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政者,貴于足食,欲求富國者,必先利人……水陸轉運使崔耕,始終檢校,夙夜勤勞,賞以懋功,則惟常典。宜特與三品,除授京兆尹,京兆二十二縣,一惟聽制。另加授同……”
武則天抑揚頓挫的聲音響起,“同”字后面,定然是“鸞臺閣平章事”,看來崔耕的宰相之職,算是穩了。
可正在這時——
咚咚咚~~
一個太監,滿面焦急之色,快步走上了三樓,道:“報!吐蕃使者悉熏熱,就在望春樓下,請求陛下召見!”
“嗯?吐蕃使者?”武則天微微一愣,道:“不是,吐蕃使者還有兩天的路程么?”
那太監回道:“那吐蕃使者聽了得寶會的消息后,唯恐錯過了這個熱鬧,馬不停蹄,連夜趕來,因此提前了兩天。”
武則天心情甚佳,打趣道:“哦?算這吐蕃使者走運,還真被他趕上了。不過朕的春官(禮部),可要一陣子雞飛狗跳了。”
姚元崇面色肅然,道:“陛下還請慎言。一個番邦使者而已,早到幾日,晚到幾日,對咱們大周春官(禮部)著實不算什么。”
“呵呵,看來還真是朕錯話了。”武則天道:“不過,遠來是客,不盛情招待,倒顯得我天朝上國失了禮數。來人!”
“在!”
“把吐蕃使者請來。”
“喏!”
不消一會兒,腳步聲聲,在太監的引領下,吐蕃使者悉熏熱,走上了望春樓。
君臣見禮已畢,就是一陣簡單地寒暄對答。
比如武則天問貴國年景如何,贊普身體可好。比如悉熏熱轉達吐蕃贊普對武則天的祝福,盛贊大周物阜民豐、不愧為天朝上國。
等走完了這些程序之后,武則天才問道:“不知這次你們吐蕃國主派你來,到底所為何事?”
“啟稟陛下,主要是三件事:其一,馬上就是您的八十整壽了,贊普特命外臣向陛下賀壽獻禮。這些賀禮為:耗牛五百頭,氆氌兩千匹,松耳石五十對。”
武則天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吐蕃贊普有心了,那第二事呢?”
“六詔屢次侵我吐蕃,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贊普特率大軍十萬,征討六詔,如今已有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這三詔之地。唯獨析詔、蒙崔詔及蒙舍詔,狐假虎威,妄稱屬周,抗拒我吐蕃大軍。還請大周天子,下一道圣旨,表明絕不庇護三詔之意,以免傷了大周和我國的和氣。”
“大膽!”
武則天還沒話呢,姚元崇已經忍不住了。
所謂六詔之地,就是后世的云南。
但在這個年代,云南卻是一塊化外之地,被諸多部落所占據,既不屬于大周也不屬于吐蕃。
這些部落文明程度極低,其中較大的部落有六個,分別為: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析詔、蒙崔詔及蒙舍詔。
無論吐蕃還是大唐,都想將六詔納入版圖之內,但這地方森林密布,疫病橫行,不是兵強馬壯就能打下來的。所以,雙方都以逐漸施加影響為主。
其中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受了吐蕃的冊封,另外三詔則對大周稱臣。
公允地講,這六詔之地,距離大周的核心地區遠,距離吐蕃的核心地區近。吐蕃在這個地區的勢力,要比大周強上許多。
現在吐蕃使者的一番話,是托詞,其核心意思就是:我們吐蕃興起十萬大軍,要打大周的弟了。大周識相的話,就先下一道詔書,保面子。若是不識相的話,那就面子里子都丟了。
姚元崇是做過兵部侍郎的,豈能不了解這里面的道道兒,怒道:“析詔、蒙崔詔及蒙舍詔,這三詔乃我大周屬國,豈容你們吐蕃欺凌?”
悉熏熱微微一躬身,道:“敢問這位大人是?”
“大周春官尚書姚元崇!”
“原來是姚尚書。”悉熏熱道:“姚大人此言差矣,分明是那三詔欺凌我吐蕃先,怎么成了我吐蕃欺凌三詔了?”
姚元崇好懸沒氣樂了,沒好氣地道:“析詔、蒙崔詔及蒙舍詔跟你們吐蕃并不接壤,他們又不會飛,就是想欺凌你們吐蕃,欺凌得了嗎?”
悉熏熱搖頭道:“話不能這么,我剛才不是了嗎?如今我吐蕃贊普出動十萬大軍,已經占領了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三詔之地,那不就接壤了嗎?”
“那你們是什么時候,占領這三詔之地的?”
“大約……兩個月之前。”
“還是的啊,你從吐蕃出發,來我大周要多久?怎么也得一個多月吧?莫非,你們吐蕃剛占領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另外三詔就主動挑釁了?他們雖是蠻子,卻不是傻子,那不是找死嗎?”
“哦……”悉熏熱做恍然大悟狀,道:“照這么,我們吐蕃贊普,是誤會那三詔了?”
悉熏熱裝傻沖愣,姚崇能怎么?
反正吐蕃已經出兵了,以大周在南方的勢力,還真難以抗衡。為了三詔,調動國的力量吧,又著實有點不值當的。
他深吸了一口氣,道:“可以這么。還請貴使速速回轉,勸貴贊普馬上回退兵,以免傷了我大周和吐蕃之間的和氣。”
“這樣啊……”悉熏熱皺眉道:“按,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吐蕃贊普帶領十萬大軍,攻打六詔之地。你姚尚書,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讓我家贊普回軍。知道的,是因為我家贊普誤會了那三詔。還有那不知道的……恐怕就以為我吐蕃怕了大周,反而不美啊!”
姚元崇當然明白,吐蕃贊普之所以派悉熏熱出使,到底,還是怕大周干涉他吞并六詔,來討價還價了。無論悉熏熱威脅,還是軟求,都是為了吐蕃的利益最大化。
他問道:“明了吧,但不知吐蕃,要什么條件,才肯退兵?”
“首先,請大周承認,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乃我吐蕃固有領土。”
原來這三詔只是吐蕃屬國而已,現在悉熏熱的意思,就是要從法律上直接吞并。
大周若是不同意,其實吐蕃也不大好辦。
畢竟,大周從禮部的檔案中,找出幾百年前,這三詔向大周稱臣的奏表,根就不是什么難事兒。若是武則天咽不下這口氣,一直發兵騷擾三詔,對吐蕃來講,也是個不大不的麻煩。
但是,話回來,這三詔臣服吐蕃這么多年了,大周實際上對這三詔,也沒什么指望。
姚元崇見武則天微微點了點頭,隨即道:“承認鄧賧詔、浪穹詔、施浪詔歸屬吐蕃,也不是不能商量。還有別的條件嗎?”
“還有一個條件。其實,這個條件,也是外臣這次出使大周的第三個目的。”
“到底是什么?”
“我家贊普欲與大周和親。若是大周天子答應下來,兩國為一家,大周天子,就是我吐蕃的長輩。長輩有命,晚輩理應聽從,也就談不上丟臉不丟臉的了。”
武則天為難道:“朕只有一女太平公主,已經嫁人。貴國贊普要和親的話,實在不大方便。”
悉熏熱搖頭道:“我家贊普年不到三十,與太平公主的年紀也大不般配,。事實上,我家贊普的意思……是娶一個皇室之女。”
“萬萬不可!”
崔耕聞聽此言,心中一涼,不由得驚呼出聲。
他雖然因為某種原因,腦中沒有后世關于吐蕃國的記載,但是,關于金城公主的身世,他還是知道的。
大唐和親吐蕃,有兩位公主最為有名,一個是文成公主,一個是金城公主!
難不成這次,吐蕃贊普要求娶金城公主么?要知道,金城公主現在還是個四歲的孩子啊!該怎么想個法子,拒絕此事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