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wǎng)址:</b> 燕禮回到府中,詢問大皇子妃寧瑤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寧瑤如實(shí)說了,見燕禮陰沉了臉,她自覺自己沒做錯,只是沒料到蘇容、鳳凌倆人拐帶著端華行事如此荒誕,不能以常人論之,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才惹得如今京城各府都在笑話她。
但她不能說自己沒錯,如今外面多少人笑話她,牽累大皇子被人笑話,她就是錯了。
于是,她對大皇子愧疚道:「殿下,是妾身的錯,所謂知己知彼,妾身對蘇家姐弟不知根底,才一時沒拿出好的應(yīng)對之策,著了他們的道,讓他們在我面前橫行無忌,我卻無可奈何,只能惹人笑話。」
燕禮雖然心中氣怒,但這氣卻不能對寧瑤發(fā)作,畢竟是他一直催促將人請來府中探尋究竟,是他小瞧了蘇容姐弟,沒查清這二人的行事作風(fēng),便引人入府,才造成這個境地。
他沉著臉抿唇,語氣僵硬道:「他們敢如此,還不是因?yàn)橛卸巳A頂著,他們才敢仗著公主府貴客的身份行事無忌,否則若只他們兩人,你看他們敢嗎?這次的事情,雖然惹人笑話,但蘇容姐弟如此不知禮數(shù),沒有規(guī)矩,也落不了好,我會讓人明兒上折子,彈劾蘇旭教女無方,父皇必定申飭蘇旭。」
大皇子妃暗暗松了一口氣,頷首,「殿下說的是。」
她沒提已經(jīng)安排好打算幫弟弟把蘇容弄到手之事,卻不妨蘇容早早撤走,讓她白忙一場,不過沒關(guān)系,蘇容這個人,她記住了,這筆賬,早晚得還,來日方長。
于是,第二日早朝,便有人上折子,彈劾蘇旭,教女無妨,養(yǎng)的女兒,不知禮數(shù),怕是為官不清,當(dāng)政不明,不能勝任江州刺史一職。
蘇容聽到這消息時,都驚了,瞪大眼睛,指指自己,「不知禮數(shù),也遭人彈劾?」
端華也驚了,「你昨兒哪里不知禮數(shù)了?見了寧瑤和張婉可都見禮了,在大皇子府做客,也是有問必答,就算鳳凌拉著寧澤去了廚房,那也是寧瑤那女人同意的。采花制茶,是我的主張,寧瑤也同意了,要說不知禮,頂多就是我們吃佛跳墻時,沒謙讓她們,吃完后,沒等坐席,就提前走了而已。」
蘇容眨眨眼睛,「所以,咱們?nèi)齻人一起做的客,挨彈劾的只有我一個對嗎?」
端華點(diǎn)頭。
蘇容嘆氣,顧影自憐,「哎,大約是我長的太美了,不遭人妒是庸才。」
端華:「……」
她騰地站起身,「我去找我娘,讓我娘去問問,咱們倆一起做的事兒,憑什么只彈劾你,不彈劾我啊?是不是看不起我?」
蘇容一把拽住她,「算了,別給公主找事兒了,彈劾就彈劾吧!這等小事兒,無非是大皇子覺得臉面上過不去,想往回找點(diǎn)兒臉面罷了,我爹就算被彈劾了,也頂多被陛下訓(xùn)斥兩句,不至于因?yàn)槲疫@等小事兒就真罷了他的官。若是這樣的話,全天下的官員兒女都不敢大聲說話了。」
端華不干,「那不行,你的名聲呢?若是不申辯,還以為你當(dāng)真不知禮數(shù)呢,你明明很知禮數(shù)的好不好?」
住在公主府這些日子,端華看的分明,蘇容懶散歸懶散,但禮數(shù)好著呢,禮儀更是不差,憑什么被人彈劾?
她說完,甩開蘇容的手,就去找清平公主了。
蘇容拉了兩下沒拉住她,作罷,想著若是清平公主出面上折子也好,也能讓人看到公主府對她的維護(hù),總之是對她有利的。公主府在朝中是什么地位,若是公主府都投向了東宮,對東宮只會有利。
清平公主聽到早朝上的彈劾,也給氣樂了,對身邊的嬤嬤道:「你瞧瞧,燕禮就這么點(diǎn)兒氣量,又能成什么氣候?人家打他一巴掌,他恨不得立馬就找補(bǔ)回來。」
嬤嬤道:「郡主怕是要生氣了,
明明是一起去的公主府,薅禿大皇子妃的菊花園也是郡主的主張,蘇七小姐不過是遞了把梯子,但罪名卻都被她一個人擔(dān)了,郡主一定很惱怒,郡主從小就敢作敢當(dāng),不喜歡別人替她背鍋。」
清平點(diǎn)頭,「她一準(zhǔn)會來找我。」
她想了想,「罷了,我這就上折子,若論教女無方,也有本宮一份。」
所以,當(dāng)端華來到時,便見清平公主正在寫請罪的折子,說是請罪,但言辭上可沒有半點(diǎn)兒請罪的意思,而是隱晦地說大皇子小氣吧啦,明明是大皇子妃自詡和善大度,答應(yīng)讓出菊花園里的菊花制成菊花茶敬獻(xiàn)皇兄、珍貴妃,還有她這個姑姑,但卻轉(zhuǎn)頭就讓人背地里彈劾蘇家小姑娘,人家小姑娘犯了什么錯?不過就是贊揚(yáng)了一句菊花長的美,若制成茶,好喝罷了,這也有錯?這也叫不知禮數(shù)?既然請人家過府做客,就拿出個主人的涵養(yǎng)來,拿不出來,惹人笑話,就憋著,把這等小事兒捅到公堂上,實(shí)為不該。最后毫不客氣地直接痛罵那位彈劾的大臣才是心瞎眼也瞎,治家不嚴(yán),心術(shù)不正,為官不清,為政不明,胡亂彈劾,拿朝中的法紀(jì)綱常隨意當(dāng)做傷人的劍,不知所謂,自己家中的女兒上個月害人落水,至今都沒給人家一個交代,自己都教女無方,如今倒是上躥下跳彈劾別人,臉呢?這樣的人,不事政績,只盯著人家后院的***狗狗,作為自己向上攀爬的階梯,才是朝中蛀蟲,社稷禍害,皇兄最好是將其革職查辦,三代永不錄用。
端華目瞪口呆地看著她娘清平公主罵人,在清平公主派人將折子送出去后,她才開口:「娘,您好厲害啊!」
清平哼了一聲,伸手點(diǎn)她額頭,「挨罵挨得多了,自然也就學(xué)會了。」
端華懂了,盛安大長公主年輕時,罵人不吐臟字,卻能把人罵的面紅耳赤,羞愧掩面而走,多少朝臣都被她罵哭過,她娘做事不著調(diào),為了嫁他爹,自是沒少做出糊涂事兒,挨她罵。所以,如今這也算是被罵出師了?
清平看端華一副懂了的神色,心煩不已,「滾吧,回去跟蘇容玩去,別來煩我了。」
端華點(diǎn)頭,果然不煩她了,立即腳步歡快地走了。
清平見她這么痛快干脆地離開,氣笑,「真是女大不中留。」
嬤嬤笑呵呵的,「郡主比以前開心多了,老奴瞧著也歡喜,郡主若是一直都這般,挺好的,老奴看她好像也不是十分執(zhí)著周小公子了。」
畢竟這都多久了,也沒去護(hù)國公府纏著人。
清平點(diǎn)頭,「受蘇容影響,目前看來,的確是好事兒。」
就是不知以后了。
彈劾蘇旭的折子,雖是小事兒,但因?yàn)樘K容來京一直被人議論紛紛,干了三件大事兒,反而,在早朝上,也激起了水花。
人人都知道如今的江州刺史蘇旭是太子燕回聲舉薦的,東宮一派的人都聽太子指示,只見太子面色淡淡,并不表態(tài),任人彈劾蘇旭教女無方,沒吱一聲,也沒給后面東宮派系的人一個眼神,東宮一派的官員們也就懂了,太子不表態(tài),就是讓他們都別管的意思。
所以,東宮一派的人沒人站出來反駁,大皇子一派的人昨兒得了大皇子的交待,都紛紛出列附議應(yīng)和,二皇子一派的人如今與大皇子合作,自然也紛紛出列支持,中立派你看我我看你,依舊保持中立。
所以,也就造成了,早朝上,有半數(shù)之多的官員們都覺得蘇旭在教女方面不妥當(dāng),從治家能力,懷疑其為政為民能力。別看一個小小太守,他能勝任,但江州刺史,他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皇帝坐在金椅上,目視下方,上百官員,有五十人是他兩個兒子的派系,占有一半分量,是他這幾年扶持起來的功效,就是為了讓兩人牽制太子,他十分滿意這個結(jié)果。
再看太子,太子眼觀鼻,鼻觀心,面色淡然溫和,不動如山,東宮派系靜悄悄,他也很滿意。太子懂得收斂了,不處處顯露他的儲君之威了,否則再讓他威下去,他這個父皇就該退位讓賢了。
皇帝擺擺手,「此事容后再議,退朝吧!」<b>最新網(wǎng)址:</b>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