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 徐鳳年向身旁的徐偃兵提問道:“徐叔,你說,何為天下無敵?”
面對徐鳳年的問題,徐偃兵未加思索,一個字一個字緩緩說道:“王爺,你就是天下無敵!”
看著北涼二人風清云澹,被晾到一旁的呂丹田心中涌出一股奇怪的感覺。
即使有著對徐家鐵騎的仇恨,但那股視天下為無物的豪邁之氣,讓人不由的心馳神往。
徐鳳年不理會百感交集的西楚劍道宗師,在紫檀木的劍匣之上曲指一彈。
只聞一聲劍鳴,劍匣自開,大涼龍雀化作一道紫芒,沖天而飛。
一口幾可連接天地的壯闊之劍,從天而降。
一劍落下,目標直指盧象升大軍營寨。
巨劍斬云破空,發出陣陣轟隆巨響。
本來森嚴營寨在被轟出了一道巨大缺口,無數士兵在劍壓之下碾為肉泥。
一道巨大的劍痕貫穿整座大營,盧象升部為之大亂。
僅出一劍,大涼龍雀回落劍匣,紫木檀匣蓋合上。
徐鳳年澹澹地吩咐徐偃兵,“告訴李彥超,進攻。”
“是!”徐偃兵下去傳令。
徐鳳年這一劍,天地皆驚,呂丹田為之震撼。
老人隨即苦笑一聲,低頭看了眼那柄懸佩了四十年的長劍,“老伙計,對不住了。”
失魂落魄的呂丹田也在徐鳳年之后離開駐地。
長掠而去的老人心中浮起一個念頭,是該真正離開江湖了。
很多年后,一名早年決意離開廣陵道戰場的無名小卒,在深山峻嶺中僥幸所得一柄棄劍,然后當他在江湖上大殺四方的時候,手中所提正是那柄劍身篆刻有殺徐二字的名劍。
又在很多年后,在這位在南方江湖如日中天的劍道宗師,赴北挑戰已是當之無愧天下第一人余地龍,結果手中劍被硬生生折斷。也正因為此事,與這名劍客相交莫逆的一個游學儒生茍有方,橫空出世,第一次出現在江湖視野中,跟命中宿敵余地龍有了第一場巔峰之戰,在那之后,余地龍與遺憾落敗的茍有方便有了十年之約,之后整整六十年,兩人各領風騷三十年。
但是當下的江湖,余地龍還只是幽州騎軍的一名斥候伍長,茍有方還是一個在武帝城賣小籠包的少年。
-------------
祥符四年,深秋,萬物肅殺。
北涼王徐鳳年一劍破營之后,北涼騎軍立刻發起沖鋒,盧象升所部登時潰敗。
盧象升本人非是庸才,麾下三十余萬大軍也非弱兵,大部分都是參加將西楚名將謝西楚、寇江淮推至江邊等我百戰老兵。
照理說,不該如此輕易潰敗。
奈何,盧象升所部士兵大部分來自于靖安、江南兩道。
歷經了這場自祥符元年至祥符四年這四年多大戰,近日逢靖安道起義,之后趙珣屠殺起義民夫,已有厭戰之心。
若非盧象升在軍中威望甚高,愛兵如子,只怕已然罷戰。
徐鳳年在與盧象升對峙的第一日,就敏銳地察覺到了隱藏在對手軍中的厭戰情緒。
對峙了十多日,加上多次試探,徐鳳年的有意為之,這股情緒已經到了只差一個引子,便會勃然爆發的地步。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借著呂丹田送劍的由頭,徐鳳年使出一劍,看似威勢宏大,但實際上擊殺盧象升軍中的士卒不足千人。
但這一劍,足以擊散盧象升所部兵將的心氣。
盧象升兵敗五彩郡,明白朝廷滅楚大計已然空虧一簣,江南道已不可守。
率領親兵,退守靖安道。
在安頓好殘兵敗將之后,盧象升一邊寫奏折送往太安城,求取援軍。另一邊建議朝廷將陳芝豹、顧劍棠、趙睢三軍所部離陽最精銳三十萬大軍回調兩淮,防備北涼與西楚合流。
至于為何放棄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而采取守勢,盧象升也在奏書中闡述清楚。
徐鳳年的個人實力之強,已經到了能夠撼動影響戰爭勝負的地步。
與他正面對敵,士兵只會被徐鳳年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攻擊搞得士氣崩潰。
唯有等待時機,積蓄軍力,分兩路進軍,一路牽制徐鳳年,一路攻楚。
采取敵退我進,敵進我退戰略。
盧象升所提出策略的根本,是依靠離陽本身深厚的底蘊,讓徐鳳年疲于奔命。
離陽朝廷心知,這種做法固然有效,但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只怕會是個天文數字。
而就在盧象升奏折被送入太安城的同時,陳主豹與顧劍棠聯名奏書送到了。
值得二人聯手奏書,當然是盧象升大敗之事。
他們料到盧象升大敗,離陽必定生出退意。
于是聯名上奏,言徐鳳年兵不過五萬,而西楚在經過西壁壘的鏖戰之后,實力大減。
縱使二者合流,仍不足以對抗兵力占盡優勢的離陽。
兩遼精銳尚在,陳芝豹麾下兵將戰力未失,又有膠東王側援,只要朝廷再調兵力前來,必可一戰而滅西楚。
一旦退出,就意味著放棄好不容易得來到大好局面。
至于徐鳳年的實力問題,陳芝豹與顧劍棠給出了自己的解法。
二人已是儒圣境與陸地神仙境,對付徐鳳年這位天人大長生,或許不足,但配合軍中高手拖延足以。
對于盧象升與顧劍棠、陳芝豹二方給出的不同的意見。
離陽廟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兩方都有支持者。
最后,在晉蘭亭、溫體仁等人的以“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待也;千人必死,萬人弗能待也;萬人必死,橫行乎天下,令行禁止,王者之師也。”之論,讓
趙篆拍板決定,采用顧劍棠與陳芝豹的建議。
趙篆親自下令,增兵二十萬予顧劍棠,與北涼、西楚決戰于西壁壘。
這二十萬兵馬,是朝廷傾力打造的離陽新軍。
------------------
廣陵江江浪不息,上百艘戰艦搭載北涼騎軍,渡過廣陵江。
徐鳳年立于為首的黃龍戰艦之上,看著江上浪濤,“這青州水師的戰艦,果然精良,不愧是離陽傾力打造的水師。”
一旁的陳垂云聞言笑道:“不過,都便宜我北涼了。”
<b>最新網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