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四合院之我是劉光齊 第二百零九章,高考1

作者/趙文武貝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b>最新網址:</b>    忙完了陳家和的滿月酒,接下來劉光齊就該忙自己的事兒了,因為是試點二年制高中,所以劉光齊今年就要面對高考了,雖然劉光齊不覺得這個時代的題目,能夠攔得住自己這個從題海里殺出來的老手,但是小心無大錯。

    畢竟高考可是改變一個人命運最方便的捷徑要是陰溝里翻船,那劉光齊的一世英名可就毀了。說起來高考,很多人以為高考是新中國建立才有的東西,其實不然,早在民國的時候高考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時間很短暫。

    而且高考這一制度也不是一下就冒出來的,它也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才誕生出來的,在大清滅亡后的26年里,即1912年到1937年之間,民國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組織進行,命題也是各校自己出,這就是21世紀很提倡的“自主招生”

    那個時候考大學屬于“一張紙時代”,或者說“一篇作文時代”。也就是說當年考試極為簡單,科目少,題數也少。

    比如, 1929年bj大學的國文考試只是一道作文題,考生寫好作文就行了。那年作文題分甲部、乙部,其甲部試題是:“清季曾、李諸人提倡西學,設江南制造局、翻譯科學書籍甚伙,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對于當時社會影響甚微?試言其故。”乙部試題是:“清儒治學方法,較諸前代,有何異同?試略言之。”

    當時北大校長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之后的1930年10月起,由蔣夢麟任校長,一直到1945年10月。

    蔣夢麟上任之后,北大試卷的內容就變得多了,但與現在的考試比起來根本就算不上考試,頂多算是周末小測試。

    比如1932年北大的國文試卷分六部分,雖然內容就比1929年一道作文豐富了許多,但也僅僅只是變得像一張試卷而已

    在這種招生模式下,高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權。比如,那時候很多大學都開辦“預科班,或者叫“先修班”。在“預科班”中讀書的學生,有50%以上可以免試在自己學校讀大學。除了這些外還有一種“保送免試”的方法,現在保送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民國時學的。那時也有高中會考,會考成績優秀的,可直接保送上大學。一般說來,會考生中有15%的人有保送的機會,但保送生的成績要求不低于80分(滿分100)。

    除了“自主招生”和“保送免試”外,當時的教育部還曾經制訂和推廣“聯合招生”、“委托招生”等招生制度。就是由教育部劃分考區,在本考區內進行統一的高考。然后呢,由一所大學牽頭,召集一部分大學聯合在一起進行招生。比如,抗戰時期西南聯大就曾經作為牽頭學校,組織各大學進行聯合招生。

    聯合招生的報名、命題、閱卷等事宜,一般根據民國教育部的規定,由各考區自己決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額由教育部審核,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如果招生不足時,可組織第二次考試。這個聯合招生制度確實招出了不少人才,如共和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鄧稼先,就是1941年在聯合招生中,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的。

    聯合招生考試也有“保送免試”,總的比例亦很高。如1942年,這年考試入學人數和免試生比例為85:15,即100個新生中,有15人是免試保送的。保送生的要求比現在寬松多了,首要條件當然是優秀生,但不會太呆板。各大學也招先修班生,這部分學生免試上大學的比例高達50%。進入先修班的條件并不高,所修各科成績及格,國文、歷史、地理三科均應70分以上,就符合條件了。

    1937年,抗戰爆發后,全國108所高校中有52所內遷到大后方,其中27所遷到重慶,淪陷區學生隨之蜂擁到重慶。為了適應抗戰時期的特殊需要,1938年起,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國立各院校統一招生。后來,統一招生范圍擴展到公立各院校。

    為此當時的教育部設立了全國統一招生委員會,負責全國統一高考。委員會負責制定招生簡章;命題閱卷及出臺錄取標準;制定及頒布試題;復核成績;決定及分配錄取學生。同時,它還負責研究招生制度的改進及其他相關事宜。同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統一高考。

    當時教育部在重慶、成都、昆明等設立招考分處,7月中旬報名,7月下旬考試。重慶設有spb、北碚、江津白沙3個考點。

    當時重慶spb聚集了16所內遷大學,作為重慶最大的一個考點,從小龍坎到重慶大學一帶林立的茶館里,都是備考的學生。一條板凳,一杯茶,當年學生們就這樣在茶館里坐上一整天,看書備考。

    到了晚上,他們和衣往板凳上一躺。正是夏天,也不用擔心感冒。茶館很人性,只收茶水錢,晚上板凳免費提供。

    從1938年起,日本對重慶發起長達5年多的大轟炸。為了應對大轟炸,當時考卷都分為a、b兩套,“先發一套,如果飛機來襲,考生們馬上進入防空洞躲避。”警報解除,再換一套試卷繼續考試。由于洞內空氣不流通,個別身體差的女學生考著考著就暈了過去。”

    雖然過程困難重重,但是這一次全國統一高考還是受到了當時全國考生的歡迎。原因很簡單,這種考試方式相對于高校的自主招生來說,它顯得更公平。相對于用八股文考試的科舉來說,它又顯得更為科學。

    到了1939年全國各大學再次進行了統一招生。

    當時統考的科目為兩項:一為筆試,一為口試。口試只面對考師范學院者。

    筆試則分三組:第一組為文、法、商學院、師范教育、史地、家政等學系。第二組為工學院各系,理學院數學、物理、化學、天文、氣象、土木等系。第三組為醫學院,農學院各系及師范博物系等。

    當時的考試科目一共八門,但是三組的考試科目均為七門,其中有四門是完全相同的,即公民、國文、英文及本國史地。此外,數學三組都考,只是難易深淺不同。”

    由于考試的時候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因此也附加了條件:“今年監送試題,因交通及時間關系,分五路出發……為求迅速,大多數均乘飛機出發,送題專員最后達到并須負監視責任。各區為預防考試時遇有空襲或試題泄露,得自行預擬各科試題一份以備發生意外時應用。

    當年的考生一共有兩萬零六人,地域太廣,試卷太多,交通困難,所以采取分區閱卷,評分標準分為“全對、半對、不對三等,或優、良、中、下、劣五等,并說明各題應得分數,總分為一百分。但是在戰爭時期,全國統一高考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一個安全的考室。

    當時南京、上海、bj都被日軍占領了,顯然無法設點進行考試。武昌、長沙、吉安、廣州、桂林、貴陽、昆明、重慶、成都、南鄭、福州等僅有的十來個招生區,又面臨著日軍狂轟濫炸的危險。

    加之考生千里迢迢地從家鄉趕到這些地方考試,人身安全又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到了1941年,全國統一高考就暫時中止了。直到1949年以后,才分別在大陸和臺灣地區重新進行統一高考。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城固县| 呼玛县| 北碚区| 调兵山市| 青龙| 娄底市| 商都县| 昭苏县| 友谊县| 思南县| 静乐县| 民乐县| 宿迁市| 广河县| 宝山区| 连州市| 永德县| 满城县| 淮南市| 昌都县| 新乐市| 云霄县| 贵港市| 攀枝花市| 昌江| 高阳县| 玉树县| 台江县| 丽江市| 澄迈县| 定南县| 楚雄市| 微山县| 密云县| 家居| 拜城县| 田东县| 蛟河市| 仁寿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