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收復應州,便命人讓軍師吳用調遣大軍進入燕云十六州境內。趙構也留下整整一萬的兵力駐守,以防遼軍來犯。與此同時,趙構正在應州都城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大帥,我軍已經完攻占朔州,就連朔州都城善陽城也被我軍占領,而武州、寧遠、馬邑、神武等六個縣。現如今,我軍已經完攻占了三個州,就連應州都城金城都被我軍占領。”
“現如今,我軍有這三個州遙相呼應,就算是遼軍攻來,也依然無懼。另外,城中百姓對我等也不再排斥,猶如當年百姓歡迎宋軍似的;接下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云州。”
趙構點點頭,贊道:“軍師所言言之有理,眼下我們要將目光放在云州上才是!”
盧俊義道:“我軍大搖旗鼓的連續攻打三個州,將領們身子有些吃不消了。再了,云州遠遠不是這三個州相提并論的。如果應州守將耶律明是管轄朔州、寰州,那么云州更是掌管三個州。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等都遠甚于其它三個州,要想攻打云州,必須慎重待之。”
“郭將軍,你們二位在燕云十六州經營多年,理應知道一些,不妨出來一起商議一下!”趙構看向郭志、郭志民二人。
郭志沉聲道:“應州守將耶律明乃是酒囊飯袋,要不是這些年荒廢軍務,只知享樂,也不至于這么快便奪城。但是,云州守將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人物,算是真正的王爺。”
“云州乃是遼西京道所設置的,也就是大同府,在云州出了好些名門將領,可以那里的民風尚武,將領沒有幾把刷子根壓不住。并且,云州作為大同府的別稱,管轄‘兩州七縣’,即弘州、德州、大同縣、云中、天成、長青、奉義、懷仁、懷安縣。”
“云州駐軍以弘州、德州居多,而這兩個州近在咫尺;另外,七個縣的兵力也有不少,云州守將將大軍駐扎在懷仁縣,此地正是核心地段。無論是弘州、德州出現戰火,又或是其它縣出現敵軍,都可以及時補防。”
“我軍勢如破竹的連攻三個州,只因所有的大軍就駐扎在都城不遠處,來得快,想退就難了。”
“若是進攻云州,兵力較多,不可力敵,唯有智取為上。”
趙構點點頭,道:“現在應州等部被我軍占領,料想云州軍此定有所防范,而智取也是減少傷亡的途徑。”
郭志民接話道:“云州將軍乃是遼國親王,世襲爵位;祖上乃是北院大王,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重兵,即便是遼帝對他亦是極其信任。”
“此人是誰?”趙構詢問道。
郭志民回道:“大帥這份戰略圖不可為不詳細,只不過云州以及其它州守將有所錯誤。畢竟,云州守將對百姓甚是照顧,又在那里經營百年,可以只要他愿意,隨時可以稱王稱帝。”
“云州守將是耶律成功,非耶律城!耶律城乃是耶律成功之子,他才是真正的親王。”
盧俊義問道:“二人有何不同?”
“耶律成功人如其名,自幼跟祖父身邊行軍打仗,比之祖父不遑多讓,盡得真傳。即便是他父親都有所不及,在軍事上朝中能與之匹敵寥寥無幾,而他卻身份尊貴,就算是見到太子也不必行李,只因他祖上功績甚大,而云州更是世代掌管。”
郭志民繼續道:“他的祖父便是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此人南征北戰無可匹敵,最著名的戰役便是太宗皇帝親征燕云十六州,最后戰敗,而那一戰讓大宋折損了一員虎將。”
楊沂中一字一句地道:“楊業!”
郭志民一愣:“不錯,正是楊令公。當初楊元帥率領楊家軍,橫掃遼軍,遼人聞風喪膽,在雁門關一役大敗遼軍,斬首上萬,又率領大軍度過桑乾河,直逼云州。”
“恰逢此時,耶律休哥奉旨前來,與人夾擊,不僅讓宋軍退出燕云十六州,更是將楊元帥擒住,最后楊元帥孤立無援,堅決不投降,絕食而死。”
宋江道:“這么,耶律成功之所以接替云州守將,也可以得益于他的祖父功績。”
郭志點點頭,道:“也可以這么,耶律休哥僅此一戰,一戰成名,授封王位;另外一方面此人確實真才實學。雖然年逾半百,依然勇猛無敵,而他使用的武器亦是耶律休哥所用的丹鳳朝陽偃祥三停刀。”
關勝道:“他也是使刀?倒是可以比試一下!”
關勝使得是青龍偃月刀,正好聽聞耶律成功也是使刀高手,不免讓他有些手癢了。
吳用問道:“郭將軍可知云州兵力幾何?”
郭志搖搖頭道:“具體兵力不知,各個州兵力部署唯有北院大王知曉,而我與二弟守的州、縣加起來正好與云州差不多,而云州位置特殊,更加重要,兵力少也有一萬五千余人。”
趙構道:“軍師,以目前的情況來,該如何進攻?”
吳用沉思片刻,道:“云州有兩州七縣,也就是兵力強大,最好采用包夾戰術。”
“將我軍分成三路大軍,一路正面進攻,一路攻擊云州西面,一路攻擊東面,而東路軍兵力此定要多,以防其它州有援兵前來。”
“現在的情況來,我們無法力敵,唯有觀察,采取圍困,截斷河流,斷其糧草,斬斷后路,逼迫他們與我軍對戰。”
岳飛道:“軍師,這樣一來,那我們不是很被動嗎?而且這樣做的話,就是長久戰。若是云州糧草足夠,這樣就難辦了。”
吳用笑道:“岳兄弟擔心之事,不無道理。所以,我們還需要派遣,找到他們的糧倉,唯有徹底斷了糧草才有機會贏取此戰勝利。”
趙構點點頭,道:“至于,燒了敵軍糧草,這個我來安排,你們不必擔心了。”
眾人一愣,又見趙構胸有成的模樣,著實有些不理解。趙構并沒有太多,要燒掉糧草,這個有些難度,不過為了勝利,也只能拼一拼。
于是,趙構采納吳用的建議,將大軍一分為三,從正面、西面、東面同時進攻,而東路軍趙構直接讓盧俊義帶領,共計兩萬兵力。
正面大軍一萬,由他率領;西路大軍由宋江帶領,兵力一萬,余下的兵力則守護后方,以及押運糧草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