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書聽了這話,也并不如何害怕,道:“崔京兆真是明查秋毫!不過,有件事您猜錯了,人沒收漕幫的錢。因為……我就是漕幫的人。”
“你是漕幫的人?”崔耕想了一下,點頭道:“嗯,漕幫運的是官糧,在官府中沒有得力的人怎么可能?你能直言相告,官甚是欣慰。但不知,你們漕幫背后的大人物是誰?”
薛書苦笑道:“陛下遷都洛陽之后,漕幫就沒什么大人物撐腰了。只有我們這些人物,在苦苦支撐而已。不過現在,卻有一位大人物,對我們漕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誰?”
“臨淄王李隆基。”
“是他?”崔耕皺眉道:“有臨淄王庇佑,你們還來找官做什么?”
“問題是臨淄王不夠啊。他要錢沒錢,要權沒權。光有一個空頭王爺的名號,能鎮得住惠范和尚嗎?”
崔耕這才意識到自己想左了,現在,李隆基在漕幫眾人的眼中,就是個閑散王爺,遠不如自己這個京兆尹含金量高。
來崔耕顧忌太平公主的面子,不想管漕幫和天王寺之間狗咬狗的破事兒。但是,既然牽扯到李隆基,他就不能等閑視之了。
崔耕索性點頭道:“既然如此,官就走一趟灞橋。不過,為免臨淄王多心,你就莫提官了。如果他能擋住惠范和尚,那當然是最好。”
薛書不疑有他,微微一躬身,道:“我漕幫也不想讓臨淄王難看,謹遵崔京兆之命!”
……
……
崔耕命封常清帶領三百女兵,出了館驛,在灞橋五里外埋伏。
自己則和薛書、劇士開、宋根海、黃有為和周興一起,換上了薛書送來的一身黑衣,再以黑布遮面,往灞橋方向走來。
在火把的照耀下,遠遠在就望見有一群黑衣人,大概能有三四百號,每人身旁都有一匹馬,在灞橋一側整齊肅立。
在這伙人前面,是四個人在有有笑。
左邊那位,是一個略顯肥胖的老者,中等身材,胡須花白,精神矍鑠,滿臉都是謙卑的笑意。
右邊是三個人,為首的正是臨淄王李隆基。他身后還跟著兩個人,身著錦衣,手持鋼刀,背后背弓,斜跨著箭囊。
薛書一邊示意崔耕等人加入黑衣人的隊列,一邊低聲介紹道:“看見沒有,那花白胡子的老者,就是我們漕幫幫主顏亮,行五,您叫他顏五郎就成。”
崔耕道:“你們恐怕都稱他為顏五爺吧?他那么大歲數了,官尊他一句又有何妨?”
“難得崔京兆如此看得起我們漕幫,人真是感激不盡呢。呃……”薛書面露難色,一嘬牙花子,道:“有件事,的忘了告訴您了。我們漕幫和天王寺沖突,惠范和尚綁架了顏五爺的一雙兒女。兒子還好,但女兒顏嬌嬌年方二八,有傾城之姿,可千萬不能在和尚廟里過夜,今晚必須讓他交人。”
崔耕心思稍微一轉,就明白薛書之前是故意隱瞞自己,冷笑道:“老薛,你整這個幺蛾子,是怕官不肯淌這灘混水嗎?難道,你就不怕官一怒之下,一走了之?”
薛書賠笑道:“若是別人還能一走了之,但您崔京兆人稱崔青天,總不能見死不救吧?的這也是被逼無奈,還請崔京兆海涵。”
“哼,算你會話。對了……臨淄王后面那兩個人是什么底細?”
“一個叫王毛仲,一個叫李宜德,俱皆武藝高強,尤擅騎射。”
……
話間,一更天已過。
忽然,隨著一陣馬褂鑾鈴聲響,有一騎從灞橋上飛馳而至,道:“報,大當家的,來了!天王寺的和尚們,馬上就到。”
“好,兄弟們,上馬!都警醒這點,莫給咱們漕幫丟人。”
“喏!”
黑衣眾齊聲應和,紛紛上馬,排成了一個整齊的軍陣,崔耕等人也在后面充數。
稍頃,從灞橋的另一側傳來一陣人喊馬嘶之聲,幾百名身形彪悍的和尚,吆吆喝喝勒住了韁繩。
為首的一個天竺和尚,皮膚略嫌發黑,頭發卷曲,國字臉,高鼻梁,劍眉星目,不僅人樣子相當不錯,而且頗有幾分異域風情!
不過,他出來話來,可就與這副好皮相完不符了。
“呔,姓顏的,今晚你們漕幫的運數就算盡了。識相的話,部剃度為僧,加入我天王寺。否則的話,不但你那愛如珍寶的獨生女兒,得被你家佛爺爺受用了。就是你這老貨,也難逃一刀之苦!”
“好威風,好煞氣啊!”顏老頭冷然道:“惠范和尚,莫非你以為,吃定我們漕幫了么?嘿嘿,我大周地界,還輪不到你這番僧撒野!你來看……這是誰?”
著話,往旁邊一指。
李隆基抱拳拱手,道:“吾乃臨淄王李隆基是也,太平公主就是王的親姑姑。慧范和尚,能否看在姑母的面子上,和顏幫主化干戈為玉帛呢、”
慧范和尚怡然不懼,道:“臨淄王李隆基?你不在洛陽做你的太平王爺,來灞上攙和座和顏老頭兒之間的事兒干什么?哦,座明白了,你子也有意那至尊之位,來這提前布局啊!”
其實慧范和尚這么,是純屬順嘴胡謅,故意給李隆基扣一頂大帽子。來么,按理。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上面有伯伯、有親爹、還有哥哥,這皇位怎么輪也輪不到到他啊。
然而,瞎貓碰死耗子,李隆基的那點心思,還真被慧范對了。更好死不死的是,李隆基的功課做的好,明白這惠范和尚卜算甚靈,在民間非常有名望。
此時此刻,他不禁心中暗想:壞了!這和尚不會是真的得道高僧,能掐會算,算出來我的野心吧?不行,此子決不可留!
想到這里,他沖著身后的王毛仲和李宜德使了個眼色。二人會意,將背后背著的長弓不動聲色地取了下來。
與此同時,李隆基打了個哈哈,道:“哪里,大師笑了,王只是來長安玩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已。”
在李隆基的口中,“惠范和尚”被迅速改稱為“大師”。那番僧聽了,甚是高興,還以為李隆基真被自己那番話嚇住了似的。
他哈哈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想不到堂堂的臨淄王,還喜歡行俠仗義啊!不過,座能信你的話,旁人可未必信,若是傳到當今天子的耳朵里,可就好不好聽了。臨淄王,聽貧僧一句勸,從哪來的回哪去,莫攙和座和漕幫的事兒了。”
李隆基深吸一口氣,道:“好,漕幫和天王寺的事,王可以不管。但是,顏嬌嬌娘子何辜,還請您大發慈悲,把她放了吧。”
“不行!臨淄王,你少管閑事兒!”
“還請大師高抬貴手……”
著話,李隆基將手伸入袖兜,好像要摸出什么重要的東西,用來行賄似的。
雙方隔得甚遠,看不太清,惠范和尚極為貪財,忍不住催馬上前。
就是現在!
李隆基見狀,心中狂喜,大吼一聲,道:“動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