。

    “回陛下,結余不足二百萬兩白銀!

    “不過臣倒是有法子,可以解決此事!

    何言開口,道出實際銀兩。

    “還剩下二百萬兩白銀?”

    “這怎么可能?”

    “之前不是有接近四萬萬兩白銀嗎?”

    這回永盛大帝震驚了。

    “陛下,僅是軍費,就占據一半之多,國內大大小小之事,各地上奏,就是索要財物,這銀子就是不夠花啊。”

    “若陛下不信,臣立刻讓人前往戶部,取來賬簿!

    何言開口。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他也沒辦法。

    “不看不看。”

    “看到賬單,朕就頭疼!

    “你直接說,有什么辦法。”

    永盛大帝開口。

    “停工永盛大典!

    “可節省大量銀款。”

    “二十日后,各地稅收也會上繳而來,到時候就有銀子填補進去。”

    何言開口,給予回答。

    “不行。”

    “永盛大典不可停工!

    永盛搖了搖頭,直接拒絕。

    “那臣沒辦法了!

    何言也不啰嗦,直接低頭裝死。

    一時之間,養心殿安靜下來了。

    “算了。”

    “先選址,讓工部畫好工圖!

    “等二十日后,再動工。”

    永盛大帝只能這般。

    “陛下英明!

    “不過,陛下,再有兩月,便是太祖百年之日,需要祭祀!

    “而今年各地稅收不容樂觀!

    “外加上,官員俸祿之事,以及各部所需銀兩,只怕今年國庫,也十分緊張!

    “西北邊境,隨時征戰,必須留下一筆銀兩,以備軍費。”

    “陛下需考慮,增稅之事了!

    何言淡淡開口。

    卻說出了一句讓任何帝王都不愿意聽到的話。

    增加稅收。

    自古打仗都會增加稅收。

    但對于一個立志開創盛世的皇帝而言,增加稅收,就是讓百姓變得更苦。

    登基之后,永盛大帝增加過一次稅收,原本太祖年間,糧稅只有兩成。

    他登基后,增加三成,如若還要增加,至少要增加兩成。

    那對百姓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

    甚至說,現在的百姓,也已經有些苦了。

    三成稅收看似少,這只是王朝征稅,各地官員必然會有搜刮民脂民膏之事。

    到底多少,沒人知道。

    只要朝廷頒布增加稅收,說五成,落實下去,可能就是六成甚至是七成。

    這事情,一定會發生的。

    所以永盛大帝皺眉了。

    一句話。

    大夏王朝沒銀子啊。

    “此事,容朕再想想。”

    永盛大帝沒有提這件事情,先這樣說吧,反正還沒開始打仗。

    最起碼等第一次三方談判之后再說。

    也就在此時。

    劉言的聲音,在外響起。

    “陛下,文景先生求見。”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永盛大帝揮了揮手,讓眾臣下去。

    七人一拜,而后紛紛離開大殿。

    只是走出大殿后,依稀能聽到一些聲音。

    “今年我刑部的撥款,絕對不能少于八百萬兩。”

    “太祖祭祀大典,外加上春元節,至少一千四百萬兩。”

    “都少說幾句,我吏部要三千萬兩。”

    “你們都要這么多,我工部五百萬兩不過分吧?”

    “滾,工部也配要銀子?”

    “去去去,一邊涼快,先解決我們的再說!

    雜亂的聲音響起,當真是一點都不顧忌自己能聽到啊。

    永盛大帝有些難受。

    很快。

    蘇文景走進大殿。

    一臉喜悅。

    “陛下,臣已經為錦年想好了賜字。”

    “您覺得,明字如何?”

    “希望他明心正意!

    “好聽嗎?”

    蘇文景滿臉喜悅,走進大殿。

    聽到這話后。

    原本就已經不太開心的永盛大帝,在這一刻更加不開心了。

    賜字?

    就你也配給朕外甥賜字?

    這種便宜輪得到你來占?

    你把朕放在哪里?

    永盛大帝眼神中充滿著不悅。

    而蘇文景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緊接著微微皺眉。

    “陛下,要不臣再換一個?”

    蘇文景緩緩說道。

    也就在此時。

    又是一道聲音響起。

    “陛下,懸燈司指揮使顧寧涯求見!

    很快,在永盛大帝的同意下。

    顧寧涯火急火燎跑來,一臉興奮。

    “陛下。”

    “我給錦年想了個字,大鵬!

    “希望錦年能夠像大鵬一樣,未來展翅高飛,以后就叫做顧大鵬,陛下覺得咋樣?”

    顧寧涯滿臉興奮道。

    看到蘇文景后,更是激動無比。

    “文景先生,你覺得有含義不?”

    他沾沾自喜道。

    “滾!”

    兩道聲音異口同聲。

    你也配?

    心中不由浮現同樣的一句話。

    -----

    -----

    感謝盟主呆呆有點呆、皓月螢輝、書友20190904181055148、???此間過客????、、小吃貨123789、星火燎燎、星宇可還行,感謝各位老板,可惜我不是妹子,不然我就給各位老板跳個舞助助興,當然性別不掐的那么死,也不是不行。

    再感謝其他讀者大佬們的打賞。。。。∶恳晃淮蛸p的大佬,十分感謝。。!

    特別感謝白銀盟老板看看嘍xxx,這位是qq閱讀的榜一,現在來起點又是榜一,感動啊。。。。。。。。!老板,我愛你。。。。。。!木馬~~~~~

    求月票。!

    7017k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买车| 道孚县| 青州市| 兴山县| 江北区| 宿迁市| 彩票| 青海省| 贡觉县| 徐闻县| 赤峰市| 吴忠市| 佛冈县| 宁城县| 永胜县| 黎川县| 兰坪| 什邡市| 尤溪县| 金秀| 林周县| 龙井市| 阳城县| 阿勒泰市| 徐闻县| 靖边县| 嘉善县| 象州县| 常山县| 阳谷县| 青神县| 绿春县| 砚山县| 保定市| 南安市| 松原市| 无为县| 宁津县| 马尔康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