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夏文圣 第一百四十八章:潼關首戰,各方震撼,匈奴不投,再顯火石!

作者/七月未時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址:</b>    一直到酉時。

    三位皇子從養心殿走了出去。

    魏王渾身是傷。

    秦王身上也有點傷,倒是太子還好一點,挨了兩下,但不多。

    “我說老三,你是不是腦子有病?老爺子喜歡吹點牛,這不是正常的事情嗎?你非要拆穿?”

    秦王的聲音有些沒好氣,本來這件事情跟他啥事都沒有,結果白白挨了一頓抽。

    聽著這話,魏王也滿是委屈啊。

    “二哥,這事真不怪我!

    “我說錯了嗎?老爺子是英杰,我服,可沒必要什么都蹭啊!

    “人家錦年寫首詩,喚來天外火石,這也能硬蹭?”

    魏王還是有些不服氣,性子有些軸。

    “你管這事跟老爺子有沒有關系,反正老爺子樂意,不過老大,這點我真要說你,出了事你第一時間就跑,還有沒有一點兄長擔當?”

    秦王有些郁悶,說到后面,更是對太子充滿著成見。

    “老二,你這話不對啊!

    “大哥還不夠有擔當?不是大哥抓住老三,你我的下場估計好不到哪里去。”

    太子哼唧唧道。

    如此,三兄弟你說我,我說你的離開。

    而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是徹底舒服了。

    二十五萬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滅殺,這對他來說簡直是爽歪歪的一件事情啊。

    是除了他登基之外最爽的一件事情。

    不過永盛大帝也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首戰的目的是什么?

    是為了接下來談判的底氣。

    如果首戰贏了,接下來談判就簡單多了。

    如果首戰輸了,大夏王朝就要付出一定代價,雖然自己有一張底牌,只是這張底牌他不能亂用,也不想直接用。

    現在好了,二十五萬大軍被滅,匈奴國即便是氣不過,想要繼續派兵,也有心無力。

    當真敢繼續派兵,那他也派兵,反正你已經元氣大傷了,大夏可不介意順勢鏟平匈奴國。

    只不過,永盛大帝心里明白的很,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死活不可能讓大夏王朝平推匈奴國。

    一切還是為了東荒的穩定。

    而對于他這位皇帝來說,滅不滅匈奴國也沒有太大必要,除非顧錦年能再滅匈奴國二十五萬大軍。

    要是這樣的話,那就可以直搗黃龍了。

    “傳朕令,告知顧錦年,西北戰況全由他一人負責!

    “是戰是和,皆有顧錦年一人抉擇。”

    “再將消息傳出,普天同慶,等到顧錦年回歸,朕要親自迎接,為他準備封侯大典,普天同慶。”

    永盛大帝長長吐出一口氣,讓自己稍稍鎮定下來了。

    這一天太開心了。

    “奴婢遵旨!

    有聲音響起,給予回應。

    不過很快,一道聲音也在大殿之外響起。

    “臣監天司徐太一求見。”

    隨著聲音響起,永盛大帝立刻讓其入殿。

    很快,徐太一走進大殿當中,望著永盛大帝道。

    “陛下。”

    “臣已查閱所有古籍,基本查清,世子殿下為何能喚來火石。”

    徐太一出聲,他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所以瘋狂翻查資料,告知永盛大帝其原因。

    “為何?”

    永盛大帝也充滿著好奇。

    顧錦年才華橫溢,詩成千古,這一點他知道,但用詩詞召喚天外火石這種事情,可當真是前所未聞。

    如果能知道是什么原因,這對于大夏王朝來說,簡直是一件無與倫比的好事。

    尤其是,利用起來的話,那大夏王朝以后還怕什么?

    只要敵方不率先派出鐵騎,我方保證不派出顧錦年出戰。

    “回陛下。”

    “此事與天命有關!

    徐太一緩緩出聲。

    “天命?”

    永盛大帝有些驚訝,充滿著好奇。

    “回陛下,自古以來,神洲大陸,每隔五百年天命便會選擇一方體系,從而給予天命印記,孕育八境無上者!

    “不過,五百年一次的天命印記,只是一次契機,并非是說一定會誕生八境強者!

    “倘若沒有誕生天命者,等到下一個五百年,舊的天命印記會與新的天命印記疊加,如此一來,等到漫長時間過后,天命將會徹底爆發!

    “迎來黃金盛世!

    徐太一緩緩解釋道。

    “黃金盛世!

    “然后呢?”

    永盛大帝聽的津津有味。

    “現在便是黃金盛世,五十道天命印記凝聚一體,從而天命蛻變,世間強者皆可爭取,儒道也好,仙道也罷,人人皆有機會掌握天命,踏入傳說中的第八境!

    “而在黃金盛世,掌握天命者,其意志可以掌控天地意志,陛下臣說直接一點,現在每一道天命印記,代表著一種天道神通。”

    “世子殿下有兩道天命印記,想來鎮國公也將自己的天命印記交給了世子殿下,也就是說,世子殿下擁有三道天命印記!

    “這其中一道所誕生的天道神通,與天外火石有巨大的關聯,至于具體是什么,臣就不清楚了。”

    徐太一將話說的很通透。

    聽到這里,永盛大帝也就徹底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說!

    “一道天命印記,等同于一種天道神通,錦年之所以能喚來天外火石,就是因為某一道天命印記?”

    永盛大帝詢問道。

    “對。”

    徐太一篤定的點了點頭。

    這話一說,永盛大帝忍不住深吸一口氣了。

    這還真是......讓人不得不震驚啊。

    沒想到這天命氣運居然還有這樣的說法。

    一道天命印記,等同于一門天道神通。

    “若天命全給予個人。”

    “對王朝來說,有什么好處?”

    永盛大帝開口,望著對方眼神當中有些異樣。

    “回陛下。”

    “前四十九道天命,針對個人,掌天命者,可掌天地之力!

    “但最后一道天命,與王朝有天大的關系,但具體是什么,臣就不清楚了!

    “不過,若我大夏王朝,有人獲天命印記,未來的天命之爭,將會帶來巨大的好處!

    徐太一似乎知道陛下在擔心什么,所以他立刻開口,使得永盛大帝長長吐了口氣,也算是徹底安心下來了。

    “那你的意思是說,往后大夏將要竭盡全力幫助錦年爭取天命?”

    永盛大帝這般出聲。

    “是的。”

    “陛下,世子殿下既掌天命,這是可喜可賀之事,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世子殿下本就是大夏皇室血脈。”

    “再者,他更是儒道后世圣,掌天命印記之后,未來騰飛之時,大夏王朝也會因此享國運加持。”

    “尤其是,臣也觀天象,查閱古籍,此次天命之爭,最重要的東西,應當是最后一道天命,懸掛于蒼穹之上的天命之星!

    “這顆星辰,有莫大的玄機,可讓王朝不朽,也可讓人蛻變無敵!

    徐太一認真說道,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測。

    聽到這話,永盛大帝不由心動,也有些驚訝,自己當真是運氣好啊,能親眼見證黃金盛世降臨。

    若運氣好的話,只安排自己未來,可帶領大夏王朝,走上真正的鼎盛。

    而與此同時。

    西境。

    寧王府。

    書房內。

    寧王平靜的面容,在這一刻徹底繃不住了。

    “你是說,顧錦年召喚出四顆火石,將匈奴二十五萬大軍全部轟殺?”

    書房當中,寧王臉上全是不可置信。

    他死活都沒有想到,這場本應當是東荒矚目的戰爭,居然會以這種方式落幕下來。

    這太不可思議了。

    “王爺!

    “此等情景,前所未聞,情況有變,還請王爺定奪!

    侯君開口,他臉色也無比難看。

    身為寧王府頂級謀士,侯君可不是等閑之輩,對于這次大夏與匈奴首戰,侯君已經做過無數次排演。

    甚至他做好了三種不同的應對方式。

    可卻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他預測兩國最終議和,也預測大夏慘敗,或者是小勝,卻沒有想到,大夏王朝會完勝。

    這個結果,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此時此刻,他只能望著寧王,等待寧王吩咐。

    “計劃的確有變啊!

    “此番大夏不費吹灰之力,解決匈奴二十五萬大軍!

    “直接影響議和之事。”

    “想來大夏王朝必會讓匈奴國無條件歸還十二城,并且索要各種賠款財物。”

    “若是如此的話,大夏國運又要增強。”

    “你覺得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匈奴再出兵征戰?”

    寧王開口,他立刻明白這二十五萬大軍會帶來什么影響與后果。

    二十五萬大軍全滅。

    匈奴國斗志全無。

    在這種情況下,大夏王朝就可以漫天要價,要什么不重要,而是十二城歸還,大夏國運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

    而且匈奴國必然是賠款補償,更是大大增加國威。

    這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他不希望這件事情,就這樣結束。

    此言一出。

    侯君不由皺眉,他低頭沉思。

    大約半個時辰后。

    侯君開口。

    “王爺。”

    “眼下,匈奴國必然不服氣,只是二十五萬大軍損失慘重,匈奴國只怕有心無力!

    “還城賠款是必然的事情,可倘若讓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出面強制性干預,只怕可以產生一定效果!

    “從而再次集結部隊人馬!

    侯君出聲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強制干預?”

    “他們愿意嗎?”

    “而且拿什么理由?”

    寧王皺著眉頭,如此問道。

    “回王爺,兩大王朝或許不愿意,但他們也不希望大夏王朝變強!

    “至于拿什么理由,其實也簡單,自儒道被削后,各大王朝涌出一批不同之人!

    “其中縱橫家最為非凡,若是讓他們出面,抨擊顧錦年有違天理,屠殺二十五萬大軍,以東荒和平為由,使得兩朝有理由干涉!

    “再次集結大軍,其實效果很好。”

    “當然,這還是要看兩大王朝的意愿,畢竟顧錦年召喚天外火石,的確是駭人聽聞。”

    “倘若只是一次性,那還好說,怕就怕還有第二次,第三次。”

    侯君出聲,對策是有,只不過不一定能施行成功。

    說到底還是因為顧錦年這招太駭人聽聞了。

    召喚天外火石。

    這誰頂得住?

    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擋不住天外火石轟炸。

    “這應當不可能再出現了!

    “之所以會出現天外火石,想來應該是顧錦年掌握天命,而匈奴國國運衰弱,外加上一首千古名詩!

    “綜合以上種種,才會出現天外火石!

    “一次已經是巧合中的巧合,兩次三次,幾乎不可能!

    “你去一趟匈奴國,好好商議一番!

    寧王出聲,他很認真。

    “是!

    “王爺!

    侯君點了點頭,他也認可寧王這番話。

    天外火石,這極大可能就是巧合。

    如果顧錦年真的能召喚出天外火石,那還打什么仗啊,直接橫推就行了。

    別說匈奴國了。

    整個東荒,所有王朝都主動投降就行。

    至于中洲王朝,也不用考慮稱霸天下了,老老實實來大夏進貢。

    很快,侯君離開。

    而寧王的神色也逐漸變得難看。

    “老四啊老四,你的運氣當真好!

    寧王攥緊拳頭,眼神當中滿是憤怒。

    “來人,速將大世子給本王喊回府來!

    寧王繼續開口,讓自己兒子速速回府。

    計劃都有變了。

    大夏潼關城。

    軍營內。

    可謂是熱火朝天。

    這場仗勝利后,整個軍營顯得無比熱鬧,甚至鎮國公親自解除禁酒令,讓一半將士飲酒作樂,其余將士還是要輪番看守城內。

    不過這個節骨眼,匈奴將士不可能殺來,二十五萬大軍毀于一旦,即便是想要偷襲,一時半會絕對不可能集結幾十萬大軍。

    此時。

    軍中大營內。

    一名將士,正在匯報戰況。

    “此次戰役,繳獲匈奴戰馬六萬匹,完整戰甲十二萬副,殘缺戰甲九萬副,各類兵器二十一萬件。”

    “請國公指使。”

    將士看著手中的戰利品情報,滿臉興奮道。

    這一副戰甲,至少價值一百兩銀子,這還是用料成本,人工成本都不算進去。

    等于是說,光是戰甲就盈利了一千二百萬兩白銀,至于殘缺戰甲,可以將鐵器收集,重新熔煉,九萬副殘缺戰甲,至少百萬白銀是沒問題的。

    兵器價格也昂貴,三四十兩一把的制作成本。

    但最昂貴的還是匈奴戰馬。

    這玩意,是可遇不可求。

    繳獲六萬匹匈奴戰馬,拿回去研究,肯定能研究出點東西。

    雖說匈奴戰馬有種種特性,認主性極強,但六萬匹戰馬,分到各個地方去研究,總能出點成果。

    這玩意,可是各大王朝眼饞的東西啊。

    “好。”

    “將戰馬集結,留下一萬匹戰馬,其余送入大夏京都,由陛下處理!

    “一切軍需品,全部整理妥當,交由軍需官,重新煉制或存倉處理!

    鎮國公開口,處理這些戰利品。

    “末將遵令!

    后者拱手開口。

    說完此話,便離開軍中大營。

    而大營內,便只剩下顧老爺子和顧錦年二人了。

    此時此刻,顧老爺子滿臉笑容,同時也將目光看向自己的孫兒,顧錦年。

    “錦年。”

    “這回你的功勞,蓋過大夏所有名將。”

    “可謂是一戰成名!

    “這天外火石,你是如何召喚出來的?”

    顧老爺子開口,他內心也充滿著好奇,望著顧錦年如此問道。

    畢竟這一戰的意義太大了。

    影響極大。

    往大了說,可平定西北戰事,匈奴國是一定不可能再敢冒犯,除非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敢公然支持。

    往小了說,以一己之力,殲敵二十五萬,為絕世名將,不,絕世名將都配不上顧錦年這場戰役。

    故而,他很好奇顧錦年是怎么將天外火石召喚出來的。

    如果可以不斷召喚,那就完美了,大夏王朝統一東荒,指日可待。

    “爺爺!

    “應當是天時地利人和吧!

    “孫兒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情況,但想要重新再折騰出,估計很難!

    顧錦年有些苦笑。

    實際上,鳴金收兵之后,他自己也在研究,但研究來研究去,發現這種東西不可控制。

    似乎與天命有一定關系。

    但自己掌握不出方法。

    “這樣啊!

    “要不試一試看看?你再寫一首詩,看看能不能召喚出天外火石?”

    “就對準匈奴國境內?”

    老爺子出聲,提議再試一試。

    “呃,那等孫兒晚上試試吧!

    “不過,應該沒太大希望,這東西可能與天命有關,孫兒也不清楚具體情況!

    顧錦年開口,他還真沒想過,再寫一首詩看看,但感覺即便是寫一首,影響也很大。

    “那倒也是。”

    “恩,晚上可以試試看,不行就算了。”

    老爺子其實也清楚,沒那么簡單。

    隨后他又忍不住感慨道。

    “只可惜啊,爺爺這有生之年,可以馬踏王庭,飲馬瀚海,沒想到還是差了點!

    “果然,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爺爺老了,有生之年奪回十二城已經夠了。”

    “馬踏王庭這種事情,還是要留給你們這些年輕人!

    顧老爺子有些失望,準確點來說,是感到遺憾。

    “爺爺,早晚的事情,您老當益壯,再活個兩百歲都不難。”

    顧錦年開口,笑著說道。

    “兩百歲不可能了。”

    “爺爺是武者,年輕時征戰,爭搶斗狠,傷了根本,想活到兩百歲很難!

    “能再活十年,爺爺就心滿意足了。”

    老爺子出聲,緩緩說道。

    武者,淬煉肉身,的確可以延年益壽,百病不侵,老爺子極有可能踏入第六境,壽元兩百也很正常。

    只不過,這個壽元兩百,必須要懂得養生之道,而且沒有傷及根本。

    類似于征戰將軍這種,往往壽命都不高,其原因就是一次次負荷戰斗,以及受到過許多致命傷。

    畢竟能坐上國公之位的人,誰不是從尸骨中走出來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舊傷,其實能百年善終已經是好事了。

    用仙家的話來說,這就是因果,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

    “爺爺,孫兒一定會為您弄來長生藥,爺爺也一定能看到大夏騰飛之時!

    顧錦年開口,十分認真道。

    “哈哈哈哈!

    “不愧是爺爺的乖孫兒,好,爺爺等著你找來長生藥!

    鎮國公欣慰大笑。

    畢竟是自己的孫子啊,沒白疼。

    不過,顧老爺子接下來望著顧錦年,緩緩出聲。

    “錦年。”

    “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

    他詢問道。

    “該議和!

    顧錦年淡淡出聲。

    首戰的目的,就是為了議和。

    不過現在的議和,就不是求和了,而是讓匈奴國賠償,然后答應議和。

    大夏該做的已經做了,打也打了,如果繼續征戰的話,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且不說攻城戰有多麻煩,即便陛下加派五十萬大軍,想要一舉殲滅匈奴國,可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不會坐視不管。

    得到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收手。

    “恩。”

    “可倘若匈奴國不愿意議和呢?”

    老爺子看向顧錦年,如此問道。

    “匈奴國不可能不議和!

    “他們損失二十五萬將士,至少銳減三分之一的將士,再讓他們集結大軍,那就要做好亡國的準備!

    “哪怕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給予最大的援助,匈奴國都要三思而行!

    “而且,他們當真再敢集結將士,孫兒不敢說一定能繼續召喚出天外火石,可制造一定的異象影響,應當沒有太大問題。”

    “只要凝聚異象,我軍士氣必然激昂澎湃,士氣如虹,只要有孫兒在,我大夏將士就會有絕對的自信!

    “現在,就需要爺爺派一些人,傳些話出去,必然可定此局!

    顧錦年出聲,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話?”

    顧老爺子問道。

    “就說孫兒這次能召喚天外火石,是借助天命氣運,同時著作千古詩詞,甘愿折壽五十年,才召喚而出。”

    “眼下還有兩三次出手的機會,當然出手之后,孫兒也必然會遭到反噬,活不過四十!

    “將這個傳出去,可定軍心!

    顧錦年無比認真。

    而顧老爺子聽后,不由贊嘆不已。

    顧錦年這方法很簡單,這天外火石,到底是不是顧錦年召喚出來的,沒人敢確定,但大夏將士們都相信是顧錦年召喚而來。

    只不過為什么召喚出來,這是一個問題。

    現在顧錦年作出解釋,拿天命當幌子,再說會折壽五十年,對于將士們來說,這就十分合理。

    如此一來,只要顧錦年在場,倘若匈奴國再敢集結大軍,前來廝殺。

    那大夏將士必然士氣如虹,原因無他,真打不過了,大不了再折壽五十年,無論如何都不會輸。

    如此一來的話,軍心自然穩定,而且士氣高昂可怕。

    打仗,除了行兵布陣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士氣。

    想想看,三十萬不要命的將士,認定自己必勝,有絕對底牌的情況下,還會怕對方?

    反觀匈奴國,只怕要瑟瑟發抖。

    故此,再來一場,其結果必然是匈奴國大敗,當然大夏也會付出慘痛代價。

    可對大夏來說,絕對不是什么壞事,畢竟這一戰要是開打,贏了就是踏平匈奴國,輸了十二城也拿回來了,而且匈奴國必然會付出血的代價。

    說直接一點,現在匈奴國已經輸的很慘了,大夏輸的再慘,終究還是贏。

    “好!

    “爺爺立刻吩咐下去!

    “那這幾天,就等消息吧。”

    老爺子點了點頭。

    也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在外響起。

    是楊開的聲音。

    “國公大人,老夫求見!

    隨著楊開之聲響起。

    鎮國公讓其入營。

    隨后,楊開說明來意,他要回京了。

    到了這個時刻,有他沒他都一樣,他身為禮部尚書,朝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一直待在這里也沒什么意思。

    打算回京,處理公務。

    得知此事,鎮國公沒有什么太大意見,主要還是看顧錦年。

    “既如此,那楊大人一路慢走,議和之事,下官會處理妥當!

    顧錦年出聲。

    “恩。”

    “世子殿下,李相也想離開軍營,朝政事務繁忙,李相若再不回去的話,也的確有些不妥。”

    “還望世子開恩!

    此時此刻,楊開道出真正的來意,他離開不離開,只需要打個招呼就好。

    沒必要親自過來匯報。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善想要離開。

    聽到這話,顧錦年稍稍沉默。

    “等議和徹底結束后,他可以自行離開!

    顧錦年還是不打算放李善離開,這家伙屁股已經歪了,到底是什么人,顧錦年不清楚。

    陛下又會如何去對待,顧錦年也不清楚,但不管如何,在議和沒有結束之前,顧錦年不會讓他輕而易舉的離開。

    老老實實待在這里。

    聽到這話,楊開倒也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那老夫將此話轉述給李相吧!

    楊開如此說道。

    隨后,也就離開了。

    等楊開走后。

    顧錦年也起身離開大營,接下來就是等匈奴國的議和請帖了。

    如此。

    翌日。

    匈奴王庭。

    百官聚集。

    匈奴王顯得有些病懨懨的。

    二十五萬大軍被滅,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匈奴國也是巨大的打擊。

    現在舉國上下都很恐慌。

    首戰失利可以接受,二十五萬大軍被滅,當真無法接受。

    “王上。”

    “臣已緊急調遣二十萬大軍!

    “還有十五萬大軍,正在趕往邊境。”

    匈奴國兵部尚書出聲,告知目前情況。

    “陛下,如今國內上下,嘩然一片,民間更是謠言四起,都說我國國運衰敗,不可再戰,還請陛下早日定奪,以免再次發生摩擦,引起百姓恐慌。”

    匈奴禮部尚書哈律木出聲開口。

    告知這件事情。

    “知曉了。”

    匈奴王有些唉聲嘆氣。

    這些事情他已經預料到了,可現在他要等,等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的意思。

    也就在此時,一道身影快速走來,是他的皇子。

    “父王。”

    “大金使臣,扶羅使臣來了!

    隨著皇子開口,匈奴王立刻起身,而后讓百官退下,只留部分重要官員。

    大約一刻鐘后。

    兩道身影出現,是陳松二人。

    他們回了一趟自家王朝,也將這件事情告知上去了。

    如今帶著兩大王朝的意志前來。

    “兩位!

    “接下來該怎么辦?”

    見到二人,匈奴王幾乎沒有任何彎彎繞繞,直接詢問接下來該怎么辦?

    “王上!

    “大金陛下愿資助銀兩糧食,希望王上再集結二十五萬大軍,與大夏再度廝殺。”

    “不然的話,以當下情況,大夏王朝必然會提出各種要求,到時候只怕貴國承擔不起!

    陳松開口,道出大金王朝的意思。

    此言一出,扶羅王朝的使臣也跟著開口。

    “兩位陛下也是這個意思,希望貴國再出兵二十五萬,愿援助所有戰甲兵器。”

    扶羅使臣開口,也是這個意思。

    聽到兩國使臣之言。

    匈奴王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了。

    再派二十五萬將士?這可能嗎?

    “兩位!

    “匈奴國不可能再加派二十五萬大軍!

    “倘若這次再敗,只怕要亡國。”

    匈奴王出聲。

    直接拒絕出征。

    二十五萬大軍,這要是再沒了,匈奴國可以直接滅國了。

    “王上,并非此意。”

    陳松開口,望著匈奴王道:“陛下的意思是,無需真正出征,而是擺出架勢,否則的話,大夏王朝必然索要更多賠償!

    “如若選擇出兵,由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施壓,大夏王朝即便索求,也不敢漫天開價,王上可明白此意?”

    陳松開口,道出核心。

    此言一出,匈奴王臉色這才緩和了不少。

    如果是讓他再派二十五萬大軍,跟大夏王朝征戰,那他肯定不干。

    已經不是打得過打不過的原因了。

    而是打贏了,也是輸。

    打輸了,那就直接亡國。

    不過讓二十五萬將士去嚇嚇人,這個沒什么大問題。

    但他還是有些怕。

    “再派二十五萬大軍,萬一顧錦年又召喚出天外火石來,我匈奴國豈不是.......”

    對于這天外火石,匈奴王充滿著忌憚。

    “王上放心,我等研究過,這天外火石,完全是機緣巧合,的確有顧錦年的因素,但他絕不可能隨意召喚出天外火石!

    陳松篤定無比。

    “是的,倘若顧錦年能隨意召喚出天外火石,莫說匈奴國了,即便是我扶羅王朝,亦或者大金王朝,誰能抵擋顧錦年?”

    扶羅使臣也是如此認為。

    “王上,坊間傳聞,顧錦年召喚火石,是以天命氣運為源,折損五十年壽命,才能召喚一次。”

    “故而,即便是顧錦年想要召喚火石,也是玉石俱焚,除非顧錦年當真愿為國捐軀。”

    哈律木開口,道出這件事情來。

    這話一說,眾人紛紛點頭,對這個解釋極其合理。

    聽到這話,匈奴王也不由松了口氣。

    但他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其實本王也是擔心啊。”

    “二十五萬大軍,需要五十年才能恢復元氣,本王這幾日,難以入寢,實在是不想再起征伐!

    匈奴王說到這里的時候,更是落下老淚,這倒不是演的。

    擱誰損失二十五萬大軍,誰不哭?

    看到匈奴王落淚,陳松不由開口。

    “王爺,陛下聽聞貴國損失慘重,愿意送來八百萬石龍米,并且在貴國恢復國力之前,長期提供極品龍米給予皇室,外加五萬萬兩白銀補償,以及二十萬工匠,用來恢復貴國國力。”

    陳松出聲。

    直接說出大金王朝的補償。

    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之所以如此看重匈奴國。

    其原因就是匈奴國可以制衡大夏王朝,并且匈奴將士也能幫他們做很多事情。

    東荒境內有不少區域,需要開拓,而匈奴將士最好,并且匈奴國可以培養出大量戰馬,除了最強的匈奴戰馬不會交易之外。

    其他戰馬,都可以送往兩大王朝。

    匈奴國之所以能孕育出這種戰馬,到底是什么原因,誰都不清楚,這是匈奴國的秘密。

    綜合以上三點,兩大王朝不會放棄匈奴國。

    一切還是利益為主。

    “王上,我扶羅王朝,會送來五萬萬兩白銀,外加上大量鐵器,鹽巴,等等物資,以便匈奴國早日恢復元氣。”

    扶羅王朝使臣也跟著開口,給予補償。

    聽到這話,匈奴王頓時不哭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本王就先派五萬將士在城外聚集,壯大聲勢。”

    “只不過,倘若大夏宣戰,本王一定不會應戰!

    匈奴王也不蠢。

    嚇唬嚇唬人,他可以接受,但也只能接受這個程度了。

    再打。

    他打不起啊。

    “好!

    “先派人助威,大金與扶羅,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大夏施壓。”

    兩人點了點頭。

    他們的目的,也不是開戰。

    無非就是告訴大夏王朝,可以談和,但別想漫天要價。

    很快,隨著匈奴王下達軍令,當下大軍朝著城外聚集。

    而王庭內。

    “王上,倘若這次談和,您心里的想法是什么?”

    陳松問道。

    “十二城無條件歸還!

    “再賠償五萬萬兩白銀,這是本王的底線!

    “其他,一概不同意。”

    匈奴王開口,他內心很憋屈。

    可也只能這樣了,畢竟這次輸的太慘了,無條件歸還十二城這是必然的事情。

    賠償也是必然要賠償,打輸了不賠銀子,人家也不干啊。

    但畢竟自己損失最慘,五萬萬兩白銀,是他的極限。

    “五萬萬兩白銀,只怕大夏不會答應,我等思考了許久,只怕大夏王朝一定會讓王上下罪己詔!

    “所以,還是希望王上,能夠委屈一二。”

    陳松出聲,同時有些尷尬,畢竟讓一個皇帝下罪己詔,這還是有些過分。

    “不可能!

    匈奴王直接否決。

    下罪己詔?

    這什么概念?不就是公眾承認自己做錯了事嗎?

    那個帝王會這樣做?

    他做不到。

    此言一出,兩位使臣略顯沉默。

    大約半刻鐘后。

    有聲音響起。

    “王上,大軍已經在城外集結,請王上下令!

    將士傳來聲音。

    而匈奴王神色平靜道。

    “城外擊鼓!”

    匈奴王有些不滿,主要是聽到下罪己詔,心里很不舒服。

    說完這話,后者立刻離開。

    而王庭內,卻顯得無比沉默。

    畢竟對于陳松等人來說,大夏必然要讓匈奴王下罪己詔。

    若是匈奴王不答應的話。

    這件事情真的有點難搞了。

    一時之間,王庭安靜無比。

    而此時此刻。

    潼關城。

    顧錦年站在城墻之上,正在思考詩詞。

    只不過,想要找一首應景的詩詞,還是有些難。

    有些難受。

    然而,過了一會后,一陣聲音響起。

    咚!

    咚!

    咚!

    是戰鼓的聲音。

    不算很大,但逐漸清晰。

    來自數十里外的戰鼓之聲。

    這是一種特制的戰鼓,是用一種妖獸皮骨打造而成,聲音可傳百里外。

    很快,一道聲音自潼關城響起。

    “擊鼓!”

    是老爺子的聲音。

    很顯然,聽到匈奴人擊鼓,大夏自然也不落后。

    給予回應。

    根本不虛。

    頓時之間,兩邊戰鼓齊鳴。

    雙方都有火氣,大夏將士的火氣更濃,他們也想不明白,匈奴國都這樣了,為什么還敢叫囂?

    城墻上。

    聽著這陣陣戰鼓齊鳴之聲。

    顧錦年有些無奈。

    這匈奴國是不是有病。

    都被滅殺二十五萬將士了,還敢挑釁?

    當真就不怕死?

    沉默一會。

    顧錦年深吸一口氣,而后也不啰嗦了。

    他找不到應景。

    索性隨便寫一首看看。

    要是有效。

    那就再壓一壓匈奴國。

    要是沒效。

    那就算了。

    想到這里,顧錦年提筆。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這是李白的白馬篇。

    算不上應景,但也算是一首千古名詩了。

    主要還是用來測試測試。

    當詩詞落下。

    剎那間。

    黑夜之中,璀璨光芒瞬間綻放。

    千古異象再顯。

    但顧錦年沒有在乎這個,而是抬頭望著天穹,看看有沒有火石墜落。

    看了一會。

    沒有。

    “果然,不是想召喚就召喚啊!

    顧錦年心中有些無奈。

    “是不是不應景啊,再試一試?”

    顧錦年心中暗道。

    而后又揮筆,一口氣寫下三四首詩詞,看看到底什么情況。

    只是寫完之后,顧錦年感覺自己好像少了點什么東西。

    但又不知道少了什么東西。

    很古怪,當下顧錦年不由閉目查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

    就在下一刻。

    五十里外。

    如墨的天穹之上,一顆火石,浮現在天穹上,閃耀發光。

    轟!

    一刻鐘后。

    一道恐怖的聲音響起,地震山搖。

    潼關城內。

    所有將士懵了。

    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但很快,有斥候火速趕來,聲音激動道。

    “火石!又是火石!世子殿下又召喚出火石了!”

    “火石墜在古林城外,五萬大軍,全軍覆沒!

    隨著這道聲音響起,潼關城內,一片寂靜。

    而匈奴王庭。

    依舊安靜。

    匈奴王態度很堅決。

    罪己詔?

    你想屁吃?

    只不過安靜太久了,匈奴王覺得還是得說兩句話,緩和緩和氣氛。

    可就在此時。

    一道身影飛快跑來,聲音帶著顫意。

    “王上。”

    “古林城再顯天外火石。”

    “五萬將士,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啊。”

    聲音響起。

    “什么?”

    “又是火石?”

    這回王庭內所有人都沉默了。

    “王上!

    “國境內,出現四顆火石。”

    很快,又是一道身影出現,聲音帶著顫意。

    當這話說出。

    匈奴王徹底傻了。

    四顆火石?

    這是要滅國嗎?

    “快!”

    “快去潼關城!

    “告知大夏!

    “本王愿求和。”

    “愿答應大夏一切要求!

    這回匈奴王徹底繃不住了。

    又死了五萬?

    還出現四顆火石,隨時可能會墜落下來。

    還不求和。

    自己就真的要亡國了。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东平县| 富宁县| 开阳县| 元阳县| 博兴县| 阳泉市| 巨鹿县| 乃东县| 隆昌县| 芒康县| 鸡西市| 体育| 敦煌市| 明光市| 蛟河市| 大港区| 宝应县| 泸州市| 栖霞市| 安平县| 林州市| 彰化县| 固镇县| 濮阳县| 马龙县| 溧水县| 阳东县| 壤塘县| 津市市| 宁蒗| 右玉县| 枣阳市| 清镇市| 上思县| 贡嘎县| 若羌县| 行唐县| 沙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