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在北京城的城防和警察隊伍有五萬多人,這些人的戰斗力是不高的,吳兆麟知道袁世凱就算打,靠的也是海軍那八千多人和這一段時間被他從各地調來的一些軍隊。這些軍隊的戰斗素質也是沒辦法和第四方面軍相比的,即便第四方面軍中間一些北洋的部隊吳兆麟不敢使用,老袁想憑著手上的那點力量取勝也非常困難。
吳兆麟知道,袁世凱最大的籌碼就是從蒙古回來的部隊,他指望著馮國璋那批人來滅火的。
想到這里吳兆麟的心里怎么都覺得有些替袁世凱感覺到不值。他要不主動出手,就憑著革命黨和老袁之間的那點事楊林回來以后還真不好把袁世凱怎么樣,畢竟誰對誰錯還可以扯皮。
但是老袁這一主動出手打自己,就是他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道義上楊林已經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剩下的就是把袁世凱搞下來了。
這事真的不是袁世凱太笨,面對無法干掉孫文的困局老袁有點著急了,他急于在楊林回來之前把孫文的事情處理好。他認為他是有希望的,馮國璋的部隊一到就等于老袁手里有了一把鋒利的鋼刀,切第四方面軍應該沒有什么困難。
可是楊打鬼顯然比袁世凱要狡猾,袁世凱怎么都沒有想到現在回來的并不是馮國璋,楊林給老袁留下一條很有希望的道路,卻在這條道路的盡頭挖了一個陷阱。
吳大將軍這個時候要準備的就是打仗,讓袁世凱無法干掉自己就可以了,對這一點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回到剛剛被炸過的司令部,吳兆麟打開電臺,用他和楊林約定好的密碼發了一份電報出去:“鯊魚咬鉤。”
片刻之后楊林的電報很快回了過來:“守。不得進攻京城,不得往北京城里開炮。”
第二天,仗。打起來了。
老袁動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事情馬上就要有一個結果了,最遲五月中旬,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不管袁世凱能不能干掉吳兆麟,當楊林回來之后一切都將結束。
中國的體制是什么樣的到那個時候就應該有一個定論了,而另一場談判也在北京同時進行著,就是關于現在亞洲局勢的。這場談判是日公使阿部守太郎發起的。
日真的想限制中國的發展,眼瞅著楊打鬼干掉了俄國人一百萬大軍,下一步他的目標會定在哪里沒有人知道。日人真的很擔心中國會威脅到他,所以在兩天前阿部守太郎就通知了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公使們,他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為了確保中國不會成為亞洲的不穩定因素,各個國家有必要形成一定規模的聯盟。
他們好像一點都不知道,在現在紳士們的眼中,日的不穩定因素好像比中國來的更猛烈一些。
對于阿部守太郎的邀請,薩道義他們也沒有拒絕。既然你想談,我們就陪你談唄。可是讓阿部守太郎十分不爽的是,法國的鮑沃先生剛剛介入會談的時候就向所有人表示。他在這里的態度不能代表法國政府的態度。
鮑沃,法國政府只是讓他來聽聽日人的這次聯盟的規格和條件,至于答應不答應,他完無法做主。這個表態當真把阿部守太郎給氣了一個半死。
不過日人沒有放棄。阿部守太郎又對朱爾典先生,中國人對英國很不友好,而且中國陸軍在對俄國的戰斗中表現的十分出色,誰也無法保證將來楊打鬼會不會把眼睛放在緬甸和印度。
阿部守太郎的十分仗義。他告訴英國人,日政府很重視和英國的盟友關系,假如中國真的做出了侵犯英國利益的舉動。日可以隨時派遣艦隊參與作戰,并且出動十到二十個師團支援英國方面。
然后日又問了,萬一要是楊林盯上了朝鮮和臺灣,英國能不能履行盟友的義務?
朱爾典給了他一個明確的回答,英國人是講信用的,如果日遭受了中國的攻擊,他們將毫不猶豫的站在日的立場上。至于直接出兵么,朱爾典非常仔細的算了一下,然后告訴阿部守太郎,英國人可以從印度抽調兩個殖民地師。
阿部守太郎聽這話那胡子都抖起來了,他也真的無話可了。
要是放在以前的大清朝,英國人不用出兩個師,一句話出來就行了。但是現在的中國部隊陸軍的強悍你又不是沒看到,他們要是真的打朝鮮了,兩個師殖民地師夠干什么呀?
就在阿部守太郎對這次會談感覺到無比的失望,對日可能真的要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有些束手無策的時候,楊度找到了他。在他們談判的時候楊度就注意到了日人的舉動,真的楊度真害怕他們達成什么協議來共同對付中國。
得到他們沒有談攏的消息之后楊皙子大為高興,馬上找到了阿部守太郎,你跟那些西方國家談什么呀,來,咱們倆談。楊度了,你跟我談絕對是正確的,這一次不管中國的政治格局走向哪里,孫文這個外交部長是鐵定干不成了,接替他的人必然是我。
我們可以先談著,如果你對我不放心咱們可以先不簽署協議,等到中國的局勢穩定下來,我到你們日去談都可以。
話到這份上,阿部守太郎真的沒有什么理由拒絕了。而且楊度的很對,和那些西方國家真談不到一起去。他也看的出來,英法美就是巴不得中國和日現在掐起來呢。
發個電報給東京,東京做了回復,談。再無法利用西方國家來壓制中國的情況下,盡量和中國人明確的劃定利益范圍,爭取讓中國在朝鮮和臺灣的問題上不要糾纏,日可以一心經營剛剛到手的印尼。
民主的好處就是大多數人的意愿能得到尊重,就像現在的大英帝國,他們的高層明顯的意識到中國和日已經成了挑戰他們亞洲利益的兩個不穩定國家,但是他們不可能放棄和日的聯盟關系,因為英國的民主在這個年代對日人的印象很好。
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會對中國再采取什么敵對策略。去年的敵對已經引起了不滿,目前英國的商人急需進入中國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也不會再對中國來一次封鎖。
所以他們只能玩那種平衡。
共和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北京城外的戰斗已經打了一個星期了,吳兆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挨打的境地,戰斗一開始的時候第四方面軍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叛逃,那些北洋軍的士兵許多人重新站到了袁世凱的那一邊,甚至以前的一些革命軍人也跟著他們過去了。
這情況更是讓雙方的兵力出現了變化,好在吳兆麟對這種局面早有準備,他主動放棄了無法堅守的第一道防線,在劉顯和的支援下穩住第二道防線繼續和袁世凱戰斗。
吳兆麟打仗真的不錯,可是楊林下的命令卻當真束縛了他的手腳,第四方面軍只能擺出一副防守的架勢,不得攻擊北京城,不得往城里開炮。
老袁的部隊很快摸到了吳兆麟的這一弱點,他們形勢稍微差一點就往城里跑,所以吳大將軍這仗打的當真憋屈。
這邊心里憋屈,袁世凱那里也是一樣!老袁也對英國人的政策摸的非常透,英國現在支持他,但是假如自己輸了的話,英國人也不會為他做什么。到底,這次的事情,是中國自己的事情。換句話來就是這一次他必須自己把事情給擺平了才行,擺平了他繼續當他的大總統,要是出了什么意外自己輸了的話,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來幫他話。
在戰斗中山西的部隊擔當了攻擊的主力,雖然老袁給了他們很大的支持,甚至在第四方面軍內部安排了部隊響應他們的進攻,可是雙方的戰斗力真的有差距,里應外合之下居然還是不能擊潰吳兆麟,一個星期的戰斗讓閻錫山帶來的士兵傷亡慘重,老袁很明顯的意識到,靠這些人只能維持住局勢,想結束戰斗還是要等馮國璋那三萬人馬回來才行。
“狗子離北京城還有幾天的路程?”
老袁的有點心焦,戰斗打到現在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國,雖然袁世凱極力抹去報紙上對自己的負面報道,但真相還是慢慢的被人們察覺,最少北京城的人都知道,這場戰斗是袁世凱打的第一槍。
老袁明顯感覺到報社報紙的字里行間對自己已經相當不滿了,他知道這事必須快點解決。
袁克定在旁邊接道:“早上收到了馮國璋的電報,他還有一百多公里,速度放快一點的話,后天早上能到。”
“不行!太慢了!發電報給他,就最遲明天晚上,他一定要出現在北京城!”
“爹,馮將軍也估計我們等急了,所以他派了孫傳芳領隊先行,估計明天中午能到。馮將軍,讓我們先把攻擊計劃制定出來,后天早上一來他馬上投入戰斗。”
老袁聽了這才放心一點,現在多拖一天他都不愿意。(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