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夏文圣 第一百七十七章:殺奸臣!君臣博弈!五國策定難!舉國沸騰!

作者/七月未時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wǎng)址:</b>    前前后后半個時辰。

    朝堂內(nèi)的爭議依舊不小。

    而隨著永盛大帝與顧錦年回來后,朝堂內(nèi)瞬間安靜下來了。

    眾人也很好奇,顧錦年與永盛大帝商議了什么。

    并且,也十分好奇,這件事情到底應當如何處理?

    龍椅上。

    永盛大帝出聲。

    “傳朕令。”

    隨著永盛大帝開口,眾人紛紛看向龍椅上的皇帝,等待著圣旨。

    “此次大夏天災,為上蒼試煉之難,大夏全民上下,無論士族官員,百姓商販,應當萬眾一心,抵抗災情!

    “任命,顧錦年為大夏災情總指揮使,掌大夏一切權(quán)力,官員罷免,生殺大權(quán),見顧錦年如見朕親臨,設立賑災處,由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為首,負責內(nèi)部物資運送,全力配合顧錦年!

    “設立抗災處,由鎮(zhèn)國公主導,負責調(diào)遣大夏境內(nèi)軍營將士,全力配合顧錦年。”

    “顧錦年之令,無需審批,一切加急,其令所到之處,不可阻攔,違者斬立決!

    “六部尚書,七大軍營,太子眾人,舉國上下,須全力配合!

    “無論此番結(jié)果如何,朕絕不后悔,可若是誰若居心叵測,就地斬首,亦或災情穩(wěn)定,秋后算賬,絕不姑息。”

    永盛大帝開口,他宣布圣旨,讓顧錦年成為這次救災的總指揮使,給予最高的權(quán)力,也算是告訴所有人,這重任交給顧錦年。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不由神色一變。

    實話實說,對于永盛大帝這個措施,眾人其實并不覺得很夸張,之前他們就有所猜到,認為永盛大帝會讓顧錦年成為總指揮使。

    可大家關(guān)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江中郡應當如何解決。

    這才是眾人最關(guān)心的事情。

    現(xiàn)在沒想到,永盛大帝直接賦予顧錦年這般恐怖的權(quán)力,一切生殺之大權(quán),罷黜官員之權(quán),六部竭盡全力配合,所有軍營也歸顧錦年調(diào)度。

    這樣的權(quán)力,不可謂之恐怖。

    但最主要的還是江中郡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陛下。”

    “敢問江中郡之事,應當如何處理?”

    有官員出聲,詢問永盛大帝。

    只是,此話一說,永盛大帝的目光略顯不善。

    “沒聽朕方才所說嗎?”

    “全權(quán)由顧錦年處理!

    永盛大帝出聲,給予回答。

    這話一說,滿朝文武徹底震驚了。

    雖然他們不知道顧錦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讓永盛大帝直接答應,但聽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永盛大帝還是選擇顧錦年。

    而沒有選擇李善。

    一時之間,一些聲音紛紛響起。

    “陛下。”

    “臣相信陛下之抉擇,也相信侯爺才能,可江中郡之事,涉及太大,還望陛下能與臣等說明!

    “否則臣等內(nèi)心難安啊,此事關(guān)乎大夏王朝存亡,還請陛下恕臣等之罪!

    有人開口,是吏部的官員。

    很快,一道道身影站出來了,紛紛希望永盛大帝說清楚如何穩(wěn)定江中郡。

    他們的擔憂并無道理。

    也合情合理。

    “此事本侯可立軍令狀,如若平定不了江中郡之難,一切后果,本侯一人承擔,至于如何安定,涉及到大夏根本,不好多說。”

    顧錦年開口,顯得無比自信,同時也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

    可此話一說。

    并沒有得到群臣的支持。

    “侯爺,老臣相信你,可此事說一千,道一萬,涉及大夏國本,還請侯爺恕罪!

    《最初進化》

    有人開口,這話聽起來還算是能接受,只是略帶著一點不信任罷了。

    但其余的話,就不是那么好聽了。

    “侯爺,并非是老夫不相信你,請侯爺恕罪,老夫接下來的話,可能有些刺耳!

    “此事,往小了說,侯爺是防備滿朝文武,在侯爺心中,滿朝文武之中有他國奸細,亦或者有居心叵測之人,這一點老夫完全理解。”

    “但往大了說,侯爺說一人承擔,如若江中郡災情爆發(fā),當真引來天大的麻煩,侯爺如何承擔?難不成侯爺自刎謝罪?”

    “當真自刎謝罪,又能如何?侯爺?shù)拿偃绾危脖炔贿^大夏王朝啊。”

    的確,這話一說,不少人色變,因為針對性太強了,是這個道理,但話不能這么說。

    很顯然,此人是受指使的,所以才敢如此開口。

    “放肆!

    龍椅上,永盛大帝拍擊龍椅,臉上的怒火根本不去遮掩。

    國家危難之時,顧錦年挺身而出,光是這一點,顧錦年勝過滿朝文武太多太多了。

    江中郡之事,的的確確有些棘手,這一點他明白,可再怎么說顧錦年乃是大夏天命侯,自己又剛剛給予顧錦年無上大權(quán)。

    再者自己與顧錦年協(xié)商如此之久,自己愿意答應,就證明計劃可行,這些人還有什么資格多說什么?

    如今更是說這種話,如何不讓人感到可恨?

    “請陛下恕罪!

    “臣只是站在大夏王朝上言說,臣自知出言不遜,臣也知道,這番話刺耳無比!

    “可大夏王朝今日今時,面對的乃是一場前所未有之災禍,如同秦王殿下所言,如若能用臣的命,來平定這場災禍,臣甘愿立刻赴死。”

    “侯爺英勇,這是天下人都知曉的事情,臣也認可,但侯爺既有良策,卻隱瞞不說,說到底也不過是提防這滿朝文武。”

    “陛下!

    “侯爺!

    “倘若大夏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隱瞞滿朝文武,那何須我等?我等倒不如就在朝中,搖旗吶喊,聲援侯爺即可,這災侯爺自行去定?”

    對方出聲,依舊顯得剛正不阿。

    而且他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道理還真是這個道理,涉及到大夏根本之事,顧錦年瞞著不說,這就是有錯。

    防備是可以,但滿朝文武都防,說實話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他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的的確確讓不少臣子感到一些不悅。

    之前他們對顧錦年也已經(jīng)有了一些怨言,認為皇帝太過于寵溺顧錦年了。

    如今如此大的事情,竟然說都不跟他們說,心中自然有氣。

    “臣同意。”

    “臣認可許大人所言!

    “許大人之言,也正是臣等之意!

    一時之間,二三十人出列,甚至包括一些武將,他們也出列,認同這位許大人的話。

    “雖言辭難聽,但忠言逆耳,陛下,臣等也認可許大人之言!

    此時,就連一些儒臣都不由站出來了。

    因為道理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龍椅上,永盛大帝的目光沒有陰冷,也沒有憤怒,而是一種平靜。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忽然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很不對勁,滿朝文武的態(tài)度,明顯就有些問題。

    之前他沒有感受到,是因為大家都在討論事情,而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也非常不錯。

    可隨著顧錦年出面之后,穩(wěn)住局勢,并且整理出解決方桉,按理說大家去做不就完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顧錦年的計劃即便最終結(jié)果失敗了,可那又如何?

    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吧?

    很顯然,已經(jīng)有人浮出水面了,敢選擇在這個節(jié)骨眼出來鬧事,想來背后牽扯的事情更大。

    “錦年!

    “朕已經(jīng)給予你所有權(quán)力,如何處理,如何解決,看你自己。”

    得知情況有些不對勁,永盛大帝語氣平靜,直接讓顧錦年自行處理。

    聽到這話,滿朝文武有些疑惑了,不太明白永盛大帝是什么意思。

    而顧錦年卻聽明白什么情況了。

    剎那間,顧錦年將目光看向?qū)Ψ剑裆届o道。

    “許大人,您所言不假?”

    顧錦年問道。

    后者正氣凜然道。

    “自然不假。”

    他出聲,剛烈無比。

    “好!

    “來人!

    下一刻顧錦年勐地暴喝一聲。

    當下,四名御林軍走進大殿當中,神色嚴肅。

    “許大人說,若能定難,大人寧可赴死!

    “那今日,本侯就借大人項上人頭一用了!

    “來人,摘取他的烏紗帽,推于殿外,斬首示眾,再告知百姓,此人心懷不軌,有意干擾救災之事!

    “再讓懸燈司,徹查此人,如若發(fā)現(xiàn)有任何問題,追究到底。”

    顧錦年出聲,他也算是看出來了,有人在搗亂,拖延時間。

    不止一個人,只不過這個許大人跳的最兇最歡。

    這世間上最可惡的人,就是這種借助大義,來滿足自己私心之人。

    他說的句句在理,沒有任何毛病,挑刺都挑不出來。

    放在平日里,就算言語難聽十倍,顧錦年也不覺得什么,政治上有意見不合,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可這個時候,大是大非的上面,拖延一秒鐘,就要死不知道多少人,還在這里磨磨唧唧,拖拖拉拉?

    那顧錦年就不慣著了。

    “遵令!

    當下,御林軍走上前來,直接將許大人扣押,摘取烏紗帽。

    而后者到?jīng)]有慌張,而是怒吼道。

    “顧錦年,你太霸道了,此事老夫只是說出心中意見,如此之大事,難不成就由你一人抉擇?”

    “陛下,求您醒悟啊,此事涉及大夏之國本,大夏之根基,倘若只由顧錦年一人處理,一但發(fā)生任何問題,便是驚天禍亂,大夏王朝都要因此而滅亡!

    后者的聲音響起,他激動無比,沒有害怕,也沒有恐慌,有的只是憤怒,外加上激動。

    只是,龍椅之上,永盛大帝根本就沒有理會此人。

    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瞧一下。

    這種人更該死。

    “陛下。”

    “許大人也只是關(guān)心急切,雖然言辭有些激烈,可到底還是在保護大夏王朝啊!

    有人出聲,站出來幫忙說好話。

    可龍椅之上,永盛大帝的聲音卻冷漠無比。

    “來人。”

    “將他也一同摘取烏紗帽,斬首示眾!

    “朕倒要看看,還有誰要為他們開脫?”

    永盛大帝出聲,他沒有說太多,但他的態(tài)度,卻是最大的支持。

    “陛下,臣知錯了,陛下,臣知錯了!

    幫忙說話的官員,瞬間傻眼了,他根本就沒想到,自己就是幫了一句話,就落到個如此下場。

    隨著永盛大帝這番話說完,朝臣無人再敢多言了。

    哪怕是宰相李善,在這一刻也保持沉默。

    皇帝都這樣做了,他們還敢說什么?

    現(xiàn)在誰要是敢出面忤逆顧錦年,誰必然倒血霉,宰相來了都沒用。

    “奸臣!”

    “顧錦年,你是我大夏奸臣啊!

    “昏君,昏君,永盛,你這個昏君,忠言逆耳,寵信奸臣,皇室外戚,亂我朝綱,毀我大夏,老夫今日雖死,也要抨擊你們二人。”

    “尤其是你顧錦年,你雖有才華,可不用于正道之上,做事兇狠,魯莽行事,為我大夏王朝樹立多敵,扶持宦官,打壓朝臣,你簡直就是我大夏第一奸臣啊!

    “今日,以我儒氣,絕我生機,以示天下儒生,朱門一派,會為我平冤的!

    被拖出大殿之外的許京,在這一刻怒吼連連,他沒有任何活路了,索性大罵顧錦年和永盛大帝。

    言罷,許京自絕心脈,以浩然正氣,自斃于外。

    這種手段無法阻止。

    許京的話,傳入大殿內(nèi),使得所有人沉默。

    顧錦年面色平靜,對于這種辱罵,他沒有半點反應。

    只是龍椅上。

    永盛大帝的聲音卻響起。

    “來人,徹查許京,如若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三族發(fā)配邊疆,如若發(fā)現(xiàn)有異常之地,將許京三族夷平,倘若有勾結(jié)敵國之事,九族夷平!

    永盛大帝的聲音響起。

    十分澹然,可就是這么一句話,讓滿朝文武更加沉默了。

    發(fā)配邊疆,夷平三族,誅殺九族。

    這幾乎是帝王最大的權(quán)力,也是一個人最慘的下場。

    基本上一個朝代,能被株連九族的人不多,哪怕是貪污行賄,都不會有如此懲罰,抄家和發(fā)配邊疆已經(jīng)是重罪了。

    可這個許京做什么不好,臨死之前,都要坑一把九族。

    他自以為自己正義,卻不知道的是,這種人才是最愚蠢最可恨的。

    踏入朝堂,不是一個人。

    而是身后一群人。

    聽到永盛大帝的命令,顧錦年內(nèi)心有少許些波瀾,但這波瀾最終又靜止下來了。

    不多時,為許京出言之人,也被斬首示眾。

    大殿內(nèi),就徹徹底底沒有了聲響。

    非常時期,動用非常手段。

    顧錦年知道,誅殺這個許京,必然會引來一些爭議,江中郡若沒有定下來,只怕會有一些罵名。

    可這些不是顧錦年眼下要處理的事情,解決災情,才是王道。

    “百官聽令。”

    隨著震懾手段結(jié)束后,顧錦年也不耽誤時間了。

    “請侯爺吩咐!

    下一刻,百官齊齊拱手,朝著顧錦年一拜。

    “大夏之災,定六國策。”

    “著兵部立刻調(diào)控將士,安定國內(nèi),大夏王朝進入戰(zhàn)爭階段,全國上下施行宵禁,非運輸糧草油鹽等必需品,不可離府!

    “諸位國公領(lǐng)兵鎮(zhèn)守邊境,四大邊境,嚴格把守,時刻關(guān)注匈奴國動向,如若發(fā)現(xiàn)有任何異常,給予強烈警告,若匈奴國一意孤行,由鎮(zhèn)國公抉擇一戰(zhàn)!

    顧錦年出聲,這是第一條命令。

    大夏若是內(nèi)亂起來,寧王是一個危機,可匈奴國也一定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三十萬匈奴大軍死于非命的仇,匈奴國自然不會忘記。

    扶羅王朝應當不敢冒犯,畢竟扶羅王朝還沒有跟大夏宣戰(zhàn)的資本。

    至于大金王朝的話,有中洲王朝在,大金王朝的的確確也需要權(quán)衡一二,畢竟大夏當真內(nèi)亂了,大金王朝,扶羅王朝,匈奴國即便三國聯(lián)手。

    也不一定能碾壓大夏王朝,大不了不救災了,就跟你耗著,想要全境占領(lǐng)大夏王朝,無疑是癡心妄想。

    而且在如此大災之時,上下民眾一心,說句難聽點的話,大不了就魚死網(wǎng)破,都別活了,一起死。

    大金王朝自然不想被拖住手腳,敢開戰(zhàn)就得做好魚死網(wǎng)破的準備,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洲王朝坐享漁翁之利。

    所以最大的隱患,就是匈奴國,不一定是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授意之下,很有可能匈奴國會自己入侵。

    當初邊境十二城的時候,也是匈奴國擅作主張,而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發(fā)現(xiàn)以后,選擇了沉默。

    等匈奴國占領(lǐng)十二城后,便開始當老好人,跳出來以和為貴。

    發(fā)生過一次,也一定會發(fā)生第二次。

    “敬遵侯爺之令!

    兵部尚書出聲,領(lǐng)命。

    “著刑部,嚴格管控大夏境內(nèi)一切不法之事,控制輿論,張貼告示,亂議災情者,緝拿入獄,引起恐慌者,判為重罪,嚴查到底,如若發(fā)現(xiàn)有任何異常,斬首示眾!

    顧錦年下達第二條賑災國策,在這個非常時期,控制言論是必然的事情,不是說不允許大家說話,而是怕有心之人,造謠生事。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而且這是古代,基本上百姓能獲取的消息,只能通過官方公文,類似于邸報這種東西,有是有,可大夏百姓文盲率達到六成。

    這還是大夏推崇儒道,匈奴國文盲率高達九成,大金王朝也差不多七成半,扶羅王朝好一點,五成左右,畢竟扶羅王朝人少。

    “敬遵侯爺之令。”

    刑部尚書也領(lǐng)命。

    “著吏部嚴控官員懶惰之罪,設立十二巡查官,奔赴各地災情,暗中調(diào)查,收集各地官員行為舉止,如若有官員怠慢懶散,剝皮填草,千刀萬剮,五馬分尸!

    “再由吏部通知下去,此次所有官員,若能穩(wěn)定災情,一切功績,全部記錄為卷,只要能拯救百姓,解決災情,可入京領(lǐng)賞,有功者,封爵晉品,無論品級,非災地官員,也可發(fā)起募捐之行,賑災援助,亦有賞賜!

    這是第三國策。

    他必須要將官員的積極性給提高來,朝廷內(nèi)不怕,有太子等人入場,為了勢力斗爭,這些官員必然會勤奮起來。

    可各地官員就不同了,天高皇帝遠,災情之地,不去坑害災民,說實話已經(jīng)算是不差,至于全心全意去救援災區(qū),能有幾個做得到?

    所以,顧錦年用了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法,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說大道理,為官者應當為民而行,不應該在乎賞賜,可這只是大道理,人終究是有欲望,有欲望就應當滿足他們的欲望。

    還是那句話,一切以解決災情為主,其他的事情,其他再說。

    這也是心學的核心之一。

    知行合一,知道要做什么,就圍繞核心去做,不要管這樣做有什么影響,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立功立德,其余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去。

    簡單點來說,做事果斷一點,大丈夫行事不得拘于小節(jié)。

    “領(lǐng)命!

    吏部尚書稍有些停頓,但還是領(lǐng)下這個命令,他之所以停頓,倒不如其他問題,就是顧錦年現(xiàn)在許諾的東西,朝廷以后只怕給不起啊。

    不過他心里也明白,如若不提高官員積極性,大夏都要亡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穩(wěn)定下來之后,大不了拖個十年二十年。

    “著工部,打造龍舟寶船,募集工匠,不惜一切代價,動用大夏所有存儲靈晶,投身救災之地!

    這是第四條國策,不過顧錦年說的很簡單,也很隨意。

    眾人聽后,到不覺得什么,工部打造龍舟寶船不是重點,重點是動用大夏所有靈晶,這個就有些不太合適,但想到許京的下場,沒有人敢提。

    可實際上,工部尚書王啟新和永盛大帝是明白顧錦年是何意了。

    借助這次機會,打造龍舟寶船,這樣一來,就不擔心各國猜疑了。

    之前工部打造的寶船龍舟不多,不是技術(shù)問題,也不是工匠問題,成本問題也不是最大的阻礙,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他國猜疑。

    畢竟好端端你突然打造這么多龍舟寶船做什么?

    然后會派探子過來調(diào)查。

    這種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早晚會被人發(fā)現(xiàn),會引發(fā)新的麻煩。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借助這次災情,瘋狂打造寶船龍舟,對于各國來說,大夏王朝屬于病急亂投醫(yī),把所有存儲的靈晶全部拿出來消耗。

    而且合情合理啊,國家都快亡了,留著靈晶做什么?

    并且災情的時候,順便公布一下,大夏王朝偶然之間發(fā)現(xiàn)了幾座靈晶礦,這個時候天下人都在關(guān)注大夏災情,誰會關(guān)注大夏多了兩座靈晶礦?

    平時還會震驚,那個時候不會有什么關(guān)注的。

    如此一來,這些龍舟寶船就可以啟用了,還不會惹來猜疑,大夏存儲的靈晶,沒人知曉是多少,但一個大國存儲的肯定不會太少。

    用個半年差不多了。

    外加上發(fā)現(xiàn)了幾座靈晶礦,用一年不過分吧?

    等災情結(jié)束,朝廷下一道圣旨,就說為了快速恢復貿(mào)易經(jīng)濟,動用龍舟寶船,各國一看,下意識會覺得,大夏王朝是在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龍舟寶船為戰(zhàn)略物資。

    算是釜底抽薪。

    等個一年之后,發(fā)現(xiàn)大夏龍舟寶船還在運行,再對外宣稱,大夏王朝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靈晶礦。

    這國運龍珠不是剛好成為了大夏王朝的借口嗎?

    抗災結(jié)束,得到天地賞賜,也合情合理吧?

    只要撐過兩年,各國終于察覺不對勁了,趕緊過來調(diào)查,這調(diào)查過程也需要半年一年吧?

    發(fā)現(xiàn)有問題,確定有問題,再過來談論,制裁也好,分享也罷,商議過程要不要時間?

    又是一年過去了。

    三年的時間,借助大夏龍舟和寶船,經(jīng)濟體量將會超越大金王朝數(shù)倍。

    甚至真有可能達到中洲王朝的水平。

    那個時候,就算是中洲王朝來找麻煩,大夏王朝直接販賣次等的寶船龍舟給各國行不行?

    你不愿意?那我就賣給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都是東荒一家人,賣給他們,共同抵抗中洲王朝,行不行?

    你中洲王朝不服?想要宣戰(zhàn)?東荒三大王朝齊心協(xié)力,你未必能贏。

    顧錦年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抉擇,這背后卻是無與倫比的政治手段,永盛大帝這回是真覺得自己這個外甥不同凡響啊。

    文武雙全也就算了,政治手段還如此厲害,他娘的,不愧是李家血脈,勐。

    “著工部,對外大量收購靈晶,重金求購,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災情結(jié)束之后,恢復貿(mào)易,購入審批交由朕來處置。”

    永盛大帝開口,插了一句話。

    這話一說,顧錦年不由暗嘆一聲老舅好手段啊。

    對外購買靈晶,更加穩(wěn)定后期大夏龍舟寶船的運行,確保別人不會懷疑。

    而且雖然說是說,重金購買,但買不買還不是永盛大帝一句話的事?

    前期買一點,完全就是裝裝樣子,讓各國真以為大夏王朝開始亂來,同時各國也查不清楚大夏王朝到底買了多少靈晶。

    這手段也高明啊。

    “臣領(lǐng)旨!

    工部尚書王啟新門清的很,他開口不顯古怪。

    而顧錦年的聲音則繼續(xù)響起。

    “著戶部,集資賑災,預算所需糧草之物,計算成本,先從國庫支出,如若不夠,向各大商行借銀,可給予低息,再提前征收半年糧稅,確保國庫穩(wěn)定!

    這是第五策,國庫目前的銀兩還有,但這些銀兩肯定不夠賑災。

    光購買糧食都頂不住。

    何況還有各種地方需要花費銀子,尤其是工部打造龍舟寶船,這也是一筆恐怖的開支。

    所以顧錦年的想法,就是從商人手上借銀,給予低息,再提前征收半年的糧稅,以及各種募捐,不然的話,說這么多都沒用,沒銀子大家都不安心。

    “敬遵侯爺之令。”

    何言給予回答,只不過他內(nèi)心卻認為顧錦年有些理想了。

    一切都是杯水車薪,江中郡不定下來,想要從商人手中借到大量銀兩,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是第五條國策。

    “著禮部擬旨,昭告天下,振民心,揚國威。”

    “各地災情,七日一報,公開于眾,死者人數(shù),傷者人數(shù),救災情況,一一通報大夏境內(nèi),以誠之心,換百姓之志。”

    這是最后一條國策。

    公開災情情況,而且不能有半點弄虛作假的成分,是怎么樣的就是怎么樣。

    雖然這樣做,會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也會讓百姓恐慌,但唯獨如此,才能讓百姓真真實實看到大夏在竭盡全力抗災。

    有些東西,越是隱藏,越容易起反效果,光明正大的拿出來,也在告訴各大勢力,大夏王朝的決心。

    誰要是敢亂來,誰必死無疑。

    “敬遵侯爺之令!

    楊開出聲,當下答應下來。

    五條國策確定下來。

    顧錦年看向太子等人。

    “太子,諸位王爺,如若沒有什么重要之事,卯時一到,就請諸位火速領(lǐng)兵趕往災地,有任何情況,諸位可自行解決,若有重事,涉及極大,再傳軍報,由本侯抉擇!

    顧錦年看著太子等人,讓他們早點出發(fā)。

    他們早點去,就能早點開始處理。

    “敬遵侯爺之令!

    此時此刻,太子發(fā)聲,他朝著顧錦年一拜,隨后看向永盛大帝。

    “父皇!

    “兒臣先行告退,去準備行李!

    太子出聲,表現(xiàn)的十分康慨,沒有半點猶猶豫豫。

    “好。”

    “你們給朕聽著,不要給朕丟人!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氣,自己的兒子,奔赴災地,要說沒有半點兇險是不可能的事情。

    身為父親,又怎可能一點都不心疼自己的后代?

    可國家危難之時,他必須要這樣做。

    “兒臣告退!

    太子離開,隨后秦王,魏王,晉王等人紛紛開口,一個個離開大殿,決然無比。

    他們沒有多語一言,就這樣走了。

    而大殿當中

    永盛大帝的聲音再度響起。

    “大夏抗災,即刻開始。”

    “除錦年之外,眾愛卿退朝。”

    永盛大帝出聲,說完此話,眾臣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后一個個開始有序的去做事。

    很快,大殿當中,只剩下永盛大帝與顧錦年二人了。

    “錦年,你打算什么時候出發(fā)?”

    待大殿只剩下顧錦年后,永盛大帝直接詢問。

    “讓戶部先去運糧,外甥打算五日后出發(fā)。”

    “龍舟寶船的事情,要先處理好!

    顧錦年出聲,他其實想第一時間趕往江中郡,可問題是龍舟寶船更為重要。

    救災必不可少的東西。

    自己必須要先刻印好古陣,才能離開。

    “這段時間要辛苦你了!

    永盛大帝從龍椅上走了下來,拍了拍顧錦年的肩膀。

    “為官者,應當為民先行!

    顧錦年澹澹出聲,并沒有覺得辛苦。

    “唉,若是大夏官員都能像你這樣那該多好啊!

    永盛大帝開口,說了這么一句話。

    此言一出,顧錦年瞬間會意。

    “舅舅,今日朝堂之上,有些人實在是不對勁!

    “請恕外甥直言,李善問題很大。”

    顧錦年出聲,說出自己心中的顧慮。

    “朕早就知道李善有問題。”

    “他是建德之臣,朕其實一直都知道!

    “錦年,記住,這種人不可怕,浮出水面的敵人,永遠不可怕,可怕是藏在水下的敵人,這一次大夏災情,也好讓朕一網(wǎng)打盡!

    “只要災情定下,寧王若是敢造反,朕將會親征寧王,將他誅殺之后,再整頓朝廷,做完朕該做的事情,就可以安心去見太祖了。”

    永盛大帝開口,他早就知道李善不對勁,只是堂堂大夏宰相,動他的話,牽扯很大,更主要的是,知道李善有問題反而不可怕。

    他就是想要看看,那些人跟李善是一條心的。

    殺一個宰相和殺一批官員,對帝王來說,自然是殺一批更好一點。

    一勞永逸。

    “既然舅舅明白,那外甥就不多說了!

    顧錦年點了點頭,李善這個家伙,當初在議和之事上,就已經(jīng)露出馬腳,如今大夏災情之下,李善還敢這么跳。

    顯然李善已經(jīng)徹底攤牌了,大夏內(nèi)部的博弈,也要由此展開。

    這是一件好事。

    自己去定災情。

    內(nèi)部由永盛大帝來把控,一君一臣,穩(wěn)定內(nèi)外,災情定下,內(nèi)亂也定,借助這次機會,大夏王朝橫掃一切障礙。

    很快,顧錦年走出大殿。

    “錦年。”

    這時,永盛大帝開口,他望著顧錦年。

    顧錦年回頭。

    而永盛大帝目光當中帶著溫和。

    “一路辛苦!

    永盛大帝開口,如此說了一句。

    聽到這話,顧錦年沒有回應,而是朝著永盛大帝一拜,隨后離開了。

    皇宮內(nèi)。

    顧錦年的身影顯得孤寂,這一刻金陽緩緩上升。

    將顧錦年的身影拉長。

    而皇宮外,百官也在緊急處理政事。

    這場大夏的災難。

    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大夏王朝所有人抗災。

    顧錦年去了一趟工部,帶了一些東西離開。

    而后來到大夏書院后山,開始刻陣。

    此時。

    相府內(nèi)。

    李善獨自一人坐在庭院當中,他為自己沏了一壺茶,目光平靜。

    這次大夏抗災,他身為當朝宰相,卻沒有半點事情可以做,由此就知道自己已經(jīng)暴露了。

    但李善沒有半點驚慌,因為他早就知道永盛大帝懷疑自己。

    永盛大帝讓自己當這個宰相,其目的他明白。

    暴露在外的敵人,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成為誘餌,君臣之間其實一直在相互博弈。

    可惜,出現(xiàn)了一個顧錦年。

    李善很清楚自己未來的下場,因為顧錦年。

    若是大夏沒有顧錦年的話,永盛大帝也不會殺自己,可因為顧錦年的到來,永盛大帝已經(jīng)對自己起了殺心。

    想到這里,李善飲了一杯茶,隨后緩緩出聲。

    “傳信出去!

    “顧錦年有計可定江中郡之難!

    “雖不知顧錦年有何計謀,但必須重視此事,告訴大金王朝,想要以大金龍米為衡量物,就必須要阻止顧錦年!

    “再者,讓寧王盡快準備出手,不要優(yōu)柔寡斷了。”

    李善出聲,傳達這個消息出去。

    “大人的意思是說,阻殺顧錦年嗎?”

    暗中,有聲音響起,如此詢問道。

    “愚蠢!

    “顧錦年如今實力深不可測,又身懷佛門氣運,天命加持,阻殺他,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只需要干擾他救災即可。”

    “江中郡災情,是一切之根本,若顧錦年定下江中郡之難,劣勢在我!

    “若顧錦年無法控制江中郡之難,優(yōu)勢在我!

    “明白嗎?”

    李善的聲音響起。

    江中郡是最關(guān)鍵之地。

    大夏未來之變化,全部都會因江中郡而產(chǎn)生巨大的變化。

    是亂。

    還是不亂。

    就看顧錦年如何處理江中郡危機了。

    “遵令。”

    后者出聲,隨后消失在暗中。

    如此。

    轉(zhuǎn)眼之間,到了翌日。

    這一日。

    一道圣旨從宮中宣出。

    剎那間,舉國沸騰。

    大部分百姓都沒有想到,無緣無故,大夏王朝竟然遭遇此等天災。

    大旱,地動,雪災,火災。

    不過火石的事情,大夏王朝選擇隱蔽,原因無他,畢竟十七顆火石,還沒有降落下來,自然先不用說。

    事情傳出,舉國沸騰。

    不過禮部擬旨,連續(xù)下達五道圣旨,昭告天下,定下民心。

    五道圣旨頒布。

    的的確確穩(wěn)固了部分民心,可如朝廷猜想一般,謠言瞬間四起,各地都引發(fā)不小的恐慌,糧米價格也因此提升了一些。

    按理說,朝廷是可以先按兵不動,存儲糧食,然后再公布天下。

    可顧錦年一意孤行,非要公布情況,使得滿朝文武極其疑惑。

    但不管如何,這一次災情,顧錦年是總指揮使。

    他說什么,大家必須要做什么。

    午時。

    太子,秦王,魏王,晉王齊齊抵達災區(qū)。

    以最快速度趕到。

    很快,各種加急軍報以最快速度朝著大夏王朝送去。

    于第二日子時。

    幾封軍報送到顧錦年面前。

    接過軍報。

    顧錦年停下刻陣。

    全部閱后。

    顧錦年眉頭瞬間緊鎖。

    這四封軍報,統(tǒng)一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句話。

    災情比

    想象中要嚴重許多。

    而且愈演愈烈。

    隴西郡地動,傷亡慘重,百姓人心惶惶,太子領(lǐng)兵三十萬,遠遠不夠,需再增二十萬大軍,外加上各種藥物。

    東林郡大火更是慘不忍睹,火勢幾乎難以阻擋,最可怕的不是火勢,而是火山灰,影響周圍五百里地,需求大量求雨符,用雨水沖刷火山灰。

    南越郡,算是比較好的,唯一麻煩的就是,行動無比麻煩,救援起來特別棘手,并且需要大量糧食。

    但最麻煩的還是江中郡。

    已經(jīng)有百姓.......鬧起來了。

    顧錦年一一處理。

    隨后加速刻印陣法。

    如此。

    一直到第五日。

    這五天時間,顧錦年不眠不休,刻印一萬座陣法,神色更是無比憔悴。

    一萬座聚靈古陣刻印完畢。

    顧錦年沒有休息,直接將這些刻印好的陣法玉盤,暗中送到宮內(nèi),與永盛大帝完成交接后。

    坐上玉輦。

    領(lǐng)兵十萬。

    帶上了六叔顧寧涯,直奔江中郡。

    ----

    ----

    177章,于2022年8/7號,凌晨2.30更新,看,支持正版

    <b>最新網(wǎng)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临夏县| 通州区| 黄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石柱| 浦城县| 巴塘县| 福海县| 江山市| 读书| 万山特区| 漾濞| 灵璧县| 随州市| 靖宇县| 太湖县| 乌兰县| 江永县| 饶阳县| 蓝田县| 盘锦市| 积石山| 霍邱县| 玉龙| 张家界市| 永安市| 天峻县| 临安市| 新乐市| 金湖县| 昭通市| 阿勒泰市| 榆树市| 龙州县| 海原县| 定襄县| 绥中县| 阳谷县| 东明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