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wǎng)址:</b> 遂平縣距離西平縣不遠(yuǎn),因此西平的很多消息都能夠傳到遂平來,尤其是和西平相聚不遠(yuǎn)的那幾個村莊。
他們都知道,隔壁西平去年被亂軍攻入縣城,殺了不少人,然后換了一個女縣君。
據(jù)說那位女縣君很心善,不僅給他們賑濟(jì)糧,入冬之后還以工代賑,讓他們修路修水利賺錢,他們縣內(nèi)的糧價都被她壓了下來。
聽說隔壁村子有人是西平那邊嫁過來的,因此偷偷帶了人過去干活兒,也賺了不少錢,買了不少糧食,他們今年進(jìn)春就過得比他們好。
他們收到的消息晚一點兒,也沒有門路,只能羨慕的看著,但后來他們也結(jié)伴去了西平縣城。
他們?nèi)ベI糧食。
聽說西平的糧價要比外頭低很多。
一去,果然要低很多。
大家日子都難過,雖然羨慕西平縣人,但去年他們也損失不少,死了不少人,這種羨慕是打折扣的。
但這種羨慕在繳納夏稅后便漸漸升級到嫉妒,都是汝南郡人,憑什么他們就要足額納稅,而隔壁的西平卻只需繳納一半?
本來他們對高縣令很有怨氣的,覺得隔壁的西平縣令還是女郎呢,她都有膽只繳納一半的賦稅,他一個大男人卻只會逼他們繳納足額的稅;
但很快,同樣和他們隔壁,且接壤更多的灈陽縣消息傳來,聽說他們郡丞給他們的賦稅又增加了一些,然后孫縣令也跟著逼他們加稅。
然后遂平縣百姓的心就平和下來了,且開始躺著裝死,算了,算了,好歹他們縣令不會再加稅,其實他們真的交不上賦稅,高縣令也不會真的把他們抓到牢里去。
正是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態(tài)讓他們躺平,但躺平并不能填飽肚子,人該餓的時候還是會餓,所以有人離開故鄉(xiāng),往遠(yuǎn)處去流浪。
他們不知道在外面能不能活,但總要試一試,留下是必死的;
有人則忍著心痛去割青苗,用還沒成熟的豆子和水稻勉強(qiáng)填一填肚子;
更多的人是等著,等著八月的到來,等著水稻和豆子成熟。
他們以為日子就是這樣過了,熬到秋收就好了,誰知道里正去了一趟縣城后回來和他們說,“叫上村里的青壯,跟我去縣衙拿賑濟(jì)的糧食。”
村民們都驚呆了,紛紛問道:“縣衙能拿得出賑濟(jì)的糧食?”
里正就一臉高深的道:“灈陽反了……”
“我們知道,聽說打得很厲害呢,縣令都被殺了。”
里正:“……縣令沒被殺,被殺的是郡丞。”
“殺就殺了,干我們什么事?”
“所以我們換了一個新郡丞,”里正道:“新郡丞就是西平縣的女縣君,她心善,看到我們遂平百姓日子過得苦,便拿出許多錢來買了糧食,我們現(xiàn)在就去領(lǐng)賑濟(jì)糧。”
村民們驚呆了,好一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立即夸道:“女縣君是好人啊!”
“縣君啥縣君,現(xiàn)在是郡丞了!”
他們立即改口,“女郡丞真是好人啊!”
里正道:“我們這位郡丞姓趙。”
村民們記下了,打算去了縣城就要好好的拜一拜這位趙郡丞。
這是一里,還有另一里,里正從縣衙里趕回來時,正好遇上村里好幾家拖家?guī)Э诘囊鋈テ蚧顑海B忙攔住人,“你們這是上哪兒去?”
“出去乞活兒。”
“你們家里都種了田地……”
“所以我爹娘沒走,他們老了,走不動,我給割了一把青苗,慢慢吃,能熬幾天,熬到八月豆子或者水稻熟了就好。”他道:“我們年輕,還能走,出去乞活兒,一家子留在一起是活不了的。”
說罷就要走。
里正忙攔住他們道:“別,縣衙有賑濟(jì)糧了,你們留下。”
他們一臉懷疑,“里正,您別為了留下我們就說謊,我們真的活不下去了,您留我們,您養(yǎng)我們嗎?”
里正沒好氣的道:“我不養(yǎng)伱們,自有人養(yǎng)你們,我們?nèi)昴峡Q了一個新郡丞,是隔壁西平縣的女縣君,她給我們縣送賑濟(jì)糧食了。”
村民們一聽,轉(zhuǎn)身就走。
里正瞪大眼,“你們干嘛去?”
“回家!”為首的漢子沖天大喊一聲,“我們能活啦!”
一旁的人就解釋道:“我們本來打算去西平縣的,聽說西平縣那邊的女縣君心特別善,流民過去都收的。”
所以他們很羨慕西平縣的人,現(xiàn)在嘛,女縣君也是他們的郡丞啦,他們都是女郡丞的子民啦!
想著,村民們眼眶一紅,心中無比的酸澀和慶幸。
各里各村的青壯都在里正的帶領(lǐng)下往縣城趕,路上,里和里匯合,村和村碰面,大家就湊在一起交流各種似是而非的消息。
“……聽說灈陽縣特別慘,死了一縣城的人呢,女縣君帶著援軍趕到,看到那等慘狀,忍不住流下淚來,于是沖冠一怒,為百姓們殺了孫縣令,直接上書皇帝要當(dāng)郡丞,皇帝就答應(yīng)了。”
“是殺了孫縣令嗎,我怎么聽說女縣君殺了郡丞?”
“郡丞是灈陽的鄉(xiāng)親殺的吧?”
“哎呀,甭管殺了誰,反正現(xiàn)在我們的郡丞換了。”
“早知道造反可以換郡丞,我們也反了。”
“別,萬一換來一個更差的怎么辦?我們村的老瞎子說了,這還得看時運(yùn),早一步不行,晚一步也不行,而且就得灈陽的人造反才管用。”
“為啥?”
“不為啥,老天爺這么安排的。”
因為知道趙含章當(dāng)了郡丞,要發(fā)賑濟(jì)糧,往縣城趕的村民們放心了不少,不知不覺間身上閃著勃勃生機(jī)。
敏銳的里正察覺到村民們的變化,忍不住和跟著一起的村老嘆息道:“多少年了,大家終于有了點兒活氣。”
村老眼底含淚,“這是好事兒。”
里正也點頭,“是好事。”
遂平縣的百姓都很輕易的接受了一個女郎做郡丞,甚至歡呼雀躍,進(jìn)到縣城后,直奔縣衙。
汲淵已經(jīng)派人送來一批錢,還有她要的紙張、書籍和各種琉璃制品。
趙含章夾帶私貨,書籍只有《三字經(jīng)》和《千字文》兩本,只是每一本都印了一千冊。
她的定價不高,至少相比其他書籍來說便宜許多,但這時代的書籍,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兒去。
就這兩本書她就能換來不少糧食。
(本章完)
7017k
<b>最新網(wǎng)址:</b>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