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穿者,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楊林對一些事情知道很多解決方法。他認為目前中國的局勢,可是采取芬蘭一戰后二戰前的做法。由政府拿錢出來收購那些土地,然后再出讓給農民。
農民可以分期購買。按照新中國現在的標準,一畝地十塊袁大頭,你今年先給一塊,可以現在給,也可以等秋收之后再給。若干年之后給齊,然后再根據你買了多少地,付兩到三年的利息。若是遇到天災暴亂什么的,可適當減免。
而那些地主呢?土地拿出來對他們當然會有損失,即便給錢買他們的,也不敢保證日后他們不會用其他的手段拿回去。所以,必須在其他方面給予他們一些補償。
開工廠,建作坊,政府可以幫你,給你優惠政策,給你指導。
這也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案,因為地主的利益確實受到了損失,但是盛懷宣知道,任何一個方案都不可能完美的解決問題,只要能最大程度上照顧到各方利益就可以了。
楊林已經在其他的方面給你們途徑去彌補損失,你自己做不好生意可以和別人合伙做,假如你非要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那只能對你對不住了。
盛懷宣做了一輩子生意了,他自然知道如果楊林這個政策一出臺對中國的商人來意味著什么。商場就是一個大魚吃魚的地方,當那些地主拿著錢開始轉型的時候,會讓整個中國的商業都出現短暫的繁榮,也會讓那些大魚周圍出現足夠多的食物。
還有,這也注定將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收地的錢是緊張了一些,不過楊了。土改分地域來進行,力求在三年內讓整個中國完成土地改革。
咬咬牙還可以撐過去。
楊了,以后中國的稅收制度也要改革。現在老袁的稅收比大清朝少了許多,可是那方式真的沒變。按照人頭或者田畝來收稅。楊。以后的稅收就按照收入來收稅。
比如你一年只能收入十個袁大頭,那不用交稅。一年一百塊袁大頭。交百分之十。一千塊,交百分之三十,以此類推。
這一次戰爭的補償方案也是這樣,對于那些窮人。你在戰爭中損失了一間草房,政府給你蓋新的。如果你是有錢人,看你有多少錢,逐次遞減,假如你富可敵國的話,國家是不會給你戰爭賠償的。
盛懷宣那天和楊林談了很長時間,來他真的只想問問土地的問題。后來又道了稅收。他很清楚這個稅收政策像自己這樣有錢的要吃虧了,按照楊林的推算,自己一年要交純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作為稅收!等于是他在替政府干活,還無法享受一些政府的福利補貼待遇。但是楊司令的有道理。這個社會不能沒有富人,也不能有太多的窮人。
窮人太多,富人安心么?
當然,對于有錢人楊林也有安撫的策略,楊司令告訴盛懷宣,自己當算成立一個部門專門監督政府各項政策的運作,這個部門有權利對官員提出罷免提案,有權利對出臺政策提出不信任,要求政府整改,并且如果對政府某方面的作為不滿意,可以提案要求政府改進。
而這個部隊則由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組成。
盛懷宣對楊林這個方案真的很有興趣!他沒有想到像楊打鬼這個禽獸模樣的家伙居然能出這么有新意的話來。
政府的集權的,但是他們這些納稅的商人可以監督政府,這對他們來就是一個身份!不這身份給他們帶來的多大的風光,最少在日后沒有哪個官員敢來刁難商人了。八成的稅收是很多,可是你如果真的一年賺的要交八成稅,剩下的兩成足夠你風風光光的生活了。
而且當商人能對政策提出意見,告訴政府你們什么地方做錯了,我們希望你們怎么做的時候,這樣算來應該不會虧的太多。
他們還談了民主的問題,中國不能沒有民主,這一點楊林非常肯定。而他認為民主作用也是監督,當然,不是監督政府。
為了防止商人們有了地位之后和地方官員相互勾結,所以還需要成立一個部門監督他們,你們是不是對社會盡到了責任,你們是不是按章納稅了,你們對官員提出的罷免提案到底是出于對官員能力的質疑還是打擊報復,這些將由那些民主人士進行監督。
楊了一連串的方案,當真都新奇的很,盛懷宣也不知道這些政策能不能行的通,不過相比于袁世凱和孫文的辦法,盛懷宣更想嘗試一下楊打鬼的策略。
在談話的最后,楊林很明白告訴盛懷宣,自己不是一個肯認輸的人。盛懷宣幫袁世凱,那義勇軍肯定會回東北和袁世凱通過戰爭來決出勝負,那樣內戰就打起來了。
如果盛懷宣幫自己,他可能輕松搞定北洋軍,就算是打仗也是規模的。所以如果不想發生內戰,幫自己是盛懷宣唯一的選擇。
盛宣懷想想,這話的有道理。于是他就上了這條船。
現在船開的好像有些不太穩當,盛懷宣知道自己這一次介入的是一場非常危險的游戲,即便他和袁世凱幾十年的交情,要是被老袁給逮住了,想來也沒什么好果子吃。
不過楊度的很對,既然走出這一步,回頭是不行的。
“那,咱們是不是可以把雷振春給拿掉了?”
楊度看看他,輕聲問了一句:“你都安排好了?”
盛懷宣點頭:“都安排好了,我們的人就混在孫文那些人的中間,隨時可以把消息透漏給孫文。”
楊度沉思了一會,慢慢放下手中茶杯:“可能還不是時候。孫文現在明顯是想淡化這個事情,也許他的心里察覺到有什么不對了,就算告訴他他也可能不會動雷振春,咱們必須給他們再添一把火!”
盛懷宣一下將腦袋伸了過來:“怎么做?”
楊度的臉上泛起了一絲讓人發寒的微笑:“就是再添一把火,這樣雙方就無路可退了,雷振春也將被推上風口浪尖,他想跑都跑不了。”
“從哪里下手?”
“燒了總理內閣辦公大樓!”
盛懷宣整個人驚呆了!他不是不敢去做,只是他這個時候真的有點心驚,有點慶幸。心驚的是楊度居然敢做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出來,慶幸的是,自己這次沒有站在楊度的對面。
共和元年二月十一日,這注定是一個要被載入共和國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的早上,蒙古的捷報再次傳來,阿爾哈戰場上俄國中將施特塞爾在今天早上向中國阿爾哈戰區總司令愛醒覺羅載濤司令交出了他的指揮刀,五萬多俄國人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這意味中俄雙方在蒙古的戰爭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懸念,而楊司令再發回戰報的同時也發出了和平的信息,楊司令終于松口了,他提出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國方面可以接受和談,愿意和薩道義先生一起,為把這片土地打造成一個永遠不會再發生戰爭的樂土而努力。
這一切都讓中國老百姓非常的滿意,楊司令到底沒有讓他們失望。北京城趕早的商販們看了報紙上的報道之后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早起的疲憊蕩然無存,他們放佛看到了自己可以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洋人欺壓的國度下幸福生活的場景。
其實薩道義的話之所以能給中國人帶來那么大的轟動,不光是因為他滿足了中國人的面子,更重要的是他選擇的時機非常好,中國部隊打到了蒙古,占據絕對的主動,俄國人的威脅已經被消除,被炮火肆虐的土地上老百姓正在回憶著戰爭留下的傷痛,這個時候誰都不想再讓痛苦延續。
孫文先生今天也起的非常早,這幾天他一直想辦法希望能見薩道義一面,進行一次單獨的會談。但是薩道義先生好像對孫文不太熱情,除了那次在袁世凱的陪同下來參觀總理內閣的時候和孫先生禮貌性的握了一個手之外,拒絕了孫先生所有的邀請。
薩道義先生,自己這一次是來旅游的,所以除了和他的老朋友袁世凱先生天天見面之外,不希望過多的接觸中國的政治人物。孫先生當然不會放棄,即便遭到了明顯的拒絕,他還是天天都給英國使館打電話約時間。
一早上走到總理內閣的辦公室里面,看見陳天華之后第一句話就是:“星臺,英國使館那邊有回信么?”
陳天華緊皺眉頭正在思考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孫文的話明顯打斷了他的思路,讓他有些不快:“沒有。你能不能別天天拿這個事情來煩我?”
孫文愣了一下,往陳天華跟前走了幾步,聲音柔和許多:“怎么?想什么重要問題呢?”
陳天華把剛剛送來的報紙放在孫文面前:“你看看,楊司令愿意和談了。”
孫文瞄了一眼:“我路上看到消息了,好事啊,難得那個家伙能想得通,也不知道多少鮮血才喚回了他那一點同情心!和談早就該開始了,那個張懷芝該撤換下來了。”
陳天華很是生氣:“逸仙,你看事情能不能別這么簡單?我和楊林在一起七年了,他是什么人我比你了解!他愿意和平?這話是他出來糊弄你的!也只有你會被他糊弄!”
這話的很不客氣,不過孫文卻聽的進去:“你的意思是?”
三t
ᝧ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