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爭就是這樣,最怕雙方形成街,那會產生很多讓人根無法預料到的因素。老袁讓黎元洪去找吳兆麟,勸吳兆麟把孫文叫出來,要什么條件盡管。
可是吳兆麟這家伙水米不進!
他對黎元洪自己不愿意介入這場斗爭,但是孫文先生在衛國戰爭中也是有功勞的,對于穩定南方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且孫先生是中國的民主的奠基人,如果袁世凱孫文陰謀推翻政府的話,請拿出證據來。
只要袁世凱能拿出證據來證明孫先生確實有發動暴亂的舉動或者意圖,吳兆麟馬上交人。
這話聽起來非常公平公正,卻把老袁被氣了一個半死。
證據他隨時都能拿的出來,現在北京就在他的手里,那幫民主斗士被抓住的也不是硬骨頭,很多人在大牢里面幾鞭子一抽就寫下了認罪書,你要什么證據他能拿什么證據出來。
問題是袁世凱不是孩子,吳兆麟那點伎倆他一看就明白了。孫文現在在外面到處喊冤,自己鎮壓他們,不管怎么拿出什么證據吳兆麟都會質疑,孫文都會反駁,都會在社會上引起爭論,而袁世凱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孫文爭論!
把黎先生剛剛交給他的文件往桌子上面一放,老袁的臉色十分的難看:“他娘的,老子給他一個陸軍次長他都不干,看來這吳兆麟是鐵了心要和我過不去了!”
黎先生忙的道:“總統,其實吳兆麟沒有多大的問題,他一個的軍團司令,翻不起什么風浪來。等馮國璋將軍一回來,山西的部隊一到,咱們可以和他來硬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吳兆麟做這事情動機是什么?是出于保護孫文,還是背后有其他的人支持?”
其他的人的時候,黎先生的手往北方指了一下,那意思不用多。
這話當真到了袁世凱的痛處。他到現在都弄不清楚吳兆麟保護孫文是出于什么立場,是因為他來就是革命黨?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以前革命的時候吳兆麟不受孫文待見,甚至可以他們之間矛盾重重。
但是假如是楊林的操控。情況也不太像。楊打鬼那個家伙這幾天沒有一點異常的舉動,蒙古的戰報還是不斷的傳來,戰場上中國部隊進展的相當順利。對北京的楊度等人老袁也監視的非常嚴密,楊度也沒有什么讓他感覺特別不放心的舉動,一直在研究關于土地改革的問題。
在北劇云變幻之際楊度好像還是一門心思放在土地改革上面。而且這工作進行的并不順利,他們在廊坊的試點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楊林的土地改革方案是套用日后芬蘭的做法,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減少土地改革的阻力,能盡量讓各方都滿意,拉進貧富差距。楊司令分析過,芬蘭建國的時候和中國現在情況很像。他以為可以參照,可中國不是芬蘭,中國人的觀念真的和西方有著很大的不同。
政府提出買地主的土地沒有任何的阻撓,但是把地賣給農民,由農民分期付款的政策卻根行不通。
中國的老百姓生活習慣延續了幾千年。他們借錢一向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會去做的舉動,而且他們一直奉行在他們看來是金玉良言的教條:“民不與官斗。”
拿到土地的時候他們確實很開心,可是后來一聽讓他們少政府的錢,日后慢慢償還,很多人都把土地轉手又賣掉了,賣的錢拿來趕緊把政府的數目給還清。
他們不愿意少衙門的錢,不愿意和衙門糾纏不清。
這些地轉手又回到了地主的手里。可是政策規定了每一個人擁有土地的上限,那些地主根不敢買的太多,這一下造成的局面是在廊坊地區上好的土地被廉價出售。
好好的一個政策卻因為老百姓的不理解使得好事沒做好,地主們對政府收購土地多少不滿,老百姓覺得自己空歡喜一場,而且手里的地成了燙手的山芋。兩頭沒討好。
就在五天前楊度給袁世凱上了緊急報告,要和趙占元盛懷宣一起趕緊去處理這個問題,老袁對此十分的支持,甚至讓他的心腹劉繼興跟著一起去。劉繼興發來電報楊度整天就是找那些老百姓談心,調查出現這種情況的根原因和癥結所在。沒有什么其他的舉動。
所以要吳兆麟是受楊打鬼的指示,也真的不太像。
正因為摸不清楚,所以老袁才感覺到有點害怕,他總覺得這事到現在好像并不是自己在掌握,似乎有一只手在推動著事件的發展,想把這事鬧大。
“如果真的是他,你看我們現在該采取什么辦法?”
袁世凱想了很長時間,最后還是覺得寧可信其有。黎先生把頭湊了過來:“總統,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按照咱們預訂的計劃繼續走下去,不能慌。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老袁的眉頭一皺,按照預定的計劃如果抓不住孫文的話,這個時候應該馬上對那些民主斗士們的清洗了。不部殺了你們,最起碼那些重要人物不能放過,魚蝦的要看你們識不識相。老袁想的是就算孫文跑到國外去,我也把你在國內的勢力連根拔起!
可問題現在孫文就在北廄外面,還在不停的叫喚,喊著讓國人民和世界各國支持他。雖然沒有人搭理他,袁世凱總覺得很是鬧心。
“這個時候合適么?讓黎元洪再和吳兆麟接觸一下?”
黎先生道:“總統,繼續接觸是必須的。但是我認為就是因為孫文現在外面,所以我們才要手段更快一些!咱不能讓別人覺得咱們抓不住孫文就不敢做事,把他爪牙部干掉他也就只剩那一張嘴了。”
袁世凱微微點頭,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如果因為孫文沒抓住,北京的一些人就不處理,時間長了真可能會給他們翻身的機會,最少會讓他們對民主還抱有希望:“好!通知趙秉君,明天開始一個一個給我定上罪名9有,發電報給程德,南京那邊也要同時行動!”
這是一張早就張起的大,現在里面一群大魚蝦,老袁這一動手,中國的民主斗士們將面臨滅頂的風暴。
不過話完之后袁世凱忽然又補充了一句:“堅持一個原則,如果他們愿意認罪的話,最好不要殺人。特別是對于宋教仁,讓程德一定要以禮相待。”
黎先生知道袁世凱這個人就是這樣,人家明明沒有罪名,那些所謂的罪名部是他張羅的。暗算栽贓之后還想對人家以禮相待,這是典型的婊子立牌坊!
其實相比于孫文來,老袁覺得自己和楊打鬼的共同之處更多一些。孫文先生要學習的是西方,給袁世凱提議讓中學開始教授英語和法語,老袁對此十分的抵觸。
在袁世凱看來學和中學的主要課程就應該是中文為主,數學為輔。至于分科等你考上大學以后你看你喜歡學什么再。在中學階段,你把咱們祖宗的東西學好!
楊林在部隊用《三字經》作為士兵的文化教材,老袁在中學把《弟子規》列入了必修的課程,年紀輕輕的你別去探討什么民主,記住一個道理,書沒背好先生打你是對的就行了。
老袁雖然對楊林提防著,可是他總覺得自己和楊打鬼跟孫文不一樣,他們之間應該是有的談的。他在潛意識中總是希望楊林能真的像現在表現的一樣,不要管自己和孫文之間的斗爭。
廊坊。
楊度對于土地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來到這里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馬上調查,而是對土改的工作叫停,叫停的理由很簡單:政府錯了。
這一次的試點確實給廊坊一帶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和麻煩,來劉繼興以為楊度處理這個問題很難,可是沒有想到楊度用了這么簡單的方式就把問題解決了。
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寬容的,當楊度政府錯了的時候,他們的不滿情緒大大降低,居然沒有人鬧事,楊度有條不紊的重新調查,然后重新商議。
“盛老,農民賣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借政府的錢,哪怕我們的利息已經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他們也寧愿借高利貸先把錢還上。咱們中國老百姓的觀念里面,和衙門打交道,總是自己吃虧的,這個觀念恐怕想服不太容易。”
盛懷宣道:“就算你能服廊坊,這里只是試點。以后整個中國開始土地改革了,你總不能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解釋。我認為我們可以交給銀行來做。咱們政府只需要給老百姓擔保就可以了,借銀行的錢他們還是能沉得住氣的。”
楊度點頭,他已經和很多膿都談過來,膿們對錢莊還是信的過的。對政府信不過的原因在于他們都認為一耽生糾紛,自己打官司都找不到人打。
告衙門?別開玩笑了,咱中國人不興這個。
再銀行的介入也是必須的,廊坊這里他們沒找銀行是因為資金夠,日后鋪開了光靠政府的那點收入,可能會很困難。再楊林在西北的坦克基地也開工了,那拖拉機廠已經開始生產了,楊司令拖拉機生產出來之后,要在北方先推廣,這也需要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