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鹽”和“族鹽”的典故早已流傳天下,崔耕身上很是罩了幾分神秘色彩。
他此言一出,蘇宏暉馬上就被轉移了主意力,道:“早……早已注定?莫非這個案子還扯連到天意不成?”
崔耕往四下里看了一眼,故作神秘道:“那是自然。您還記不記得,兩年前,李相曾經發出過一項政令:自今已后,公坐徒,私坐流,經恩百日不首,依法科罪。”
蘇宏暉當然明白,這條政令主要得是,從今以后,公罪徒刑以上,私罪流刑以上,犯罪后百天之內不自守,無論任何原因都不得減罰。
實話,蘇宏暉才不管李昭德是死是活呢,他主要擔心的還是“天意”事關李顯。
“原來是這個啊……”蘇宏暉長松了口氣,道:“不是將軍,李相著實太剛愎了些。因為他這條政令,不知多少可死可不死之人,受了那一刀之苦哩。”
崔耕附和道:“可不是嗎?依照李相這條政令,他就必死無疑,誰求情也沒用。嘿嘿,死在自己所定的政令下……仔細想來,這其實就是那些人對他的冤報啊,實非人力所能挽回,咱們還是別白費力氣了。”
陳子昂能地就感覺到今天的氣氛很不對勁,趕緊岔開話題道:“一飲一琢莫非前定,李相也是自作自受。好了,多無益,來,咱們吃菜飲酒,莫辜負了膳仙子的好手藝哩。”
崔耕端起酒杯道:“子昂兄,弟敬你!”
蘇宏暉也道:“來,咱們共飲此杯!”
啪!
正在一片其樂融融之際,忽然,王孝杰輕拍幾案,豁然而起!
他斜眼瞥向崔耕道:“崔著作,你裝神弄鬼,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將軍!”
蘇宏暉趕緊道:“崔著作可不是裝神弄鬼,想當初在大理寺的大堂上,他……”
“哼!那我不管!將軍只知道,我大周的輿論,決不能落到一個裝神弄鬼之徒的手里!崔耕,你等著聽參吧!”
話話,沖著蘇宏暉抱拳拱手,道:“蘇將軍,多謝款待,告辭了!”
言畢,毫不給面子的轉身離去。
“誒,王將軍別走啊!”
蘇宏暉高舉右手,面色陰沉不定,最終“呸”了一聲,道:“什么玩意兒啊,早晚有你倒霉的一天!”
眼看氣氛不對,崔耕和陳子昂也客客氣氣地提出告辭。
蘇宏暉之所以今天叫上陳子昂,主要是想沖淡這次宴請的政治意味,略微挽留了幾句也就允了。
不過對于崔耕,他就極力挽留了,拽住崔耕的袖子道:“崔著作慢走,將軍還有幾句心里話,想對崔著作哩。”
“好吧,不知蘇將軍想什么?”
“呃……你們退下吧。”
蘇宏暉一揮手,伺候的丫鬟仆役乃至孫萬榮的二子一女紛紛離去,大廳內頓時只剩下他和崔耕二人。
然后,蘇宏暉就扯起了閑篇,比如,王孝杰的軍事才能其實也就那樣,勝仗打的多,敗仗也打的也不少,甚至被吐蕃人俘虜過。要不是他長得像吐蕃贊普的老爹,早就被砍了腦袋了。奶奶的,憑長相活命,這種人也配做夏官(兵部)尚書?
比如,廬陵王李顯的聲望很高,當初要是派李顯坐鎮前線,默咄未必敢進犯中原,也就沒王孝杰什么事了。
比如,若是李顯受了李昭德的牽連,恐怕天下不安,契丹、吐蕃乃至突厥的反應皆未可知,李唐的忠臣孽子們也會挑事兒。
……
崔耕聽著聽著,額頭上冒出了一陣細密的冷汗。他明白,蘇宏暉這是在對自己旁敲側擊呢,若是自己一直裝糊涂的話,恐怕就會被視為武氏一黨了。
他想了一下,展顏笑道:“蘇將軍,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官給你講兩個故事如何?”
“故事?什么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做奪門之變,發生在萬里之外的大明……”
所謂奪門之變,得就是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其弟朱祁鈺繼承皇位,遙遵朱祁鎮為太上皇。
后來朱祁鎮被放回來了,但是朱祁鈺非但不讓位,還把他軟禁了。
一個手握天下權柄出口成憲,一個為階下囚連身邊的人都保不住,雙方實力的對比非常明顯,朱祁鎮表面上絕無翻盤的希望。
可事情的發展,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四年后,朱祁鈺的親生兒子死了。七年后,朱祁鈺身染重病,臥病在床。
結果,朱祁鎮在幾個大臣的護衛下,非常容易就闖過東華門,成功復辟。
崔耕雖然得是史實,但聽在蘇宏暉的耳中,這其實就是個寓言!
朱祁鎮是皇帝,李顯是皇帝。朱祁鎮因為被俘,失去皇位;李顯被武則天趕下臺,趕下皇位。朱祁鈺沒有兒子,武則天的兒子都姓李有等于無。后來,一個臨朝稱制,一個被軟禁,更是與武則天和李顯的關系如出一轍。
朱祁鎮能重新復辟,李顯憑什么不能?
最關鍵的是,崔耕的這個主意太符合蘇宏暉代表心思了——大家啥都不用干,等著武則天病重不起就行了,簡直毫無風險啊。
不過……這樣做,真的就萬無一失?
蘇宏暉有些遲疑道:“崔著作,因為朱祁鎮和朱祁鈺并無其他兄弟,所以奪門之變有驚無險,但是如今……”
蘇宏暉沒繼續下去,但崔耕也明白他的意思:武承嗣請立自己為太子,被武則天當場否了,他是沒什么希望了。但還有武三思呢?就算不談武三思,當今太子李旦也不可覷啊!
崔耕他眼珠一轉,道:“這就牽扯到官要講的第二個故事了:在萬里之外,有一國為清。其時,康熙大帝在位,九子奪嫡……”
九龍奪嫡的故事,精彩無比,蘇宏暉聽了個如癡如醉。
待聽到從不結黨的四阿哥胤禛繼承了皇位后,他已經是笑容滿面。
蘇宏暉道:“前面奪門之變的故事簡略了些,將軍還以為是崔著作是現編出來的呢!但這九龍奪嫡的故事極盡曲折又合情合理,莫非……果有其事?”
“那是自然。”崔耕點頭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蘇將軍現在知道應該怎么做了吧?”
蘇宏暉激動地道:“崔著作今日一席話,頗有諸葛亮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的風采啊!有朝一日……崔著作當記首功!”
呼~~
崔耕這才長松了一口氣,有沒有大功咱不管,只要你李顯老老實實待在房州,別把咱拖下水就成。
然而,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就因為他這一番話,已經被人給盯上了。
……
……
房州,廬陵王府,書房中。
“嘻嘻!”
隨著一聲嬌笑,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從書桌下鉆了出來,扯著李顯的胡子道:“父王,你看什么呢,那么入神?女兒躲在書桌下那么久,你都沒發現!”
“裹兒?”
李顯先是一驚,見是自己愛女李裹兒才放下心來,道:“父王在看一封信。呃……這個崔耕崔二郎,實在不簡單啊!”
李裹兒忽閃著美麗的大眼睛,興奮地道:“崔耕?女兒聽過他哩。據此人不知從哪學了一身神通道法,奇門遁甲占卜算命無所不通。最出名的,還是他擅長點金術,伸手一點,什么都可以變成黃金。人送綽號,點金圣手。”
“你從哪聽的這些奇談怪論?”李顯哭笑不得地道:“崔耕是點金圣手,那是他擅長做買賣,一萬利,跟什么點石成金術不挨著。”
“什么奇談怪論啊?”
簾櫳一挑,一個美婦走進了書房內,正是李顯的正妻韋氏。
李顯對自己的這個老婆是相當信賴的,隨手就把那封信遞了過去,道:“我們正談崔耕崔二郎呢。”
“崔耕?這個人最近搞出了兩份報紙,風頭正盛呢。”
韋氏接過信來仔細看了一遍,沉吟道:“不管這兩個故事是真是假,崔耕能有這番見識,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王爺的夾袋里,恐怕沒人能與之相提并論哩!”
李顯高興地道:“可不是嗎?最關鍵的是,他為什么對蘇宏暉講這兩個故事?那不正好明心向王嗎?”
“哦?是嗎?那王爺準備如何對待此人呢?”
“當然是盡力拉攏,封官許愿。”
“哼,妾身可不這么認為。”著話,韋后拿起一個火折子,將那封信點燃了,慢條斯理地道:“崔耕若是有意效忠王爺,早就對蘇宏暉挑明此事了,哪還用得著搞什么暗示?依妾身看,他主要還是想首鼠兩端啊,您的拉攏,恐怕沒什么用。”
“啊?那可怎么辦?”
韋后冷笑一聲,道:“錦上添花哪及得上雪中送炭?不如……讓咱們的人給他找點麻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