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 第二天有關《電影的誕生》開幕儀式的報道在網上鋪天蓋地。醒目的頭條文章全是以下幾種論調:
“走紅毯哪家強?顧念艷壓冼薇!”
“《電影的誕生》——把野心寫于臉上”
“劇本不重要, 這年頭看臉看氣勢。”
今天是周日,敏舒難得沒去加班。她靠在床頭,默默地翻看手機上的新聞。顧念洗完澡護過膚又光溜溜地鉆進被子里,一把將敏舒抱住。
顧念:“舒美人,看什么呢?”
她湊過去看敏舒的手機屏幕, 讀到標題哂笑了一下:“別看了, 媒體博眼球寫的文章不都是這種嘛?你還是看我好了。”
敏舒把手機關掉, 放到床頭柜,轉身也抱住顧念:“念念, 你可以不用這樣的。”
顧念閉著眼嗅著她脖頸處好聞的氣味:“綜藝節目本來就需要噱頭, 我這么做也是對的起節目組,對的起喬宸蘇優嫵這倆位投資商。”
敏舒輕輕地撫摸著顧念的背:“念念,你受委屈了。”
顧念心中一動, 她抬起頭坐直身子:“為什么這么說?”
敏舒的目光中果然顯有一絲心疼:“你以前一直是不爭不搶的性格,很低調不愛出風頭。因為我, 不但把你推倒了人前, 現在更是這樣……”
她沒有說下去,心里的歉疚更濃。幾年前這么做明明是想保護她, 讓她能活出自己的價值,可是現在敏舒卻不知道自己這么做是錯是對了。她以為現在的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顧念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只是顧念已經不需要, 很多東西也已經回不去了。
顧念刮了下敏舒的鼻子:“人是會變的, 我不覺得如今的自己不好。相反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誰說站在閃光燈下受人矚目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呢?”
敏舒:“可是……”
“沒有可是!”她打斷了敏舒:“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 很喜歡現在的生活。而我能有這些改變是因為你,我很幸運!”
敏舒一時不曉得該說些什么,沉默良久后她重新抱緊顧念:“從今往后我一定好好對你,再也不會不經過你的同意,做一些影響到我們的事情。”
“好。”敏舒的話讓顧念的鼻子有點發酸,敏舒一直以來都把自己放在傳統男女關系中屬于男性的角色上面,無形之中給了她自己很多壓力。
只是她的敏舒也是女孩子呀,她也會在來例假時痛經,也會在力氣上不如其他男性,也會有女孩子的心性和女孩子的脆弱。敏舒也是顧念想保護的,她也想分擔敏舒肩膀上的重量,使她的生活可以輕松一點,再輕松一點。
不想讓氣氛太壓抑,顧念吸吸鼻子笑著問敏舒:“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日,我們今天做些什么呢?”
敏舒溫柔地說:“你說,你想做什么我都陪你去。”
顧念歪著腦袋,想了想:“我啊……”
因為忙慣了,難得閑下來,腦子卻一片空白。顧念轉轉腦筋:“不如,我們像讀大學的時候一樣,悠哉地過一天?”
當年在澳洲讀書,除了考試季平日里都還挺閑的。沒有課的日子,倆人就會抱著在床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挑個有名氣的餐廳,出門吃早午餐。下午去公園海邊逛逛,找家市集看看手工藝品或者去當代藝術館欣賞一下近期的展覽。傍晚的時候去有機超市買點新鮮的食材,回家做一頓營養簡便的晚餐。最后開瓶小酒坐在沙發上看一部顧念想看的電影,半醉半醒間混著電影結束時的片尾曲,愉快地回床上滾個床單。開心且日常的一天,就在桃粉色的氣氛和運動里結束了。
敏舒點頭說好。回想起那段輕松的學生時光,美好又陌生,原來已經過去這么久了。
敏舒把自己的手機遞給顧念,讓她用app查自己想要去吃的餐廳。顧念隨意地翻著,似乎評分高的選哪家都行,想吃什么早就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餐飯同誰去吃。
她調侃地問敏舒:“我們這樣算是出去約會嗎?”
敏舒眨眨眼:”應該…算的吧。”
顧念笑起來:“好像我們都沒怎么約過會哎。認識的時候就做了朋友,從朋友的關系發展到戀人。雖然一起吃過很多頓飯,看過很多場電影,陪對方做過很多事情,但是好像都缺少些曖昧,就是那種,哇哦!今天要和喜歡的人約會那種興奮。”
敏舒有點不知所措:“你對我連曖昧的感覺都沒有過嗎?”
她的小心臟有些涼,她對顧念可是有過的呀……
顧念搖頭:“不是不是,喜歡你又不敢和你挑明的感覺肯定是有過的。我說的是,對約會的興奮。”
敏舒的臉都要黑了:“所以,你跟我約會從來沒有興奮過?”
顧念一本正經地反問敏舒:“我們有約過會?”
敏舒:“……”
“開玩笑的。”顧念雙手捧住敏舒的臉,故意大力地搓了搓:“傻瓜,我是在逗你!”
她鉆到敏舒懷里:“因為喜歡你,無論和你做什么都像是在約會。”
“真的嗎?”她問得不太確定。
顧念:“真的!真的!”
她用臉一個勁地蹭敏舒的胸:“我好餓呀,你快穿衣服陪我去吃飯。”
走在春天的街道,陽光明媚,道路兩邊的法國梧桐已經長出嫩芽,迎春花也開得正盛,萬物就要復蘇。A城的氣溫還是有些涼,顧念和敏舒手牽著手悠哉悠哉地繞過還未營業的商廈,轉過人流不多的廣場,鉆進一條市井氣十足的小巷。
自行車“叮叮當當”的鈴聲,磨刀匠“吭哧吭哧”的磨刀聲,早點攤的阿媽問路人要不要一塊五的豆漿,兩塊的茶葉蛋。無數種妙音構成了一首和諧的生活交響樂。
顧念晃了晃敏舒的手,朝旁邊的攤子努努嘴:“你看,梅花糕哎,好久都沒吃過了。”
敏舒:“想吃嗎?想吃的話我們過去買。”
訝異于敏舒自然平靜的反應,顧念回過頭看她。以前的敏舒是不樂意嘗這種街邊小吃的,就算是地方的特色也不喜歡。
顧念揚起眉毛,彎曲著食指挑她的下巴:“哎喲,舒美人,現在接地氣了?”
敏舒微微笑著,也不去撥她的手:“跟你吃你想吃的。”
顧念也不客氣,直接把敏舒拉過去:“老板,來兩塊梅花糕。”
“好嘞。”只見老板取了倆一次性紙杯,拿著根鐵簽先在六角形的模具邊沿戳了戳,然后使力將鐵簽戳入糕中,隨他手腕一抖被分割出的小塊梅花糕就被裝進了紙杯。
敏舒正想拿錢包,顧念從口袋里掏出幾枚硬幣順手就把錢付了。
老板也沒細點:“正好,姑娘們慢走啊。”
顧念笑著沖老板點點頭,把一塊糕給了敏舒,與她重新步入到人流中。
顧念先是小小咬了一口,專門挑上面有小元宵的一部分下的嘴。她慢慢往嘴里吸著氣,不忘囑咐敏舒道:“你吃慢點哦,這底下是紅豆沙,才出鍋的可燙嘴了。”
敏舒也學顧念的樣子小小咬了一口。紅綠絲的淡甜伴著糯米松子的清香,她不由嘟囔了一聲:“還挺好吃的。”
顧念有絲小得意:“當然了!你不會之前沒吃過吧?”
敏舒一邊吃一邊搖頭。
顧念不可思議地看著她:“這可是江南地區的傳統美食。你從小在A城長大竟然沒有吃過。”
敏舒又搖搖頭,然后專注地吃著手里的吃食。見平日不茍言笑精英感十足的敏舒認真地吃糕,平淡的表情里還透出些仔細,顧念不禁笑出聲。
她輕拍了下敏舒的后腦勺:“喂?你需要吃的這么虔誠嗎?”
敏舒咬了口糕,慢慢地眨了兩下眼,點點頭后又咬了一口……
顧念被她的可愛勁逗得直笑。敏舒有點尷尬,有意指了指旁邊的磨刀匠問顧念那是做什么的。
顧念:“磨刀的呀。”
敏舒:“我知道那是在磨刀,可是為什么要磨刀呢?”
顧念有些無語:“刀用鈍了不磨嗎?”
敏舒:“我以前沒見過。”
她抬腿走過去,離得不近不遠,細細打量著磨刀師傅磨刀用的器具,造型懷舊看著也很陌生。
“這些老手藝,也許再過個幾十年就要失傳了。”顧念悵然的口氣顯得對此十分可惜。
顧念:“以前小時候,外婆也會帶著剪子跟菜刀去菜市場附近找磨刀師傅磨。我還記得以前她常去的那家師傅姓李,好多人都叫他”李大磨“李師傅。這么多年過去,也不知道他怎么樣了。”
兒時的生活里不只有會磨刀的李師傅,還有會修雨傘的丁師傅,會補鞋的“小王鞋匠”。當時的小王二十出頭,臉上還帶有幾分毛頭小子的稚氣。每當有挑剔的大嬸質疑他補鞋的技術時,他總是梗著脖子說:“阿姨,什么也別講嘮。你就看,如果不行,我一分錢也不會收你滴。”
現在算算年歲,最年輕的小王也已人到中年。隨著社會的變革與時代的進步,補鞋這門手藝漸漸少有人問津。小王鞋匠比起李師傅丁師傅畢竟年輕得多,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轉行。
顧念把最后一口梅花糕吞進肚子,伸出舌頭舔了舔手指上不小心沾到的豆沙。見過了一些風浪,顧念覺得就算她看到小王鞋匠改行賣保險她都不會奇怪。只是回憶起他較真的樣子,顧念還是有些感傷,盡管小王的五官在她的記憶中早已不再清晰。
她感傷的不是小王有沒有堅持他補鞋的事業,而是時間的洪流在一直朝前走。很多人很多技藝很多東西,不知不覺就被時代淘汰了……
敏舒拉住顧念的手:“走吧,我們去別處逛逛。”
她感受出了顧念身上難言的落寞,將她拉回排了很多人的早點攤子。她問顧念裝在大鍋里白白的東西是什么。
顧念瞧了一眼:“這個你肯定吃過,豆腐花。”
敏舒:“豆腐花不是裝在木桶里的嗎?”
顧念有些無奈:“那是木桶豆花……”
她怕敏舒不懂,于是慢慢給她科普:“一般我們喝早茶或者去馬來西亞餐廳吃的豆腐花都是甜的,可以算作是甜點。這種說準確點其實是豆腐腦,當早點的話會在上面撒上蝦皮榨菜花生碎生抽香菜,吃起來是咸的。搭配小籠包更是一絕。”
敏舒:“那我們嘗嘗看。”
顧念又調侃她:“你今天很奇怪嘛,對這些小吃早點那么有興趣。”
敏舒不是對豆腐腦小籠包有興趣,她是記得顧念以前很愛這種充滿人文煙火氣的小日子,她想把這些都補給她。
買完早點,她們坐在路邊慢悠悠地吃著,看著人流逐漸散去,賣早點的叔叔阿姨忙著收攤,沒一會兒剛才還熱鬧的街市現在已經沒什么人了。
早晨的太陽不是太刺眼,二人坐在陽光下反而覺得暖洋洋的。顧念咬著生煎,湯汁濺出一點殘留在嘴角。敏舒偷偷蹭過去用舌頭把它舔掉。
顧念還愣在那里,敏舒已然像個沒事人一樣安靜地吸著豆漿了。顧念的心里麻麻的又有些暖,她突然發現這就是她曾經最想要的生活。和敏舒過著普通的小日子,周末可以一起出來逛逛,坐在街邊悠閑地吃個傳統的中式早餐。
在顛沛流離的三年里,這種愿望尤其強烈。她不需要大富大貴人人羨慕的生活,她需要的是她愛的人愛她的人實實在在地活在身邊,一起享受生命中簡單的美好。
顧念的眼眶漸漸濕潤,一不小心就把愿望實現了…真好……
※※※※※※※※※※※※※※※※※※※※
寫到這章突然有些懷舊,懷念起小時候的家鄉也就是十幾二十年前的南京城。四歲之前住的是最有南京市井生活氣的城南,那邊有著最地道的南京話,還有秦淮河的兩岸風光,詹園的庭院深深。
后來搬去了繁華的市中心,但幸好毗鄰南京大學有著一定的人文情懷。只是幼兒園后,一直上的是私立寄宿學校,加上父母工作忙就再難感受校園外的日常生活了。
小時候喜歡聽對門的年輕姑娘評價哪個小伙子賴斯不賴斯,外婆會說她,馬上下樓去個鹵菜館,叫師傅斬只鴨子。聽鄰居用著入聲問我什么時候上學。
在國外讀了幾年書,普通話已經十分標準。我分得清n,l;前后鼻音再不會混用,說話也沒了南京話的調子。有次回去打車,司機師傅問我:“菇涼哪塊兒人啊?來藍鯨讀大學還是工作的啊?”
那一刻突然很感傷。明明我很喜歡自己南京人的身份,明明我聽著《金陵十三釵》里的《秦淮景》就會感動得想哭,可是現在南京人都以為我不是南京人,我離家鄉已經很遙遠了。。。
喜歡顧而如顧[娛樂圈]請大家收藏:()顧而如顧[娛樂圈]更新速度最快。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