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四往四下里看了一眼,低聲道:“二郎兄弟,咱們是自己人,在這里我有啥啥,但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出去了我可不認。”
“四郎大兄放心,弟理會得。”
劉老四直言道:“陛下年事已高,來懶政,卻又不相信太子殿下,所以,如今的朝政大都操于二張之手,連宰相想見她一面兒都不容易。”
“然后呢?”
“然后,這二張權傾朝野,就有了不臣之心。他們知道對太子殿下直接打壓,難免引起太子的警覺,就把主意打到了李重福殿下的身上,指責他在揚州私鑄銅錢。”
崔耕心中一動,道:“到底有沒有這事兒?”
劉老四意味深長地一笑,道:“太子殿下要籠絡大臣,光憑那點兒俸祿怎么成?唐昌郡王豈能不為父分憂?”
那就是確有其事唄。
崔耕輕“唔”了一聲,道:“那張昌宗有什么證據沒有?”
“為了搜集證據,他派出了心腹,御史中丞胡元禮,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胡元禮這個人,二郎你聽過沒有?”
崔耕倒是聽過這位胡御史的幾件事。
他在任司刑卿時,性情極為殘忍刻薄,不講情面。當時李日知任司刑丞,每次審查案子,都從寬處理,因而被胡元禮屢屢駁回。而李日知也始終不改判。
有一天,李日知曾免除一個囚犯的死刑,胡元禮不同意,判該殺。案子在兩人之間往來復去,雙方堅持再三,胡元禮大怒,命人給李日知遞話:“我只要不離開司刑青的職司,此犯就沒有活路!”
李日知也命人針鋒相對地回話:“只要我不被面職,此犯就不會判死刑!”
最后,二人將兩份判決書一起上報武則天,李日知勝利了,那名囚犯被判流刑。
后來,胡元禮又轉到肅政臺任職,還是那副殘忍刻薄的性子,不知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百姓恨之入骨。
有一次在宣仁門外,胡元禮被仇人推進泥坑中,幸得禁衛軍的救助,才幸免于難。
武則天下令杖罰那個胡元禮的仇人一百,而肅政臺也向胡元禮罰款五千,因為他敗壞了御史臺的聲譽。
從這件事兒上,就可以看出來,這位胡御史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了。要不然,在這件事中,他是受害者,來應該得到御史臺的慰問。現在可好,不但沒慰問,還罰錢了。五千文錢不多,但完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當然,胡元禮也不是光干壞事,沒干好事兒。比如崔耕的大對頭王弘義被貶謫之后,想矯詔返回長安,被胡元禮發現了,直接亂棍打死。
總得來,這就是一個標準的酷吏,誰犯到他的手里,絕對沒好下場。但是,也不算完意義上壞人,基上是,主子讓他咬誰他就咬誰。
聽完了崔耕的想法后,劉老四點頭道:“二郎得極是,這胡元禮是條咬人的好狗,現在他投靠張氏兄弟了。胡元禮到了揚州之后,搗毀了十來個私錢作坊,抓了伙計、掌柜上千人,唯有那作坊的掌柜牛半云逃亡在外。”
崔耕一嘬牙花子,道:“那兄弟我到了揚州之后,得在胡元禮之前,先把那個牛半云找著了?他到底在哪?”
劉老四搖頭道:“不知道,現在太子殿下完聯絡不上此人。能不能先找著牛半云,就看二郎你的手段了。反正你的主要職責是查禁私錢嘛,找起牛半云來理直氣壯。太子殿下交代了,找著了他之后,你就……”
著話,劉老四右手下劃,那暗含的意思,就是殺人滅口了。
崔耕總覺得有些不對,道:“梁王和太子殿下的意圖如此明顯,二張能不反對?”
“反對什么?這叫麻桿打狼兩頭怕。”劉老四解釋道:“太子殿下固然怕胡元禮找著牛半云,但是,張氏兄弟也怕你回長安啊。你不在的這些日子,他們折騰太子一系,折騰的不知多順手呢!”
頓了頓,劉老四又補充道:“連梁王都沒少受他們的氣呢。”
崔耕聽了這話,心中暗想,哦,合著我是被他們雙方當成兌子,給兌掉了啊!
他一臉郁悶地道:“那此事是無可更改了?”
“改不了。”劉老四勸道:“現在長安就是個是非窩,二郎你遠離長安,也能明哲保身不是?還是莫多想了。”
“好吧。四郎大兄,那這吐蕃的國書,就請你帶回給陛下。另外,官想寫幾封書信,也請您一并轉達。”
“沒問題,這事兒就交給我了。”
“多謝四郎大兄!”
……
既然是李顯、武三思、上官婉兒乃至張氏兄弟共同的意思,崔耕反抗不得,也只得接了旨意,往揚州方向而來。當然,這心不甘情不愿的,指望他辦事效率有多高就別指望了。
有什么啊?
就算胡遠禮把牛半云抓了又怎么樣?就算牛半云指控李重福又怎么樣?
武則天能為了這點兒破事兒,把太子李顯給廢了?那怎么可能?
實話實,這老太太現在的狀態就是安安穩穩地享受余生,一點都不想折騰。
張昌宗是完完利令智昏,才以為自己有當皇帝的可能。呃……似乎也沒那么簡單。
崔耕轉念又一想,張昌宗就算不“利令智昏”,現在也必須奮死一搏了。無它,李顯的嫡長子李崇潤,是被張昌宗進言害死的。有了這個血海深仇,李顯上位之后,能饒得了他?所以,從張昌宗的角度來講,自己必須想辦法當皇帝,別無他路。
……
……
大運河上,一條官船中。
“無非是垂死掙扎罷了。”
崔耕心中默默給張氏兄弟判了死刑,吩咐道:“這查辦假錢什么時候是個頭兒?朝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既然如此,咱們也別傻呵呵地賣力氣了,就當這趟是游山玩水了。”
宋根海道:“那感情好,幾年前,您為江都縣令,現在雖不算衣錦還鄉,也差不了多少了。仔細想起來,這還真是一件美差呢。”
周興也興致頗高,道:“揚州城內都逛遍了,沒什么新鮮的。揚州其他下屬六縣江陽、天長、**、高郵、海陵、揚子,咱們先去哪?”
宋根海瞅了封常清一眼,戲謔道:“還能去哪?封兄弟恐怕都等等不及了。咱們這就兵發**縣吧!”
崔耕道:“好主意,不必等船開到揚州,咱們半路下船,替常清打聽打聽那裴娘子的脾氣秉性。若果真配得上封兄弟,官就討個媒人當當。”
像封常清這種身份的人結親,雙方在正式提親之前,肯定都早就商量好了,要不然出了什么波折,都丟不起那個人。
所以,正式的媒人僅有象征意義罷了。但是,就算僅有象征意義,也是媒人尊貴好。崔耕乃當朝宰相,平陽公主的駙馬,如果能給封常清做媒人的話,那可是相當風光了。
封常清也不矯情,道:“謝大人!有了您做媒,末將上門的時候,也多幾分底氣哩。”
……
……
第二天,崔耕一行人就偷偷下了官船,直奔**縣而來。
既然要打聽娘子的脾氣秉性,就沒必要直接登門拜望了,眾人先找了個客棧安頓下來。
然后,到了城內最豪華的酒樓豐樂樓吃酒。
此樓高三層,下面是大廳,專門接待一般散客、販夫走卒,二樓是雅間,就必須有一定聽的身份的人才能上來了。
第三層風景最好,但面積不大,其實是個略大的亭子,不是在**縣數得著的人物,那就別想上三樓了。
崔耕等人雖然不想暴露身份,但他可以報李善的名字啊!在揚州,想必沒有人敢為了這點事兒,冒充黑社會頭子李善的好朋友,那伙計不疑有他,將崔耕等人讓上了三樓,
仔細觀瞧,這三樓還真是不大,僅有三張桌子,一桌兒上還已經坐了一個伙子。
一桌上等的酒宴擺好后,那廝了聲“您慢用”,就準備退下。
崔耕卻阻攔道:“兄弟別著急走啊,……公子向你打聽一件事兒。”
著話,已經將一粒金豆子放在了桌上。
“這……”伙計伸手欲拿,又猶猶豫豫地縮了回去,道:“您是李大善人的朋友,就算有什么不明白的事,直接問他不就行了?哪輪得著的掙這個錢啊?”
崔耕搖頭,道:“這事兒吧,問李兄不大合適,我就想問你。再了,你是**縣的人,不定比他那些手下得來的消息更為可考。”
“您到底問什么?”
崔耕把金豆子往前一推,道:“就是……你們**縣令裴亮的女兒叫裴幼娘,為人如何?”
“你問裴幼娘啊……”
那伙計還沒話呢,旁邊一人獨飲的伙子卻已經站了起來,“啪”地一下,把那金豆子摁住了,道:“這錢該我掙,沒人能比我更了解,這裴幼娘的底細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