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方臘哥哥提到過此地,為何當地百姓都不知道此人?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當晚,趙佶、趙似二人留宿在云心寺中過夜,同住一個廂房。 雖然沒有王府那般富麗堂皇,別有一番風味,簡單樸素,只有兩張床、一張桌子、幾把椅子,打開窗戶便能聞到寺廟中獨有的檀香味。
趙似想起白天二人打探方臘的消息,無論是山中百姓,還是山上寺廟的主持、沙彌等都不清楚方臘此人,仿佛從未聽過。趙似百思不得其解,山下也有方家村,無一例外部都是方姓之人,也未曾有此人,讓他非常的疑惑,故而詢問起趙佶來。
此時,趙佶望著窗外的風景,山上與山下的溫差較大。深夜時分,外面皆是濃密的水霧,濕氣較重,根就看不清楚四周。但是,趙佶的目光還是停留在屋外,只因他滿腦子想的都是白天遇見的那位女子,讓他一見傾心之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趙佶渾然不知趙似的話語,心思沉浸在對那女子的思念之中,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語起來。
趙似見趙佶魂不守舍,目光呆滯,高聲道:“皇兄,皇兄!……你怎么了?”
“嗯!”趙佶恍然醒悟,尷尬地道:“十三弟,你剛才什么?”
“皇兄,你這是怎么了?怎么來到云心寺后,自下午開始一直都是魂不守舍的,莫不是遇到了什么事嗎?”趙似哭笑不得道。
趙佶道:“沒……沒什么事,你剛剛什么來著?”
趙似目不轉睛的看著趙佶,他知道定然是有事發生,又見自己的皇兄心事重重,時不時的魂游太虛,讓他覺得奇怪。不過,他也沒有打算繼續詢問到底是何事,又再一次了一遍。
趙佶聽聞后也是沉默不語,道:“十三弟,你想得也對。如果方臘哥哥真的在此地,理應當地百姓或是主持等都認識。但是,我們一路走來,詢問了不少的人,皆是不知道有此人,必然有蹊蹺。”
趙似道:“我們都是問得有沒有聽過方臘此人,應該沒什么問題!”
“是了,應該是我們問錯了!”趙佶猛地道。
趙似問道:“哪里問錯了?”
趙佶道:“方臘哥哥在此地的名諱應該不是這個,是他的原名!當初,你行走江湖時,不也曾經用過其他名諱嗎?那么,方臘哥哥身份特殊,必然是不愿意透露真實身份,故而假名頂替。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方臘哥哥在這里的名字應該是方十三!”
“對啊!這個我們怎么沒有想到!”趙似恍然大悟道。
他們二人詢問當地百姓,打探方臘消息時,的都是方臘,并非方十三。但是,方十三正是方臘的家姓名。曾經,趙似為了隱瞞身份,也曾化名過,就連姓氏都會改掉,為得就是不引起他人注意。
現在想起來,還真的是他們的過錯,一直都是以“方臘”去打探,也忘記了“方十三”才是名。畢竟,尋常百姓家也不會取什么文雅的名字,多是朗朗上口就好,除非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家族,或是書香門第才會認真的取名,一些寒門學子家姓名與日后飛黃騰達有很大的區別。
于是,趙佶、趙似二人決定明日清晨再去打探消息。此時,夜已深了,他們也都熄燈歇息去了,唯有趙佶腦海中還是那女子的身影,輾轉難眠,心里一直思念那人,唯一的遺憾便是不知她的芳名,然后也漸漸地睡下了。
次日,趙佶、趙似二人醒來,洗漱完畢后,用了齋飯,便來到大雄寶殿。此時,云心寺眾僧正在做早課。他們二人也都是禮佛之人,故而端坐一旁靜靜地聆聽著。
過了半個時辰,早課結束,他們二人便來到主持面前,躬身行禮,道:“大師,在下想要打探一人,望大師指點!”
云心寺的主持年約六旬,老態龍鐘,滿臉皺紋,卻神采奕奕,身子骨非常的健朗,雙手合十,口念佛號,抬起頭看了一眼趙似,微笑地道:“昨日,施主便已經詢問過老衲,為何今日還要詢問?”
趙似急忙道:“大師有所不知,昨日詢問之事,與今日詢問有些出入,那人的名諱不同。”
“哦!”主持疑惑不解的看著趙似,道:“那好,施主請問,老衲知道定然相告!”
“多謝大師!”趙似道謝一聲,便開門見山地問道:“不知大師知道方十三?”
“方十三?”主持驚訝道,“你們與此人認識?”
“果然知道!”趙佶、趙似二人面面相覷,自己的猜測果然是正確的,接著回道:“我們二人乃是他的結義兄弟,前來找尋他,卻不知他身在何處,只是臨行前匆忙提及過‘云心寺’,料想必然是在此,故而向大師打探一下下落,讓我們二人與他再相見。”
主持目不轉睛的看著趙佶、趙似二人,又聽聞他們二人是方十三的結義兄弟,沉聲道:“你們可有憑據?”
趙佶道:“這么,大師的確知道此人的下落?”
云心寺主持點點頭,道:“不錯,方施主老衲認識,他也是山下方家村之人。不過,你們二人又有何憑據是他的結義兄弟?”
主持再一次的詢問之意,讓趙佶、趙似二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不知為何主持明明知道方臘在何處,卻又不告訴自己,反而一再強調自己二人拿出憑借,總覺得有些奇怪。
趙佶道:“大師,為何一再詢問我等,難道是不相信我兄弟二人嗎?”
主持沉默不語,眼睛卻一直盯著趙佶、趙似,擺明的就是不太相信他們二人。當初,趙佶、趙似二人前來時,他便上下打量過,發覺他們二人的身份非同一般,以他的猜想非富即貴。
方臘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樣的人,主持比誰都清楚,他的身份也非常的特殊,只不過趙佶、趙似一直都不清楚罷了,就算是云心寺山腳下的百姓都甚少有人知曉他與方臘之間的關系。
在他看來,方臘不可能與這樣的人有所交集。另外,趙似之前又提及過“方臘”,只過了一晚便又詢問起“方十三”,這才引起主持的注意。山中百姓不知方臘的名諱情有可原,知道方十三多不勝數,然而能夠知道兩個名諱的人屈指可數。
眼下,趙佶、趙似二人不僅僅知道,看上去還真的是舊相識。但是,主持方丈不相信,故而才會讓趙佶、趙似二人拿出證據。畢竟,空口無憑,唯有事實才能話,這又難倒了他們二人,當初結拜之時不曾有過絲毫的信物,只有他們三人在場,哪里還有其他什么人,因此有些憤怒不已,覺得這是在故意刁難。
read4();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