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韓國那邊對待藝人合約是怎么算的?”
即便王思聰沒有接觸過韓國娛樂圈,但業內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對韓國那“奴隸合約”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即便是經過多次文-化-部下令改革,整個韓國演藝圈依舊是那個樣子,也只有金賢俊治理的公司是不存在“奴隸合約”的,畢竟文-化-部想要插手演藝圈的事情,那統治這個圈子的經紀公司是不會干的,除非政府強勢介入,否則這群公司必定抱成團,對于上面下令的改革也只是口頭上應付著。藝人就算出來游行,要求修改合約提高待遇,但面對上面的經紀公司的打壓,最終都是虎頭蛇尾。
“雖然看起來很復雜,但實際上也是一目了然。”
飯后,金賢俊與王思聰坐下來喝茶繼續交談著,王健林則回到了書房練習書法,裴珠泫則陪著王夫人四處走動。
“無論在任何國家的演藝圈,藝人無外乎就分為這幾種職業:國家代表,指運動員,中國韓國的運動員在閑暇之余也會接CF和通告,也算是藝人,只不過質級別不同。其次便是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電視臺主播,歌手,idl,,廣告模特,綜藝人(包括Gagn)這幾種。其中演員的待遇最高,通常拿七比三分成的比較多,公司七,演員三,會隨著拿獎和作品反響的級別不同公司會提高他們的待遇。相對于歌手和idl自由度更高,廣告這一塊通常都是六比四,演員在個人肖像權名譽權方面有著絕對的自主權。他們一年中可以有幾個月不等的休息時間,并且一般拍完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往往會休息少到一個月多到三個月,綜藝節目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上或不上,即使一直不上綜藝在人氣和曝光度上也可以絲毫不差于一些偶像組合。至于電視臺主播和廣告模特就不了,歌手在這一塊新人階段出道基上是九比一,合同上規定是公司拿九成,藝人拿一成。但可以百分百的idl出道前一兩年是零收入的,后期個人清算要看自己給公司賺到多少錢。出道前期這段時間他們要償還公司培養他們在他們身上花掉的錢。每天休息的時間在兩到三個時,超過四個時算是很好,一般消化的行程在三個到四個算滿的,閑暇之余拍攝畫報和走商演行程的最高記錄有達到一天二十多個(不算上綜藝)。一年之中在行程滿的情況下最多只有一周的休息時間。”
金賢俊拿著筆在紙上邊畫邊介紹,王思聰是聽心驚,就沖這合約有多黑,放在中國藝人早就耍大牌撂挑子不干了,王思聰這么想卻是應了后來幾年發生的事實。許多去韓國當練習生出道的中國人,更多的反而把韓國的經紀公司當成了翹板,借著在韓國訓練的經歷包裝自己讓自己級別變得很高,然后解約回國發展,一躍成為頂級明星。并且因為韓國的那套完善的培訓,讓他們具有能唱、能跳、高顏值、能演戲、能搞笑、能放下明星包袱、且多才多藝,這樣的藝人在韓國是一抓一大把,到了中國就成了稀有物品。也因為這些“海歸”藝人的回國,讓原就混亂的中國演藝圈慢慢出現了一種叫“鮮肉”的群體,也讓原就持續的藝人“漫天要價”局面徹底的吹遍整個中國演藝圈,促進了中國演藝圈每年“爛片爛劇”的產量。
并且金賢俊曾經也想過中國籍藝人解約的事情,除了韓庚是有情可原可以理解之外,剩下的JYP的劉忻,EXO的三位中國成員,BTOB的預備成員陳學冬和出道失敗回國的張碧晨都是白了適應不了韓國演藝圈激烈的競爭氛圍找理由節約回國,且這些回國的成員家境都還算不錯,在國內有人脈,這是最關鍵的!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累,公司似乎對中國成員很歧視。但在金賢俊看來這就是放屁,別忘了在韓國當練習生出道的外籍藝人可不止中國人,還有日人,泰國人,菲律賓人等等。做藝人的哪有不累的。像韓國藝人在跑行程中因為體力不足暈倒突發生病的例子太多太多,甚至骨折車禍每個出道的idl都經歷過。
相反,那些idl不僅沒有像這些解約的中國成員這抱怨那抱怨,反而是休息差不多就立刻恢復工作,為什么?就是害怕人氣流失,所以人家才拼命地工作,為了一點的資源就拼命的搶奪,哪怕只是一個配角龍套人家都樂意去演,就沖這份態度,相比那些中國籍成員回國后動不動就獨挑大梁擔任主角,甚至跑到好萊塢大片里去刷臉,但最終有幾個人出過好作品的,一個都沒有!到底韓國這塊地方激烈的氛圍才造就了大家都自發的努力,使得演藝圈藝人整體的水平都強于中國。
后世金希澈針曾在《舌戰》這個節目中針對EXO的中國成員吳亦凡解約事件也談過,許多人那個時候把吳亦凡解約跟韓庚對比,但金希澈卻站出來反對,因為兩個人所處的時代和自身情況就不相同。
韓庚身在韓國演藝圈,可以他是第一個在韓國演藝圈發展的外籍藝人,并且也是因為韓國,才打通了外籍男藝人在韓國發展的大門(女外籍idl則是靠張力尹打破),在那個時候,由于三大電視臺的規定。韓庚作為外籍藝人在SuperJunir剛剛出道時期是不能在舞臺上露臉的,為了組合他只能帶著面具上臺,并且只能按照規定上一個電視臺的綜藝,在很多方面韓庚這個外籍成員受到了種種限制,但在這種情況下,韓庚依舊是SuperJunir出道前期人氣比較高的,和成員的感情也是非常的深。也因為他上了許多節目,包括姜虎東主持的《Starking》和金濟東的《明星金鐘》等等,且公開維護許多來自中國的民間藝人和自己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他在韓國對他的評價依舊都很正面。可以,相比起后來幾年EXO的天朝四子在韓國綜藝沒怎么露過面,韓庚一個人所上的韓國綜藝次數,就超過EXO那四位的總和。可以毫不客氣的,在中國籍的偶像組合成員里,從一代到四代,韓國人好感度最高的首先就是韓庚。
并且在SuperJunir在中國的分隊大火,韓庚的功勞是功不可沒,但在這個時候**卻沒有提高韓庚這個中國成員的待遇,許多人把責任推到李秀滿身上,但很可惜的是當時的李秀滿早已不是**的社長,并且即便李秀滿是**最大的股東兼任創始人,在公司的很多決策上也不是社長一個人了算,不然公司為什么會設立董事會。
對于那些董事會的成員來,提高一位藝人合約上的待遇,就意味著他們要自己掏出一點錢,意味著他們要少賺一些錢,換做是一個普通人都不會愿意。即便李秀滿和金英敏有心去提高公司藝人的待遇,但只要那些董事會的成員聯合起來反對,手中持有的股份累加起來就足以給李秀滿和金英敏造成困擾和壓力。同樣的情況放在毀譽參半的JYP,YG還有CUBE都是一樣,很多時候公司腦殘的決策都不是社長一個人決定的,中間因為各自的利益那些股東都會強勢插手,而粉絲卻不管這些,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偶像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然后大肆攻擊這些公司的社長要求提高他們的待遇。但很多時候,所謂的資源分配和待遇提升不是就做的,像金賢俊做到了會長的位子,他才明白管理一家公司和平均藝人之間的資源和人氣是很難的,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所以,就注定了粉絲終究就只能是粉絲,平時見他們嚷嚷著這個那個,但在金賢俊看來,你若真有事,可以去開公司,然后花錢把你自家歐巴的合約買下來,這樣你想怎么提高就怎么提高,資源像怎么傾斜就怎么傾斜,粉絲之中,成為管理者的寥寥無幾,注定粉絲的眼光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再加上東方神起的解約讓他們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韓庚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選擇走老路。真實的情況是,當時跟公司提交解約的并不只有韓庚一個人,SuperJunir里有好幾位成員向公司提交了解約書,只是因為韓庚是中國人,身份特殊,再加上挖**墻角的中國那邊的公司在做手腳,以及當時的總統李明博需要轉移韓國民眾的視線和政府的壓力,韓庚便成為了可用的棋子,這才有韓庚解約的事情捅到兩國的新聞上,才造成那般轟動的局面。
而吳亦凡解約,完是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相比起韓庚比較負責人和所處的特殊時代,經紀公司對于拓展海外市場還處于瞎眼摸索階段。到了吳亦凡這一時期,針對進軍海外市場經紀公司在安排上做的算是熟練了許多,至少不會再出現戴面具上臺,只能出演三大電視臺的其中一家綜藝了,許多藝人動不動就跑去海外開演唱會演出,這在韓庚那個時代是很少出現的。
而當時的EXO正剛剛發新專輯,成員都在積極的準備著演唱會,偏偏吳亦凡向**提出要求自己在中國的分成上是5:5,這種合約明擺著放在韓國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會被接受,并且在如今的IMG,5:5完就是巨星級的合約,持有這個合約的也是寥寥無幾。而在整個韓國,能拿到這種合約的就只有崔岷植,安圣基以及后來人氣爆發的宋康昊,張東健那種級別。他吳亦凡白了出道兩年但終究還是個新人,一個新人敢跟公司提這種合約完就是找死。
似乎早就料到**會拒絕,吳亦凡在把仲裁書提交給法院后,直接不聲不響的回到了中國,甚至連在韓國宿舍的行禮都沒有收拾,也沒有跟生活在一起一兩年的隊友進行商量。
可以,相比起韓庚,吳亦凡某些方面是比較自私的,他在整個組合里算是大哥的存在,年紀上比金俊勉這個隊長還要年長不少,很多隊員對他也是十分的依賴。但他沒有根不考慮到自己貿然出走徹底的打亂了當時EXO的回歸和演唱會計劃,但也折射出EXO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這個組合成軍沒有像東方神起和SuperJunir那樣經過長期策劃,組合的成員之間的感情也不深,且在成軍公布出道名單之前,彼此沒有過什么接觸,之后組合的分裂和中國籍成員出走也暴露出這個問題。論不穩定性的男團,EXO絕對在當時是第一個,并且自家的唯粉各自撕得也是非常的厲害。
像隊長金俊勉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成員根不理解Kris(吳亦凡藝名)為何在不跟成員商量的情況下就貿然出走,其實在很多人看來吳亦凡是完可以跟**和平分手的。為什么,許多人**對待解約或者合約期滿出走的藝人都會選擇打壓,但別忘了吳亦凡是中國人,他回到中國賺的錢是在韓國一輩子都賺不到,**雖然是霸主,但也只是在韓國,在日他依舊要聽艾回和杰尼斯的,在中國**除了有幾家分公司人脈還不及土的經紀公司,縱使有心思打壓**的手是伸不到中國的。
而另一位成員黃子韜也開始在社交站上大肆抨擊吳亦凡,結果沒多久,繼吳亦凡,鹿晗之后他也選擇了解約,理由也是出奇的相同,但白了不過是打“感情牌”想要借助粉絲的媽媽心讓自己處于一種“很委屈”“情有可原”的局面,只要是了解韓國演藝圈的人都知道,練習生在練習期間受傷是很正常的事情,許多人甚至忙著練習想要出道,單單是重復練習一個動作就不下三四千次,很多人連自己骨折都不清楚。
比如韓庚在練習生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骨折,但為了不耽誤練習,強行把骨折的部位打了回去。還有的人等到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告訴你你這里骨折兩個月了,但是已經長好了,這也折射出韓國演藝圈與中國演藝圈最大的區別。
在韓國,民眾把藝人當成一種職業,即便失敗了父母也只會當這是一次就業從業失敗的經歷,然后幫助孩子另謀生路,而不會去跟經紀公司發生矛盾,事實上經紀公司在這些練習生的父母面前也是很沒有地位的,所以到了后來真正體罰練習生的經紀公司少之又少,至少在大公司里高層都是把練習生當成寶。而在中國就不一樣了,絕大多數的父母都認為藝人是不務正業,能夠從一開始就支持自己的孩子去當藝人的父母很少,在他們眼里,孩子好好讀書上大學才是正常人該干的生活,在中國年輕人眼里藝人就是一個賺錢的身份工具。如果孩子耗費幾年最終出道失敗了,那么接下來面對的就是這些孩子的父母和公司之間打官司了,他們認為這些公司浪費了自己孩子的青春。
總的來,金賢俊很佩服韓庚宋茜這些第一代在韓發展的中國籍藝人,但卻看不起那些借著在韓當練習生當翹板的人,有人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即使解約,中國的粉絲也叫囂著“我們不怕”之類的話,確實,中國演藝圈雖然水很深,但整體水平加上圈內亂象反而不如日韓國的演藝圈那般。再比如張碧晨解約,人們為他找理由他是出道失敗,回國后張碧晨也借著不少節目開始大吐口水。
但這也就在金賢俊的眼里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就好比你去一家新公司面試,你在人家面前大肆吐槽前公司的種種不好,什么人家讓你干這個讓你干那個,你拿不到什么錢有些心不甘情不愿,換做任何一個面試官碰到這樣的面試者都會給他通過。張碧晨自己長得不算好看,所以公司要她整容,這可以理解,但卻不是他出道失敗的理由。
金賢俊認為,張碧晨首先是中國人,外國人唱外語歌來在發音上就不占優勢,這也造成了從韓庚張力尹所處的一代赴韓發展的中國籍藝人,到第四代的程瀟,周子瑜都是唱功不突出,但舞蹈卻還不錯的。再者,中國人選擇當練習生,很多都是半路出家,之前根沒有過這種想法,在訓練時間和年齡上就很短,而韓國練習生則是從就開始訓練,另外韓語歌曲所需要的韓式唱腔也是外國人很難學得來的。縱觀整個韓國演藝圈,相貌突出和相貌不突出,但唱得好的藝人真的是太多了,甚至許多的演員,搞笑藝人都有著專業的唱功,這也就明了韓國根不缺唱功好的人,張碧晨自問自己唱功好,那也只是在中國的觀眾和粉絲看來她唱得很好。實際上跟韓國的藝人對比,那就很普通,再加上她們出道失敗,必定的因素是在于沒有給力的經紀公司包裝和一首質量高的出道曲,出道失敗的必然的,而且,在韓國出道失敗的組合并不只有張碧晨所在的這一個。
到底,還是因為她是中國人,回歸后她人,或者她背后的經紀團隊聯合媒體,就她在韓國的那段經歷開始大肆發揮,抨擊韓國演藝圈的種種黑幕,對待藝人練習生有多么的不公平,但似乎這些人忘了,任何國家的演藝圈都是混亂黑暗的,中國,韓國,日,歐美的演藝圈,其實都是一個德行。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隨著東方神起的牽頭,解約最多的外籍藝人開始被中國成員包攬,從韓庚開始,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劉忻,陳學冬,到CUBE推出的M4M組合,甚至還有一群名氣不算大的藝人,他們頻繁的解約被媒體報道,讓有一段時間中國籍藝人在韓國似乎成了“不能吃苦”的代名詞,許多公司為了防止中國籍成員在成名后就借著合約無效跟公司解約,而對中國籍藝人破例開了許多的條款,打破了整個演藝圈內的許多條例。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中國籍成員解約事件”,人家韓國的藝人把這種累成狗賺的很少卻依舊樂不疲憊的生活當成理所當然,反而中國籍的幾個藝人卻因為受不了韓國演藝圈的激烈競爭而找理由背后捅自己公司一刀,稍微被國內的公司挖墻腳承諾幾部電視劇主角就蒼然回國,這也是公然破壞了演藝圈的規矩,這種行為是最令人不齒的。也讓不少人是真的背上“不負責任”和“叛徒”的罵名,但沒什么好可憐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