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源不禁愕然,問胖子道:“我什么時候侮辱過他的人格和智商?”
“就在剛才呀!”胖子很肯定地回答道,“他在那里緊張出題,你卻毫不在意地轉(zhuǎn)過身點菜,根無視他的存在。rg 關(guān)鍵是不僅點菜,你還一邊點菜一邊很霸氣地道:不著急,慢慢想。完視他如土雞瓦狗。不過你剛才點菜的姿勢真的很酷炫,就像關(guān)羽看袁紹旗下的將帥兵馬:‘吾觀顏良文丑,如插標(biāo)賣首耳!’簡直帥到?jīng)]朋友!”
江水源哭笑不得:“我是真的餓了!我不轉(zhuǎn)過頭怎么點菜?點菜的時候我顧不上回答他的問題,當(dāng)然希望他出題慢一點,怎么就變成了侮辱呢?你們這樣暴力強膜是不對的!”
胖子道:“正常人在這個時候不應(yīng)該緊張到忘記饑餓嗎?你居然還能感覺到餓、還有閑心轉(zhuǎn)過身去點菜,這還不足以明問題么?”
江水源攤攤手,又問喬一諾和那兩位女生:“你們也覺得我是在侮辱過他的人格和智商?”
三人點頭如同雞啄米。
看到自己一方所有人員都這么認(rèn)為,江水源徹底放棄辯解的打算。閻樹桐這時也停下腳步:“第一題,‘二桃殺三士’是古代著名的智斗故事,相傳諸葛亮在《梁甫吟》中曾專門吟誦此事。那么請問,被殺的三個人分別是誰?”
實話,“二桃殺三士”不算生僻,很多人都聽過,的是春秋時期齊國名臣晏嬰如何利用武士喜歡爭功又講究義氣的心理,以兩只桃輕松弄死三位恃功而驕大將的故事。但對于正常人而言,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過耳不忘,主人公晏子是位名人,也不難記住,唯獨三個悲催的配角,就很少有人在意了。就好像大家都知道關(guān)二爺千里走單騎、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可有誰關(guān)心被他們斬落馬下的那些武將?
好在江水源不是普通人。
他伸手接過食堂阿姨的飯菜,一邊刷卡一邊回答道:“根據(jù)《晏子春秋》,那三個倒霉的家伙應(yīng)該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和古冶子。沒錯吧?”
“沒錯。下面輪到你問了!”
江水源把飯卡遞給胖子,自己端著飯菜找個地方坐了下來:“你問我三個人名,我也問你三個人名吧!‘秦穆殺三良’一事見于《詩經(jīng)》的《黃鳥》,后世吟詠者很多,像東漢王粲在《詠史詩》中就寫道‘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為’。你三良分別是誰?”
“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子車針虎!
“正確。”
江水源暗暗點頭。這題目不算偏,因為《詩經(jīng)》是國學(xué)入門書籍,三良的名字在《黃鳥》詩中都有明確出現(xiàn),但要流利回答出來也得一定的功底才行。閻樹桐能做到這一點,明他基功非常扎實,甚至對《詩經(jīng)》乃至國學(xué)基典籍都比較熟悉。看來不能視天下英雄!
殊不知閻樹桐震驚更甚。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沒有。對面那個白臉提到《詩經(jīng)》中的《黃鳥》,明常見典籍不在話下;能夠背誦王粲的詩句,意味著其他方面也差不到哪兒去!@都不算什么,真正嚇到他的是隨口就出“秦穆殺三良”的題目,與自己的“二桃殺三士”簡直若合符節(jié),就好比考試出試卷,隨便出一張并非難事,但對方馬上比照著你的題型和難度再出一張,那就很嚇人了!這意味著對方不僅熟練掌握相應(yīng)的知識點,而且思維相當(dāng)敏捷,駕馭起來舉重若輕、信手拈來!
更要命的是,自己之前還不知死活讓了他三題,想想都覺得后脊背發(fā)涼!
第一輪算是試探。雙方都發(fā)現(xiàn)對手不是省油的燈,出題開始謹(jǐn)慎起來。尤其閻樹桐,想要獲勝就必須在接下來的6題中贏得3道以上,像現(xiàn)在這種平局已經(jīng)算是輸了半手。他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然后道:“上一輪是我出題,這次該你了!”
“好,”江水源也不推辭,“請問《春秋》十二公中,死于非命都有誰?”
《春秋》是春秋時期魯國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到魯哀公十二任君主。據(jù)孟子,當(dāng)時世衰道微,臣弒其君者、子弒其父者者屢見不鮮,連禮儀之邦的魯國也不例外。江水源問這個問題不算太難,主要就是想看看閻樹桐對經(jīng)學(xué)典籍掌握的程度究竟如何。
閻樹桐字斟句酌地回答道:“《春秋》十二公中,首先死于非命的應(yīng)該是魯隱公,他是被公子揮派人所弒;其次是魯桓公,他被齊公子彭生勒死在車上;接下來是魯閔公,他被慶父派卜齮襲殺于武闈。魯昭公應(yīng)該不算,他只是被季氏所逐,流亡在外,最后死于晉國與魯國交界的乾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死于非命就是隱、桓、閔三公!
江水源輕輕鼓掌道:“看來閣下對《春秋》很熟啊,佩服、佩服!”
閻樹桐面有得色,言語卻還帶著幾分矜持:“《春秋》雖然號稱難懂,但作為我們國語系學(xué)生的必修課,掌握基史實還不在話下。下面該著我出題了,《春秋》算是歷史,我也出一道歷史題吧。請聽題,中國歷史上哪一年出現(xiàn)的年號最多?”
“出現(xiàn)的年號最多?是包括改元、割據(jù)勢力并立、叛亂僭號都計算在內(nèi)?”
“沒錯!”
江水源首次現(xiàn)出凝重之色。前人匯集年號的書籍很多,自唐代封演的《古今年號錄》以來不下十馀種,但都存在搜羅不齊、缺乏考證等弊端。具體到哪一年用了哪些年號的書,江水源更是從沒見過,他必須要把那些散亂的年號按照年份排列統(tǒng)計出來。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
他放下筷子,仰首望著食堂潔白的天花板,腦子里開始急速運算。
閻樹桐卻好整以暇地在他對面坐了下來,靜靜地看著他在那里皺眉苦思,心里泛過一絲陰謀得逞的快慰。這可是他以前閑暇時心血來潮整理的一個東西,因為老師覺得沒有任何學(xué)術(shù)意義,最后半途而廢,沒成想現(xiàn)在卻派上了用場。果然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一分鐘。
兩分鐘。
到了第三分鐘,江水源無奈地嘆了口氣,揉揉眉心:“這題我一時半會兒真算不出來,就算我輸了吧。請問一下,這道題的答案是?”
閻樹桐嘴角勾起,露出邪氣的微笑:“答案是公元41年所在的農(nóng)歷辛丑年,共有1個年號,分別為東晉隆安五年,后燕長樂三年、光始元年,后秦弘始三年,北魏天興四年,后涼咸寧三年、神鼎元年,南涼建和二年,北涼天璽三年、永安元年,南燕建平二年,西涼庚子二年。如何?”
“受教了!”
“那好,接下來該我出下一題了——”
“等一下!”江水源突然叫停道。
“怎么了?”
江水源皺著眉頭問道:“請問你這個結(jié)果有何出處?是出自哪位學(xué)者的著述,還是你自己統(tǒng)計出來的?”
“是我自己統(tǒng)計出來的,有問題嗎?”
“那就難怪了!如果1個年號就是最多的話,應(yīng)該還包括公元49年所在的農(nóng)歷己酉年才對,因為那一年分別是東晉義熙五年,后秦弘始十一年,北魏天賜六年、永興元年,北涼永安九年,南燕太上五年,西涼建初五年,北燕正始三年、太平元年,夏國龍升三年,也是1個年號!
閻樹桐張大嘴巴,半晌才呵呵干笑幾聲:“那我的答案也沒有錯啊,大家都是1個年號,算是并列第一。”
江水源搖搖頭:“不對,應(yīng)該還有比1個更多的!”
“怎么可能?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jù)勢力最多,加上好幾個改元的,其他朝代怎么可能超過它?你莫非覺得五代十國時期,會有年號更多的?我告訴你,我統(tǒng)計過,絕對沒有超過1個的!”8)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