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奮斗在盛唐 正文 第36章:長安風波起

作者/牛凳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崔耕將書信仔仔細細,頭尾地看過之后,方才了解了整樁事情的來龍去脈。

    當日董彥在長安張柬之家中,不僅用木蘭春酒成功征服了對方,更是向自己這位老恩師詳細地介紹了這酒的主人——崔耕。正所謂品酒識人,尤其是董彥在張柬之面前不吝溢美之詞地贊賞崔耕。潛移默化下,張柬之也對素未謀面的清源崔二郎發產生了好奇。

    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年輕人,在被人篡占了家業后還能夠靜下心來研習古書釀酒經,造出了此等世間罕有的美酒來?

    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年輕人,既少不讀書,又無名師指點,卻能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計耍貪吏,謀略群賈?讓一款籍籍無名的木蘭春酒短時內風靡泉州府?

    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年輕人,出身閩粵南蠻的鄉野辟縣,卻目光如此之深遠,竟能想到御酒博名之事?既然家道中落了,又有一款美酒在手,不更應該想著如何去掙銀子,好重振家門嗎?他卻選擇得更為遠些。

    好奇!

    當真是好奇至極!

    張柬之聽完董彥的敘述之后,搖頭捋須大笑,端得好奇:“沒想到老夫離開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清源縣竟多了這么一位有意思的少年人。”

    酒,是人間美酒!

    人,是有意思的少年郎。

    而這薦酒之人董彥,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學生,而且此酒若能得了御酒之名,朝廷自然少不得董彥一份功勞,事關他的前程。

    于情于理,張柬之都覺得,這個忙一定要幫!

    旋即第二日,他便讓董彥抱上一壇酒,親自帶他去了宣陽坊,拜會剛剛升任宰相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出了名的愛酒懂酒之人,走南闖北各地為官,中原西域天下美酒,就沒有他不曾喝過的美酒。

    再加上張柬之在朝中雖為品秩不高的監察御史,卻備受狄仁杰看重。所以向狄仁杰薦酒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

    果不其然,狄仁杰一嘗這木蘭春酒,便發現此酒乃天下間罕有的美酒。再聽到董彥酒坊主人崔耕愿意向宮中御酒司呈獻造酒秘方,供天子專飲升級版的木蘭春酒。狄仁杰聞之挑眉,居然還有更上等的木蘭春酒?還專供天子獨飲?那自然是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

    隨即,在兩天后的朝會上,狄仁杰不僅當著左右群臣的面向皇帝李旦和臨朝稱制的皇太后武氏舉薦了木蘭春酒,并親手奉上了升級版的造酒秘方。如今龍椅上的李旦雖名為皇帝,實際上一切都是他媽武后了算,加上狄仁杰雖為名臣良相,卻實打實的是武后最為看重的大臣。因此,狄仁杰當朝獻酒也沒受什么阻礙,非常順利地就讓武后、天子李旦,還有朝中諸位臣工都嘗到了木蘭春酒。

    別,雖然現在朝中派系林立,暗流涌動,但此番狄仁杰獻酒卻是出奇的順利。

    理由很簡單,地方產美酒獻進長安,這固然就是一樁好事,而且已經有馬屁精在朝堂上大肆吹捧,若不是朝政開明,天下太平,哪里會有百姓愿意給朝廷獻酒?若不是天子賢明,皇太后臨朝,深得民心,哪里會有百姓愿意獻酒?若不是大唐正逢盛世,一介草民哪里能釀出這等世間罕見的美酒來?

    有幾個跳得最歡的弄臣為了拍武后馬屁,已經直呼:“這就是吾皇太后臨朝,開明之治下的盛世,方能有此祥瑞啊!”

    好家伙,直接將木蘭春酒的誕生,夸大到了天降祥瑞!

    這讓暗中反對武后臨朝專權的李唐老臣們差點集體吐血三升。

    不過城府極深圖謀甚大的武后自然不會拒絕這種馬屁,趁此機會還讓宮廷大擺宴席,不僅讓滿朝文武臣工參加宴席,還派人去請來好些在長安早已致仕退休的老臣子,乃至一些閑散在長安中的皇親國戚都來赴會。發將此次獻酒事件渲染成一次天將祥瑞。至于武后到底有什么心思,少數人還是心中明鏡的,包括狄仁杰。區區一款美酒,一樁獻酒,卻在長安鬧出如此軒然大波來,這是狄仁杰始料未及的,更是張柬之、董彥等人瞪目結舌的。幾人事后都暗暗后悔,居然被武后反過來算計了一把。

    在御宴上,武后大贊木蘭春酒,不僅將木蘭春酒的秘方交付到了御酒司手中,并親口定下此酒為大唐第九御酒。同時,不失時機地命令他的老兒子,身為皇帝的李旦一定要封賞這些獻酒的有功之臣。

    狄仁杰來是正四品正諫大夫,授職戶部侍郎。前些日子武后為了讓狄仁杰能夠進入宰相班子,特意給了他一個“同平章事”的職銜,讓他充實資歷順理成章入相。因為唐朝實行的是群相制,非三品官員,是沒有資格入相的。而同平章事這個職銜又有另外一個叫法,即——同三品。意思是,雖不到三品,但享受同三品待遇。

    發明這個啰嗦又拗口頭銜之人并非別人,正是在已故的唐太宗李二陛下。

    所以,現在狄仁杰雖為宰相班子的一員,實際上品秩是沒有達到三品的,只是政治待遇同三品而已。

    現在好了,武后對著老兒子皇帝李旦和赴宴的所有臣工講,狄仁杰此番舉薦御酒有功,當賞!直接將她這個心愛的臣子擢升到了三品,即三品銀青光祿大夫,授職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大光明入相!趁此機會,徹底地堵住了那些反對她的李唐老臣的嘴巴。

    狄仁杰更是沒想到自己會因此擢升三品,以后在政事堂里,再也不用看那幾個老宰相的面色了,不用天天被他們擠兌“雖無三品卻同三品”這種話了。

    當然,他沒有忘記張柬之和董彥這兩人,當場表示,此番獻酒不敢貪功,趁機將張柬之和董彥也推了出來。

    對于與張柬之,武后自然是非常有印象,那個大器晚成的七旬老縣丞嘛?還是哀家去年英才選拔時在殿試中圈定了他出任監察御史一職的,唔,這老頭應該也是哀家的人嘛。

    對自己的嫡系,武后從不氣,大手一揮,直接將張柬之從的監察御史任上連升好幾級,調出御史臺,直接到洛州赴任司馬去吧。

    洛州是哪里?就是大唐的東都,洛陽啊。

    按照歷史軌跡,差不多再過幾個月,武后就要正式該唐為周,改元天授,登基稱帝了。稱帝之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遷都。遷哪里?正是東都洛陽。

    至于司馬一職是干甚么的。是洛州刺史的佐官,和長史各有司職。而洛州司馬主管的正是洛州的兵馬軍事。偏偏,洛州又屬于東都,洛州刺史一職是不實設的,而是由皇子或親王遙領虛授。所以洛州地界兒就是長史和司馬兩人真正主事。

    洛州司馬,主東都一切兵馬軍事,品秩為從五品的朝議大夫。

    想想,主管東都洛陽的兵馬軍事,而且這個東都在不遠的將來會變成真正的帝都,取長安而代之。

    在武后的心腹們看來,武后對張柬之的這個封賞委實太重了,而且知道她圖謀的心腹們都知道,洛州司馬這個位置,非一般心腹臣子,不可能授予的。這些人不由暗暗艷羨,媽的,這個半只腳都踏進棺材里的老子,看來要飛黃騰達了!

    就連來俊臣和索元禮這兩個酷吏都躲在犄角旮旯里暗暗羨慕嫉妒恨,尤其是索元禮,已經想辦法開始琢磨如何和張柬之和了。因為前些日子張柬之參了他一,他還跑到升平坊,去張柬之家里大鬧過一回。

    至于董彥,他品秩太低,是沒資格來參加這次御宴的。不過狄仁杰和張柬之還是趁著武后高興之機,幫他爭取到了一個七品的宣德郎,授職龍溪縣令。

    一場的獻酒風波,居然給三人鬧出了這么大的官場機遇來。

    不過這還沒完,反對武后的那批李唐老臣工們終于忍不住,集體跳出來大唱反調。

    一個個義憤填膺,你妹的,不就獻上一回美酒嗎?居然要封賞這么多人,而且還是武后你自己的人,我們不服!

    立馬,一個個又開始“臣有啟奏”“臣有話要講”“臣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云云,諫言武后不該如此草率等等。

    武后見著有人這個時候跳出來給她添堵,自然心里不痛快。當場一個眼神,她的馬前卒們紛紛跳將出來和李唐老臣們“據理力爭”,其中又以來俊臣和索元禮這兩貨跳的最兇。

    最后,這兩人為了替武后出氣,為了要惡心那幫李唐老臣,竟然將木蘭春酒的發明者崔耕也故意拎出來,上言武后:“此人造酒有功,緣何沒有封賞?此等忠君愛國之士,也該封個官當當才是!”

    其中一名叫魏元忠的李唐老臣氣得大罵:“一介商賈何德何能出仕?我大唐沒有這個先例!”

    索元禮那雙藍眼睛滴溜溜一轉,辯道:“我聽清源崔氏出自清河崔氏的旁支,祖上為躲避戰亂從北方遷到南方來的。而且據臣所知,清源崔氏祖上并非一開始就是商賈,而是做過前隋的大理寺正一職,且以善斷刑獄而出名。不過后來前隋朝局動蕩,這才致仕遷徙至南方,最后才有了清源崔氏的旁支!”

    這話一出,整個朝堂轟的一聲,炸開了。

    不是因為清源崔氏的由來而議論,而是因為索元禮的膽大妄為滿口胡謅而底下竊竊私議。

    清河崔氏是什么樣的人家?那可是根正苗紅的五姓七望之一啊,在大唐都是一頂一的豪門大族!區區一個釀酒的清源崔氏,怎么可能和五姓七大家扯上關系?

    尤其是張柬之,狄仁杰,更是皺緊了眉頭。清源崔氏是什么出身,他們會不清楚?哪里真如索元禮得這般?

    不過他們看著武后滿是濃濃興趣的神色,也便忍住沒有出聲罷了。

    誰知老臣魏元忠已經被氣得失去冷靜,大罵:“那又怎樣?他身無功名,商賈之身豈能出仕?”

    索元禮咧嘴地笑了笑,狡猾道:“可他祖上在前隋出過五品的大理寺正一職,依照我們大唐的禮制:凡五品官員子弟,且對朝廷有功者,雖無功名,但皆可憑門蔭出仕。這個,你總該知道吧?我且問你,清源崔氏子弟獻酒獻秘方,是否對朝廷有功,是否足見對天子一片忠心?”

    索元禮這句話倒是沒謊,但凡祖上出任過五品或五品以上的致仕(退休)官員,若是子孫不能依靠科舉入仕途的話,皆可憑門蔭入仕途。就是靠著祖宗留下來的福祉,進入官場。當然,如果這個子孫還能對朝廷有功,那入仕更是沒問題了。

    很明顯,魏元忠被索元禮擺了一道。一時間,竟啞口無言。

    這時,一名老臣也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冷笑道:“索大人,你清源崔氏出自清河崔氏旁支,可有考證?你他祖上曾在前隋為官,且為五品大理寺正,可有憑證?目前而言,都是你一家之言罷了!”

    索元禮一見,竟然是蘇良嗣這老家伙。的確,他也拿不出真憑實據來,其實他剛才就是想為了向武后訕媚,惡心惡心一下這些李唐老臣罷了。

    現在被蘇良嗣這么一反問,輪到他啞口無言了。

    無奈之下,他只得悻悻然地退了下來,看了眼武后。

    武后見狀,暗罵一聲沒用的廢物,不過她見著封賞狄仁杰張柬之等人之事已經被轉了話題,也就懶得再繼續讓那群老臣重回那件事上與自己糾纏不休。隨即她擺了擺手,道:“好了,這清源崔氏是何出身,就不要去考究了。但是,有功必賞,這是必然的。通知泉州府的官員,有功便要賞,莫要冷了這獻酒之人的一片熱血忠心才是!至于如何賞賜,由他們自己作主便是!哀家今天也累一天了,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兒總不能都要哀家來決斷吧?”

    罷,便有些不痛快地站了起身,悻然離去,留下滿朝各懷心思的臣工。

    過來幾日后,索元禮和來俊臣兩個投機分子琢磨了武后的一番話,最后一合計,決定徹底將那群李唐老臣惡心到底,就為博皇太后一樂!

    隨即,兩人直接交代了即將赴清源縣的郭公公,讓他帶話給泉州府衙的官員:“清源縣升為上縣的話,不是有縣尉的空缺嗎?你們是不是考慮一下你們清源縣那個獻酒有功的崔氏子弟?”

    最后,才有了清源縣縣尉的替補人選,不單單是宋溫一人,憑空又多了崔耕一人。

    ……

    ……

    崔耕了解完事情的始末之后,樂在臉上,不過也苦在心里。看這架勢,若是我崔家祖宗積德,我若真成了清源縣尉,那我豈不是自動被歸入到來俊臣、索元禮這兩個酷吏的團伙里了?媽的,這兩人貌似可不是什么好人,而且臭名昭著啊!

    不過對于清源縣尉一職,要崔耕不動心,那是假的!

    他不僅動心,而且是非常非常動心!

    若是真能進入仕途步入官場,那可比讓他重振崔氏酒坊,哪怕是做天下第一酒坊還要來得揚眉吐氣,光耀門楣!

    尤其是在大唐盛世,當官真的比當商賈要來得有前途!

    想想啊,哪一天我崔二郎也能在長安之中,廟堂之上針砭時政,為民請命,那真是……

    想著想著,崔耕心里的那點苦澀蕩然無存,一抹掩不住的野望,讓他不由自主地揚起了嘴角。

    不過一想到花廳之中,無論是胡澤義還是陳子昂,包括宋廉,沈拓,估摸著都是比較傾向于宋溫,他的心又沉了下來。

    也是啊,來俊臣索元禮兩人雖然是有名的酷吏,可他們倆人目前的權力觸角哪里能影響得到泉州府的官場啊?就憑他倆一句話,泉州官場的官員怎么可能會給他倆這個面子?

    尤其是宋廉這種正兒八經進士出身的官員,壓根兒對酷吏起家的來、索二人,是非常不屑瞧不上的。

    篤篤篤!

    一陣拍門聲將他從幻想中驚起,就連端坐著的宋溫也跟詐尸般跳了起來,有些失態地大呼:“莫非諸位大人已經商議出人選了?”

    這時,一名宋廉的長隨走了進來,躬身道:“長史大人有請兩位移步花廳!”

    果然!

    到了宣布人選結果的時候了!

    宋溫和崔耕兩人下意識地對望了一眼,彼此之間,都能看到對方的眼中閃爍著灼熱的火光,仿佛都想著要將對方燒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广德县| 女性| 来凤县| 穆棱市| 大姚县| 云霄县| 于田县| 平阴县| 凤山市| 淮安市| 隆林| 海门市| 宝鸡市| 同江市| 姜堰市| 文登市| 图木舒克市| 泸水县| 定日县| 隆化县| 内乡县| 贞丰县| 饶平县| 宝兴县| 修文县| 西乡县| 巢湖市| 星子县| 平潭县| 砚山县| 老河口市| 宜丰县| 库伦旗| 昭平县| 宝应县| 临夏县| 梓潼县| 蚌埠市| 白水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