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稍作準備,崔耕便率著宋根海的百人隊,隨陳子昂、陶文元一道出了城。
這一路倒是趕得不急,崔耕先是帶著他們到仙潭村大營參觀了一番,且住一宿。
第二天抵達莆田縣城的時候,正直午間。
烈日當空,眾人到了武榮縣衙前,已是曬得后背涔涔,餓得饑腸轆轆。
如今到了自己的地界兒,陶文元自然充起半個地主來,湊上前來勸道:“都這個點兒了,衙門里肯定來不及準備這么多人的伙食。要不先去館驛吃頓便飯,然后再拜見縣尊大人。”
“不必了!”崔耕整了整衣冠,神情肅穆地道:“官受郭都尉委托,特來向劉縣令登門致歉。這都到地方了,怎么能學古時治水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
陶文元目瞪口呆,什么跟什么啊?吃頓便飯跟“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挨得著嗎?
陳子昂翻了翻白眼,糾正道:“崔長史,你應該‘身負郭都尉重托,豈能因私廢公’?”
罷,壓低了嗓音,提醒道:“你真該花些時間念點書了,免得將來鬧出笑話來。”
崔耕樂道:“你管我?好啦好啦,就是這個意思了。吃飯的事兒先緩一緩,正事兒為先。”
此時,宋根海當然不能給自家大人掉鏈子,胸脯一拔,高聲道:“對,聽大人的!先道歉,后吃飯,不給大人丟臉!”
“先道歉,后吃飯,不給大人丟臉!”
“先道歉,后吃飯,不給大人丟臉!”
一百多盔甲鮮明雄壯漢子齊聲呼應,氣勢雄壯,聲震云霄。
“那好吧,陶某這就去通稟劉縣令!”
陶文元見狀不再多言,便進了縣衙通稟,崔耕卻把他攔住了。
“陶主簿別著急,我們還沒準備好呢。”
陶文元微微一愣,道:“準備?什么準備?”
“就是道歉的準備啊!給劉縣令道歉,難道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行了?那也太沒誠意了吧?”
“你們不是準備了六十壇木蘭春酒嗎?”
崔耕連連搖頭,道:“一點薄酒怎能表明我們折沖都尉府的誠意?”
陶文元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疑惑道:“到底是什么準備?現在還來得及嗎?”
崔耕神秘地笑了笑,道:“當然來得及。陶主簿還請稍安勿躁,馬上就好。”
然后,他沖著宋根海一使眼色,府兵們頓時忙碌了起來。
須臾之間,“準備”就完成了!
為了運送那六十壇木蘭春酒,崔耕的隊伍里安排了一輛馬車。車上墊了不少干草,以防損壞了酒壇。
現在,這些干草就被分成了一百多束,被府兵們背在背上,就連崔耕自己都分了一束。
陶文元目瞪口呆,道:“這就是你的“準備”?縣令大人要這些干草干啥?”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我這些干草可不是普通的干草,縣尊見了一定滿意。”
陶文元左看右看,也沒看出這些干草有什么不普通的地方。但繼續再問,崔耕卻不肯回答了,只得恨恨地一跺腳,進了縣衙。
陳子昂一扯崔耕的衣袖,壓低了聲音,道:“崔二郎,你這是搞什么鬼?老老實實走個過場不就行了?在劉縣令面前出了什么紕漏,我可救不了你!”
崔耕篤定地道:“你就放心吧,絕對出不了什么漏子。到時候,你只要幫我打打邊鼓,這事兒就算成了。”
陶文元去而復返,陪同著劉幽求出了縣衙。
劉幽求與崔耕早前見過,一見崔耕居然背著一捆干草,站在縣衙大門外,滿臉驚詫之色,愣是半晌不出一句話來。
再看侍立兩廂的府兵,統統都是盔甲鮮亮,但是……背上都背著一捆干草!!!沒錯,就是一捆干草!!!而且所有人都是背著一捆干草!!!!
劉幽求懵圈了,這…這是何意?
陶文元輕輕扯了下愣神失態的劉幽求,低聲道:“縣尊大人,呃,大人?”
陳子昂亦上前一步,拱手道:“縣尊大人,郭都尉因軍務纏身,特命崔長史代他,率折沖府百人隊前來登門致歉!這位便是崔……”
“嗯,縣與崔長史見過。”劉幽求沖陳子昂揮了揮手,打量著崔耕,然后一臉費解地用手指點著崔耕身后的干草,遲疑道:“崔長史,你們這是……”
“折沖府長史崔耕,見過劉縣令!”
崔耕把胸脯挺拔了一下,站直了,拱手抱拳道:“奉我家都尉大人之命,為之前牲口市的莽撞之舉,特向劉縣令致歉!至于這個啊……是一束干草!”
“干草?你這是拿干草向官致歉?”倏地,劉幽求的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崔耕趕緊解釋道:“這束干草可不簡單,劉縣令你瞅瞅,下官和弟兄們都背著一捆干草,正效仿古人向劉縣令負荊請罪哩!”
“負……負荊請罪?你這是負荊請罪!哈哈!哈哈哈!”瞬間,劉幽求大笑出聲兒來。
陶文元一陣瀑汗,趕緊糾正道:“崔長史,負荊請罪的荊,是荊條而不是干草。你這…你這實在是不學…呃,不是一回事兒!”
負荊請罪的典故耳熟能詳,別劉幽求、陳子昂,便是聞縣衙門口喧鬧而駐足的圍觀百姓們,皆紛紛哄堂大笑起來。
陶文元此次為了戴罪立功,不想讓吳瘸子這事兒牽扯到自己,他是想著法兒的促成并解決這件事兒。他雖然為人好色了點,為官昏聵了點,但與崔耕是沒有直接或間接地仇隙,真有的話,也只是陳子昂的緣故。因為陳子昂的出現,以至于該是武榮縣丞的他如今成了主簿,所以他跟陳子昂不對付,并不代表他與崔耕不對付。
眼下崔耕與他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著盡快解決武榮縣衙和折沖府兩家因為牲口市而紛起的矛盾。
當他看見劉幽求臉色突變時,心里咯噔一下,暗罵起崔耕來,好你個崔二郎,道個歉你耍什么幺蛾子?
但他聽見負荊請罪四個字從崔耕口中出后,劉縣令的臉色瞬間轉陰為晴,陶文元不由心寬了下來,忽然覺得這崔二郎還真是傻人有傻福,辦了件糊涂事兒居然還能博得劉縣令大樂。
現場氣氛為之瓦解,輕松了下來。
不過陶文元不熟悉崔耕的行事風格,不代表陳子昂不了解。
陳子昂目睹現場之氣氛,又見著劉幽求捧腹大笑的模樣,不由嘴角噙笑起來,心中暗贊道,好一個聰明的混子,我之前真是瞧了你!沒想到,你居然懂得藏拙充愣了,硬是把緊張壓抑的場面調控至對自己最有利之時。
崔耕仿佛對外界哄笑絲毫不以為意,滿不在乎道:“荊條和干草有甚區別?不都可以拿來燒灶做飯嘛?反正就是那個意思了……”
隨后,崔耕又對著劉幽求深施一禮,道:“折沖都尉府長史崔耕,受我家都尉大人重托,向劉縣令負荊請罪,還請劉縣令海涵。”
那百十名府兵亦是微躬身軀,雙手抱拳齊聲喊道:“還望劉縣令海涵!”
眾目睽睽之下,百人聲形如一,齊躬身抱拳,齊呼著海涵,場面可謂壯觀。
此時的劉幽求心里面,就像是三伏天吃了一個冰西瓜那么舒暢。
如今這么一鬧,縣的面子里子,可算是找回來了!!
他頗為賞識地看著崔耕,暗暗贊許,陳縣丞得果真沒錯,不管今天這負荊請罪的鬧劇,不管對方是有心為之,還是無心之舉,這崔二郎短的算一個妙人啊!
想到這里,他親手把崔耕扶起,溫言勉勵。又捎帶腳地此事也有武榮縣衙失察的原因,不能怪折沖都尉府,一時間賓主盡歡。
隨后,劉幽求又命令陶文元帶人交接吳瘸子,自己則非常熱情地挽著崔耕的胳膊,與陳子昂一起道進了武榮縣衙,將二人引進了內宅。
若是公事公辦,把崔耕帶到二堂談話就好。進入內宅,這就是把他當成了私人朋友。
人們常用“穿房過屋,妻子不避”,形容兩個人關系特別好。
劉幽求雖然沒讓老婆孩子出來與二人相見,但這番作態,已經足夠給崔耕面子了。
知道崔耕還沒吃飯,劉幽求吩咐一聲,伙房開動,功夫不大,四涼四熱八個菜就已經擺好。
三人開懷暢飲,妙語如珠,硬是把一場致歉宴,吃得其樂融融,氣氛甚佳。
要是不知道內情的人看見了,不定還會以為是三個許久沒見面的老朋友在促膝長談呢。
直到紅日西墜玉兔東升,崔耕才從歪歪斜斜的出了莆田縣衙。
宋根海早就帶著十幾個悍卒等候多時了,趕緊迎了上來,把崔耕扶住,道:“大人?您沒事兒吧?”
崔耕左眼一眨,低聲道:“沒事,別擔心。娘的,那劉老頭真能喝啊,要是不裝成這樣,我還真出不來。”
“那咱們登門道歉的事兒算解決了?”
崔耕傲然道:“當然,給了他這么大面子,劉幽求要是不依不饒的,那也太不知進退了。”
頓了下,又道:“對了,武榮縣衙對你們招待得還可以吧?陶文元那老子不會克扣了弟兄們的酒食吧?他若敢,官輕饒不了他!”
宋海根眉開眼笑地回道:“托大人的福,招待地真不賴。我們的人太多,驛館里住不下,他就把我們安排進了城里最大的客棧四方居。這四方居可比咱們清源城里那些客棧強多了,兄弟們都跟您出這次差,算是享了福哩。”
“那就好。”
二人邊走邊聊,十幾個悍卒緊緊跟隨。忽然,一陣吵吵嚷嚷地聲音傳來。
“還錢,利滾利,共計三千貫!”
“不還要了你的狗命!”
“你要么現在帶著哥幾個去你家中,向你爹索銀子,要么就讓哥幾個卸你一條胳膊,抵了這賭債!”
什么情況啊?
眾人緊走幾步,拐過一道彎,但見一個穿綢裹緞的公子哥,正在被幾個身著賭場勁裝的漢子圍毆。
崔耕廢了好大力氣,才從那張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臉上,分辨出來他的來面目。
我了個去!這子不是蘇家大郎蘇禮嗎?
沒錯,就是蘇有田的寶貝兒子,蘇繡繡的寶貝弟弟,蘇大郎啊!
挨揍?
被群毆?
欠賬不還?
蘇家不是在莆田城挺牛逼的嗎?蘇大郎咋混得這么慘?
崔耕不由得瞠目結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