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wǎng)址:</b> 9月15日,《夜宴》上映
大概公映后4個小時后,時光網(wǎng)開分,初始評分僅僅只有6.3分,評論區(qū)罵聲一片。
【拍的什么玩意兒?】
【事實證明,馮小鋼拍拍喜劇還行,這種大制作,最好別碰】
【我是葛大爺?shù)挠懊裕仨毘姓J,厲帝這個角色真的不適合他】
【確實,明明是個反派,但總覺得他在冷笑話,特別出戲】
【演員演的還行,劇情一塌糊涂,這種莎士比亞戲劇的本土化改編,看著好別扭】
【與《無極》一路貨色,浪費票錢】
【去年的《繡春刀2》和《無極》,今年的《畫皮》和《夜宴》,每當我以為曹軒被吹得有點過時,總有一個大導演過來啪啪打我的臉】
【對不起,我要給《畫皮》道歉,雖然我仍舊認為它票房虛高,但至少是一部完整優(yōu)秀的商業(yè)電影】
【曹賊:不是我曹軒多么厲害,而是在座的都是垃圾】
【我強烈懷疑曹軒是天命之子,為啥陳大導和馮小鋼摒棄以往名聲,拍爛片來襯托他】
【咱就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他們倆本來就只有拍爛片的水平】
【那倒不至于,兩位導演的水平還是有的,《霸王別姬》和馮氏喜劇電影的成績擺在這了,但《無極》和《夜宴》確實爛,只能是陰溝翻船】
【什么內(nèi)地三大導演,簡直仨坑逼,以后除了繁星的電影,我不掏錢了】
【+1】
【……】
在2006年,能掏錢去影院看電影的,拋開粉絲、情侶、休閑娛樂等群體,還有很大一部分群體是愛好電影的資深影迷。
這些影迷的電影審美標準是很高的,比普通觀眾要挑剔的多,對爛片更是深痛惡絕。
而習慣在時光網(wǎng)這種影視資訊信息網(wǎng)站平臺活躍的用戶,有一多半恰恰就是這些資深影迷。
這些人之前連《畫皮》都各種不滿意,更別《夜宴》了,那是把導演和電影噴的一塌糊涂。
這些帖子要是被馮小鋼看到,血壓少也得飆到200+,搞不好白癜風都得加重………
不過對于曹軒和繁星來,確實有那么幾分感謝華誼和馮小鋼。
《畫皮》的口碑不算差,但也談不上特別好,尤其是票房打破《泰坦尼克號》的記錄,登頂內(nèi)地影史第一,風頭無兩的同時也成了眾矢之的。
榮譽放大,缺點也放大!
如果現(xiàn)在有知乎,肯定少不了有人提問【如何看待畫皮登頂內(nèi)地影史第一,你認為是否名副其實】,下面的回答估計少也得幾千個。
不過如今《夜宴》一出,不但分擔了大量火力,還貶低了自己,抬高了《畫皮》。
要不是怕王家兄弟和自己拼命,曹軒都想派人送面錦旗,上面寫著八個大字,【助人為樂,無雙佳作】。
《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魷魚都是大制作,又是內(nèi)地三大導演執(zhí)導,且前后上映時間間隔不長,所以常常被拿來并列,號稱三大爛片。
最爛的是《無極》,《夜宴》排名老二。
馮小鋼以擅長講故事為名,在所謂內(nèi)地三大導演里,他前期電影的平均水準和大眾口碑其實是最好的。
可惜后來膨脹了,不但水平下滑嚴重,還各種開炮,以及其他臟爛事頻頻曝出,終被大眾唾棄。
而在2006年,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馮小鋼,但是也有許多觀眾認為他是一個真性情和有本事的好導演。
哪怕是曹軒,雖然不喜歡,甚至是討厭這個人,但也不得不承認,馮褲子的導演水平是不錯的。
尤其是2015年之前,并沒有被大量商業(yè)和綜藝打擾,馮小鋼絕對是華語電影的頂尖導演之一。
哪怕是2015年之后,《我不是潘金蓮》和《芳華》雖然槽點很多,但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
至少對比郭小四、畢導之流,簡直就是大師級別的存在………
在曹軒個人看來,馮小剛那么多部電影,這部《夜宴》算是最差的作品之一。
《夜宴》電影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不是不可以本土漢化,但是你要改就改清楚了。
先不《哈姆雷特》這種古早西方貴族價值觀并不容易被中國觀眾接納,關鍵已經(jīng)本土電影化改編,臺詞偏偏帶著翻譯腔,表演風格也有些戲劇化。
整部電影充斥著一股濃濃的違和感,觀眾雖然不至于像《無極》那樣根本看不懂,但也看得莫名其妙,毫無波瀾。
可以,《夜宴》與《無極》一樣,用了龐大的資金,輔以頂級的服化道、攝影畫面、場景配樂和演員配置,結果講了一個空洞乏味的垃圾故事。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夜宴》投資較少,雖然前有《畫皮》,后有《寶貝計劃》,但畢竟沒有像無極那樣正面硬剛《繡春刀2》,差不多有半個月左右優(yōu)質檔期。
據(jù)知情人透露,《夜宴》的內(nèi)地預估票房大概在1.2~1.4億之間。
再加上廣告贊助、海外版權、dvd和電視渠道,這部電影賺多少不敢,好歹是保本了。
相比之下,《無極》票房、口碑、收益等各方面全輸,讓華誼和馮小鋼多多少少挽了些尊。
估摸著等到了賀歲檔,老謀子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無極》還得被拿出來比較一番,被一輪輪反復鞭尸。
陳大導無能狂怒!
不過這也不錯了,頂多是調(diào)侃一下,有的書直接把陳大導綠了,嫦娥拿著他的錢和資源養(yǎng)小鮮肉,連阿瑟都不是他的種了………
………
《夜宴》口碑失利,勉強保本,讓《畫皮》票房大爆之后的業(yè)內(nèi)火熱氣氛為之一冷。
大家再次明白,之前的情況只是個例,目前為止,內(nèi)地電影市場還沒有到輝煌的時期,億級對大部分電影來,已然是不錯的成績。
9月末上映的《寶貝計劃》也驗證了這一點,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即便有繁星院線扶持,內(nèi)地票房估摸著也就堪堪過億。
兩部業(yè)內(nèi)重點電影的表現(xiàn),讓大家恢復了冷靜,但也越發(fā)認識到了《畫皮》成績的恐怖和曹軒的影響力。
就算《畫皮》的票房成績并非常態(tài),但有曹軒加成,下部新電影的票房成績恐怕也不會差太遠。
曹軒的下部電影《颶風營救》已經(jīng)確定了投資,成本不高,根本沒啥份額給外面,而且主攻海外市場,考慮到劇本設定和打戲尺度,能不能在內(nèi)地上映都不好。
但是明年開拍的超級大制作《三國·赤壁》,盤子大,有的分,徹底成了業(yè)內(nèi)的香餑餑。
別其他民營公司,就連上影都有意摻合一腳,韓三爺和曹軒這些天接到的電話,號碼都可以抄滿兩頁紙了。
要不是繁星和中影兩家實力強,加上有點隱隱聯(lián)手的意思,恐怕也護不住手上的80%份額。
而等《三國·赤壁》的部分幕后陣容公布,外界一片震驚。
【監(jiān)制】:韓三爺、曹軒、老謀子
【特別顧問】:謝晉、王扶林、張召林
【導演】:老謀子、陳可欣、黃健新
【動作指導】:陳小東、張雷
【攝影】:呂樂
【……】:……
監(jiān)制和導演都好,之前基本上也提到過。
老謀子終究還是讓曹軒三顧茅廬請來了,不過雖然是導演,但更多的還是干的監(jiān)制的活,并沒有參與具體拍攝。
動作指導方面,張雷是繁星的御用動作指導,這次加入劇組,習磨練的性質更多。
陳小東則是老謀子、徐老怪還有陳可欣幾人聯(lián)合給曹軒推薦的。
其擔任過《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動作指導,對戰(zhàn)爭大場面有獨到見解,在原時空也是《投名狀》的動作指導。
呂樂是知名攝影師,與老謀子和馮小鋼有多部電影合作,后面《集結號》《1942》《唐山大地震》,大場面方面對他并不是難題。
除了動作指導和攝影,相關的美術團隊,也都很多人來自《英雄》《大決戰(zhàn)》等劇組,都有相關的大場面經(jīng)驗。
之所以組這么一個豪華的幕后團隊,就是給陳可欣和黃健新兜底,力求不會在戰(zhàn)爭大場面拉垮。
至于幾個特別顧問,謝晉是第四代導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業(yè)內(nèi)地位很高,其實早年,老頭就想拍《赤壁大戰(zhàn)》,但出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沒有達成心愿。
得知繁星拍赤壁,老頭專門跑過來看了劇本,覺得還不錯,幫了不少忙。
老謀子點頭來當導演,還有輕易聚集了內(nèi)地的豪華電影幕后陣容,甚至是部分演員陣容,謝晉起到了不少作用。
曹軒本來想請他當監(jiān)制的,但是老頭身體不允許,就掛名個顧問。
至于王扶林和張召林,都是94版《三國演義》的導演。
其中王扶林還是總導演,央視版《紅樓夢》也是他拍的,張召林是《三國演義》聯(lián)合導演之一,央視《水滸傳》總導演,曹軒起家時的貴人之一。
這次拍《三國·赤壁》,曹軒就親自上門請了兩位擔任顧問。
本來張大胡子也是其中之一的,不過他正忙著拍《鹿鼎記》和《碧血劍》,再加上自認只是個管后勤的制片人,沒有過來瞎指導。
除此之外,服化道方面等很多方面,也多數(shù)都是內(nèi)地經(jīng)典歷史劇的團隊。
許多人想起用港臺幕后大拿,被曹軒力排眾議,其他題材且不,歷史方面他真的不是特別相信港臺團隊的專業(yè)性。
曹軒不要求完全按照史實,因為《三國·赤壁》這部電影的劇情是偏演義化的“正史”,所以服化道也不會特別按照一歷史1:1還原。
畢竟要是嚴格按照漢末的生產(chǎn)條件,電影的很多方面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作為一部商業(yè)電影,曹軒個人是理解且支持這種取舍的。
不過雖然不苛求完全1:1還原歷史,但前提還是要貼合漢末歷史,可以做一些相對細微的改變,但不能跟過分,起碼不能有飛碟帽這樣的離譜錯誤。
在這方面曹軒還是比較信任內(nèi)地團隊,而且還請了相關的歷史者指導,查缺補漏。
毫不夸張的,《三國·赤壁》僅僅只是幕后團隊方面的搭建和投入,就不下幾千萬人民幣,快趕上曹軒一個人的片酬了。
曹軒:沒想到吧,又裝了個逼(叉腰)
豪華到耀眼的幕后團隊,累計3~5億的破紀錄大投資,繁星+曹軒的金字招牌,不但吸引了大量觀眾和媒體的關注,業(yè)內(nèi)演員更是瘋了似的想搶一個角色。
截止到目前為止,整個《三國·赤壁》定下來的角色只有寥寥幾個。
曹軒飾演周瑜周公瑾、鮑國案時隔十多年,再演曹丞相。
魯肅找了相貌一看就忠厚老實的秦孝公趙德漢…不對,是侯永,他正好也是原版《赤壁》的魯肅扮演者。
除此之外,蔣干這個角色被黃薄拿下,周公子客串糜夫人,許環(huán)山飾演老將黃蓋。
這位也是《封神榜》聞太師的扮演者,很擅長這些忠勇老將的塑造。
至于其他角色,有一些還在接觸,更多角色還沒有具體人選,得慢慢尋摸。
其中別的角色也就罷了,最關鍵的就是諸葛亮,勉強算和周瑜一起擔任雙男主,第一部的戲份甚至比周瑜更重些。
如果能選,曹軒肯定青睞于唐國強,但是對方年齡太大了。
曹操攻打赤壁時54歲,鮑國安老師1946年生人,明年拍攝剛剛60出頭,稍微化化妝就很符合狀態(tài)。
但諸葛亮赤壁之戰(zhàn)時才27歲,周瑜都比他大5歲,哪怕考慮到演技,可以找一些30多歲的演員,長相年輕點的40多歲演員也不是不行。
可唐國強年過五旬,演個中老年諸葛亮或許尚可,但演27歲的青年實在違和。
同樣的劉關張幾人也是如此,曹軒有意啟用《三國演義》電視劇的幾位演員,但都有些不合適。
年齡還好,劉關張在赤壁之戰(zhàn)分別是47歲、48歲、43歲,幾位老師的歲數(shù)也都是50出頭,年齡相差并不大。
但關鍵是身體狀態(tài)和氣質沒有十幾年前那個味道了。
他們那時候正是壯年期,演得出幾位的英雄氣,但現(xiàn)在年紀一大,難免發(fā)福見老,與人們印象中的劉關張大相庭徑。
別的不,曹軒看過張飛扮演者李靖飛的近期照片,臉圓圓的,笑容和藹憨厚,宛如鄰家大叔。
不是這樣不好,但是指著這個狀態(tài)讓他再去當陽橋喝退曹軍,那個被嚇死的夏侯杰怕是第一個沖過來干張三爺。
與這樣的李靖飛相比,曹軒更親賴央視《水滸傳》李逵扮演者趙小瑞,年紀差不大,但是身材管理不錯,而且身上養(yǎng)了三分惡氣,有點猛張飛的兇悍感覺。
如果是一部大電影或者是電視劇,曹軒可以忽略這些細節(jié),情懷為先。
但《三國·赤壁》是一部投資過億的商業(yè)大制作,相比于情懷,更注重的是效果,演員不合適,曹軒寧愿放棄這個經(jīng)典三兄弟,另選他人。
當然,能夠請來這三位更好,所以劇組一直和三個老師溝通。
現(xiàn)在距離劇組開機拍攝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如果三位老師能夠在此期間減肥鍛煉,接近劇本設定形象,再找回當初拍攝《三國演義》時的氣質狀態(tài),那么曹軒肯定更屬意他們來演劉關張。
這個難度不小,但是三個老師想想一起能夠重演劉關張,還是這么大的一個劇組平臺,都表示愿意試一試。
劇組馬上安排健身團隊配合,甚至為表誠意,答應半年之內(nèi),不接觸其他劉關張的演員。
但如果半年健身沒有什么成效,劇組會給予一定的誤工補償,但是角色就對不起了。
除了曹操和劉關張,這幾位《三國演義》經(jīng)典演員,其他角色基本選新的演員。
比如,趙云在《三國演義》好幾個演員飾演,沒有劉關張曹經(jīng)典,沒必要死磕電視劇。
再加上趙子龍在電影有一定的高潮劇情,而且隨諸葛亮入東吳,戲份不輕,劇組很多人都屬于找一個年輕演員來演。
趙云的生年不詳,按照推算應該是30多歲或者40出頭,稍微魔改一下,變成青壯年戰(zhàn)將也得過去。
所以這個角色,也是除諸葛亮之外,被外界搶的異常激烈的角色。
還有一個孫權,年齡和諸葛亮差不多,也適合青年演員來演,被國內(nèi)各大小生虎視眈眈的盯著。
女主方面,哪怕已經(jīng)表明戲份不多,但小喬和黃月英,仍然吸引了無數(shù)女星,尤其是小喬,爭得比之前的《畫皮》還要瘋狂。
所以扒拉了一圈,諸葛亮、孫權、趙云、小喬幾個角色引來那些一線小花小生甚至是業(yè)內(nèi)頂尖演員瘋搶。
至于曹營和東吳諸將謀士,戲份有限,基本上都是人氣略遜的實力派演員面試。
值得一的是,由于是電影篇幅有限,而且避免節(jié)奏拖沓,對有些演義或歷史的人物和情節(jié)做了一定的刪減。
比如【鐵索連船】,《三國演義》是龐統(tǒng)獻策,史載是因為曹軍水軍不敵,所以才會索戰(zhàn)船,以圖激發(fā)北軍之勇,是曹營內(nèi)部的決定。
考慮到劇情節(jié)奏,電影版本將鳳雛獻策這段刪除,龐統(tǒng)也自然沒有出場。
而是按照正史的邏輯,曹操索船,鍛煉北軍將士的水上戰(zhàn)斗力,被周瑜發(fā)現(xiàn),最終決定火攻。
類似的情況還有一些,而且為了方便集中主線,除了刪改,還有把一些人物的劇情挪到另一個人身上,二合一甚至多合一。
比如東吳三老將的韓當就沒了,只有黃蓋和打圓場的程普,東吳諸將,許多戲份也都挪到了甘寧和太子慈兩個人身上。
謀士方面,因為有舌戰(zhàn)群儒的戲份,倒是沒怎么改,但是反對派的戲份主要集中在張昭,其他都是幾個跟班。
曹營也差不多,許多謀士和將軍多是背景板,真正有臺詞和鏡頭的,只有程、賈、于禁、張遼、張郃等人,或者張允、蔡茂、蔣干等劇情角色。
在正史上占據(jù)很大分量的荊州士人以及其他歷史名人,基本上都被刪改或者是歸攏在上述角色身上。
這可能也是歷史電影的弊端,曹軒原來還不覺得,最近他因為電影,正好在研究赤壁之戰(zhàn)的歷史。
發(fā)現(xiàn)這場戰(zhàn)役并沒有孫劉抗曹這么簡單。
僅僅三家內(nèi)部各種爭斗,就足夠寫一篇論文了,如果算上當時的天下大勢,把馬超、蜀川等局勢也算進去,又能寫兩篇。
具體戰(zhàn)役分析,接觸戰(zhàn)、聯(lián)合戰(zhàn)、決戰(zhàn)、追擊戰(zhàn),以及當時雙方的判斷和心理博弈,找個成熟網(wǎng)文作者,能水個幾十萬字。
這么一個龐大的戰(zhàn)役,想濃縮在幾個小時電影里,肯定“簡單天真”一些,而且得犧牲無數(shù)的枝節(jié)。
實在的,曹軒都有點后悔了。
他算是知道為什么沒有人敢輕易的碰歷史電影了,想拍好太難了。
難度高、投資大,成功了未必賺多少錢,失敗了賠個底掉。
曹軒有時都覺得自己犯賤,隨便找找個本子,弄一個《畫皮2》恰爛錢不好嘛,非辛辛苦苦拍三國,吃飽了撐的。
不過,前期上億投資已經(jīng)砸下去了,劇組也已經(jīng)鋪開,后悔也晚了,只能咬著牙繼續(xù)沖。
其實現(xiàn)如今,劇本、導演、團隊都好,幾個角色也大致有個范圍,唯獨就是諸葛亮,遲遲沒有合適的人選。
香江的梁超偉,曹軒嫌矮且老。
劉天王,有點老。
金城五形象還行,但總覺得他不適合諸葛亮。
吳顏祖,有點邪氣。
陳老師,更邪。
內(nèi)地的胡歌,年輕壓不住場子。
陸毅,有仇。
黃小明,演技怕是不行。
黃三石,書香氣質不錯,就是胖了點。
周杰,略丑。
陳昆,陰柔了點。
臺省的符合條件的男演員,能入眼的沒幾個,再加上人氣沒背景,入選可能性太低。
曹軒劃拉了一圈,最后把任權、黃海兵、靳冬幾人加入名單,想了一下,又把前面那些那幾位加了幾個,又挑了辛柏青等幾個人氣偏低的實力派。
打算回頭叫著導演和編劇一一面試,最終選出來一個較為合適的人選。
《三國·赤壁》預計開機拍攝應該在春節(jié)后,大概也就是在2007年3~4月左右。
上下兩部一起拍,考慮到轉景、休息以及其他原因,中間或許有停滯,但零零散散加起來拍攝時間不低于8個月,最快也要半年。
曹軒明年除了一張新華語專輯,其他的檔期,大部分估計都要砸在這部電影和全球演唱會上。
不過也正好,明年估摸著孩子出世,這樣集中的檔期能讓他省出不少時間來陪孩子和孩子媽。
但在此之前,他還得抓緊把《颶風營救》給拍了。
拍完了這部電影,一直到明年春節(jié)后的演唱會,他基本都會待在京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9月下旬,曹軒把《三國·赤壁》許多工作扔給劇組導演制片人,自己匯合了其他主創(chuàng),前往海外拍攝《颶風營救》。
第一站是香江,然后直奔日本。
原來設定的劇情是英語系亞洲國家,方便語言,但最后劇本還是改到了日本。
沒辦法,電影主打海外市場,日本是重要票倉,好萊塢那邊也比較吃日本的背景,那就只能改到日本。
曹天王也只能“忍痛”暴打一回小日本了………
————
ps:推本書《從文娛界開始國風崛起》
群里粉絲寫的,是個妹子,新人新書,大家嘴下留情,感興趣可以看一看,簡介在作者
《從文娛界開始國風崛起》
不正經(jīng)簡介:我的熱血奮斗史為什么變成披著文娛皮的青春戀愛喜劇?!
身為文娛大佬的我又為什么會在修羅場內(nèi)舉步維艱?!
懷抱風云之志的我又怎會沉淪在眾女的溫柔鄉(xiāng)?!
正經(jīng)簡介:
人間浮沉二十幾載,經(jīng)歷人生大起大落。
遭遇車禍的姜黎,本以為自己將心懷不甘消散于世,卻不曾想重活一世。
前世無能為力,魂飛魄散。
今世破而后立,引領國風。
翻云覆雨誰能問?納納乾坤古復今。
7017k
<b>最新網(wǎng)址:</b>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