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葬明 正文 第十一章 忠臣赴死

作者/寒風拂劍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而北方關(guān)寧一帶的戰(zhàn)事,在三月間開始之后,便打的十分激烈,洪承疇以及祖大壽等兩萬余多官兵,被建奴軍十幾萬大軍包圍在了寧遠城之中,皇太極數(shù)次派人對城中洪承疇以及祖大壽等人勸降,但是都盡數(shù)被他們斷然拒絕,于是皇太極便派出大批建奴軍,對寧遠城發(fā)動猛攻。

    洪承疇和祖大壽等人,則在城內(nèi)外拼死抵抗,城中軍民在這個時候基上可以是上下一心,死守寧遠城,城中百姓集體為軍方運送矢石彈藥,照料傷員,而兵將們,則據(jù)稱死守,架炮轟擊城外建奴軍,雙方打的是異常的激烈,而且洪承疇以車營為防線,在寧遠城外構(gòu)筑工事,阻止建奴軍攻城,這寧遠城一圍便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守軍屢屢擊退了多次建奴大軍的攻擊。

    但是形勢對于寧遠城來,卻是非常不妙的,來關(guān)寧軍就缺糧少餉,雖然前段時間得到了一部分大中軍提供給他們的糧秣,但是寧遠城之中卻并未運至多少糧食,這一個多月下來,寧遠城中的軍民雖然省吃儉用,但是卻還是糧食吃盡,彈藥矢石也幾乎耗光,漸漸的開始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到了四月之后,寧遠城中便已經(jīng)殺光了所有的騾馬,供兵將們吃掉,騾馬殺光之后,城中軍民便只能吃樹皮草根,后來連樹皮草根也吃完了,便吃陣亡者的尸體,后來甚至發(fā)展到了把一些老弱之人殺掉吃肉的慘劇。

    而建奴軍經(jīng)過這些年的經(jīng)營之后,攻堅能力也比早年要強了很多,特別是他們開始大批量裝備紅夷大炮之后,火力上已經(jīng)不弱于關(guān)寧軍,此次建奴軍南侵,更是攜來了很多門重型的紅夷大炮,這些大炮在開始攻城之后,被建奴的漢軍架在城外,幾乎是日夜不停的轟擊寧遠城,雙方在城內(nèi)外展開了一場炮戰(zhàn),守軍火力明顯弱于建奴大軍,以至于一個月下來,雖然洪承疇率軍擋住了建奴軍屢次進攻,但是城中兵將卻也死傷慘重,寧遠城的城墻更是被轟的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城內(nèi)軍民不得不在炮轟間歇日夜對城墻進行搶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抵抗也已經(jīng)到了強弩之末。

    可是他們盼望的援軍,卻一直都沒有出現(xiàn)在寧遠城外,雖然崇禎最終下決心要派兵救援寧遠城,試圖將洪承疇和寧遠城中的官軍救回山海關(guān),可是大明可用的兵馬在這個時候?qū)嵲谑翘倭耍瑮顕吞仆ㄊ苊螅诒O(jiān)軍張若麟的率領(lǐng)下,于三月底之前便出了山海關(guān),可是張若麟這個家伙,卻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混帳東西,他身為關(guān)寧軍監(jiān)軍,為人很是驕橫,這兩年來,沒少給洪承疇找麻煩,以至于軍中上下有人,可以不知洪督臣,但是只識張監(jiān)軍!可見這個張若麟在軍中是多么的驕橫了。

    此次建奴軍南犯,洪承疇坐鎮(zhèn)寧遠,可是這個張監(jiān)軍卻借故不肯留在寧遠城,卻跑回到了山海關(guān),并且在山海關(guān)坐視洪承疇的兵馬在寧遠城被圍,也不想辦法予以救援,現(xiàn)如今朝廷下旨派楊國柱和唐通二人領(lǐng)兵四萬,出山海關(guān)救援寧遠城,張若麟便沒辦法,只能督軍出山海關(guān)寧遠而去。

    可是張若麟膽如鼠,山海關(guān)到寧遠城,也不過只有二百多里的路程,快的話,兩天時間便可以抵達寧遠城下,可是張若麟壓著大軍的速度,卻始終不肯加快行軍,雖然楊國柱一再請命加快速度,可是張若麟?yún)s嚴厲呵斥,要心行事,不能中了建奴的埋伏,其結(jié)果是二百多里的路,他們十天時間也沒有走到不,每天行軍只有十幾里最多不過三十里,張若麟便命扎營。

    如此一來,馳援的突然性自然也就不用了,建奴方面早早的便得到了消息,皇太極當即便令多爾袞、多鐸率領(lǐng)三萬多建奴軍,繞過寧遠南下,將楊國柱和唐通的援軍堵在了六股河,雙方在六股河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

    楊國柱率部幾次試圖突破建奴軍,但是因為張若麟拖后腿,都未能成功,反倒是使得軍心渙散,被多爾袞打的大敗,而張若麟見勢不好,居然率領(lǐng)標營后撤,唐通也不是一個敢戰(zhàn)之輩,始終不敢和建奴軍死戰(zhàn),張若麟一退,他也立即率部后撤,結(jié)果使得楊國柱所部后路被多鐸率軍截斷,頓時造成了楊國柱所部的大潰,楊國柱率兵死戰(zhàn)突圍,但是最終卻未能成功,楊國柱在戰(zhàn)場上身中數(shù)箭還中了幾顆銃彈,當場陣亡在了亂軍之中。

    唐通護著張若麟亡命一般的朝山海關(guān)奔逃,但是被多鐸率部追上一通掩殺,也軍大潰,出山海關(guān)救援寧遠的這支大明最后的可用之兵,也就此徹底瓦解。

    潰兵是沒有任何戰(zhàn)斗力可言的,在建奴軍的掩殺之下,大批官兵被追到了海邊,最終過萬的官兵被趕入到了大海之中,包括張若麟在內(nèi),也沒有能幸免,活活的被淹死在了大海之中,在這一段大海的烘上,大明官軍浮尸成片,可是讓人為之感嘆的是,這些大明官兵,投降的非常少,眼看無法逃走,最終絕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赴海而死,雖然戰(zhàn)敗,可是他們的這種舉動卻還是可歌可泣。

    此戰(zhàn)下來,只有唐通帶了極少數(shù)的兵將,得以逃脫返回了山海關(guān),但是大明至此也徹底失去了救援寧遠城的力量,只能坐視寧遠城的陷落。

    消息傳到京師之后,朱由檢在大殿之上沉默了很長時間,既沒有大哭,也沒有大罵,像是老僧入定了一般,幾乎整整半天時間都沒有一句話,直至突然間劇烈咳嗽了一陣之后,吐了一口血,當即暈倒在了龍椅之上。

    楊國柱兵敗身死,援軍大敗幾盡軍覆沒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宣大一帶的大中軍左路軍之中,盧象升得知楊國柱戰(zhàn)死沙場的消息之后,頓時放聲大哭了起來,盧象升和楊國柱關(guān)系處的是相當不錯,當年盧象升在任宣大總督的時候,楊國柱便是他的下屬,入衛(wèi)的時候,楊國柱也始終跟在他的身邊聽命,楊國柱的忠誠盧象升是知道的,來楊國柱完可以選擇在宣大投降大中軍,這樣的話,楊國柱薄性命是沒有半點問題的,可是楊國柱最終還是回絕了盧象升的勸降,雖然放棄了宣大,但是卻領(lǐng)兵進入到了關(guān)內(nèi),并且率部奉旨馳援寧遠,他來完可以不奉旨前去的,可是他最終還是毅然決然的率部出關(guān)北上,最終戰(zhàn)死在了沙場之中。

    其實楊國柱應該很清楚他們此行的握性,無論是從兵力上還是士氣上乃至是裝備上,他們對付這次南下的建奴軍都沒有半點優(yōu)勢可言,出關(guān)救援寧遠,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冒險行動,一旦失敗的話,根沒有逃回山海關(guān)的可能性,可是楊國柱最終還是選擇了率部出征,踏上了這條通往地獄的道路,最終殺身成仁。

    這一點不單單是盧象升很是佩服楊國柱,就連閻重喜等大中軍的軍將們,也同樣非常敬重楊國柱這個人的為人,閻重喜當即下令在宣府鎮(zhèn)之中,為楊國柱建起一座祠堂,并且找工匠為楊國柱塑像,供人供奉他的英靈,多年之后,這座楊國柱的祠堂,也被肖天健改稱為忠烈祠,楊國柱的后人也得到了大中朝的妥善照料。

    這個時候關(guān)寧的局勢已經(jīng)是非常握了,雖然吳襄再次出任山海關(guān)總兵,可是這個時候山海關(guān)沿線也只事了不到兩萬官軍駐防,救援寧遠已經(jīng)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了,就連守御山海關(guān),也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此時中路軍李信的總參謀部派人給左路軍轉(zhuǎn)來了一道肖天健的圣旨,令左路軍立即整兵出居庸關(guān),沿長城沿線奔赴山海關(guān),一旦建奴軍拿下寧遠城南下山海關(guān)的話,吳襄如果不進行抵抗,便令其投降,如果吳襄不投降大中軍的話,便以武力提前占領(lǐng)山海關(guān)一線,誓死要將山海關(guān)薄,不得令建奴大軍破關(guān)進入京畿之地,為大中軍另外兩路大軍馳援爭取時間和空間。

    一旦明軍試圖阻攔,便就地擊潰他們,但是左路軍暫時不必考慮京師的事情,他們部的精力都要放在山海關(guān)一線,大明的京城已經(jīng)像是一個熟透的蘋果,隨時都可以取摘,現(xiàn)如今大明京師也沒有實力再干出什么大事了,留著他們暫時茍延殘喘一陣,待到先解決了此次叩關(guān)而入的建奴之事,ォ是重中之重。

    閻重喜等人得到了這道命令之后,也不再多做猶豫,這個時候局勢已經(jīng)到了極為握的程度,大中軍其實就是在和建奴爭時間和空間,就看誰來先控制住山海關(guān)一帶了,至于拿下大明京師現(xiàn)如今反倒成了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

    所以左路軍迅速的便開始在宣府鎮(zhèn)的延慶州集結(jié),并且以王承平為先鋒,開始進入八達嶺,朝著居庸關(guān)進發(fā),而盧象升這個監(jiān)軍,也主動請纓,隨前鋒軍一起前往居庸關(guān)。

    (今日特別鳴謝p兄弟的打賞!多謝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南安市| 东明县| 渭源县| 武功县| 乳山市| 清苑县| 南城县| 建德市| 临猗县| 泸定县| 常州市| 阿克苏市| 和政县| 任丘市| 三穗县| 房山区| 射阳县| 郯城县| 彭山县| 开远市| 高邑县| 城固县| 静乐县| 余姚市| 天镇县| 伊金霍洛旗| 博白县| 广南县| 南川市| 远安县| 西安市| 景洪市| 济宁市| 陆川县| 北碚区| 五家渠市| 辉县市| 四平市| 通辽市|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