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斗香最后演變成苗寨的祭祀! 凌雨馨看著山民虔誠的表情,不由感嘆聞一鳴真能裝逼,不過這下更好,成為苗寨貴賓,長期合作更有保證。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先生請放心,賭注回去夢瑤第一時間雙手奉上!” 林夢瑤來到聞一鳴面前,真誠道:“以后有機會能再見先生,到時候還請不吝賜教!” 說完轉身離開,這次收購失敗,留在這里也沒什么用,還不如另尋目標更實際。 “走,請貴客移步寒舍,大家邊吃邊聊!”阿公這時候也顧不上挽留林夢瑤,人情已經用盡,是小丫頭水平不濟,怨不了別人。 更何況經過百蝶繞香這種神奇場景,阿公已經把聞一鳴當成貴客,能和這樣的香道高手長期合作,才是最穩定的決策。 一行人來到阿公家,時間已到中午,大家邊喝茶邊聊天,阿公笑著對聞一鳴道:“先生遠道而來,我這里沒有什么名貴之物能款待貴客,今天大家嘗一嘗山間特產如何?” 聞一鳴客氣道:“多謝阿公,上次在阿峰家嘗過咱們苗人手藝,大快朵頤,一切由您決定!” 阿公笑著點頭,讓家人準備午飯,留下刁老爹和阿峰一起陪客。既然長期合作,丑話說前頭,凌雨馨開始跟阿公商討條件,這種事用不著聞一鳴出馬。 “好,小女子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幾番唇槍舌劍下來,雙方終于達成口頭協議,凌雨馨舉起茶杯,滿意道:“預祝咱們的合作長長久久!” 眾人舉杯,皆大歡喜,最興奮的還是阿峰,短短幾天居然成為苗寨代言人?全權負責跟雅香居合作事宜,這讓他受寵若驚! 雖然巨大餡餅砸在頭上,可阿峰不敢動歪心思,無論是刁老爹還是阿公,其實都是看聞一鳴的面子才同意合作。離開人家的幫襯,自己什么都不是! 暗自下定決心,好好跟著雅香居干,有聞先生這樣的高手在,何愁沒有發財的機會? 大家邊喝邊聊,很快飯菜上桌,阿公指著一盤綠油油的下酒菜道:“先生請嘗嘗,看看咱們這里的椿樹葉味道如何?” “每逢冬去春來,布谷初鳴,泉水解凍,滿鄉遍野皆是陽春動人。”阿公指了指遠山道:“遠處一重一重的山巒,空靈而遙遠,林間大小小的香椿枝頭開始噴芽。” “三五日春風一吹,那些曲屈撓彎的芽甲從紫褐色的絨層里爭先恐后地鉆出來,舒展嫩葉,在飽含水分的陽光照射下,遠遠望去,滿樹像燃起嫣紅的火苗。我們苗寨的姑娘和孩子們便可拿起竹竿和頂叉,開始打椿頭。” 聞一鳴夾起碧綠幼嫩的椿樹葉,放進嘴里,清香撲面,甘甜鮮美,滿意道:“我記得汪曾祺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椿葉,所謂一箸入口,三春難忘!” “香椿頭那股沖沖竄竄的清氣,最是清涼泄火,令人身心為之一快。香椿頭洗凈投開水一燙,切碎與豆腐涼拌,澆點小磨麻油,不待舉筷,那動人的色香味早已由眼底飄入口中。叫人神情和口舌都為之一爽!” 說到這里,勾起聞一鳴兒時回憶,動情道:“我們老家有句老話,雨前椿頭雨后筍。打椿頭非常講究時令。所謂雨前椿頭嫩無絲,雨后椿頭生木枝。” “在我們家鄉那里,只打側枝和旁逸斜出的將舒未舒的芽葉,而不會去碰主枝頂端的壯實椿頭。打下的椿頭一時吃不完,我奶奶就晾干腌起,放入吸水壇子里封好,不管隔多長時日打開,都是那樣壅香繞鼻,甚至連顏色都沒有多少改變。” “還記得小時候,奶奶會將采來的香椿頭切成細絲與煎黃的蛋皮同拌,碼在白瓷盤里,淋上熬熟的菜子油,盈綠輕紅間著燦黃的整盤端上桌。” “不說吃,光是看,要多養眼有多養眼。嚼一口這樣的香椿頭,讓清氣在嘴里緩緩蔓延,那感覺就像把春天含在嘴里,一點點地品味享受……” 一句話勾起所有人對兒時的回憶,刁老爹笑道:“山民將香椿頭當做小蔥芫荽那樣用來提鮮去腥氣,比如煮鮮魚湯,撒上點香椿嫩葉,吃了魚肉之后,那滋味,再飽還可以連喝兩大碗。” “苗人離鄉出外,所帶的干糧中,就有香椿馃,又叫盤纏馃,吃著這樣的馃,千里萬里不忘家園。” 聞一鳴笑著點頭道:“說起香椿,好多人喜好把太和香椿推為極致。什么所謂的紫油椿、黑油椿、紅椿和青椿,又以紫油椿質量為最。” “相傳唐時紫油椿曾專做貢品,每至谷雨前后,驛道上的快馬馱的就是上等紫油椿芽,晝夜不停飛馳長安。真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香椿來!” “我不知道故鄉的香椿是什么品種?只知道全部是嫣紅的葉,油亮的梗。老輩人傳說那是布谷鳥啼出的血濺在上面染成的,因為布谷鳥總是喜歡停在高高的香椿枝頭悠長啼鳴,一聲聲傳播春的消息。” 聞一鳴緬懷道:“總之在我心里,最美不過故鄉的味道!” “說得好!” 阿公見多識廣,能看出對方的真情實意,贊嘆道:“先生情懷讓老朽動容,故鄉對于我們苗人來說,那就是避風港。無論外邊狂風暴雨,只要回家,飯桌上永遠都會有屬于你的碗筷!” 氣氛越發融洽,阿公對聞一鳴和凌雨馨更加欣賞,不愧是大戶子弟,有禮有節,無論談吐或風度,都是人中龍鳳。 “來,嘗嘗這道菜,野豬肉燉野菜,我們苗人最愛之一!” 端上來熱氣騰騰一大鐵鍋,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阿公用大勺挖起一碗,介紹道:“肉不用說,山上打的野豬,肉質略有粗糙,不過口勁十足,搭配上山間野菜,別有風味。” “天門冬……蓋筍……孕穗,還有……刺玫苔子?” 聞一鳴鼻頭微動,各種草藥香味襲來,感嘆道:“不愧是大山子民,這哪里是一鍋菜?明明就是上等藥膳!” “哈哈哈,果然什么都瞞不了先生!” 阿公開懷大笑道:“我們祖祖輩輩靠山吃山,所有都是大山的饋贈,那時進山采挖中草藥,常能隨口吃到黃精、首烏、百合、茯苓。吃下這些甜糯生津又氣血大補之物,多半是為了充饑,根本不是現在流行的什么藥膳和食補。” “這是天門冬,天門冬,深山竹樹林中那半人高的一叢叢青郁蒼碧的身影。每當春二月里,如令箭狀嫩莖就躥出地表,待尺把長時掐下,恍如青玉簪,入口腴嫩清脆,那種滑膩膩的鮮味,有吃冬筍和扁尖的感覺。” “蓋筍本身無味,只有小指頭粗細,剝去綠殼,水汪汪地泛著白靈鮮嫩的光澤。還有野嶺常見的孕穗,把它從葉鞘中抽出,掐去老梢,與春螺及火腿片同炒,黑白紅綠,妙在葷味厚而醇香悠長,素味清而淡遠甜悠,口感層次分明,猶如往返于紅塵凈土、鬧市幽谷。” “至于茅草的根,瑩如白玉絲,清純甘美,生血活血,寨子里的產婦必以此燉老母雞補身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