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的導師是馬德永教授,紅楓農業(yè)大學博士生導師,不是大牛,只是一般教授,在整個科研建筑集團中,只能是個包工頭,在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一個自己的項目。
陳浩堅持讓楊順報考農藥學,還特意選擇馬德永,就是看中了這個背景,國字頭,級別僅次于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而國總共3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農業(yè)的只有7個,微農中心可以排在國前二十名
9月8日早上9點整,楊順來到微農實驗室,準備和導師見面,在公共會議中心看到未來這幾年的研究生同伴們,連他一起是三男一女。
“張曉師兄好!”
“師兄早!”
“仇師姐早上好~~”
兩個前輩推門進來,一個是博士生張曉,馬德永最有力的助手,實驗室頭犬,馬教授不在就是張曉了算。
仇芳今年研三,不出意外要讀博了,也是個學術狂人,在群里幾乎只談技術,不聊日常。
兩人在對面坐下,看著四個新嫩,竟然一起笑出聲來。
張曉感嘆:“看到他們,想起了五年前的我,多么的青蔥,帥氣,光**人。”
仇芳咯咯直笑:“就是現在變成了大禿瓢。”
楊順幾人想笑又不敢,偷偷瞄了瞄張曉的腦袋,果然頭發(fā)掉的多,O型地中海。
一人鼓起勇氣問道:“師兄,你是因為做農藥實驗的原因掉頭發(fā)嗎?”
仇芳代替回答,反問道:“我也天天做農藥試驗,怎么沒見到我掉頭發(fā)?”
張曉攤攤手,向下壓了壓:“除了楊順,你們另外三個科不是紅農,可能不太清楚我們微生物農藥實驗室是干什么的,或許對農藥學也有誤解,我今天來解釋一下。舉個例子,轉基因水稻都知道吧,最有名的一種是什么?”
楊順試著回答:“最出名的,應該是‘Bt汕優(yōu)63’吧?國家農業(yè)部唯一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這就是其中之一。”
“沒錯,咱們就這個轉基因水稻。”
張曉點頭:“汕優(yōu)63是父,Bt指的是蘇云金芽孢桿菌,它能產生由Cr基因編碼的殺蟲蛋白。簡單點來,轉基因就是把Bt的Cr基因,注入水稻基因里,于是這個水稻就天生帶有殺蟲能力。你們想想,bt和我們微農實驗室有關系嗎?”
眾人恍然大悟,明白了:“蘇云金芽孢桿菌bt就是微生物細菌,當然與我們有關了!”
蘇云金芽孢桿菌Bt產生的殺蟲蛋白,在蛾,蝶,蒼蠅,蚊子的體內,經過蛋白酶水解后產生毒性,破壞昆蟲腸道,讓昆蟲遭到毒素感染,產生敗血癥,從而達到殺蟲目的。
“請注意,這個Cr殺蟲蛋白產生毒性,第一,必須由中腸蛋白酶水解,第二,必須與中腸細胞膜受體結合。而我們哺乳動物,包括人類,消化道中沒有中腸蛋白酶,也沒有中腸細胞膜,所以Cr蛋白進入人體,只是普通蛋白質,不會產生毒性。”
張曉解釋道:“利用蘇云金芽孢桿菌bt的殺蟲特性,制成高效的生物殺蟲劑,是我們微生物農藥實驗室的工作。而將bt的Cr殺蟲基因弄進水稻,是隔壁育種實驗室的工作。”
懂了,所有人懂了。
用一樣的原理來殺蟲,楊順他們做成農藥噴灑,而隔壁直接轉基因,一步到位。
在轉基因風波不斷的現代社會,微生物農業(yè)就成了比較明智的研究方向。
長期在科技最前沿工作,可以保證楊順的科研水平,耐心等轉基因蓋棺定論。
進,可直接進入轉基因行業(yè)。
退,可繼續(xù)在傳統農藥行業(yè)。
轉基因食品牽扯了相當大的利益,下到企業(yè)之間的商業(yè)戰(zhàn)爭,上到國家之間的政治博弈,非常復雜。
別看袁窿平畢生都在做雜交水稻,但最近這幾年,他對轉基因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改變,不僅讓兒子去港島學轉基因技術,還成立轉基因實驗室,研究將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到水稻中,另外,他還親口過:“我將身體力行支持轉基因技術的發(fā)展,我也愿意試吃轉基因作物。”
對于社會上的眾紛紜,楊順的內心其實是迷茫的,他并不知道轉基因技術的好或者壞。
但他相信科學,也愿意投身科學,找到正確的路。
再加上他獲得了異能,他非常想找到更安,更高產,更有效的主糧植物,也想讓農民從繁重的田間護理,噴藥除草等事件中解脫出來。
這位植物學研究僧的宏愿,任重道遠啊!
接下來是閑聊,師兄師姐傳授選課技巧,帶著大家參觀實驗室。
導師馬德永教授在中午吃飯時見了大家一面,培養(yǎng)計劃這種事其實很快,他差什么人打下手,隨便指揮就是,研一的新嫩,搞什么研究,做什么實驗呢?
年輕人別總想搞個大新聞,先洗瓶子吧你們。
“果然又是洗瓶子……”
楊順哭笑不得,洗瓶子和6萬的初級實驗室,傻瓜都知道選什么。
但有一點好,微生物農藥實驗室的設備非常齊,楊順認識的不,但他自己的6萬初級實驗室采購的幾種,這里都有。
“我設備買回來了,但實際操作能力卻很差,所以,我寧可洗瓶子,也要在這里多混幾天,看師兄師姐們操作儀器,跟著學。”
楊順打定主意,耐心地待下來。
9月11日,他選了專業(yè)課,盡量不逃課,多余的時間就在外面跑實驗室,買設備,跟著張曉和仇芳學習設備操作,惡補化學知識。
時間過的很快,9月一晃就過去了。
汪蕓沒有化療,出院后回家,因為擔心感染,每天呆在家里不出門,喜歡吃的都不能吃,不喜歡的必須要吃,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像個被關在籠子里的活死人,豈是一個慘字能形容的?
不化療,家人們就到處打聽治療白血病的偏方,中藥一般吃不死人,但有沒有效果就難了,錢反正是花了不少。
老汪為了救女兒,東邊去過胡建,西邊去過川府,聽中京有神醫(yī),坐火車跑去提了幾十副中藥回來,又聽上滬也有白血病抗癌專家,咬咬牙聽完抗癌講座,花了萬塊買藥。
還有找阿三代購抗癌神藥的,這個不能細,犯法的。
汪母也一樣,一輩子沒信仰的中年婦女,突然就信佛了,每天去廟里燒香,為女兒祈福。
每天,汪卉都要和楊順聊天。
她業(yè)余的時間都用來搜索白血病資料,以及和國各地的病友們交流。
有時候找到看不懂的資料,她會發(fā)來問,楊順雖然也不懂,但還是會耐心看完,向專家請教,盡可能科學解釋,順便安慰她,匯報自己的實驗室建設進度。
歐的兩張腦部腫瘤CT片姐妹倆都看過,在9月日的時候,歐補了第三張CT,腦部腫瘤只剩下一點點了,幾乎可以9%治愈。
這是一個奇跡,腦部良性腫瘤就這樣被楊順治好了,只用了1個多月!
但汪蕓看破生死,并沒有覺得有多么奇跡,汪卉唯一的希望就放在楊順身上,他現在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以至于每天晚上兩人不聊天,沒聽到他晚安,她都睡不安穩(wěn)。
理工科研男往往都很悶騷,不會表達真實情感,兩人之間其實沒有太多進展。
更何況,現在有趁人之危的嫌疑,所以楊順從來不提病情以及科研以外的事情。
1月1日,6萬的初級實驗室開門大吉。
實驗室位于紅楓高科技產業(yè)園,有政府扶持,稅收免三減二,許多高精尖的生物科技公司都辦在這里。
楊順租了一個兩層樓的辦公區(qū),3間實驗用房,面積1平米,儀器設備3多套,耗材無數,最大最貴的儀器就是瑞士產的高效液相色譜儀,3萬一臺,員工1人。
冷冷清清的實驗室,冰涼的儀器設備,嘶嘶作響的空濾循環(huán)系統,一切都散發(fā)著冷冰冰的科技感。
誰能想到,這間的實驗室,藏著世界最驚人的秘密?
楊順穿著白色工作服,看著空曠的試驗臺,輕嘆一聲:“冰冷無趣的科研世界,還真是難得讓人喜歡起來呀……那么,科研汪,上吧!”
第一個測試項目就是楊順人的血液。
良辰吉時已到,放血,祭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