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吃的大蒜生姜,都是自家種的,收獲之后,放在太陽底下曬干,生姜則稍微風干之后,埋進沙子里,一直能吃到第二年。
每天要吃的醬菜,是必不可少的。
天氣熱,干的活兒又重,看到清淡的菜,啥胃口都沒了,就得來點又辣又夠味的。
蒸醬加的料不同,吃起來感覺也大不相同。
院子里的晾衣繩上,靠近廚房的位置,掛著昨兒腌制的咸魚。
這種天氣腌制咸魚,得在鹽水里泡上一夜,若是腌制的淡了,回頭就得成了蒼蠅的育嬰基地。
但是咸魚掛在家里,味兒也很重,整個院子都是咸魚的腥味,不管腌得多咸,還得招蒼蠅。
喬月兩只手都拎著東西,回到院子,一眼看到咸魚掛在那,嘴角抽了抽。
好吧!她得承認,不怎么喜歡這個味。
“奶奶,我都弄好了,待會我自己燒,您不用管了!”喬月把東西都擱好,到廚房舀了水,蹲在門口,摘了幾片薄荷葉,在手心里搓了搓,再用水沖干凈。
薄荷的味道,多多少少也能沖散腥味。
“好,不管,你看著弄吧!丫頭,這兩天,要是得空了,咱們到菜地去,種一壟白菜,”喬奶奶正坐在灶臺后,握著燒火鐵叉,隨著手腕晃動,燒火鐵叉擺動,燃燒的灶膛里,火勢又被撥的更旺了。
現在燒的燃料,大多是稻草麥稈。
只有忙的時候,沒空坐在底下燒火,才會扔兩根大柴,畢竟木頭也不是隨手就能拿到。
每年春秋兩季,收了麥子油菜水稻,糧食收起來,稻草秸稈都堆在門外的馬路邊,有時能堆成一座山,一層一層壓實,需要燒火的時候,再一縷一縷的薅下來,捆巴捆巴,背回廚房。
雖然是麻煩了點,但是可以很好的防潮,無論雨下的再大,上面一層潮了,中間的稻草秸稈還是干的。
“嗯,知道了,”喬月沒意見,用抹布擦掉手上的水,就開始在廚房里找材料。
喬奶奶坐在灶臺后面,臉被火光烤的通紅,另一只手不停的扯過稻草,繞成一個圓,等著里面燒的差不多了,再丟進去。
等到大鍋里的米飯咕嘟咕嘟的冒熱氣,奶奶幫她把鍋的火點上,“丫頭,能燒了嗎?”
一般農家廚房的灶,都有兩口鍋,一口大的,一口的。
煤爐還沒普及,鄉下人運煤也不容易,還不如自家弄點木炭,來的省事又省錢。
“我得先焯一遍水!”喬月拿著水瓢,先給鍋里兩瓢水,蓋上鍋蓋,“奶奶,先把水燒開。”
“哎喲,你這做法可夠麻煩的,”喬奶奶心想,炒個菜多省事。
倒油,翻炒,加鹽,抄起來出鍋,像韭菜白菜在鍋里抄兩下就可以了。
喬月笑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林二旺也沒回家,就蹲在自家門口,等著喬家廚房里飄出香味,等著喬月喊他嘗鮮。
林玉梅拍打著身上的灰,從廚房里跑出來,見他像個門神似的蹲著,氣不打不處來,“你干脆收拾收拾,到他們家,給他們家當兒子算了!”這樣的弟弟,不要也罷,胳膊肘兒往外拐,吃里扒外。
林二旺回頭瞪她一眼,也不話,又繼續保持剛才的姿勢。
喬奶奶也納悶,這丫頭怎么就想起來,非要吃這玩意,當然,更想看看她是怎么燒的。
喬月等著鍋里冒泡,再把洗了好幾遍的龍蝦倒了進去,聽還有人用牙刷一個一個的刷,她嫌麻煩,而且條件時間都不允許。
滾開的水,焯一遍撈起來,再把鍋里的水清干凈,倒入菜籽油,等油熱了加生姜。
喬月找來的香料并不多,還都是過年的時候剩下的。
喬奶奶聞見花椒的味兒了,“丫頭,你擱花椒啦?炸完了油,記得把花椒撈出來,別混進菜里了。”
吃花椒,吃的是的味,可不是花椒果子。
“哦!”奶奶要是不,她還真沒想起來。
光擱花椒還不夠,還得加上干辣椒,油鍋燒到最熱,把龍蝦倒進去,熱蒸氣直沖屋頂,嗆死個人。
喬月也懵了,趕緊翻炒兩下,捂著鼻子跑了出去。
“下次……下次再做,一定要在外面炒,不能在廚房了,咳咳……”
喬奶奶也邊咳邊跑出來,還一個勁的打噴嚏,“哎喲喂,嗆死我了!”
林二旺聽到動靜,飛快的跑過來,“是不是燒好啦?”
“二旺來啦!你也想吃龍蝦?”喬奶奶不能理解。
林二旺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我覺得肯定很好吃。”
“二旺,你別走了,就留這兒吃吧!”喬月舀了水,倒在盆里,“奶奶,你過來洗個臉,待會別進廚房了,我一個人能搞定。”
林二旺很高興,“我幫你燒火好了,我也會。”
這子的殷勤勁,要是被林玉梅看到,準會氣到吐血。
早知道他的時候,就不給他換尿布,給他喂稀飯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