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靖淵待平復了身體的躁動,才又堅持湊到她的身邊去攬著她。
“得也是。我時候調(diào)皮得不得了,成天淘氣,為了練武的事情跟祖父鬧過數(shù)不清的別扭。每回祖父都要與我斗智斗勇,然后才能夠服想要偷|奸|耍|滑的我心不甘情不愿的進行練習。
老人家去世以后,有一段日子我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了瘋狂的練武當中,后來情緒平靜了,身體反倒是習慣了那種強度,慢慢地隨著時間流逝,反而是真正地喜歡上了練武,每日都自動自發(fā)地起個大早堅持練習。”
那個時侯,他的年紀也才十歲。在定國公府里,即便父親仍然健在,繼母是親生的姨母,兄弟姐妹也有好幾個,忠心耿耿的屬下與仆婦們更是不少。可是他卻真的覺得天都塌下來了,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每一日都猶如行尸走肉般生活。
倘若不是答應過祖父沈少祁,必定會好好地活下去,活到見到心上人成家生子的那一日,活到建功立業(yè)讓祖父的唯一一個兒子也是他的親生父親沈檠安享晚年的那一日,活到他終于可以笑著去見他老人家并此生無悔的那一日,恐怕他一早就對著自己的脖子或者右胸來上狠狠地一擊,一刀斃命。
沈靖淵嘆息,“顏舜華,我真高興遇見了你。”
如果不是她的突然出現(xiàn),恐怕此生此世他都沒有辦法真正地理解祖父的苦衷,以及對老人家的臨終囑托心服口服。
漫不經(jīng)心地麻木活下去。與心懷期待地高興活下去,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活法。
“行了,又煽|情了?這話你已經(jīng)過很多遍了。我聽得耳朵都起繭了。”顏舜華揉了揉耳朵,覺得指腹燙人,顯然又是紅得滴血了,心里著實有些別扭。
“其實以你的個性,老人家必定知道不會輕易認輸?shù)模晕伊藬噙@樣的蠢事你自然是不會去做的。只不過到底是擔心你看不開,活下去卻一直心里郁結(jié)。那也不是個事,所以才苦口婆心地安慰你吧。
知道你不單只聽入耳了,而且還◆↗◆↗◆↗◆↗,▽▼體力行。我想他泉下有知,一定會覺得老大安慰的,不準還為此手舞足蹈,恨恨地想著當初是怎么跟你斗智斗勇的。如今這一回。總算是他老人家完占了上風呢。”
沈靖淵聞言啞然失笑。
“你得也對。那時候我就愛跟他作對,但凡他要怎么做的事情,我必然是反著來的,他要我往左我鐵定往右,他喊我上前我從來都是退后。上房揭瓦爬樹掏蛋的事情干了不少,挨打的日子也多,可是在這過程中,還真的是輸少勝多。
每每都是把他氣得原地跳腳聲嘶力竭了。才會笑瞇瞇地上前領(lǐng)罰,然后開始講條件。成功后便去練武。他常常念叨我是個臭子,不尊老,簡直就像是前世欠了我那般。”
到這里,沈靖淵仿佛便看見了高大魁梧的沈少祁,神情或慈愛或嚴厲,或氣惱或歡喜,看著他,喊著他,打著他,哄著他,不管是哪一幅神情哪一種動作,如今回憶起來都充滿著滿滿的溫馨。
因為真心地緊張他愛護他,所以老人家才會如此那般的情緒外露,時刻注意著他的需求,無時無刻教導著他的為人處世,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著他平安健康地長大,娶妻生子,建功立業(yè),守護家族,保衛(wèi)邊疆,于社稷有功,于家族無過。
即便是那么軟弱無用的他,在潛移默化中,還是多多少少都學習了一祖父身上的優(yōu)吧。
否則,也不能把所有的悲傷痛苦與不公憤懣硬抗下來,終至迎來成|人完接掌家族的那一日。
“真羨慕你,在你的心中,你的祖父一直都是天立地卻愛你至深的人。”
一直到死,都不放心這個孫子的安危,語重心長地安慰他,教導他,就是為了能夠讓他有勇氣活下去,并且能夠活得好好的,快快活活的。
她的父母,也不知道會不會知道,她早已經(jīng)不在人世?
顏舜華的神情有一瞬間的落寞。再如何的釋然,每每想起的時候,心里到底還是一絲不痛快。
倒不是她介懷那些過往,只是每逢佳節(jié),當身邊的人要么歡天喜地回家去,要么不回家卻也順理成章地思念那個等候著自己回去的家的時候,她的心底總是會無端地升起一股澀然來。
她也不是每年都在中秋或者春節(jié)在外頭過的。偶爾,也會錯開時間去兩家瞧一瞧。這個節(jié)日在父親家,下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便會選擇到母親家。甚至有些不太重要的周末,盡管少之又少,也會單獨約父母出來一塊吃頓飯。
但即便是這樣,在大伙熱熱鬧鬧的某個瞬間,身處人群的她便會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仿佛抽離了那個環(huán)境,只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覺看著自己與別人的互動。
她的父母會非常在意她的反應,水是熱了冷了,菜是咸了淡了,毛巾干不干凈,被子曬了沒曬,牙刷牙膏好不好用等等,他們都會一再地詢問。
直到確定了沒有問題,才會如釋重負地繼續(xù)熱情招待她吃喝,并且囑咐她一旦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舒適的地方,就一定要跟他們,他們會立刻著手解決。
“這樣不是很好嗎?證明他們還是很在意你的,所以才會那么心翼翼伺候周到。”
聽她講述了一些回家住的日常瑣事后,沈靖淵顯然有些疑惑她為何會為這些事情感受到困擾。
“就是因為太過心與周到了,所以反而顯得客氣而疏離。仿佛我已經(jīng)不是家里的一份子那般,所以與弟弟妹妹們相比。才需要特別對待。”
她輕聲解釋道,“換做是從前一家三口相處的時候,水要是熱了。我爸我媽不管是哪個都會立刻喊我自己去解決,沐浴的話就加些冷水,是飲用水的問題則會讓我自己拿多一個杯子來回倒,讓開水加速散熱;
菜要是放的鹽量不適合,就會‘咸了更香,淡了更甜,懷著感謝的心去品嘗家人親手做的食物。到了嘴里一切都會是無上的美味’;
毛巾不干凈也讓我自己想辦法洗干凈或者自己去超市挑選重新買一條;
被子沒曬就會對我耳提面命記得拆卸下來,拿去洗衣機里洗干凈然后拿上樓晾曬,而不是懶懶散散的。‘等到太陽曬屁股了才會記得自己的被子都快要長毛了’;
牙刷牙膏不好用也得等用完了再,因為‘要學會勤儉致富,而不是富后敗家’。”
沈靖淵若有所思,爾后便聽到她以極低的聲音自嘲。
“有些時候。我都在想。即便最后我自己看淡了,他們兩個也沒有辦法真的輕松對待我這個女兒。
畢竟曾經(jīng)疼愛過,后頭也一直努力地把我當成是掌上明珠心頭寶,可是正因為太過努力了,反倒是顯出了不一樣的距離感來。他們沒有辦法消除這種忐忑不安,只好更加心翼翼地面對我,每一回見面都是竭盡所能地附和我的話達成我的要求。
即便有些時候我會故意做錯或者話過分,他們最多也就是沉默以對。更有甚者,會因此借機敲打弟弟妹妹。然后一再安慰我這個做錯了的始作俑者,偶爾還會讓那些的向我道歉。
什么‘難得姐姐來家里過一次節(jié)日,你們就不能讓一次嗎?平常都是任由你們在家里稱霸稱王,讓一次怎么了?也就一兩天的功夫,這就委屈上了?你們還有理沒理羞也不羞?’
通常這個時候,繼父就會繃著臉沉默,不高興卻也不會發(fā)作我,反而是看來不像話,便跟在我媽后頭數(shù)落自己的孩子,直到我媽自己都覺得過分改口勸阻了為止。
而繼母呢,也一樣很有意思,我爸開口訓人的時候她通常什么話也不,只是覺得自家孩子委屈了,就會默不作聲地抹眼淚。然后下一次卻會愈發(fā)殷勤地對我噓寒問暖,遞拖鞋、斟茶倒水、剝蝦削梨,通通好吃好玩兒的都先緊著我,她的孩子則一律只能看著不能吃也不能玩,即便我應允了也不成。”
“你爹娘他們既然是生意人,就沒有看出來其中的關(guān)竅?”
沈靖淵有些心疼曾經(jīng)那樣過日子的她,不禁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顏舜華卻微微一笑,頭嘆息。
“怎么可能看不出來?我爸媽雖然不是天生聰明的那一類人,但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能夠把生意做到外國去,事不是厲害吧,卻也肯定練就了察言觀色的領(lǐng),要不然,也不能把家業(yè)做大,財源滾滾。”
到這里她還有心情了一句玩笑話,自家的經(jīng)濟情況在好些年來都是直線上升,猶如放高|利|貸那般,“真的是像滾雪球,滾大,不知不覺間,就把整個家都給壓扁塌陷了。因為錢財太多野心太大,所以曾經(jīng)穩(wěn)固的三角形隨著天崩地裂而一朝毀壞,分崩離析。”
沈靖淵沉默,只是繼續(xù)著輕拍的動作。
顏舜華把頭埋進他的肩窩處,好半晌才離開,回轉(zhuǎn)到剛才的話題。
“其實就算看出來又能怎么樣呢?
家散了就是散了,他們一個成了別的女人的丈夫,一個成了別的男子的妻子,各自都經(jīng)歷了死去又重生的過程,有了新的家庭。即便我也是他們的骨肉,可畢竟都是過去式的,看到我興許也會想到從前的美好與愛戀,可是更多的,卻是那長時間的糾纏與疲憊。
作為父母,他們對我有再多的不舍與愛,到了最后,也會因為他們兩個那段曾經(jīng)失敗的婚姻所帶來的挫敗感,以及新生家庭所帶來的歡欣鼓舞,而通通都轉(zhuǎn)化為責任,以及更深重的愧疚感。
為了我他們可以要求自己忍耐與低聲下氣地討好,也可以要求現(xiàn)任伴侶的理解與支持,甚至也愿意委屈后頭的子女忍讓我的粗魯乃至無禮傷人,可是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愧疚之心上。
他們能夠長久地容忍我,卻不代表他們愿意讓后來的另一半尤其是更為年幼的孩子永遠地屈居我之下。
因為這些無法言的情緒,在疲憊地應對了我之后,轉(zhuǎn)頭必定是需要更加周到與甜蜜地去哄身邊的人,而當下一回下下一回以及后頭無數(shù)回,繼父與繼母都再一次再再一次無數(shù)次重復豁達大度地處理我的那些是非后,爸爸媽媽他們便開始真的覺得疲憊了。
然后便是,不管我回到哪一邊過節(jié)日,他們所有人的確是對我笑臉相迎,可私底下,弟弟妹妹們常常是委屈地哭泣,繼父繼母們心情也糟糕,我爸我媽兩邊不討好,狼狽非常。
而我,即便處境尷尬依然自在地玩了許久,后頭終于可以松了一口氣,冷眼旁觀,看清楚了其中的真心與客套,也看明白了界限所在,從此再也沒有過界。”
她頓了頓,沈靖淵便順勢問道,“什么界限?”
顏舜華在黑暗中無聲地咧了咧嘴,然后語氣清冷地道,“就是那個界限啊,讓彼此都感到安舒適的界限。”
她減少了去兩家的次數(shù),除了必須要出席的場合,她再也沒有主動回去過哪一家。再也沒有單獨叫父母出來過,一家三口尷尬卻安靜地吃上一頓飯。
后來,即便是節(jié)日,她也常常會找借口甚至最后招呼也不打一聲,便與朋友滿世界地瘋玩去了。
電郵不常發(fā),電話倒是常常會打的,偶爾通訊不便,或者懶得聽那些重復客套的話語,她也總會在旅途中發(fā)發(fā)信息,向兩人匯報一下平安,附上自己的行蹤。
子女都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債。但父母又何嘗不是子女現(xiàn)世背負的重擔呢?因為是家人,所以她愿意背負著他們前行,即便后來,他們不愿意再與她一道同行,分別在她的眼前拐了個彎,漸行漸遠。
但是,終歸是家人。血緣的存在,決定了他們彼此間的牽絆。
親情這個東西,有些人視若無睹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些人求而不得,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它們一一滴地在時光當中消磨直至散去,無能為力,遺憾長存,最后只留下滿心滿眼的疲倦與狼狽,以及心底深埋的那一縷對彼此最為誠摯的祝福。(未完待續(x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