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0126 在戰場上,永遠都不會有重來的機會 入伍以來,先后調崗十余次,在每個崗位都是尖子。 每一次崗位調整都以組織和部隊需要為先,無懼挑戰與困難。 六次參加軍以上考核獲得名次。 十七次在師、團的比武中獲得第一。 三次榮立三等功。 對,就是這樣的一只老虎。 對于這樣的軍官,王亮甚愛之。 黃國濤也清楚王亮的脾氣,出了名的倔。 都是軍人,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索性不勸了,叮囑道:“是!那您照顧好自己。任務緊急,我先出發了。” “凱旋,歸來!”王亮敬禮。 黃國濤笑著回敬軍禮,鏗鏘有力地回道:“是!” 黃國濤走了,留給了王亮,留給了友們一個背影。 中**人的背影,讓人引以為傲的的背影,如同飄揚的旗幟。 逆行于繁華盛世之外,逆行于狂風惡浪之中,飽含對國家的忠誠的背影。 評論區。 “真的要打仗了嗎?真有恐怖分子還是怎么的?” “樓上入戲太深,這是軍事演習,莫激動。” “呼,太逼真了,我都信了。” “同上。” “不過從剛剛那名上校的身上,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大戰在即的緊迫感,名義上,這或許是一場軍事演習,但這一定是一場實戰。” “只是一場軍演,大家都別太激動,別太激動。自己人打自己人,不會有犧牲的,放寬心。” 看到評論區友們在對軍事演習的認識上有問題,王亮嚴肅地道:“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只是一場游戲,但我們軍人不這么認為。演習可以重來,但是在戰場上,永遠都不會有重來的機會。因為戰場是殘酷的,所以演習也必須嚴格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警醒官兵,平時好好練兵,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在將來上戰場才有可能打贏、才有可能打勝仗。” “作為一個老兵,有過同多**隊交過手的老兵,我可以毫不留情面的指出,無論是日常訓練還是演習,距離實戰是有差距的,一旦戰爭爆發,我們的戰士存活下來的幾率是非常。” “所以,沒有人把這當成是一場游戲。戰場,永遠都不會給軍人重來的機會!” 評論區。 “懂了,功夫是練出來的,仗是打出來的,讓我們的演習來得更猛烈些吧!” “振奮人心!” “老首長,快帶我進入戰場吧,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戰斗之師,必勝之師。” “作為參加過演習的退伍兵,我只一句:‘一次演習,多年受益;一家演習,多家受益;一場演習,多方受益。’” 王亮點點頭,繼續介紹道:“軍事演習的目的是檢驗軍事訓練成果、提高戰斗力水平。本質上屬于軍事訓練的范疇,它是軍隊在進行戰術、技術等基礎要素訓練之后,通過設定戰爭目標、模擬戰爭環境,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對作戰單元的全要素進行綜合訓練的過程,軍演尤為注重協同和應用性訓練。” “同時,軍事演習又是一場考試,它可以對部隊日常各項訓練和綜合戰斗力水平,以及戰時各作戰要素的匹配協同程度進行檢驗。” “我的理解,軍事演習就是軍事訓練與實際戰爭之間的一個焊接點,是對戰爭的一次彩排。” 隨后,王亮甩出了一個問題:“二戰期間的諾曼底登陸戰役想必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吧?” 評論區不乏二戰專家,踴躍發言。 “當然知道,諾曼底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 “將近三百萬名盟軍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底,這次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也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從日軍偷襲珍珠港到巴黎陷落、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次戰斗的意義能夠跟諾曼底登陸相媲美!” “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登陸后:‘毫無疑問,諾曼底戰場是戰爭領域所曾出現過的最大屠宰場之一,那一帶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處塞滿了毀棄的武器裝備以及人和牲畜的尸體,甚至要通過這個地區也極為困難。我所見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夠加以描述。一口氣走上幾百碼,而腳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爛的尸體上’” “就算登陸失敗,盟軍士兵們也邁出了最豪邁的姿態,慘烈!” 見友們對這場戰役的意義和影響理解的如此明白,王亮便不做贅述,接著自己的思路講道:“顯然,大家都了解這場戰爭及其意義,但你們可能不知道,早在一九四四年四月份,英美聯軍就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模擬諾曼底的地形、水域,以及德軍布防情況,從而進行了一場縝密的陸海空三軍演習。我個人認為,如果沒有這次的軍事演習,二戰史或將被改寫。” “除此之外,軍事演習還可以檢驗和催生軍事理論和戰爭理念。軍事理論和戰爭理念源于戰爭而又指導戰爭,但戰爭畢竟是人類斗爭的極端形式。在非戰爭狀態下,演習就是檢驗和催生軍事理論和戰爭理念的重要平臺。”王亮決心要讓友們認識到演習的性質以及其重要性,把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 不過友們的腦袋都大了。 “軍事理論,這門課程我大學的時候上過,但是沒怎么認真聽過,感覺好陌生好抽象啊。” “老首長,檢驗和催生戰爭理念,這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賴講確實有些難理解了,您能不能結合事例來給我們講啊。” “是啊,太抽象了,我們實在是聽不懂。” 王亮這才記起來,自己面對的是友,而不是軍校的學員們,這樣講的確是太深奧了。 好,那就講得淺顯直白一點吧。 “冷戰時期,美國為了防止蘇聯在歐洲大陸對北約集團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打擊,研究出了空地一體戰的作戰理論。在隨后的幾十年的時間里,美國在這一理論框架內設計了大量的演習,并根據演習效果對其進行不斷地修訂和完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