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崛起之宋末稱雄 正文 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

作者/晉城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趙構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地話語深深地打動了趙佶,與他所想不謀而合,唯有如此做才能一勞永逸。若是以前趙佶或許不管不顧,任由事態發展,現在的他決不會有這樣的想法,要戰就戰,決不會退縮。

    趙佶大贊道:“構兒所言深得朕心,此乃關鍵所在,甚是欣慰。”

    于是,趙佶直接下一道圣旨,對西夏用兵,派遣大宋三萬大軍奔赴前線,與西夏軍一決雌雄。與此同時,李綱為主帥即可前往延安府,另外又派遣吳玠、宋江為副將,先鋒十幾人,又下圣旨至太原府,調兵遣將支援李綱。

    為了以防金國、遼國趁虛而入,宋徽宗又命令河間府、真定府的軍隊加強防守,又不得輕舉妄動,以免給金國落下話柄。此事交給了折可存為主帥,率領數名副將、數十名先鋒前往。

    宋江參與此次對抗西夏的斗爭中,這讓趙構有些驚訝,不僅如此,就連太子趙桓等人都愣住了。不過,趙佶并未解釋太多。此外,折可存乃是云中一方豪強,三代皆是朝中大將,可與楊氏一門旗鼓相當。

    趙構首次聽聞折可存此人,在正史上記載的只有寥寥無幾,對他的事跡并不知情。不過朝中大臣,哪怕宗澤、李綱等人對他佩服不已,尤其是折可存三代從軍,皆是聲名顯赫的將領,只是折可存此人甚少入朝,皆是獨據府州,鎮守西北邊陲,無人妄動。

    若是追溯曾經,只怕折氏更是名聲響亮,得以獨據府州,鎮守西北,不必入朝,乃是得到宋太祖趙匡胤親自下得圣旨,可世襲府州的特權,在大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折氏滿門忠烈,對朝廷忠心耿耿,哪怕趙佶昏庸無能,依然堅守西北,決不讓外敵踏入中原半步。

    正因折氏滿門駐守西北邊陲,故而甚少入京,非大事不可輕易擅離職守,這也是太祖的圣旨,無人敢違抗。此外,折可存的軍隊沒有文人掌控軍隊,這也是大宋鮮有的情況。

    眾人聽聞折可存前往真定府、河間府,他身便是與西夏大軍常年作戰的將領。‘橫山之戰’得勝,也與折可存有莫大關系,只是他的不入朝廷,也不貪墨功名利祿,安心駐守西北邊陲。

    “諸位是否奇怪,為何朕不讓折將軍留守西北,反而讓他前往真定府?”宋徽宗趙佶掃視一眼,瞥見眾人疑惑不解的眼神,淡淡的道:“折將軍在西北邊陲駐守多年,西夏軍此番突襲,只怕是毫無顧忌。但是,折將軍未曾受到朕的旨意,不敢輕易調兵譴將,而朕此番行為,亦是告訴他可以放手一搏,不必顧慮。”

    “李大人,朕讓你帶句話給折將軍:若是西夏軍再次卷土重來,突襲大宋城池,不必顧慮,朕準許他有調兵遣將的權力,只許勝不許敗,讓西夏君主見識大宋的天威。”

    李綱恭聲回道:“臣遵旨!”

    “折將軍在西北多年,軍心早已穩妥,然而真定府、河間府軍與延安府軍相距不遠,唯有讓折將軍奔赴真定府,以逸待勞,待軍心穩定后。若是金國、遼國領兵入侵,可以任由他調兵遣將抵御,不至于束手無策。”

    雖然趙佶沒有直言,眾人也聽出趙佶是想折可存熟悉真定府、河間府的軍務,在必要的時候直接領兵出戰,也就是趙佶在做防范,以防金國、遼國出兵突襲,可以看出趙佶的目光長遠,遠非昔日可以比擬。

    “即日起,朕讓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才是天威浩蕩。不論金國、遼國,還是西夏等國,只要敢擅自逾雷池一步,朕便讓他們有來無回。”趙佶擲地有聲地道,淡淡的瞥了一眼眾人,“朕知道諸位分主戰、主和兩派,不論之前如何爭斗,即日起力以赴迎擊外敵,若有誰違背朕的旨意,那便是抗旨不尊,一律殺無赦。”

    眾人恭聲回道:“臣領旨!”

    趙佶不咸不淡的道:“武舉考核已然過去數月之久,接下來便是真正的大事,那便是選舉人才。”

    “禮部尚書,你且!”

    禮部尚書乃是潘良貴,一張國字臉,正氣凜然,目不斜視,躬身回道:“回稟皇上,臣自擔任禮部尚書以來,共計選舉兩千一百三十名進士,進士甲科四百一十人,進士乙科一千一百人,進士丙科六百十九人。”

    趙佶再次問道:“如今入朝為官的幾何?”

    潘良貴沉聲道:“回稟皇上,入朝為官的只有三百五十七人,甲科、乙科皆有,唯有丙科進士無一例外排除在外。甲科中也有一部分人并未為官,朝中各個官職尚無空缺,只得空閑。”

    趙佶皺著眉頭道:“為何有如此多的空缺?”

    潘良貴如實回稟,沒有任何隱瞞。北宋科舉考試,乃是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內容繁雜,考取的科目有帖經、墨義和詩賦,然而考取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

    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后,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變,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并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

    此外,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于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并且,還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

    明文規定進士考試分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后一場考策。殿試僅僅考策,限千字以上。另外,至今為止考察官員選拔皆是以王安石的‘三舍法’為主,將太學院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外舍兩千人,內舍三百人,上舍1一百人。

    若是官員子弟可以免考試即可入學,平民百姓子弟則需要考試合格方能進入。不僅僅是太學院,就連地方州縣等地都延續這樣的方式,故而選舉官員時容易留下漏洞,被有心人操縱,這也導致選舉官員看重的并非才學,而是背景,這也導致有些官員位置人數過多,有些卻是空缺,百姓子弟想要為官都難以做到,官員子弟輕而易舉的為官,還有一種方式便是賄賂才行,這也導致朝中進士甚多,然而真正的空缺很少,這一部分便是平民百姓子弟占了大部分。

    (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富阳市| 阿巴嘎旗| 鄂尔多斯市| 苗栗县| 桃园县| 女性| 和田县| 北海市| 蕉岭县| 外汇| 都安| 都匀市| 沂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花莲县| 普宁市| 秦皇岛市| 绿春县| 广德县| 温泉县| 广德县| 疏勒县| 望奎县| 屯昌县| 麻阳| 顺平县| 丰县| 卫辉市| 邛崃市| 麟游县| 安龙县| 丁青县| 琼结县| 芦山县| 香格里拉县| 金塔县| 乌海市| 梨树县| 抚松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