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出征緬甸的想法,王海濤就開始著手準備一切,利用靠近南邊界的有利地型,王海濤把手上的三個步兵師以旅為單位,分批的投入到了中之間的原始森林中進行各種訓練,每個旅分配了一個偵察營。偵察營的老兵是受過王海濤叢林生存、作戰(zhàn)訓練的,這次就由偵察營負責指導各旅的叢林生存、作戰(zhàn)訓練。
王海濤又努力的把歷史上的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失敗的原因,反復的回憶了一下,具體的記不太清了,但是聯(lián)合作戰(zhàn)時的英軍不戰(zhàn)而逃,扔棄中**隊決對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作為參謀長的史迪威將軍,一味的堅持美式作戰(zhàn)法,與**總指揮杜聿明將軍不能很好的達成一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個時空里,因為日和德國之間雖然關系不錯,但并未結盟,因此美國也未曾對德宣戰(zhàn),而中國這里的德**事顧問團雖是撤回國去了,仍然留下了幾名聯(lián)絡官在。史迪威將軍也剛剛被任命為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還沒有來到中國。
王海濤對于政治并不感關趣,他關心的是中國什么時候會成立緬甸遠征軍,而自己的九十軍又如何能加入緬甸遠征軍中。為此王海濤不惜把唐山找來,讓唐派出多支偵察分隊,一部分進入緬甸,注意日軍和英軍動象,一部分前往重慶,注意重慶方面的情況。
在把部隊派去叢林訓練后沒多久,史迪威將軍和一個英國聯(lián)絡組到達了重慶,史迪威將軍正式走馬上任,成立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組建一支精銳部隊進入緬甸協(xié)助英軍與日軍作戰(zhàn)的談判也正式開始。偵察分隊把這一情報及時的送回到了龍州的王海濤手上。
王海濤得到消息,立刻給自己以前的老長官陳誠將軍發(fā)出了一封電報,向陳誠將軍提出九十軍愿意參加入緬作戰(zhàn),并且表明自己的九十軍是從廣西的大山叢林中招來的人馬,戰(zhàn)士對群山和叢林極為熟悉。可以隨時進入緬甸作戰(zhàn),而無需再加適應。
王海濤的電報服了陳誠將軍,九十軍休整己久,從各方面的情報來看,九十軍的戰(zhàn)斗力己超出了國內任何一支部隊,現(xiàn)在日軍仍被阻在湖南以東,國內沒有太大的戰(zhàn)事,九十軍正好可以參加入緬作戰(zhàn)。心動了的陳誠立刻去面見蔣介石。
蔣介石和史迪威將軍以及英國人的談判已經到了尾聲,正要著手組建入緬遠征軍,見陳誠前來見自己,正中下懷。蔣介石讓陳誠坐下后道:“修辭啊,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請你來談一下入緬遠征軍組建之事。現(xiàn)在我們和英國人己經基談好了,英國人急于挽回在東南亞的局面,給的條件很好,我們也需要這條對外的通道來獲得英、美的援助。入緬遠征軍的組建是一定的,對于派哪些部隊入緬作戰(zhàn),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陳誠答道:“校長,我也是為這件事來請示的,我收到了九十軍軍長王海濤的電報,王海濤請求派他的九十軍進入緬甸作戰(zhàn),考慮到九十軍就是廣西兵,對山地叢林很熟悉,而王海濤此人也從未讓校長失望過,九十軍的戰(zhàn)斗力又是**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卑職認為,可以派王海濤的九十軍入緬作戰(zhàn)。”
陳誠話的份量在老蔣的心中還是很重的,思考了一番后,蔣介石同意了王海濤和他的九十軍編進入緬遠征軍序列,蔣介石又和陳證商議了半天別的部隊后,初步定下入緬這征軍由第五軍、第六十六軍、第九十軍組成,司令長官由羅英上將擔任。
老蔣一但有了決定,下面執(zhí)行起來自然是雷厲風行,不久一紙調令就送到了龍州縣的王海濤手中,調令上征調九十軍進入緬甸遠征軍序列,并規(guī)定九十軍于一個月內軍到達云南大理、保山一線,等待出擊命令。接受了命令的王海濤先讓出去訓練的部隊立刻歸隊,并開始準備出征。
首先出發(fā)的是黎遠宏率領的九十三師,九十三師是最早進行叢林訓練的部隊,此時己經訓練結束回到了龍州,九十三師將入駐保山。隨同九十三師行動的還有偵察旅的一團,團長魏長興在到達保山之后,將立刻派出偵察分隊,對入緬的道路情況、英軍情況、日軍情況進行面的偵察。
九十三師出發(fā)后,幾天內,另三個師也部做好了出征的準備。王海濤把龍州這里仍盤交給了唐仁禮來負責。鑒于日軍己經占領了南,對廣西地區(qū)虎視眈眈,龍州地區(qū)做為王海濤的老窩,更是日軍欲除之而后快的對象。而九十軍出征將會給日軍帶來進攻的機會,王海濤對此不得不防。
王海濤在龍州留下了唐龍仔的二一一師,并讓趙忠武也留了下來,和唐仁禮配合再擴招一個一萬五千人的**師。這樣一來,龍州地區(qū)有兩個師在,加上桂軍的支援,自保應該沒有問題。唐龍仔雖然有些不愿意留下,但是龍州縣的安危根不容忽視,再加上家人的安問題,唐龍仔也只能帶著二一一師留了下來。
安排好龍州的事,王海濤就讓二一零師出發(fā),二一零師是機械化師,對道路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入緬后,滇緬公路也不好走,這次王海濤把后勤處的工程兵團帶上了,有了工程兵團的幾十臺施工機械,修起公路來事半功倍。在二一零師的身后是重炮旅和裝甲旅,警衛(wèi)旅負責護衛(wèi)二這二個旅路上的安。
最后九十軍的軍部隨九十師一同出發(fā)。軍三個師,四個直屬旅共計七萬余人,一起向云南境內開進,一路上曉行夜宿,前后二十二天,王海濤的九十軍部到達指定位置。**第五軍和第六十六軍也先后到達中緬邊境,史迪威將軍一行也到達了云南大理,王海濤也見到了這位會在中國抗戰(zhàn)史上記下名字的史迪威將軍。
史迪威將軍在中國多年,是個中國通,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他帶著情報組在中國戰(zhàn)場上多次考察戰(zhàn)況,對王海濤名下的九十軍也是比較熟悉,只是未和王海濤見過面。史迪威將軍一直認為九十軍是中國戰(zhàn)場上的一個奇跡的存在,在送往美國的戰(zhàn)爭情況報告中,也多次提到王海濤將軍和九十軍這支隊伍。
史迪威將軍在報告中提出,如果中國的抗日戰(zhàn)場上,沒有九十軍這支部隊的存在,那么中**隊會更加難以阻擋日軍隊的進攻,戰(zhàn)爭進程將更加有利于日軍隊,中國政府也將更為困難,也不可能消滅那么多的日軍隊。所以史迪威將軍對蔣介石能派出九十軍參加入緬作戰(zhàn)而感到十分高興,也對在緬甸打敗日軍的進攻充滿了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史迪威將軍和王海濤的見面,氣氛就十分融洽了。在互相交流了對日軍作戰(zhàn)上的一些戰(zhàn)術思路,并且參觀了九十軍的部隊之后,史迪威將軍對王海濤更為欣賞,也對入緬作戰(zhàn)有了更高的期望。在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部到達中緬邊境之后,中**隊的兵力己經達到了九個師,再加上**單位,人數(shù)己經達到近十五萬人。
一九四一年四月初,比歷史上提前了近一年時間,日軍逼近了緬甸首都仰光市,英軍因為戰(zhàn)事吃緊,急著要求遠征軍入緬參戰(zhàn)。四月十五日,仰光危急,應英方請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官是羅英上將,史迪威將軍任總參謀長,任命王海濤為副司令官。第一路軍下轄第九十軍、第五軍、第六十六軍,和司令部直屬第三十六師,共十個師十六萬人。
四月二十五日,蔣石下令,入緬作戰(zhàn)的第一路軍由王海濤副司令統(tǒng)一指揮第九十軍和第五軍先期入緬,王海濤則受英緬軍總司令赫頓將軍指揮。王海濤當既下令,第九十三師做為軍先鋒,首先入緬,目標是仰光之后的同古,由他們接替同古的英緬軍第一師進寧防守,并掩護其撤退。
黎遠宏接到命令立刻率領九十三師日夜兼程趕往同古,并在五月五日到達同古,修建防御工事。在九十三師出發(fā)后的第三天,王海濤率其余部隊經畹叮進入緬甸,又經臘戌向曼德勒前進。一路上九十軍的工程團修路架橋,為保證后面重型武器順利前進,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月初,新任緬甸軍指揮官亞歷山大上將在仰光并未組織任何有效的抵抗,致使日軍五月八日輕取仰光。在攻占仰光后,得知中國遠征軍己入緬參戰(zhàn),日南方軍迅速制定出新的作戰(zhàn)方針:進一步掌握戰(zhàn)機,以大膽果斷之作戰(zhàn),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敵,特別是中**隊進行決戰(zhàn),并于短期內予以殲滅。
為了順利實現(xiàn)這一方針。日軍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將第十八師團,第五十六師團,第三飛行集團一部以及所需之軍直屬部隊增派到緬甸第十五軍。這樣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zhí)锵槎傻氖窒戮陀械谑藥焾F、第三十三帥團、第五十五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四個師團,加上十五軍的直屬部隊,兵力達到了十萬人以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