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 畢竟歐陽修說的底,還是文人出身,這個立場自然也會站在文臣這邊。
在這點上,哪怕是李皓來勸,效果肯定也不會太大。
所以關于那幫武將勛貴們的想法,李皓就沒打算和歐陽修說,連帶著今日發生的事情也需要瞞著。
正好現在就有一件急事,只能歐陽修來處置,于是李皓便提了出來,分散掉歐陽修的精力。
「韓琦勾連趙宗全謀逆,本來應該按律處置的,但現在官家和皇后娘娘都已經崩了,而小皇子如今也沒有繼位。
韓琦那邊暫時無法處置,英國只能派遣兵馬將大相國寺封閉,不準任何人進出,將他扣在了大相國寺里面。
但韓琦畢竟現在還是大相公,光憑英國公的軍令只怕攔不住多久,而且讓朝中文官看見也不妥當。
萬一讓韓琦抓住文武矛盾借機生事,真有可能讓他逃過一劫,恐怕有損社稷安危。
我們仔細考慮過了,這事只能由叔父出面,盡快解決此事才最是穩妥。」
歐陽修聞言果然不再問詢李皓宮中情況,而是說道:「此事你考慮很是妥當,韓琦終究是大相公,縱使有罪也不能武將處置。
畢竟武人干政不是好事,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必然會在朝堂之上引得群臣激憤,到時恐會動搖國本。
不過現在最要緊的不是處置韓琦,而且也處置不了。」
中間歐陽修喝了口茶,隨后又開口說道:「韓琦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相,我能以什么身份處置他。
縱使是他身犯重罪,滿朝文武不會開口求情,但依然于理不合。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是要趕緊按照官家遺詔,令小皇子即刻登基。
然后由官家下詔,擇選官員對隨同趙宗全附逆的一干人等進行調查處置才是正道。
至于你擔心的事,我會來安撫群臣,不會給韓琦作亂的機會。」
既然歐陽修心中有數,李皓便沒再勸說。
接著歐陽修問道:「對了,那現在英國公他們還在皇宮之中嗎?」
李皓答道:「在的,顧廷燁和楊文遠畢竟要巡查整個皇宮,不能待在小皇子身邊。
所以英國公就留了下來,這樣也能防止有宵小之輩再次作亂。」
歐陽修確定之后,便說道:「我等會去聯絡一些重要的大臣,和他們將情況大致說明,然再和他們一同進宮。
【鑒于大環境如此,
至于你就先行回宮,把我剛剛說的話和英國公述說一遍。」
對于歐陽修會去找哪些人,李皓并沒有太多關心,反正以歐陽修的老練,還不至于把自己坑了的。
但李皓還是中間插了一嘴,說道:「叔父等會倒是可以去下申府,找下申圖剛。
畢竟他女婿這個皇子說書眼看著就熬出頭了,他這個老丈人總該出把力吧。
總不能把活全給我們干完了,讓齊衡來坐享其成吧。」
歐陽修點了點,說道:「這話說的也有道理,申府看來確實應該去上一趟。」
不過接著又調笑道:「不過你說這話,怎么讓我感覺你對齊衡有所不滿,沒聽說你們兩個有什么舊怨。」
李皓沒有接話,畢竟自己對齊衡的怨念都是從電視中來的。
現在情況也已經有了很大變化,自然也沒法和歐陽修解釋。
便直接說道:「叔父交代的事,我記下了,回去之后,便會去和英國公說。」
歐陽修看李皓這樣,也不追問,反正也只是一件小事,無礙大局。
隨后見歐陽修沒有什么要補充的,李皓便徑直返回了皇宮,然后一路到了寶慈宮才見到了英國公。
而且李皓到來,也驚動了已經醒來的趙宗漢。
本來趙宗漢精神是非常緊繃的,畢竟這突然之間,趙禎死了,一直照顧他的曹皇后也死了,而且還是在他面前死的,這份沖擊對于一個孩子而言,確實是太大了。
再加上,宮中的這一場動亂,福寧殿和慈元殿都是矛盾的焦點,導致兩處的宮女、內侍損失慘重。
導致派來照看趙宗漢的人,都是從其他地方現找來的。
看著這陌生的環境和身邊不認識的人,趙宗漢心中難免心中惶惶不安。
至于英國公,這個人名原先只是出現在別人口中而已,趙宗漢是連面都沒見過。
雖然看著是畢恭畢敬的,并說自己別立為了儲君,馬上就可以登基稱帝。
但趙宗漢心中是真沒有安全感,直到李皓的到來,讓趙宗漢終于看到了一個熟人。
當即便說道:「先生,您終于來了。」
看著趙宗漢這幅激動的樣子,李皓一頭霧水,不明白他怎么會有這幅反應。
于是便看向英國公,想詢問這是什么情況。
英國公老謀深算的,自然能看出趙宗漢的情況,知道趙宗漢是覺得孤立無援想抓根救命稻草。
那英國公自然樂見其成,讓李皓和趙宗漢的關系加深。
便對李皓回道:「皇子可能有些心緒不寧,既然你過來了,便在這陪著皇子說說話,我出去看看宮里安置的怎么樣了。」
說著便起身離開,把空間留給了李皓與趙宗漢。
等屋里只剩下兩人時,趙宗漢是終于忍不住了,淚水止不住的從眼眶流出。
李皓見狀趕緊上前,問道:「皇子,您這是哪里不舒服嗎,要不要我讓太醫過來。」
可趙宗漢此時卻說道:「先生,父皇與母后真的都死了嗎?」
聽見這話,李皓也就反應了過來。
也是,趙宗漢終究只是個五六歲的孩子,陡然間遇到這種事情,確實是難以接受。
但這件事沒有說謊的余地,雖然這事對于趙宗漢來說很殘忍,卻也必須讓他知道才行。
「官家與皇后娘娘確實都在宮變之中崩了,我們趕到之時只救回了你。」
趙宗漢的美好幻想被打破,心中更是難受,哭著說道:「當初我出生之久,父王就死了,之后我便與母親在襄州寄人籬下、相依為命。
那時是先生將我從襄州接來,讓我重新擁有了父皇和母后,他們待我很好。
可如今,父皇與母后也都死了,你說這一切是不是因為我才這樣的。」
看見趙宗漢都開始自我否定了,李皓當即說道:「皇子不要多想,舒王之死是壽終正寢,與皇子何干。
至于官家與皇后娘娘之死,那是因為亂黨野心勃勃,意欲謀朝篡位,與皇子就更沒關系了。
而且我相信不管是舒王,還是官家和皇后娘娘,他們一定是希望你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扇情的事,李皓實在是干不了,這要再勸下去,李皓都不知道該編什么詞了。
于是李皓趕緊轉換了口徑,說道:「而且你現在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要胡思亂想。
畢竟官家將所有的期望都托付給了你,你總不能讓那么愛你的官家和皇后娘娘失望吧!」
這話確實比扇情的話有用,至少聽了這話,趙宗漢愣了一下之后,確實沒再哭了。
可隨后就苦著臉說道:「遺詔的事,剛剛英國公也和我說了,說是父皇讓我做皇帝,可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既然話題引到這里來了,那李皓就打算夾雜私貨了:「不會可以學啊,當初官家繼位的時候,年紀也不大的。
也是在朝臣們和章獻明肅皇后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
現在你身邊雖然沒有皇后娘娘在,但朝臣們都還在,一定會幫助皇子你的。
尤其是歐陽大相公、英國公還有我,我們一定會站在皇子你的身邊全力幫助的,這點在官家留下的遺詔里面也寫了啊。」
說著就把自己剛剛帶出去的遺詔拿了出來,給趙宗漢看。
說起來,李皓把遺詔帶去給歐陽修看,竟然把趙宗漢給忘了,弄得他這個正主還沒親眼看過遺詔呢。
這要換個成年的皇子,李皓的這個舉動估計得倒大霉。
當然話又說回來,真要是換做旁人,李皓估計也就不會這么疏忽了。
趙宗漢看過之后,突然又哭了出來,把李皓弄得莫名其妙,心里滴咕:難道小孩子的心思就這么變幻莫測,難以捉摸,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千萬別這樣。
當李皓剛想來勸的時候,便聽見趙宗漢帶著哭音說道:「這是父皇的筆跡,以前父皇還親自寫過字帖來給我臨摹過。」
聽見這話,李皓只好說道:「皇子你不要太難過了,你這樣官家的在天之靈也不會高興的。」
之后,李皓又在這輕聲細語的安撫了好久,才算是讓趙宗漢好過了些。
這時,突然從外面進來了個內侍,說是歐陽修等一眾大臣在外求見。
李皓聽后真想拍一拍自己的腦袋,怎么就把這事忘了呢,還沒去和英國公通個風呢。
不過相信也不會因此出問題的,畢竟兩邊的人都是千年老狐貍,就算沒做準備,想來也能應付自如。
此時,趙宗漢并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是看向了李皓,來征求意見。
于是李皓便說道:「歐陽大相公是官家托付之人,此番前來肯定是有要事來說,不能怠慢啊。」
趙宗漢聽后,便似模似樣的讓內侍傳他們進來,動作口吻倒是挺像趙禎的。
沒一會功夫,歐陽修和英國公便協同一幫人走了進來,李皓大致瞄了一下。
人群里面除了英國公領著的一幫武將之外,其余應該才是歐陽修找來的人。
樞密院的樞密副使、同知院事都來了,等于樞密院的一同班子齊了。
政事堂來了兩位參知政事,也只就副宰相來了兩位,就只有韓琦和另一位參知政事沒來。
另外現任權知開封府曾公亮也來了,這家伙在趙宗全進城之時帶人打了一仗,雖然敗了。
但幸好李皓他們來得快,弄得趙宗全沒有功夫去抓他,讓他逃過一劫。
然后其余就是申圖剛等一眾六部官員還有諫院、大宗正司的官員們。
再加上李皓代表的三司,相當于汴京城的是實權衙門基本都有人到了,這就讓李皓不得不感慨歐陽修的本事。
這不聲不響之間,這么快的速度將人召集起來,可不容易。
在李皓思緒亂飛的時候,眾人已經向趙宗漢參拜完了。
這時,歐陽修說道:「請皇子將官家遺詔請出,給我等宣讀。」
聽到這話,趙宗漢有些不知所措,本能的看向李皓,詢問李皓這該怎么辦。
李皓見狀輕微點了點頭,示意趙宗漢同意。
趙宗漢見狀就說道:「那就請先生來宣讀父皇遺詔吧。」
說著就把手上的遺詔遞給了李皓。
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李皓自然把禮數做足了,然后才接過遺詔,當眾誦讀了一遍,并交給歐陽修讓眾人傳閱一番。
見遺詔確實沒有問題,便將遺詔送回給李皓手。
之后便出面開始諫言,請趙宗漢召開大朝會,將遺詔當眾公開,盡快繼位。
而且說話之時,還引經據典的,李皓聽著都有點發愣,就更別說趙宗漢了。
于是趙宗漢便又望向了李皓,詢問意見。
李皓見狀先點頭示意趙宗漢同意,然后又在遺詔上英國公和歐陽修的名字上點了點。
趙宗漢此時也是理解了意思,便說道:「一切就按遺詔上來辦吧,既然父皇讓歐陽大相公和英國公輔政,那這事就交給你們了。」
說完還看向了李皓,似乎是在問李皓,自己做的對不對。
然后李皓悄悄給他豎了個大拇指,示意他做的很好,這番互動底下的人都沒注意到。
因為隨著英國宮和歐陽修出來接話,這次勝利果實的分配權就算是徹底落到了他們手上,這就讓人不由的更關心了。
在趙宗漢的全力支持之下,歐陽修和英國公在極短的速度內便理清了一切。
在大慶殿召集了文武百官,由歐陽修當眾宣讀了趙禎遺詔,正式確立了趙宗漢天子的身份。
趙宗漢便就此坐上龍椅,接受百官朝拜。
之后便是要為趙禎治喪,按照禮制要求,選立山陵五使,由歐陽修親自為五使之首的山陵使,英國公為禮儀使、曾公亮為儀仗使,其余治喪官員也一一安排妥當。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派出山陵按行使和司天監等官員進行陵地勘察,給趙禎去修建帝陵。
反正朝廷上線忙成一團,自然也就把一些官員的處置給延后了。<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